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本地区孕妇全血微量元素含量,指导孕妇合理补充及合理饮食。方法应用BH5100T型博晖全血多元索分析仪和BH2100T型博晖钨舟元素分析仪,测定1600例孕妇血液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锌、铁、钙、铜、镁及有害元素铅和镉的含量,分析元素含量异常的种类及比率。结果孕妇组全血锌、钙及镁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元素两组未见无统计学差异。孕妇铁缺乏率53.25%,钙缺乏率26.38%,锌缺乏率21.44%,高于对照组的45.00%,11.00%,7.00%,其他元素异常率两组均较低或未见。年龄对孕妇微量元素结果无明显影响。结论本地区孕妇铁、锌及钙缺乏率均较高,非常必要合理饮食,补充微量元素,高铅血症及高镉血症比例则非常低。  相似文献   

2.
江苏泰兴地区418例儿童全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目前江苏泰兴地区儿童微量元素含量水平,为合理补充微量元素和正确使用排铅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BH5300,BH2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对418例0~14岁儿童进行全血铜、铁、锌、钙、镁及铅等6种元素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18例儿童铜、铁、锌、钙均存在程度不等的缺乏,镁缺乏少见,锌缺乏人群比例最高,为51.44%,铅中毒儿童比例较高,占16.51%。结论泰兴地区儿童存在一定比例锌、铁、钙、铜缺乏人群,临床应根据儿童体内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合理补充,不应盲目使用补充品;同时本地区应关注防治儿童铅中毒。  相似文献   

3.
吴卓 《医学临床研究》2012,(7):1307-1309
【目的】探讨南通市孕前妇女体内微量元素铜、铁、镁、锌、钙的含量。【方法】选择本院孕前门诊检查的150例有异常生育史的孕前妇女作为试验组,并随机抽取同期就诊的150例未生育孕前妇女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全血铜、铁、镁、锌、钙5种元素检测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妇女血中铁、镁、锌含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前妇女钙、铁、锌缺乏较普遍,试验组铁、锌缺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南通地区孕前妇女铜、铁、镁、锌、钙5种元素以钙缺乏最为普遍,铁、锌次之。因此应加强孕前妇女体内微量元素的监测,合理进行补充,从而起到优生优育的健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2873例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童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BH2100型和BH5100plus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对2873例儿童末梢血铜、锌、钙、镁、铁、铅等元素进行检测。结果在男女儿童间锌、镁、铁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铜、钙、铅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锌、铁的缺乏率最高,分别为22.35%和17.44%,钙的缺乏率次之,为5.19%。结论应加强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含量地监测,科学合理地补充微量元素,积极预防和及时治疗铅中毒,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张萍  王彦德  唐思诗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20):2586-2587,2589
目的检测了解0~3岁健康儿童全血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水平,为制订儿童营养膳食结构及健康检查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2 000例0~3岁儿童全血中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0~3岁儿童分为三组,三组儿童同种微量元素比较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锌缺乏率为54.75%,铁缺乏率为23.55%,铜缺乏率为0.8%,钙缺乏率为0.45%,镁缺乏率为0.1%。结论 0~3岁儿童全血中锌和铁缺乏较为严重,铜、钙、镁缺乏较低,建议加大宣传力度,调整饮食结构,重视儿童健康发育,定期健康体检,争取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170例妊娠妇女全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妊娠妇女微量元素含量水平,为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BH5300、BH2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对170例妊娠妇女进行全血铜、锌、钙、镁、铁、铅及镉7种金属元素检测.结果 170例妊娠妇女中111例铜、锌、钙、镁、铁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其中铜、镁缺乏较少,铁缺乏较高,占41.2%,其次为钙缺乏占34.7%,锌缺乏占17.6%,铅、镉均没有超标.结论 妊娠妇女存在一定比例铁、钙、锌缺乏,临床可根据其微量元素失衡状态给予合理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本地区0-6岁儿童微量元素制、锌、钙、镁、铁缺乏状况。