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吕善辉  吕昕  尹洪菊 《科教文汇》2010,(34):180-180,193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以及网络文化因素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基础。当前,大学生的婚恋观表现出恋爱公开化、普遍化;择偶功利化;性观念开放化;婚姻观念多样化的新特点。高校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抢占网络高地、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婚恋观。  相似文献   

2.
平媛  冯秋迪  徐超 《科教文汇》2010,(27):167-168
随着在大学阶段步入婚姻殿堂的人越来越多,大学生婚恋观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本研究将主要探讨父母婚姻质量以及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婚恋观的关系,同时考虑了性别学科以及年级与大学生婚恋观的关系。调查选用由Olson编制的Enrich婚姻质量量表,苏红编制的大学生婚恋观量表,Jackson等编制的权威教养方式问卷。调查以方便取样为原则选取了北京师范大学的128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婚姻质量与子女婚恋观显著相关,教养方式与子女婚恋观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婚恋观,即人们对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中性爱取向的基本看法,是人们对待婚姻和恋爱的主观看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所引起的思想观念的变化,使大学生婚恋观呈现出多元、开放的态势,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使他们产生了恋爱和婚姻的需要。本文主要就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以及婚恋观中存在的问题并如何对存在问题进行引导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学生恋爱问题的逐年升温,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突出特点的分析,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从老子的伦理思想中寻找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指导意义。着重从老子的伦理思想中的基本理论、个人伦理、“虚静”、价值观取向等方面指引当代大学生在婚姻爱情问题上进行正确的选择,对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学生恋爱问题的逐年升温,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突出特点的分析,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从老子的伦理思想中寻找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指导意义。着重从老子的伦理思想中的基本理论、个人伦理、"虚静"、价值观取向等方面指引当代大学生在婚姻爱情问题上进行正确的选择,对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恋爱婚姻一直都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不仅是为了延续人类的发展,同样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青年时期正是人类性成熟的关键时期,青年对于婚恋的理解,观念的形成,对于整个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如今青年婚恋观现状的前提下,浅析中国是如何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缺失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青年婚恋观的偏差与闭塞这一问题的,研究青年婚恋观对于整个国家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婚恋观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安慰 《科教文汇》2012,(30):175-176
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探讨了大学生婚恋观的定义、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大学生婚恋观指的是从恋爱到婚姻这个完整过程中.大学生对恋爱、婚姻和性等基本问题的看法,包括择偶观、恋爱观、婚姻家庭观和性观念四个方面的内容。影响大学生婚恋观的因素涉及性别、年龄等个体因素,以及家庭和社会因素.其中家庭因素的影响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袁瑞宁 《科教文汇》2009,(29):50-51
如今大学生婚恋观已成为社会一个非常关注的话题,身处异地的孤独感与自由感,使大部分大学生步入恋爱的行列中,对恋爱与婚姻错误的理解使许多大学生迷失了方向。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北大学200名本科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并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从大学生恋爱的动机、对婚姻与恋爱关系的理解、择偶的标准以及对性观念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表明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深受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双重影响,他们对待婚姻和恋爱的责任意识淡化,更多的以理性为主导,表现出现代和开放的一面。  相似文献   

9.
当今高校女大学生人数比例较大,女大学生在爱情情感问题上处理不当造成了一系列问题。这不仅影响到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隐患。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大对女大学生爱情情感教育的力度,树立健康的婚恋观,维护学校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0.
张芷婧 《科教文汇》2013,(10):182-183
当今高校女大学生人数比例较大,女大学生在爱情情感问题上处理不当造成了一系列问题。这不仅影响到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隐患。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大对女大学生爱情情感教育的力度,树立健康的婚恋观,维护学校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1.
女大学生婚恋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她们的婚恋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当代女大学生的婚恋观现状进行分析,然后阐述了影响女大学生婚恋观的自身原因,最后引导女大学生如何当好自身婚恋观的"责任人"。  相似文献   

12.
<正>近代西风东渐,在西方自由、平等思想传入中国的同时,人们的婚恋观、择偶观与两性关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近代社会兴起的重要婚介方式之一,征婚广告最直接地反映了这一变化。作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社会刊物之一,《大公报》刊载的征婚广告自1902年以来便在社会中广泛传播,刊登数量不断增多。同时人们对新式婚姻、男女平等的追求成为近代《大公报》征婚广告呈现的主流思想。自古以来,婚姻乃是人们生命中的大事,也是关系国家政治的大事。所谓“合二姓之好”“对祖宗负责”。  相似文献   

13.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一部力作,描述的是青年男女的恋爱与婚姻.本文作者试通过分析小说四起典型的婚姻来讨论性格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婚姻价值定位的,以及简·奥斯汀对待婚姻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和高校的快速发展,进入高校教师队伍的女性在逐年增加,其中青年女教师的数量更是占据很大比例,在教学、科研和育人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在目前社会急剧转型时期,高校青年女教师面临很多难题和困惑,如婚姻难,收入低,事业与生活的矛盾等。本文将探讨青年女教师面临哪些困境,高校工会如何帮助她们走出困境,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张琳  董威 《科教文汇》2012,(17):84-85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一部力作,描述的是青年男女恋爱与婚姻。本文作者试通过分析小说四起典型的婚姻来讨论性格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婚姻价值定位的,以及简.奥斯汀对待婚姻的看法;《金粉世家》中的男女主人公也是存在类似的命运,真挚的爱情受到世俗偏见的考验,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二人很幸福地结合了,然而最终作者却是以悲剧结局了整部作品。两部作品的爱情与婚姻相同而又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伍海华 《科技风》2023,(7):34-3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地区愈加重视创新创业工作,创新创业教育也在各大高校迅速开展。青年是创新创业的主要力量,而高校是青年集聚地,为了提升青年创新创业能力,构建了双创能力培养体系。文章以崇左市高校双创教育现状及青年创业者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总结出当前青年双创能力培养现状,寻找解决现状问题的具体措施,进而构建了“三融合”双创能力培养体系,为培养和提升青年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档案婚姻档案是一定时期婚姻登记过程的真实记录,可以作为研究婚姻形态、社会现状等的研究资料,也是国家对家庭和公民个人进行管理的重要依据.婚姻档案具有长久保存的必要性.婚姻档案管理具有长期保存、随时调取、联网共享的价值需求.婚姻档案网络化管理是实现这些需求的有效措施.但是网络化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风险  相似文献   

18.
学风建设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良好的学风不仅仅可以反映出了一所高校的教学质量,而且也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其中,高校辅导员在学风建设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能够起到的作用也是重大的。对此,高校辅导员必须勇于承担起责任,充分发挥自身在学风建设中的引导与促进作用,推动高校整体学风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思政视域下,高职生婚恋观教育要拓展渠道与途径,充分发挥网络育人功能。该文分析了网络思政视域下的高职生婚恋观现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构建高职生婚恋观教育新平台,守住网络思政主阵地;营造优秀的校园网络文化,形成正确的婚恋价值取向;高职生婚恋观教育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陈晓敏 《百科知识》2012,(16):54-55
正我们在描述婚姻现状时经常使用的词汇,叫作"离婚率"。离婚率是反映某时期婚姻解体状况的一个敏感指标,也是正确评估婚姻和谐度与家庭离散趋势的重要依据。"一般离婚率"反映的是每1000对夫妇(通常以有偶女性人口代替)中的年离婚数,也称已婚人口离婚率。这个计算方法排除了不具离婚风险的儿童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