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血卟啉病两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血卟啉病两例报告宋东林,吕强,石进,张宏,白丽,刘宏利神经内科主题词卟啉病,发作性睡病,周围神经疾病血卟啉病(Porphyria)较为少见,以神经系统损害为其主要表现的血卟啉病更是少见[1,2]。现将我们收治的两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光动力治癌新药血卟啉单甲醚(HMME)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2,他引:23  
本文报道了一种单体卟啉血卟啉单甲醚的合成及其光敏化力、人癌细胞光灭活作用、动物移植瘤光动力疗效和有关的临床前药理毒理学研究资料。实验结果表明,与临床应用的混合卟啉制剂血卟啉衍生物(HpD)相比,HMME具有光敏化力强、肿瘤选择性摄入率高、光动力效应强、毒性低、无致突变和致畸胎作用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光动力治癌新药。  相似文献   

3.
八十年代研究成功用于癌症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新药—血卟啉加激光疗法,对癌症诊断率高,治疗效果好,给癌症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 (一)血卟啉的研究概况:自六十年代后期以来,用血卟啉(Hematoprphyrn-HP)作为光敏剂对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研究有了较快地发展。血卟啉被肿瘤细胞选择性的吸收潴留后,经过一定波长的光线照射,激活血卟啉,利用其产生的橙红色萤光及光敏剂效应的特性,可以对肿瘤进行定位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早在1979~1982年,Mcbride等人用血卟啉衍生物探查恶性肿瘤时就提出,~(105)Rh-血卟啉有可能用作治疗癌症的放射性药物.本研究目的在于先制  相似文献   

5.
一、基础研究 (一)血卟啉衍生物及其活性成份 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光敏剂是血卟啉衍生物(HPD),它是从血红蛋白中提取的一种非金属卟啉经进一步纯化而成。HPD的主要活性成份是双血卟啉醚(Dihematoporphyrin Ether,简称DHE-S),由两分子血卟啉侧链羟乙基去水后形成。DHE-S具有较HPD用量小,活性高且副作用少的优点。HPD经静脉注入机体后首先与血清白蛋白结合,经血循环输送到各器官和组织,最后经肝、肾排出体外。有人研究证明HPD注射后48小时含量最高的组织是肝、肾,而  相似文献   

6.
N 甲基卟啉 (N CH3PPH2 )是上世纪 90年代的新产品 ,在理论上具有抗癌作用强及副作用小的特点 ,笔者通过第 2代血卟啉衍生物 (YHPD)与N 甲基卟啉对食管鳞癌上皮细胞系(Ec 10 9)辐射增敏作用的比较 ,探讨了N 甲基卟啉的辐射增敏作用。一、材料和方法1 试剂与分组 :(1)试剂 :YHPD :C =1 34mg ml、N 甲基卟啉 :C =2 18mg ml由吉林大学化学系提供。Ec 10 9购自中国科学院细胞所细胞库。 (2 )分组 :实验分 3组 :①单纯放疗 (A组 ) ;②放疗十YHPD(B组 ) ;③放疗 +N -甲基卟啉 (C组 )。每组中根据所给剂量不同又分为 5组 ,吸收剂量分…  相似文献   

7.
免疫光敏剂抗癌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血卟啉与抗结肠癌单克隆抗体偶联构成免疫光敏剂,静脉注入荷人结肠癌裸鼠体内,同时以注射单纯血卟啉鼠为对照,经激光照射,初步实验结果显示注射免疫光敏剂鼠不仅肿瘤光敏坏死面积大于注射单纯血卟啉鼠,而且坏死程度亦严重而广泛。表明单克隆抗体在动物体内有可能起到将血卟啉导向肿瘤部位的作用,从而较单独应用血卟啉疗效提高。  相似文献   

8.
激光加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HpD)对治疗表浅癌肿的效果已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用于临床。但激光穿透组织的能力是呈负指数函数衰减的,即使用穿透力较强的6300A氦氖激光,其单束光穿透组织到达2cm深度时,光强也仅为原来的万分之一。因此,激光加HpD对深部肿瘤的疗效很难达到同样的效果。1966年Cohen等曾报道血卟啉(Hematoporphyrin)加X-线治疗小鼠腿部移植瘤的研究结果,作者给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血卟啉后3小时,在植瘤小腿部照射X-线2750伦,发现血卟啉量为0.05mg时,有增加疗效作用。但  相似文献   