方法应用BH—PIus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铜、锌、钙、镁、铁含量,并对检测结果按不同年龄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36例0-6岁儿童检测出锌元素缺乏448例,缺乏率为43.24%,铁元素缺乏245例,缺乏率为23.65%,钙、镁和铜元素缺乏较为少见,缺乏率分别为1.16%、0.68%和0.09%;0—1岁年龄段锌元素缺乏率较高,缺乏率为59.55%,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差距具有显著性(P〈0.01);铁、锌元素缺乏状况随年龄的增长有所改善。结论0-6岁儿童微量元素锌、铁缺乏较为普遍,尤其以0-1岁哺乳期儿童更为突出.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3,653名学龄前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苏州市区学龄前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含量,评估缺乏状况。方法用BH5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苏州市N3,653名学龄前儿童末梢血铜铁锌钙镁含量。结果铁缺乏率占第l位(49.38%),锌第2位(24.43%),钙第3位(6.57%),铜和镁不缺乏(0.55%和0.38%)。不同性别间各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苏州市学龄前儿童铁、锌、钙缺乏较为普遍,应合理补充。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番禺区儿童全血5种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州市番禺地区儿童铜、钙、镁、锌、铁5种微量元素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为番禺地区儿童微量元素的合理补充和研究分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3476名儿童全血铜、钙、镁、锌、铁5种微量元素进行检测。将受检儿童按年龄分为5组:婴儿组(1—12个月,743例)、幼儿组(〉1~2岁,916例)、学龄前组(3—6岁,988例)、学龄期组(7~11岁,579例)、青春发育期组(12一18岁,250例)。每组按性别分成男、女2组。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儿童5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铜和镁2种微量元素的异常率较低,总缺乏率分别为1.5%和0.26%,总超标率分别为0.08%和0.06%;锌、铁2种微量元素的缺乏比较常见,总缺乏率分别为21.0%和19.7%;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缺乏率呈明显下降趋势;锌和铁的超标率分别为1.8%和0%;钙的总缺乏率为6.7%,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缺乏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总超标率为1.9%;镁、铁含量在学龄前期和青春发育期不同性别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63、2.172、2.822、4.537,P值均〈0.01),其他元素含量在相同年龄段不同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锌和铁含量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而铜和钙含量呈下降趋势,镁的含量比较稳定。结论广州市番禺地区儿童全血锌、铁、钙的异常率较高,铜和镁的分布趋于合理,应加强对合理补充锌、铁、钙的保健指导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厦门部分地区健康儿童血清中钙、镁、铁、锌、铜、铅、镉7种元素检测结果。方法选择至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4 000例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0~1岁组、1~3岁组、3~6岁组、6~15岁组,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儿童血清钙、镁、铁、锌、铜、铅、镉7种元素水平,比较其在各组中的差异。结果铁异常率最高,为9.13%;其余依次为锌、钙、镁、铅、铜、镉,异常率分别为7.08%、5.85%、3.45%、2.93%、1.43%、0.20%。铁元素的异常既表现为高于正常参考值也可低于参考值,钙元素、镁元素的异常主要表现为低于参考值。0~1岁组铁的异常率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镉、镁、铜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铁异常率女性儿童总体高于男性儿童,锌异常率男性儿童高于女性儿童,血铅水平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结论该地区儿童存在一定程度的铁、锌、钙元素的缺乏,建议多进行儿童营养健康宣教,根据需要调整儿童膳食结构,避免必需元素的缺乏或过高给机体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廖俐雅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0):1230-1231,1233
