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检测对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诊治价值。方法 120例AECOPD患者行痰细菌培养和血清PCT检测,根据痰细菌培养结果分为感染组55例(细菌性肺炎)和对照组65例(非细菌感染),比较两组PCT水平。结果两组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PCT水平均极明显高于稳定期,感染组患者急性加重期PCT水平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稳定期PCT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检测可作为AECOPD患者是否为细菌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ECOPD患者139例和COPD稳定期患者并且排除细菌感染的135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患者血清PCT水平,同时AECOPD患者做痰培养并在数日后查询并记录结果,根据痰培养结果再把AECOPD组分为培养有致病菌生长组和培养无致病菌生长组。结果 AECOPD组PCT水平明显高于COPD组(P0.05)。AECOPD组中培养有细菌生长患者PCT水平明显高于培养无细菌生长患者(P0.05)。结论 AECOPD患者血清PCT水平升高,并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3.
李宝珠 《国际呼吸杂志》2014,34(21):1621-1622
目的探讨痰液降钙素原(P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87例AECOPD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测定痰液及血清PCT、C反应蛋白、白细胞,并与20例对照组(COPD稳定期)进行比较。结果感染组痰液及血清PCT水平高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痰液PCT检测阳性率90.12%(146/162),血清PCT检测阳性率85.19%(138/162),CRP检测阳性率83.95%(136/162),WBC检测阳性率86.42%(140/162),各指标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痰液PCT检测亦可作为AEc0PD是否存在感染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降钙素原(PCT)水平,以期为AECOPD的抗菌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2014年10月-2015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129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AECOPD患者入院时即刻采血测血清PCT,留痰行病原学检查,并对相关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9例患者痰液标本阳性69例,阳性率为53.48%,其中革兰阴性菌(G~-)43例,占62.32%,革兰阳性菌(G~+)26例,占37.68%,首位是流感嗜血杆菌(17.39%),对应PCT为0.64(0.41-1.50)。G~-感染组血清PCT水平较G~+组明显升高(Z=-6.447,P0.05)。随着血清PCT水平的升高,痰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也相应升高(χ~2=18.94,P0.05)。结论 AECOPD患者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的G-菌感染为主,且G~-菌感染者血清PCT水平显著升高。临床上应在细菌培养和PCT指导下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AECOPD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8例AECOPD及46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别测定其PCT、hs-CRP。同时行痰细菌培养。结果 AECOPD组的PCT、hs-CRP水平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组(P<0.05)。PCT水平与细菌感染有关,AECOPD组中细菌学培养阳性者PCT水平高于阴性者。AECOPD患者中PCT阳性组好转率70.37%,PCT阴性组好转率85.71%。结论在AECOPD患者中,PCT和hs-CRP是较好的诊断指标,尤其在细菌感染的判断上PCT较hs-CRP更有临床价值。PCT可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ACOS)患者诱导痰细胞分类计数及血清PCT的变化,了解不同时期ACOS患者气道炎症的类型。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6月-9月在我院住院诊治的急性加重期ACOS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分别于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检测诱导痰细胞分类计数及血清PCT,同时期健康体检者30人作为对照组,测定诱导痰细胞计数及血清PCT,比较不同时期ACOS患者诱导痰炎性细胞分类计数及血清PCT的变化。结果急性加重期ACOS患者诱导痰炎症细胞总数、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清PCT较稳定期明显升高(P0.05);稳定期ACOS患者诱导痰炎症细胞总数、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较健康成人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血清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期ACOS患者气道炎症以慢性炎症为主,主要浸润细胞为嗜酸性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并存,ACOS患者急性加重期多由细菌感染引起,气道急性炎症与慢性炎症共同作用,炎症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COPD的关系及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5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急性加重期组),35例稳定期患者(稳定期组)和22名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肺功能测定、尿素13C呼气试验检测及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结果COPD急性发作期组、稳定期组和正常对照组Hp阳性率分别为51.9%、45.1%和18.1%。急性加重期组与稳定期组H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急性发作期组Hp阳性患者的FEV1%pred和FEV1/FVC水平明显低于阴性组,白细胞水平、CRP均明显高于阴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与COPD的发病存在相关性,是COPD潜在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的病原学特点,为进一步提高其诊治水平提供思路。方法对165例AECOPD患者行痰细菌定量培养,血清支原体、衣原体、嗜肺军团菌抗体检测以及鼻咽拭子病毒RT—PCR检测,分析其特点。结果病原体检测阳性率为70.3%(116/165)。其中痰检细菌阳性率为47.3%;非典型病原体阳性率为21.2%;病毒检测阳性率为24.8%;细菌和非典型病原体均为阳性21例,阳性率为12.7%;细菌和病毒均为阳性17例,阳性率为10.3%。结论AECOPD患者病原体以细菌最为常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非典型病原体多与细菌混和感染,病毒感染多见于呼吸困难的患者。非感染因素导致的AECOPD病情加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周忠  王燕  陈佳 《山东医药》2011,51(21):45-46
