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氢氟酸在工业领域应用较广,氢氟酸烧伤面积1%TBSA即可导致氟中毒。本研究应用^19F核磁共振(NMR)技术检测小鼠氢氟酸烧伤后氟的吸收形式及其在细胞内外的分布情况,以期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氢氟酸烧伤是衢州地区工业常见的化学烧伤。衢化做为全国的氟化学工业基地,每年有几十例氢氟酸烧伤,其中不少合并眼的烧伤。如何阻止解除氟离子的渗透损伤机体眼部组织是氢氟酸烧伤后治疗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国内外对氢氟酸烧伤的眼部治疗报道不多,均无切实可行的办法。作者根据多年对氢氟酸烧伤患者治疗的经验及对临床发病机理的研究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家兔氢氟酸烧伤后血管活性物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不同浓度的氢氟酸可引起皮肤严重损害或造成全身中毒症状,甚至会因低血钙而危及生命。抢救氢氟酸烧伤氟中毒时全身应用钙剂治疗,钙剂对心肌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研究表明,血浆内皮素(ET)、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与心血管功能有关,本观察了氢氟酸烧伤后钙剂治疗中血浆ET-1和cGRP在不同时段的动态变化及其特点,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家兔氢氟酸烧伤心肌损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 研究氢氟酸烧伤对心肌的影响 ,提高对氢氟酸导致氟中毒的认识。 方法 采用新西兰白兔 2 %TBSAⅢ度氢氟酸烧伤模型 ,观察各时相点心肌和相关酶谱指标的改变 ,以及病理形态学变化。 结果  ( 1)伤后心肌各项酶含量较伤前明显增高 (P <0 .0 1)。 ( 2 )血清心肌酶含量增高峰值均在 48h以内出现。各时相点心肌酶谱含量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3)血清心肌酶含量以CPK增幅最大 ,增加了 97.5 %。而LDH、AST、CK -MB分别增加了 81.9%、76 .1%和 6 0 .3%。 ( 4)病理形态学检查发现 ,光镜下见心肌纤维颗粒变性、灶性坏死 ,心肌间质出血 ,并伴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电镜观察心肌细胞内肌原纤维减少或消失 ,细胞水肿严重 ,线粒体肿胀、嵴消失 ,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电子密度极低 ,呈大泡状 ,肌细胞核变形。 结论 氢氟酸烧伤后对心肌有一定程度损害 ,心肌和心肌相关酶谱含量的改变 ,反映了氢氟酸致伤后的心肌损伤程度 ,在抢救氢氟酸烧伤、氟中毒时应监测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等指标 ,注意保护心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大剂量补钙及早期手术治疗氢氟酸深度烧伤11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氢氟酸对人体皮肤、软组织和骨骼具有高度腐蚀性 ,高浓度或较大面积氢氟酸烧伤后 ,还可因氟离子的迅速吸收导致严重低钙血症而危及生命。我科采用大量补钙及早期切痂手术治疗氢氟酸烧伤 11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介绍如下。患者男 ,2 5岁 ,头面部氢氟酸烧伤 ,清水冲洗 15min后  相似文献   

6.
氢氟酸烧伤患者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1~ 2 0 0 0年 10年间我科共收治 2 1例氢氟酸烧伤患者 ,深感氢氟酸烧伤的治疗有其特殊性。典型病例 :患者男 ,2 0岁 ,浓度 5 5 %氢氟酸泄漏致双下肢、右眼灼伤 ,伤后 3h入院。诊断 :(1)氢氟酸烧伤总面积 9% ,Ⅲ度 4 %TBSA ;(2 )右眼烧伤。急诊检测血钙 1.5 3mmol/  相似文献   

7.
氢氟酸烧伤以进行性组织损伤和剧烈疼痛为特征。氟离子螯合剂如钙盐、镁盐已被应用于氢氟酸烧伤的治疗。本研究比较这些盐类治疗氢氟酸烧伤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家兔氢氟酸烧伤后早期不同处理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家兔氢氟酸烧伤后早期用不同方式处理的效果。方法33只家兔均用550g/L氢氟酸造成5%TBSA烧伤创面,随机分为3组。A组13只,静脉输注等渗盐水5ml·kg-1·h-1;B组10只,给予等渗盐水的同时在不同时相点静脉注射50g/L葡萄糖酸钙,每次20mg/kg;C组10只,处理方法同B组并于伤后0.5h手术切痂。各组兔均于伤前及伤后不同时相点抽静脉血检测血氟、血钙,统计其死亡率。结果(1)A、B组家兔伤后1.0h血氟浓度达峰值,分别为(8.37±262)、(8.59±2.25)mg/L,B组是伤前值的107倍。24.0h后B组低于A组(P<0.05)。C组伤后1.0h血氟浓度明显下降为(6.20±0.23)mg/L,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各组家兔血钙浓度伤后呈下降趋势,8.0或12.0h为低谷。与伤前值比较,12.0h时A组下降了46%,B组下降32%,C组下降26%,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0h后各组血钙浓度开始回升。(3)A、B、C组家兔72h内死亡率分别为30.8%、12.5%、0.0%。结论家兔氢氟酸烧伤后早期采用补钙 切痂术,可以迅速降低体内血氟浓度,逆转氟中毒致死性低钙血症及多系统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9.