目的对垫江地区儿童进行微量元素检测,为防治垫江地区儿童微量元素缺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1~9月来本院查体的2 096例儿童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铜、铁、钙、镁、锌检测,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女之间铜、铁、钙、镁、锌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血铅[(47.53±32.31)μg/L]水平高于女童[(44.27±31.8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儿童铜、镁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铁、钙、锌及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婴儿期锌水平最低(57.23±14.23)μmol/L,幼儿期[(47.95±28.01)μg/L]及学龄前[(48.67±33.14)μg/L]铅水平最高。垫江地区不存镁缺乏现象,但存铜、铁、钙、锌缺乏及铅超标现象,特别是婴儿期儿童缺锌率高达15.04%。结论加强对垫江地区儿童钙、锌元素的摄取,进行适当的营养干预及铅超标知识宣传,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儿童末梢血中铅含量及微量元素的检测,了解儿童血铅水平及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综合水平,并对由此而引起的临床表现进行探讨.方法 331例标本取材自沈阳市皇姑区妇幼保健所,分为3个年龄组,分别采用北京博晖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所生产的BH-5100微量元素分析仪和BH2100铅镉分析仪检测末梢血中3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及静脉血中的铅含量.结果 3种微量元素缺乏情况和血铅水平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年龄段的儿童不同程度地缺乏各种微量元素,其中以缺锌最多(35%),其次是缺铁(22.4%)和缺钙(5.1%).本研究中未发现铅中毒,但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上升血铅含量有所增加.结论 3个年龄段的儿童不同程度地缺乏各种微量元素,而血铅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提示应注意儿童膳食结构的改变,强调饮食合理,营养平衡,做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败血症患儿微量元素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67例败血症患儿和58例健康儿童进行全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小儿败血症组锌、铁、钙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小儿败血症组镁、铜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败血症患儿的血微量元素存在明显的改变,应引起重视,必要时给予补充,以协助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某院贫血孕妇全血微量元素含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某院贫血孕妇全血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探讨孕妇贫血与微量元素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不同孕周贫血组和对照组孕妇全血微量元素,对数据统计处理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微量元素铁和血红蛋白两变量间存在线性相关,Y=0.044 X+2.122(r2=0.395)(P〈0.01);早孕期孕妇贫血组微量元素铜、锌、钙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孕期孕妇贫血组微量元素镁、铁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中、晚孕期孕妇贫血组微量元素铜、钙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孕期孕妇贫血组微量元素锌、镁、铁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孕妇贫血对母体和胎儿的生长发育都是不利的,要加强孕期微量元素均衡摄入,确保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番禺区南村镇学龄前儿童血液中锌、铁、钙、铅的含量,以便健康地指导儿童膳食.方法 以2011年1 ~ 3月前来检查的1 400例0~6岁儿童为对象,利用北京普析通用TAS-99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血液中锌、铁、钙、铅4种微量元素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镇儿童锌缺乏率为2%,铁缺乏率为0.79%,钙元素缺乏率0%,结果表明该镇儿童锌与铁元素缺乏率较低,钙元素并不缺乏;而铅中毒率高达26.79%,明显高于全国10.45%的水平;男女儿童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镇学龄前儿童锌、铁、钙元素含量处于较理想水平,而铅中毒率较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刘菲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6):1964-1965,1967