9.
卟啉还原合成二氢卟吩及其光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获得具有红光区高吸收系数的新型光敏剂的结构及其光生物活性。方法:以氯化血红素为原料合成了中卟啉与次卟啉,通过Brich还原将其转变为二氢中卟啉和二氢次卟啉,以血卟啉衍生物(HpD)为阳性对照测定了所合成卟啉及其还原所得相应二氢卟啉对还原辅酶Ⅱ(NADPH)在重水中光氧化作用的敏化效应和对小鼠肉瘤180的光动力损伤作用,结果:还原所得二氢卟吩的光敏化效应和对小鼠肉瘤180的光动力损伤作用均高于其还原前的母体化合物及目前临床使用的光动力治癌药物HpD(均为P<0.01)。结论:卟啉还原为二氢卟吩后提高了红光的吸收,光敏化力与光动力作用增强,是发展光动力治癌新药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给予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简称HpD)之后用激光照射某些恶性肿瘤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方法之一,受到国内外医药界的重视。但由于激光穿透组织的能力是按穿透深度的负指数函数衰减的,即使使用穿透力较强的6300A°氦氖激光,当单束光穿透2cm深度后,其强度也仅为原来的万分之一。用氩离子激光泵浦的染料激光器,经光导内窥镜照射狗的支气管癌,光线穿透的深度从表层起,只有5mm左右。因此对大多数深部肿瘤不能用光敏疗法来治疗。 1966年Cohen等用血卟啉(Hematoporphyrin)加X线治疗鼠腿肿瘤,发现仅对个别血卟啉剂量有增敏作用。近几年陈定一等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10例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进行MRI检查,观察和分析病变的发生部位、分布及信号特点.结果 10例患者MR平扫所有病变的发生部位及MR信号表现一致,病变的具体部位为:双侧顶枕叶6例,双侧枕叶2例,双侧额顶叶1例,双侧额顶枕叶1例;累及皮质3例,皮层下白质10例,不累及神经核团.病变呈对称性分布7例,不完全对称3例.病变平扫T1WI呈边界略模糊的低或稍低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FLAIR呈高信号.DWI病变呈低信号9例,呈等信号1例,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呈高信号10例.增强扫描病变无强化.4周后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复查颅脑MRI,病变完全消失8例,范围明显缩小2例.结论 MR扫描,尤其是弥散加权序列(DWI),对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并发神经系统损害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可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肝性血卟啉病误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1例武警河北总队医院传染科孙敏英,郑德和,赵新顺(石家庄050081)关键词黄疸型肝炎,血卟啉病病例:患者,女,32岁。因腹痛、恶心、呕吐、尿黄半月余,以急性黄疸型肝炎收入院。入院查体:T、P、R、Bp均正常,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13.
卟啉是一个很好的螯合剂,又可方便地制备出放射性或顺磁性金属原子的标记物,并与抗肿瘤单克隆抗体构成双功能导向试剂,可作为核磁共振(MRI)和正电子发射(PET)断层扫描显像剂.加之,卟啉有适宜的生物学分布和无毒副作用,在肝脏和肾脏储留很高的特点,所以,卟啉对诊断占位性病变的灵敏度有潜在的效益.  相似文献   