目的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痰及纤支镜刷取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以探讨G-菌在贵阳地区AECOPD下呼吸道中的作用与地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54例AECOPD患者的合格痰及纤支镜刷取下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药敏实验,培养出1株或多株细菌。结果 254例AE-COPD患者中,有215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84.65%;共培养出516株致病菌,其中G+球菌118株(22.86%),G-球菌307株(59.50%),G-杆菌91株(17.64%)。单一细菌感染154例(71.63%),而单一G-菌感染123例;混合细菌感染61例(28.73%),混合G-菌感染20例。单一细菌感染是AECOPD严重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单一细菌感染及混合细菌感染与AECOPD严重程度均有直线回归关系;大多数G-杆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有相对较低的耐药菌株发生。结论贵阳地区AECOPD下呼吸道细菌感染以G-菌为主,随着AECOPD严重程度的加剧,存在以G-菌为主的混合细菌感染的可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特别是联合抗菌药物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张旻  周新  张杏怡  丁星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7):1288-1291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急性加重期是否存在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其气道炎症程度较稳定期的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确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在急性加重期对其痰液进行细菌学定量、定性分析,并在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痰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白介素6(IL-6)、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结果46例中、重度COPD患者在急性加重期时,痰标本菌落计数〉10^6cfu/ml和BALF菌落计数〉10^3 cfu/m1分别为45.65%(21/46)和54.5%(6/11),其中流感嗜血杆菌占首位,IL-8、IL-6及TNF-α在急性加重期的浓度分别为(1420.0±938.56)pg/ml、(370.43±300.40)pg/ml及(260.85±234.43)pg/ml,较稳定期显著增高(Pd0.01),各细胞因子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细菌培养阳性组的IL-8、IL-6及TNF-α的浓度显著高于痰菌阴性组(P〈0.05)。结论细菌感染为导致COPD急性加重的重要原因,并可能是引起气道炎症因子水平上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AE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1例AECOPD患者、58例AECOPD合并肺炎患者和22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别测定治疗前后PCT、CRP、白细胞计数并比较分析。结果AECOPD合并肺炎组血清PCT、CRP、白细胞均高于COPD稳定组(t值分别为2.27、5.39、3.48,P值分别为0.026、0.000、0.001)、AECOPD组(t值分别为3.33、7.30、3.70,P值分别为0.001、0.000、0.000)。AECOPD组和AECOPD合并肺炎组治疗后血清PCT、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AECOPD组:t值分别为3.55、3.55、3.21.P值分别为0.00l、0.000、0.002;AECOPD合并肺炎组:t值分别为3.67、8.44、5.41.P值分别为0.001、0.000、0.000)。AECOPD合并肺炎组在痰培养阳性和阴性的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P=0.006),而AECOP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P=0.948)。结论PCT、CRP作为反映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指标.能指导AECOPD合理的抗生素应用,为AECOPD患者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稳定期患者的血清和诱导痰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的变化,探讨痰和血清SP-D在AECOP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呼吸内科住院及门诊COPD患者共50例,其中24例AECOPD患者、26例COPD稳定期患者。同时随机抽送14例吸烟非COPD和16例不吸烟者作为对照。收集患者及对照组临床资料、血清和诱导痰标本,用ELISA法测定血清及诱导痰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水平。结果 AECOPD患者血清SP-D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COPD和非COPD对照组(P<0.05),而痰SP-D水平则与血清水平相反,AECOPD组显著低于稳定期及对照组(P<0.05),AECOPD组血清SP-D水平与痰SP-D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性(R=-0.705,P<0.001)。结论痰SP-D水平与血清水平有较好的相关性,监测痰SP-D水平可替代血清监测作为COPD的参考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血清及痰液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的变化,探讨血清及痰液CC16在诊治AECOP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呼吸内科住院及门诊COPD患者共61例,其中AECOPD患者31例、COPD稳定期患者30例,同时招募吸烟非COPD 30例和不吸烟对照组30例。收集患者及对照组临床资料、血清和痰液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及痰液CC16、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AECOPD组血清及痰液CC16、IL-10显著低于COPD稳定期组及对照组(P〈0.05),而IL-6、IL-8、TNF-α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组及对照组(P〈0.05)。AECOPD组血清及痰液中CC16与IL-6、IL-8、TNF-α水平呈明显的负相关性(P〈0.05),与IL-10呈明显正相关性(P〈0.05)。结论 CC16可作为AECOPD的参考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C反应蛋白在AECOPD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变化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52例AECOPD患者及88名COPD缓解期患者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N)、血沉(ESR),疾培养及X线胸片,同时对152例AECOPD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并比较这些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AECOPD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P〈0.01),而在AECOPD患者死亡组血清CRP水平又显著高于存活组(P〈0.001)。结论CRP升高不仅可以提示COPD的急性加重,极度升高又提示COPD患者病情严重并且可能预后不良。CRP在AECOPD是一个良好的观察指标,可反映抗生素的即时疗效,比WBC,ESR更迅速且敏感。  相似文献   

15.