大剂量静脉补钙抢救氢氟酸烧伤合并氟中毒六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氢氟酸 (HF)烧伤不仅局部 (皮肤及呼吸道 )损伤严重 ,还会因氟中毒及低钙血症而致死[1] 。大剂量补钙是救治HF烧伤的重要措施 ,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 6例HF烧伤患者 ,烧伤面积 0 .3%~8%TBSA ,其中Ⅲ度烧伤 5例 ,浅Ⅱ度烧伤 1例 ,均用清水冲洗 15min左右后入院。早期切痂植皮及皮瓣转移 2例 ;早期切开引流 ,急性中毒期后切痂 2例 ;肉芽创面植皮 1例 ;浅Ⅱ度局部湿敷治疗 1例。2 .建立一条补钙专用的静脉通路 ,定时抽血 ,在严密监测血钙及临床症状的情况下大胆补钙。定时检查血清电解质、心肌酶谱变化 ,指导临床补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外源性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CORM-2)对严重烧伤小鼠肝脏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假伤组(模拟烧伤)、假伤+CORM-2组、烧伤组、烧伤+CORM-2组及烧伤+二甲亚砜(DMSO)组,每组9只。假伤+CORM-2组除伤后使用CORM-2以外,其他处理同假伤组。烧伤+CORM-2组及烧伤+DMSO组除伤后分别使用CORM-2、DMSO外,其余处理同烧伤组。于伤后24h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水平,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及核因子KB(NF-kB)活性,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蛋白的表达;检测各组小鼠肝窦内皮细胞(HSEC)经各自血清刺激后对中性粒细胞(PMN)的黏附作用。结果 与假伤组比较,烧伤组小鼠血清ALT、AST的水平[(398±34)、(122±22)U/L]及肝组织MPO活性、肝组织ICAM-1和VCAM-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烧伤组比较,烧伤+CORM-2组上述情况明显改善,且NF-kB活性下降。与假伤组比较,烧伤组小鼠HSEC对PMN的黏附作用增强;烧伤+CORM-2组该作用明显弱于烧伤组(P〈0.05)。结论 外源性CORM-2能明显抑制肝组织NF-kB活性,减少ICAM-l、VCAM-l蛋白的表达水平,减轻严重烧伤后组织中白细胞滞留,改善肝功能,可有效减轻肝脏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氢氟酸烧伤可造成严重的皮肤损害,重症患者可危及生命。1996至2004年,我们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对46例氢氟酸烧伤局部治疗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氢氟酸对皮肤损伤及血钙变化的影响。方法以大鼠为动物模型,设氢氟酸损伤浓度为20%及40%两组,每组40只,并在伤后不同时相点取全血及创面标本行血钙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20%浓度氢氟酸即可造成皮肤损伤,较长时间损伤可以导致全身性低血钙而死亡。高浓度氢氟酸(40%)短时间内即可造成皮肤的深层坏死,较小面积烧伤在伤后24小时内即可造成致命性低钙而死亡。结论在治疗氢氟酸烧伤过程中必须争分夺秒,尽早处理,在实验室监测下早期及时地大量补钙,以防止低血钙死亡。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大鼠15%Ⅲ度烫伤模型,创面涂绿脓杆菌(10~9/ml)后,分为涂银锌霜(AgSD+ZnSD+Azone)组、照射HM弥散离子流组、涂湿润烧伤膏组及不治疗的对照组。对四组大鼠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内皮素水平变化进行了检测,旨在比较不同疗法控制创面感染的作用。结果表明,银锌霜与离子流照射效果好,而湿润烧伤膏效果差。  相似文献   

14.
