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3种常见乳房整形手术后患者伤口引流量的差异,为确定临床护理重点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硅凝胶假体置入隆乳术患者38例、巨乳缩小整形术患者37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取出术患者39例,观察手术后1~5 d患者双侧乳房的24 h伤口引流量,并比较3种整形术后患者伤口引流量的差异。结果3种乳房整形手术患者术后1~5 d,左右侧乳房的伤口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乳房整形手术患者术后伤口引流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硅凝胶假体置入隆乳术患者伤口引流量明显多于其他两种手术患者。结论硅凝胶假体置入隆乳术患者术后1~5 d伤口引流量明显多于巨乳缩小整形术、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取出术患者,是临床护理观察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外科护理学     
080203三种乳房整形术后患者体温的差异性研究/曹海茹…//护理学杂志.-2007,22(20).-31~32选择乳房整形术患者119例,其中硅凝胶假体植入隆乳术30例、双环形切口巨乳缩小整形术46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取出术43例,观察手术当日至术后4d患者的体温变化。结果:手术当日及术后第3~4天,三组体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术后1~2d,巨乳缩小整形术组与其他两组体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提示:术后1~2d巨乳缩小整形术组体温显著高于其他两组,需加强对此类患者的病情观察,查明发热原因,进行针对性护理。表1参6(原文…  相似文献   

3.
背景: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的并发症较多,取出后再次置入硅凝胶假体的时机尚不明确。目的:探讨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取出,再次行硅凝胶假体置入隆乳的最佳时机。方法:纳入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出现不良反应的18例患者,共33只乳房,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6个月后行硅凝胶假体置入隆乳。置入后随访,调查内容包括局部体征、乳房的轮廓形态、大小、位置、手感、影像学检查结果和心理状况等,将反馈信息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结果与结论:随访6个月~2年,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6个月后行硅凝胶假体置入隆乳优良率超过90%,乳房外形丰满圆润,呈水滴形,轮廓自然柔美,手感柔软有弹性,无压痛,无硬结及游走性包块。提示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出现不良反应或患者要求取出者,取出6个月后再行硅凝胶假体置入隆乳可最大限度地避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以及取出手术创伤对隆乳后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取出同时植入乳房硅胶假体的效果及手术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隆胸患者硬膜外麻醉下行乳晕环形切口逐层打开至水凝胶包膜内,彻底清除乳房内水凝胶注射物,大量生理盐水灌洗囊腔,同期植入硅胶假体。结果:本组患者手术顺利术中失血量少,切口Ⅰ期愈合,无感染及并发症。结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物取出同期植入硅胶假体手术可行有效,避免二次手术,加强围术期护理,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预防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5.
背景:目前在有关治疗注射隆乳并发症的报道中,凝胶未完全清除干净同期能否植入乳房假体目前尚无较一致意见.目的:探讨注射隆乳术后行凝胶清除术中,因种种原因凝胶无法完全清除时,同期行假体隆乳手术的可行性及远期效果观察.设计、时间及地点:临床病例分析,于2004-03/2008-07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完成.对象:选择接受治疗的聚丙烯酰胺凝胶注射隆乳患者23例.年龄22~42岁.注射后至就诊时间为0.4~4.5年,聚丙烯酰胺凝胶注射量1 00~400 mL.方法:术中尽量清理聚丙烯酰胺凝胶,直至抽出物肉眼看不见胶状物为止.根据凝胶清理后状况,确定无炎症反应的情况下,分别在乳腺后或胸大肌后间隙植入硅凝胶假体(200~260 mL).主要观察指标: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切口愈合情况、乳房硬结消退情况、乳房有无变形、乳房硬化情况、凝胶移位情况.结果:凝胶基本干净7例、大部分干净8例、胸大肌残留部分凝胶8例,术后随访0.3~3年,所有患者乳房外观形态好,无明显硬结扪及,无感染溃疡,无凝胶移位,患者均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在无炎症反应的前提下,乳房内残留少量聚丙酰胺水凝胶时,同期植入乳房假体是可行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女性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后局部和全身症状的发生情况及病理表现,试探讨症状发生原因。方法回顾性选择2003年4月-2008年12月在协和医院整形外科住院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行取出术患者100例作为注射组,选择同期行假体植入隆乳术患者100例作为假体植入组。按照入选条件筛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记录研究内容(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术前体温最高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注射组局部症状以硬结和疼痛最常见,发生率分别为74%和58%;全身症状为注射组体温较假体植入组高(t=8528,P〈O.01),升高幅度虽然不大,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注射组体温升高与注射量呈正相关(P〈O.05),与注射年限无相关性(P〉0.05)。病理结果提示:出现慢性炎性反应、巨细胞反应和肉芽肿形成的总发生率为78%。结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人人体后,易引发异物反应,慢性炎症会导致全身性症状,即体温与健康女性相比有升高,且注射量越多,机体针对异物的免疫反应越强烈。建议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女性,应尽早取出异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直视下探查分离假体置入腔隙及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形成的多发性异物囊腔结节,减轻组织创伤,提高隆乳术效果和异物清除率。方法自2001年3月起在SEPS镜辅助下完成21例乳房整形术,其中13例为隆乳术,8例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坚决要求行异物清除术,术前B超对异物定位标记,全部手术经腋部切口,在SEPS镜辅助下对皮下、乳腺内、腺体后、胸肌内等不同解剖层次的异物结节囊腔逐一探查剥离,清除异物,隆乳术者于胸大肌下剥离假体置入腔隙。结果术后无血肿、感染,伤口Ⅰ期愈合。随访6 ̄18个月,注射隆乳所致乳房疼痛、乳腺结节和双侧乳房不对称畸形等术前不良临床表现消失,术后复查乳腺B超已无异物包块征象;隆乳术后假体无移位,乳房外形及手感良好。结论SEPS镜辅助直视下行注射隆乳异物取出和隆乳较常规盲视下操作组织创伤小,更安全,确切,可靠,不失为注射隆乳异物清除和隆乳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处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手术方法.方法 分析56例行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者术后出现的硬结并发症,采取腔镜下手术取出术.结果 经过腔镜下反复抽吸冲洗后水凝胶硬结消失,乳房表面无明显瘢痕,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腔镜下手术取出术是处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硬结并发症的一种切实有效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HG)隆乳术后取出路径及影响再次隆乳原因。