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广鲲 《河北医学》2008,14(12):1498-1499
随着艾滋病的蔓延以及亚洲地区感染率增加,艾滋病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类的健康及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利用在学校的宝贵时间,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县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水平,根据国家《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规定,到2002年在校中学生100%都应对性病艾滋病有所了解的要求,我们于2006年12月分别对在校中学生共1000名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对比,对调查结果及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随着性成熟年龄的提前以及性观念的不断变化,已成为艾滋病(AIDS)感染的重要人群,在已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15-29岁的青少年占77.6%。在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和有效疫苗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仍然是预防艾滋病的最有效手段。校医在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了解校医对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与行为(KAP)的认知情况、工作开展情况与需求,对于开展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分管校长、校医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为更好的制订相应的培训重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5,(7):915-916
目的:提高农村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短期内快速扩大学生接受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范畴,为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培训者培训(TOT)方法,即课题组人员先对老师进行培训,再由培训后老师对学生进行预防AIDS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并对学生健康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学生健康教育前后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性提高,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培训者培训(TOT)方法能快速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短期内扩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范畴,是学校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TOT有效地解决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缺乏的问题,为完成教育部关于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目标提供了一种快捷方式。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龙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498-4500
艾滋病流行的危害十分严重,各年龄组都有可能受到影响,而青少年则是艾滋病的主要易受伤害群体之一。艾滋病在既无疫苗而又无可治愈药物的情况下,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措施。而开展并加强对青少年人群的艾滋病健康教育,预防艾滋病已成为当务之急。在青少年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学校健康教育和同伴教育。  相似文献   

5.
对学生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掌握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探索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法,2006年4月我们对学校3058名在校生进行了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过学校健康教育,控制艾滋病传播的可行性和重要性。方法通过分析学校教育的对象、条件、措施,寻求防控艾滋病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结果只要我们把关注性病、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的目光放在学校的健康教育上,从小学抓起,从青少年抓起,我国性病、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的预期目标一定能实现。结论学校健康教育是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5县区农村初中生艾滋病预防教育干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湖北省全球基金项目县区农村初中教师开展学生艾滋病预防教育的效果,为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随机抽取192名初中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均做《学生艾滋病预防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学生艾滋病知识、行为和效能3个方面有显著改善,态度方面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农村初中开展艾滋病预防教育有效,今后在注重艾滋病知识传播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态度、行为和效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中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调查,探索在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宾川县其中3所中学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认识,对艾滋病预防措施的认识,艾滋病防治知识来源途径。结果 调查者从广播和报刊书籍等大众传媒获得有关预防艾滋病知识较多,占70.00%以上;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知晓率参差不齐,有待加强宣传教育。结论 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应常抓不懈,它是社会性的宣传和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关键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学校健康教育是以青春期卫生教育为重点,曾收到较好效果。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健康教育增添了新的内涵,在生理卫生教育、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增加了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为此,笔就新时期学校健康教育实践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为学校开展预防史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佑据。方法随机抽取桌高职院校280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生对艾滋病基础知识回答的平均正确率为68%,63%的新生能够正常对待艾滋病患者,17%的新生通过学校的宣传获得艾滋病相关信息,新生父母的婚姻状况及新生艾滋病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其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均呈正相关。结论有必要在高职院校新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承德市城乡中学生的艾滋病知识及态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承德市城乡中学生关于艾滋病的知识、态度情况,为进一步开展预防区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对承德市区、乡村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承德市城、乡中学 生均掌握一定艾滋病知识,城市高于农村;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的态度积极;地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多数认识错误,知识来源主要为大众媒介,希望来源于医护人员、家长、教师的占比例较大,提示教育者应顺应要求,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的教育。艾滋知识水平与性别、父母职业、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包头市各类高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状况及特点,为开展该人群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包头市医科、工科、师范三类院校1 513名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知、信、行调查.结果:不同院校学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端正预防艾滋病态度及树立预防艾滋病健康行为方面程度高低不一,医科院校学生优于其他院校学生.结论:不同高校在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宜根据各类学校特点、学生需求和教育目标制定教育内容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校中学生对艾滋病的基础知识的认识以及有关艾滋病的态度、信念、行为状况,为农村中学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体问卷形式对全校1576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了解不全面,特别是对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和不传播途径认识模糊,认为艾滋病离自己很遥远,不愿意帮助或歧视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或艾滋病(AIDS)患者。结论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应该得到加强,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对中学生进行艾滋病预防教育,在教育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培养学生不歧视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安徽省中学教师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需求情况,为学校有效地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某市三所中学的200名教师为研究对象,以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中学教师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途经来源于电视广播、报刊杂志,教师对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达85%左右,但"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的回答正确率较低(35.0%),且男女无差别;17.0%教师认为自己处于感染艾滋病的危险中,大多数人认为这种威胁离自己很遥远;对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表现出一定的歧视现象。98.0%的教师认为目前预防艾滋病最重要的途径是健康教育,并且89.0%的教师认为在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中应讲解安全套的使用。结论:对学校开展形式多样和有针对性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不仅使青少年能及时了解与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相似文献   