曾强  陈绍平 《国际呼吸杂志》2014,34(21):1610-1613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蛋白1(HMGB1)在COPD发病机制及其在判断COPD急性加重期(AEc0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作用。方法选择AECOPD患者49例作为AECOPD组,依据肺功能将其分为2个亚组:轻一中度组24例,重一极重度组25例;人选患者进行抗感染、吸氧、解痉平喘、止咳等对症治疗,在急性发作症状及体征好转后作为COPD缓解期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各组受试者血清HMGB1的水平,并对AECOPD组患者行肺功能检测(包括FEV1%pred,FEV1/FVC)。结果AECOPD患者血清HMGBl水平高于cOPD缓解期组患者(P〈O.05),COPD缓解期组患者血清HMGB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重一极重度组AECOPD患者血清HMGB1水平高于轻一中度组AECOPD患者(P〈0.05);轻一中度组AECOPD患者血清HMGB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O.05)。AECOPD患者血清HMGB1含量随FEV,%pred降低而增高,呈负相关(r=-0.64)。结论HMGB1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血清HMGB1有望成为反映AE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蔡蓉  郭雪君 《临床肺科杂志》2013,(11):1948-1949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CRP、IL-6、IL-8、TNF-α等相关炎症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AECOPD患者及稳定期患者各60例,检测血清及诱导痰液中CRP、IL-6、IL-8、TNF-α水平.结果 AECOPD患者外周血WBC计数、血清CRP、IL-6、IL-8、TNF-α,诱导痰液中IL-6、IL-8、TNF-α,浓度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P〈0.05);AECOPD患者治疗后WBC、血清CRP、IL-6、IL-8、TNF-α浓度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结论 AECOPD患者血清及诱导痰液中的IL-6、IL-8、TNF-α,血清WBC及CRP,均较稳定期患者明显升高,检测相关炎症指标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母(MMP-9)及其抑制剂-1(TIMP-1)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5例健康者(对照组)、40例COPD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清MMP-9和T1MP-1水平,并分析其与肺功能的关系。结果稳定期COPD组MMP-9高于对照组,但两组MMP-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MP-1、MMP-9/TIMP-1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AECOPD组的血清MMP-9、TIMP-1、MMP-9/TIMP-1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1,P〈0.05,P〈0.05);与稳定期比较,AECOPD组MMP-9、TIMP-1、MMP-9/TIMP-1升高(均P〈0.05);AECOPD组血清MMP-9、TIMP-1、MMP-9/TIMP-1与FEV。%占正常预计值均呈负相关(P均〈0.05),与稳定期组比较,AECOPD组FEV1、FEV1%占正常预计值有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AECOPD患者血清MMP-9、TIMP-1和MMP-9/TIMP-1比值增加,均与FEV,%占正常预计值呈负相关;MMP-9/TIMP-1比例失衡,可能是导致重度AECOPD肺功能下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糖、血脂的表达特征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检测66例AECOPD患者,(其中34例为轻中度,32例为重度、极重度),及同期住院32例非COPD患者的空腹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IRI)的水平。结果 COPD组中的HbAlc、FBG、P2hBG、空腹IRI、餐后2hIRI水平均较非COPD组明显升高(P<0.01),其中COPD患者中重度、极重度组餐后2hIRI水平又高于轻中度组(P<0.05);COPD患者的TG、ApoB水平均比非COPD组降低(P<0.05),COPD重度、极重度组LDL-C水平比非COPD组及轻中度组升高(P<0.05)。结论 AECOPD患者尤其是重度、极重度阶段存在血糖、血脂紊乱,主要表现为高血糖、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COPD组中LDL-C升高,提示COPD与冠心病(CHD)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