方法在彩超、CT的指导下,对52例PAHG隆乳术的患者分别采用经腋窝、乳晕、乳房皱襞下等切口清除,同时对23例患者同期作了硅凝胶假体隆乳,11例患者在半年后作了硅凝胶假体隆乳。结果 47例患者术后自觉症状消失,彩超、CT检查乳腺、胸大肌及其间隙未发现PAHG,34例同期或延期隆乳的患者乳房形态满意,未出现术前的症状及心理问题。结论术前经彩超、CT检查了解PAHG的分布情况,根据分布情况采取适当的取出路径,胸大肌及其后间隙是否完整影响再次隆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腔镜在处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中的价值。方法:分析42例行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者术后出现的硬结并发症,采取腔镜下手术取出术。结果:经过腔镜下反复抽吸冲洗后水凝胶硬结消失,乳房表面无明显瘢痕,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腔镜下手术取出术是处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硬结并发症的一种切实有效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58例术后并发症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58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采用手术直视下取出及残腔灌洗方法处理并发症。结果 53例治疗效果基本满意,5例乳房明显畸形。结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对受术者造成严重伤害,手术直视下取出及残腔灌洗是目前治疗并发症最为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隆乳术并发症原因及相应处理方法。方法对2004年3月-2005年10月收治的15例隆乳术并发症患者,采用乳房下皱褶切口或乳晕切口进行处理与治疗。结果 15例均行假体取出术,其中7例一期行再次假体隆胸术。结论隆乳术后并发症依次为纤维包膜挛缩,假体破裂、渗漏,假体移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出现并发症逐渐增多,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经腋窝径路乳房假体取除与重置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硅凝胶假体隆乳术后2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1例,符合乳房假体取除及重置的适应证,予腔镜下经腋窝切口游离进入胸大肌前(后)间隙,分离包膜取除假体材料,并重新植入硅凝胶乳房假体。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70 ̄200min,出血量均少于30mL,住院时间3d。无皮下或纵隔内气肿、血肿或感染及空气栓塞等并发症,随访18个月以上无假体移位或包膜挛缩。结论在熟练掌握腔镜微创外科技术的前提下,内镜下乳房假体置换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曹玲  曹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9):2219-2219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整形科2004-2009年诊治的28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8例并发症主要为硬块、注射物移位、乳房破溃、双乳不对称、感染,全部采用开放式手术取出。结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出现并发症时按摩、抽吸并不能彻底去除干净水凝胶,开放式手术取出水凝胶是目前处理并发症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取出术后的护理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17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取出术后的病人,总结护理经验。[结果]17例病人中,1例术前既有局部皮肤感染破溃,术后局部皮肤仍有感染,愈合不良;有2例术中出血较多,且术后出现贫血和血肿。所有病人经过恰当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取出术后要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尤其要注意出血和血肿的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乳房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乳房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术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体位护理、病情观察、乳房囊腔灌洗的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指导等。结果16例患者全部痊愈,硬结好转,感染控制。术后随访3~6个月,乳房形态完整自然,硬结包块不明显。结论乳房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术后残腔大量生理盐水持续冲洗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必要环节,术前后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效果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郭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1):7761-7762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水凝胶远处移位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6例行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远处移位的原因进行分析,采用同时在原位和远处移位处进行抽吸加负压引流取出水凝胶的治疗方法。结果:16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效果满意。结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远处移位的原因与水凝胶本身的物理特性有关,在原位及远处移位同时抽吸引流取出水凝胶,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一种处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顽固性硬结伴有乳房形态异常的手术方法,阐述手术要点等。方法:采用乳晕、腋窝、及双环手术切口入路,剥离腔隙,彻底清胶后置入乳房假体。结果:采用手术切开清除水凝胶的同时置入乳房假体的方法,治疗已穿刺抽吸2次以上、乳房多发性硬结伴乳房形态异常者39例。术后无感染发生,均Ⅰ期愈合,效果满意。结论:对顽固性硬结伴乳房形态异常患者采用切开法清除水凝胶之后同时置入乳房假体,是一种彻底有效的方法,可避免2次手术之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注射隆乳术后注射物取出同期乳房重塑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9例注射隆乳术后注射物取出行乳房重塑患者实施个性化整体护理。结果 19例患者中1例仅行乳晕上提术,其余18例同期放置硅胶假体,除1例因感染取出硅胶假体外,其余患者术后效果满意。结论注射隆乳术后注射物取出同期乳房重塑,可避免二次手术,加强术后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确保患者恢复的关键,有效提高了患者乳房重建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总结1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胸术17年后并发远处渗漏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排除患者心理障碍,帮助树立治疗信心、落实奥美定取出术的围术期护理、缓解疼痛、做好乳房康复护理和出院指导。经过本团队精心护理,患者术后康复出院。总结本病例旨在为临床护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胸术后晚期并发远处渗漏的患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