目的 了解合肥市部分1~6岁儿童外周血中铜、锌、钙、镁、铁和铅元素水平,探讨铜、锌、钙、镁、铁和铅元素缺乏的综合防治措施,为儿童合理补充这些元素提供参考.方法 以在该院儿保门诊体检的4 507例1~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其外周血中铁、锌、钙、铜、镁和铅的含量.结果 结果表明,铜、锌、钙、镁、铁和铅元素的平均值均在正常值之内;通过进一步分析铜、锌、钙、镁和铁元素的缺乏率,得到锌元素的缺乏较为严重,从1周岁到6周岁的儿童,其锌元素的缺乏率分别为96.1%、83.2%、63.8%、49.8%、40.7%和38.6%.而其他铜、锌、钙、镁和铁元素的缺乏率较小.结论 儿童在1~6岁生长发育最快,容易导致缺乏锌元素和铁元素,且年龄越小越易缺乏.该结果为父母给儿童正确营养搭配,合理膳食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研究邯郸市20~35岁健康人全血铜、锌、铁3种微量元素和钙、镁2种常量元素的参考范围,为临床诊断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320例健康人全血铜、锌、钙、镁、铁5种元素水平浓度水平,对数据统计处理,研究5种元素与性别的关系及其分布状态。结果 5种元素水平全血含量不完全呈正态分布;锌、钙、铁3种元素含量在性别构成比上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铜、镁两种元素含量在性别构成比上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20~35岁全血中5种元素的参考范围分别为:铜(不区分性别)6.92~18.36μmol/L,锌(男性)66.59~108.46μmol/L,锌(女性)57.66~98.64μmol/L,钙(男性)1.11~1.46 mmol/L,钙(女性)1.13~1.55 mmol/L,镁(不区分性别)1.12~1.60 mmol/L,铁(男性)7.43~9.71 mmol/L,铁(女性)6.24~8.70 mmol/L。结论邯郸市20~35岁健康人全血5种元素中锌和铁的含量男性高于女性,钙的含量女性高于男性,铜和镁的含量在不同性别差异无显著性。各地区有必要根据需要建立本地区全血必需元素的参考范围,其制定需充分考虑地域、年龄和性别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四川遂宁地区孕妇与胎儿微量元素铜、锌、钙、镁、铁的水平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BH5500s原子吸收光谱法同时检测孕妇全血和胎儿脐血上述微量元素水平,另选50例20~30岁健康非孕妇女作为对照组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1例孕妇全血铜、锌、钙、镁、铁的水平依次为(29.40±8.18)μmol/L、(96.70±22.16)μmol/L、(1.76±0.27)mmol/L、(1.50±0.24)mmol/L、(7.69±1.79)mmol/L;脐血铜、锌、钙、镁、铁的水平依次为:(6.19±4.28)μmol/L、(31.44±11.26)μmol/L、(1.56±0.38)mmol/L、(1.51±0.31)mmol/L、(9.83±2.23)mmol/L;对照组为:(15.97±3.00)μmol/L、(93.13±10.96)μmol/L、(1.62±0.11)mmol/L、(1.63±0.15)mmol/L、(8.96±0.69)mmol/L。经统计学分析,孕妇与胎儿脐血比较,孕妇全血铜、锌、钙水平显著高于胎儿脐血(P<0.01),铁显著低于胎儿脐血(P<0.01),镁与胎儿脐血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与非孕妇比较,孕妇全血铜、钙水平高于非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铁低于非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镁显著低于非孕妇(P<0.05)、锌与非孕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应加强孕期保健,科学膳食,均衡营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微量元素的补充,从而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临潼矿泉疗养因子对疗养飞行人员血液中铅(Pb)、镉(Cd)、铜(Cu)、锌(Zn)、钙(Ca)、镁(Mg)、铁(Fe)7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5名疗养飞行员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矿泉游泳组和矿泉浴组),每组15人。3组飞行员除进行正常疗养外,矿泉游泳组和矿泉浴组每天分别进行1次游泳锻炼和矿泉浴,2周后测量3组人员铜、锌、钙、镁、铁、铅、镉7种元素全血水平。结果与实验前比较,实验后矿泉浴组血液中铜、锌、钙含量有增高趋势(P0.05),血铅显著性下降(P0.05),其他微量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矿泉游泳组实验后铜、钙、镁有增高趋势(P0.05),锌显著性增高(P0.05);铅、镉元素显著性降低(P0.05)。对照组铜、锌、铁、镁含量较实验前有增高趋势(P0.05)。实验后矿泉游泳组、矿泉浴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锌元素有显著性增高(P0.05),铅元素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疗养期间矿泉疗养因子可能对飞行人员体内微量元素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血清中微量元素钙、铜、锌、镁、镉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WFX-12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平行测定59例成年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与30例健康成年男性血清中钙、铜、锌、镁、镉的含量.[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钙、铜、锌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镉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