15.
我国1994~2003年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黎婉玲  李益 《热带医学杂志》2005,5(4):526-528,561
目的通过对我国1994~2003年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了解我国10年间艾滋病防治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规律。方法用《清华同方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HKD)》网络版,以“艾滋病”、“HIV”、“健康教育”为关键词在高级检索状态下,以“艾滋病”或“HIV”和“健康教育”为检索表达式进行1994~2003年的文献检索。结果1994~2003年我国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文献共364篇,2001年后,年文献量呈爆发增长之势,2001~2003年共252篇,占全部文献的69.2%。载文频次处于前3位的期刊分别是《中国健康教育》、《中国学校卫生》和《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这3种期刊共计发表152篇,占全部文献的41.8%。10年间艾滋病健康教育疾病控制机构(防疫站)总计发表130篇,大学(学院)共发表93篇,医院发表40篇,占全部文献的72.3%;10年间干预效果评价共143篇,问卷调查认知水平共103篇,预防控制领域共30篇,以上3方面共计占全部文献的75.8%。结论政府的重视对改变一种流行病的防治现状起着关键的作用。从2001年开始.疾病控制机构已承担起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艾滋病健康教育主要集中在干预效果评价和问卷调查认知水平领域。  相似文献   

16.
关于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艾滋病的预防控制中,世界各国都将青少年作为健康教育的最佳目标人群,将学校健康教育作为最重要的手段和有效策略。本文论述了开展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内容与目标、今后的工作重点等。  相似文献   

17.
论护理专业学生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为切入点。以图家卫生部关于《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为标准,从职业性感染与自我防护意识的关系、普遍性预防原则的观念方面,在护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职业暴露防护,关注自身的健康教育。讨论如何在护理教学中开展职业暴露防护的健康教育,预防职业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防治知识要普及到农村,努力做到乡乡有音像宣传品、村村有宣传挂图、户户有宣传手册;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外来人员就业前培训的内容……”浙江省近日颁发的《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意见》明确强调,健康教育是艾滋病预防控制的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Granich及其同事2008年11月26日在《柳叶刀》发表了一个理论模型,“大规模扩大普遍自愿的艾滋病检测紧跟着进行抗病毒治疗就可几乎停止艾滋病传播,将艾滋病驱入消灭阶段”,建议实现对艾滋病治疗和检测的普遍可及,并确认艾滋病预防与治疗之间的关联。这既是健康权利的基本成分,也是预防、治疗、关怀和支持的普遍可及的目标。面对艾滋病的流行,必须加倍努力追求这些目标。然而,除了要求谨慎和“进一步研究”外,《柳叶刀》的模型并没有真正面对在广泛的羞辱和歧视的情况下普遍检测和治疗的可接受性和安全可行性问题;也没有考虑有些政府不去通过信息、教育和一系列与艾滋病有关服务的可及提高个人的能力,反而去资助和实行强制性的生物医学和其他有风险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市流动人口聚集地区的200名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对对艾滋病的相关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做好数据记录,继而对其实施健康教育,记录健康教育干预后所有研究对象的对艾滋病的相关预防知识的了解程度,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干预后,虽有部分人群对艾滋病仍存在恐惧心理,基本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但全部研究对象对艾滋病各项预防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康教育在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中,具有一定的效果,可以有效的提高流动人口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意识和技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不断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