14.
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依赖于氧,并通过光敏剂和光相作用产生治疗效果的方法。自20世纪初开始应用并发展。针对不同的适应证和组织,人们一直试图改进光敏剂和光源。卟啉类药物如血卟啉是第一代光敏剂,主要用于治疗肿瘤。最早使用的光源是宽谱、非相干光,如石英灯、氙灯、钨灯或卤素灯,其缺点是有不良反应。使用的波长取决于卟啉的吸收波谱:使用蓝光是因为其最大吸收峰在400nm,使用红光是因为其穿透深度较深,但血卟啉在650nm处吸收较少。近年来,局部光敏剂如5-氨基酮戊酸(ALA)的使用,以及多种激光器的出现大大拓展了PDT在皮肤领域的使用。上世纪90年代,宽谱蓝光和红光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红光激光器因穿透深度大而应用于PDT治疗;1997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联合局部使用ALA和蓝光治疗光化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es,AK)。但是,这些激光器和光源引起的不良反应较明显,如不适、红斑、结痂、水泡和色素沉着,以及全身用药使光敏时间延长。近来,在局部使用ALA后运用长脉冲泵浦染料激光器(LP-PDL,595nm)治疗,大大减少了不良作用,且治疗效果不减。此种激光器已被证实,能够有效地治疗光化性角化病、光化性唇炎、皮脂腺增生、硬化性苔癣,尤其是寻常痤疮。最近,强脉冲光源已被引入PDT领域,用于治疗光损伤和痤疮,并显示出其在波长和适应证方面具有多样性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血卟啉衍生物介导的光动力疗法治疗食管癌引发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血卟啉衍生物作为光敏剂,治疗食管、胃食管连接部癌79例,通过统计学计算,对光动力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研究、统计并分析所收集的信息。结果:食管癌光动力治疗后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升高和皮肤光敏反应、肤色变深是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中发热和白细胞升高与食管梗阻严重程度和光动力治疗强度密切相关。结论:血卟啉衍生物治疗食管癌不良反应可控,耐受性良好,加强治疗前评估和治疗后监管可以确保其安全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卟啉-光动力学疗法治疗食管、胃早期癌的效果。方法:食管、胃早期癌患者7例,采用美国生产的卟吩姆钠(photofrin)Ⅱ,剂量为2.5mg/kg和扬州制药厂生产的光卟啉注射液,剂量为5mg/kg,48、72h后行630nm的红光照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两种血卟啉衍生物介导的光动力疗法治疗上消化道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2月至2014年10月,上消化道癌患者105例的临床资料,光敏剂采用不同生产年份和不同生产公司的血卟啉衍生物,给药剂量5 mg/kg,于照光前24 h静脉滴注。分别应用金蒸气激光和半导体激光作为治疗光源,功率密度100~300mW/cm~2,能量密度100~300J/cm~2。治疗1~4次后对近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血卟啉衍生物组67例患者,完全效应(complete response,CR)5例(7.25%),明显效应(partial response,PR)40例(59.7%),稍有效应(mild response,MR)16例(23.9%),无效(no response,NR)6例(9.0%)。血卟啉注射液组38例患者,CR 4例(10.5%),PR 22例(57.9%),MR 7例(18.4%),NR 5例(13.2%)。两组病例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不同时期血卟啉衍生物治疗临床各期上消化道癌疗效相近,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是较好的姑息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正>目的:探索光动力疗法在艾滋病防治中的潜在价值。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HMME)和亚甲蓝(MB)分别与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ⅢB或宿主细胞MT4、C8166或H9/HIV-1ⅢB孵育2h,以630nm波长的半导体激光进行照射,能量密度0.3J/cm2。继续孵育若干时间后,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或合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研究血卟啉单甲醚(HMME)-PDT对骨髓基质细胞及白血病K562细胞的杀伤效应。材料与方法:实验选用白血病K562细胞株及原代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光敏剂为血卟啉单甲醚(HMME),KTP激光(532nm)作为照射光源,MTT法检测细胞杀伤效应。结果:在照光剂量为10J/cm2、HMME浓度为10μg/m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比较三种光敏剂介导的光动力疗法治疗上消化道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上消化道癌患者181例,分别应用血卟啉衍生物(67例)、血卟啉单甲醚(58例)及卟吩姆钠(56例)作为光敏剂,给药剂量分别为5、6和2mg/kg,于照光前6—24h静脉滴注。分别应用金蒸气激光和半导体激光作为治疗光源,功率密度200~400mW/cm^2,能量密度100~300J/cm^2。治疗1-5次后评价疗效:完全疗效(cR)、明显疗效(PR)、稍有疗效(MR)、无效(NR)。结果血卟啉衍生物组67例患者,cR5例(7.5%),PR40例(59.7%),MR16例(23.9%),NR6例(9.0%)。血卟啉单甲醚组58例患者,CR5例(8.6%),PR33例(56.9%),MR14例(24.1%),NR6例(10.3%)。卟吩姆钠组56例患者,CR6例(10.7%),PR33例(58.9%),MR12例(21.4%),NR5例(8.9%)。三组病例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血卟啉衍生物、血卟啉单甲醚和卟吩姆钠三种光敏光动力疗效治疗临床各期上消化道癌疗效相近,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是较好的姑息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