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氰化尾渣中铅锌浮选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案浅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贺政  赵明林  王洪杰 《矿冶》2003,12(3):25-28
桐柏银洞坡金矿氰化尾渣浮选一直存在着铅精矿铅品位及回收率低、锌无方法回收、氰化尾渣中铅锌浮选工艺难以实现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氰化尾渣铅锌回收并进一步优化浮选工艺,本次工作进行了矿物加工学及电化学方面的研究,查清了氰化尾渣中铅锌浮选的诸多影响因素,通过采用预处理和新型闪锌矿活化剂等一系列技术措施,解决了工艺中的难题,并完成了工业实验,实现了超细粒浮选的工业生产。工业试验指标为:铅锌品位分别为48 25%和47 32%,铅锌回收率分别为77 55%和80 64%。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氰化尾渣采用预处理一强化铅、锌浮选的工艺,经生产性试验表明获得了铅精矿品位达60%、铅回收率79.3%和锌精矿品位50%以上、锌回收率76.2%的指标,具有良好的环保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4.
氰化尾渣中锌浮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政 《矿冶》2002,11(3):30-34
本次研究是在充分研究了氰化渣中的闪锌矿的矿物特性以及药剂对闪锌矿作用机理的基础上 ,采用电化学分析手段 ,提出了用YO作为闪锌矿调整剂 ,消除氰化物对闪锌矿的抑制作用 ,降低硫酸铜的消耗 ,从而实现了闪锌矿良好的浮选效果。工业试验锌精矿锌品位及回收率分别可以达到5 6 49%和 86 63 % ,现已应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5.
某黄金冶炼厂的金精矿来源非常复杂,氰化浸出工艺不很稳定,导致氰化尾渣金品位高达3.75 g/t。为减少金流失、提高二次资源的利用率,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浮选选金工艺流程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粒度较细,主要金属硫化矿物黄铁矿是金的主要载体矿物,金主要被未氧化彻底的硫化矿物包裹,在细粒级略有富集;试样采用1粗2精1扫、中矿顺序返回闭路流程处理,最终获得产率为13.27%、金品位为21.47 g/t、金回收率为75.98%的浮选金精矿,取得了较好的金回收效果,实现了金二次资源的高效回收。  相似文献   

6.
氰化尾渣铅锌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某氰化尾渣进行了详细的浮选试验研究,以YO为活化调整剂,采用异步混选新工艺经两次粗选、两次扫选、三次精选的工艺流程,最终获得铅锌混合精矿(铅+锌)品位52.56%,铅回收率85.15%,锌回收率97.51%。新工艺已应用到工业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氰化渣中含有多种有价金属,但渣中有价金属的回收一直是黄金行业的难题。以山东某黄金企业的氰化渣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离浮选试验研究,确定了氰化渣中铜铅浮选回收的最佳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最终闭路试验得到了铅品位66.48%、铅回收率89.91%的铅精矿和铜品位15.51%、铜回收率69.09%的铜精矿,实现了该氰化渣中铅铜的分离回收。  相似文献   

8.
某浮选银精矿经常温常压碱式氧化预处理-氰化浸出金、银后的氰化尾渣中,含有铅、锌、金、银等有价元素,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和毒砂,并含有少量含银矿物。该尾渣粒度很细,含泥量大,铅、锌矿物被氧化,使铅、锌的选别回收受到影响。对该尾渣进行铅、锌的浮选试验,结果表明,铅矿物不能得到有效富集而形成铅精矿,但可以获得锌品位为55.62%,锌回收率为66.15%的合格锌精矿,锌精矿中金、银品位为66.94 g/t和538.9 g/t,金、银回收率为47.96%和25.67%。  相似文献   

9.
喻明军  焦芬 《矿冶工程》2018,38(2):66-69
针对辽宁某金矿氰化尾渣泥化严重且其中载金矿物被强烈抑制的问题, 进行了脱泥试验和浮选药剂条件试验, 最终提出磨矿-矿泥分散和抑制-硫化矿活化浮选工艺流程, 采用碳酸钠和水玻璃为组合调整剂, 戊黄药和丁铵黑药为组合捕收剂, 硫酸铜为活化剂, 金回收效果明显, 金精矿中金品位从4.87 g/t提升至26.03 g/t, 回收率为65.12%。  相似文献   

10.
金精矿氰化尾渣回收铜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东高要河台金矿金精矿氰化尾渣铜品位达 4%左右 ,采用浮选方法加以综合回收 ,不但减少废水的重金属含量 ,而且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从某铅锌矿尾矿中回收微细粒级黄铁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肇淑 《矿冶工程》2016,36(4):49-52
某高硫铅锌矿采用高碱优先浮选法, 优先浮选铅锌, 再从铅锌尾矿中回收硫。在铅锌尾矿浓缩过程中产生大量微细粒级尾矿, 这部分尾矿-10 μm粒级产率为71.5%, 硫品位为16.5%, 并且硫主要以黄铁矿形式存在。为有效回收黄铁矿资源, 对该微细粒级尾矿进行了试验研究, 经过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一次扫选的开路试验流程, 获得硫品位47.22%、回收率67.51%的硫精矿。  相似文献   