邹美芬  刘毅  刘洁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1):1723-1723
氢氟酸是一种无机酸,具有强烈腐蚀性,它可引起特殊的生物性损伤。我科于2008年1月10日收治首例氢氟酸烧伤患者,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含钙镁生物敷料对氢氟酸烧伤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及人氢氟酸烧伤后局部应用“含钙镁生物敷料”(吸附钙、镁离子液后与戊二醛交联的绵羊真皮)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氢氟酸烧伤寻找更好的方法。方法将Wistar大鼠分成对照组(24只)、不治疗组(32只)、湿敷A组(32只)、生物敷料A组(32只)。后3组大鼠制成3cm×3cm的氢氟酸Ⅲ度烧伤模型,设伤后4、8、24、72h为观察时相点(每时相点8只)。生物敷料A组伤后应用“含钙镁生物敷料”覆盖创面并定期更换,湿敷A组、不治疗组、对照组则分别代以“湿敷液”或等渗盐水纱布湿敷。计算各组大鼠死亡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测定血钙浓度。将46例氢氟酸烧伤患者分为湿敷B组与生物敷料B组,两组创面参照动物实验进行对比用药并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不治疗组、湿敷A组、生物敷料A组大鼠的死亡率分别为0、31.2%、15.6%、6.2%。不治疗组大鼠伤后创面进行性加深,生物敷料A组与湿敷A组相对而言局部损伤略轻。对照组大鼠各时相点血钙浓度均高于其余3组,生物敷料A组各时相点均高于不治疗组与湿敷A组。伤后8、24h,生物敷料A组血钙浓度分别为(2.215±0.008)、(2.216±0.008)mmoL/L,不治疗组为(1.813±0.017)、(1.912±0.013)mmoL/L,湿敷A组为(2.015±0.006)、(2.018±0.010)mmoL/L,生物敷料A组与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物敷料B组患者创面用药的镇痛效果及后期愈合情况明显优于湿敷B组。结论“含钙镁生物敷料”可用于氢氟酸烧伤后的急救和局部创面的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16.
临床资料:1996年5月--2005年5月,笔单位收治的深度烧伤患中诊断明确、需截肢的68例共72个肢体,其中男66例、女2例,年龄7~4l岁,烧伤面积2%~9%TBSA,Ⅱ、Ⅳ度。致伤原因:6~35kV高压电烧伤70个肢体,一氧化碳中毒昏迷倒在火炉上烧伤肢体1个,癫痫发作被火炉烧伤肢体1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煤矿爆炸烧伤的特点,以求提高治愈率。方法通过临床病人的前瞻性规范治疗和回顾性观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煤矿爆炸烧伤以机械性损伤为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冲击伤以肺损害为主,CO中毒发生的机会较少,吸入性损伤主要是上呼吸道,MSOF受累最多的系统和脏器是呼吸系统和肾脏,MSOF的主要类型是肺+肾脏。全身侵袭性感染的主要细菌是肠道杆菌科的细菌和绿脓杆菌。结论煤矿爆炸烧伤是以烧伤病理变化为主的复合伤,有瓦斯和煤尘爆炸两种类型,并发MSOF及感染有其特点。渗出期补液量较传统公式减少8%,创面SD-Ag半暴露烤电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煤矿爆炸烧伤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煤矿爆炸烧伤的特点,以求提高治愈率。方法 通过临床病人的前瞻性规范治疗和回顾性观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煤矿爆炸烧伤以机械性损伤为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冲击伤以肺损害为主,CO中毒发生的机会较少,吸入性损伤主要是上呼吸道,MSOF受累最多的系统和脏器是呼吸系统和肾脏,MSOF的主要类型是肺+肾脏,全身侵袭性感染的主要细菌是肠道杆菌科的细菌和绿脓杆菌。结论 煤矿爆炸烧伤是以烧伤病理变化为主的  相似文献   

19.
化学性烧伤337例临床分析万洪军,韩玉梅化学性烧伤与一般烧伤的病程、诊断和治疗都不相同.化学性烧伤,特别是经皮吸收中毒的报告现时甚少。本文就我科近年来收治的337例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985年至1991年,我科共收治337例化学烧伤病人。其中:男...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氢氟酸对皮肤损伤及血钙变化的影响。方法以大鼠为动物模型,设氢氟酸损伤浓度为20%及40%两组,每组40只,并在伤后不同时相点取全血及创面标本行血钙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20%浓度氢氟酸即可造成皮肤损伤,较长时间损伤可以导致全身性低血钙而死亡。高浓度氢氟酸(40%)短时间内即可造成皮肤的深层坏死,较小面积烧伤在伤后24小时内即可造成致命性低钙而死亡。结论在治疗氢氟酸烧伤过程中必须争分夺秒,尽早处理,在实验室监测下早期及时地大量补钙,以防止低血钙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