12.
某含砷黄铁矿尾矿浮选新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穆枭  陈建华  何奥平 《金属矿山》2008,38(3):141-143
针对云南某浮选尾矿,进行了砷硫浮选分离的新工艺和新药剂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在高碱性条件下,采用腐殖酸钠强化抑制毒砂和黄铁矿,通过新型NC活化剂的选择活化可以有效实现砷、硫的浮选分离,可以将砷从1.78%降到0.22%,硫精矿品位达45.75%,回收率85.60%。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磨矿方式对闪锌矿和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通过 6 种浮选动力学模型,分别考察了干磨、湿磨及磨矿时间下 2 种矿物的粒度组成及动力学参数。 结果表明,6 种动力学模型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拟合效果。 氧化速率、磨矿方式、粒度组成共同决定了闪锌矿和黄铁矿的浮选表现。其中,黄铁矿较闪锌矿具更高的氧化速率及更低的浮选回收率。 湿磨产品较干磨更细,所有试验中-0.015 mm 微细粒级的产率最高,这有利于新生表面的暴露,并导致黄铁矿的快速富集,但同时释放更多 Fe3+,降低了闪锌矿的浮选速率。干磨产品粒度组成更粗且颗粒表面粗糙度更高,这促使闪锌矿和黄铁矿干磨后的 ε 值较湿磨更高。  相似文献   

14.
某铅锌矿尾矿硫铁资源综合回收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综合回收某铅锌矿尾矿中的硫、铁资源,对尾矿性质及其工艺矿物学研究分析表明,矿石中含有难选磁黄铁矿,受其影响铁精矿含硫超标;选用活化剂强化对难选磁黄铁矿捕收,采用浮选—磁选—浮选联合回收工艺,成功地获得了品位38.77%的优质硫精矿及含S 0.547%、Fe 58.04%的合格铁精矿.  相似文献   

15.
某金矿尾矿库内堆存有金品位为0.70 g/t的尾矿约100万t,尾矿粒度粗细不均,+150μm占46.25%、-74μm占26.50%,金在粗、细粒级有一定程度的富集。为了开发该二次资源,进行了浮选选金试验。结果表明,试样在磨矿细度为-74μm占80%的情况下,以硫酸为矿浆pH调整剂、硫酸铜为活化剂、Y89黄药为捕收剂,采用2粗2精1扫、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可获得金品位为30.88 g/t、金回收率为59.11%的金精矿。  相似文献   

16.
柿竹园浮钨尾矿综合回收萤石新工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叶志平  何国伟 《有色金属》2005,57(3):70-72,80
研究从柿竹园浮钨尾矿中回收萤石的磁-浮选矿新工艺,采用磁选对浮钨尾矿进行磁性分组,非磁产物进行萤石浮选。结果表明,用新工艺处理含CaF222.89%的浮钨尾矿,获得萤石精矿含CaF297.84%,SiO20.95%,CaF2回收率69.97%,同时综合了回收黑钨矿和石榴子石。  相似文献   

17.
浮铜尾矿回收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某铜矿山尾矿库堆存的尾矿,经过浮选处理后的浮选尾矿产品进行回收铁的试验研究。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弱磁选—强磁选—粗精矿再磨精选工艺流程,闭路试验获得了铁品位44.15%、铁回收率52.45%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18.
为了降低司家营研山铁矿尾矿铁品位,对该铁矿浮选尾矿进行回收研究,试验流程1-强磁、磨矿、强磁、浮选得到浮尾精矿铁品位61.75%、精矿产率11.2%;试验流程2-螺旋溜槽选别、浮选得到浮选精矿铁品位64.33%、精矿产率5.8%.  相似文献   

19.
1概述 柳毛石墨矿是我国重要的天然鳞鳞石墨生产基地,该矿具有丰富的资源,储量达35亿t,矿石质量好,可选性好。自1936年建矿以来,生产规模由几百吨发展至今天的年产4万t,成为世界著名的石墨生产企业。 1990年以来,为适应市场需要,该矿通过浮选方法一次生产品位95%~98%的高碳石墨,推动了石墨行业的技术进步。为了生产高品位石墨精矿,使精矿回收率受到了影响。根据柳毛矿生产实践的统计,当入选的原矿矿石品位为16%左右时,尾矿品位高达6%~8%,回收率约为60%,1998年以后,入选矿石品位降至10…  相似文献   

20.
Mine Water and the Environment - Pyrite flotation separation and encapsulation in tailings dams is proposed as a viable way to chemically stabilize tailings. Characterization of potential acid m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