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检测猪囊尾蚴、 细粒棘球蚴、 卫氏并殖吸虫和曼氏裂头蚴感染的效果。方法 以2008-2011年就诊于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的患者为检测对象,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每份血清均检测囊尾蚴、 棘球蚴和卫氏并殖吸虫IgG抗体, 2011年6月起增加检测曼氏裂头蚴IgG抗体。结果 共检测282例患者, 其中 IgG抗体检测1项或2项同时阳性者88例, 总阳性率为31.2%; 囊尾蚴、 棘球蚴、 卫氏并殖吸虫、 曼氏裂头蚴IgG抗体1项阳性者分别为39、 2、 21、 3例; 囊尾蚴和棘球蚴IgG抗体2项同时阳性者15例, 囊尾蚴和卫氏并殖吸虫抗体同时阳性者5例, 棘球蚴和卫氏并殖吸虫抗体同时阳性者3例, 88例阳性标本中交叉反应者23例, 交叉反应率为26.1%。结论 目前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寄生虫感染者。ELISA检测抗寄生虫IgG抗体存在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2.
棘球蚴病患者IgG抗体阴性反应血清再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棘球蚴病患者抗体应答假阴性反应原因 ,以改进棘球蚴病的免疫诊断方法。 方法 采用间接ELISA和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 ,检测 42例IgG抗体阴性反应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IgG亚类 (IgG1、IgG2、IgG3和IgG4 )、IgA、IgM、IgE抗体及抗原和循环免疫复合物。  结果  42例阴性血清中 ,32例IgG亚类或IgA、IgM、IgE抗体阳性 ,1 0例血清抗体全部阴性。其中IgG1、IgG4及IgA、IgM、IgE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分别为 42 .9%、1 1 .9%、2 8.6 %、2 6 .2 %和 2 1 .4 %。小儿的IgM高于成人。肝棘球蚴病患者的IgG亚类高于肺棘球蚴病患者。IgG1与其它抗体联合检测 ,以IgG1 +IgA +IgM检出率最高 ,为 64 .3 %。IgG阴性患者血清的CAg和CIC阳性率分别为 2 8.57%及30 .95 %。 结论 抗棘球蚴总IgG抗体表达水平低下 ,抗体表达种类不同及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形成 ,是造成棘球蚴病患者IgG抗体反应阴性的主要原因。IgG1 +IgA +IgM检测可提高棘球蚴病患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我国3种商品化抗棘球蚴抗体检测试剂盒用于棘球蚴病血清学诊断的效能。方法 收集142份细粒棘球蚴病、89份多房棘球蚴病确诊患者及39份健康对照者血清标本,分别采用试剂盒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B(ELISA法)、C(胶体金法)检测,比较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血常规和生化指标差异,分析采用试剂盒A和B检测的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吸光度值(A值)与血常规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评价3种试剂盒检测棘球蚴病的效果。结果 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单核细胞计数(MONO)、嗜碱性粒细胞计数(BASO)、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 0.05),细粒棘球蚴病患者淋巴细胞计数(LYM)和白蛋白(ALB)中位数显著高于多房棘球蚴病患者(P均< 0.05),而多房棘球蚴病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中位数显著高于细粒棘球蚴病患者(P < 0.01)。采用试剂盒A检测的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A值与患者WBC(rs = 0.153,P < 0.05)、EOS(rs = 0.174,P < 0.05)呈线性正相关,与TBIL(rs = -0.134,P < 0.05)、IBIL(rs = -0.146,P < 0.05)呈线性负相关。采用试剂盒B检测的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A值与WBC(rs = 0.257,P < 0.01)、NEU(rs = 0.203,P < 0.01)、MONO(rs = 0.159,P < 0.05)、EOS(rs = 0.330,P < 0.01)、ALT(rs = 0.171,P < 0.01)、AST(rs = 0.160,P < 0.05)呈线性正相关,与ALB呈线性负相关(rs = -0.168,P < 0.05)。试剂盒A、B和C诊断棘球蚴病患者的总符合率分别为86.30%、69.63%和91.48%,敏感度分别为84.42%、64.94%和92.21%,特异度分别为97.44%、97.44%和87.18%,约登指数分别为0.82、0.62和0.79,Kappa值分别为0.600、0.337和0.750。试剂盒A、B和C诊断细粒棘球蚴病患者的总符合率分别为84.54%、64.64%和71.82%,敏感度分别为80.99%、55.63%和68.31%,特异度分别为97.44%、97.44%和87.18%,约登指数分别为0.78、0.53和0.56;试剂盒A、B和C诊断多房棘球蚴病患者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2.19%、85.16%和85.16%,敏感度分别为89.89%、79.78%和84.27%,特异度分别为97.44%、97.44%和87.18%,约登指数分别为0.87、0.77和0.72。试剂盒C在诊断细粒和多房棘球蚴病时存在交叉反应。试剂盒A和B用于诊断棘球蚴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0和0.9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 1.618,P > 0.05),试剂盒A和B诊断棘球蚴病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Kappa = 0.585,P < 0.01)。结论 3种抗棘球蚴抗体检测试剂盒对多房棘球蚴病血清学诊断效果均优于细粒棘球蚴病。试剂盒A诊断棘球蚴病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性能相对稳定、干扰因素相对较少,适合用于棘球蚴病术前初步诊断和术后患者血清抗体随访监测;试剂盒C诊断棘球蚴病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操作方便、报告率高,适用于棘球蚴病初步筛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非典型脑囊尾蚴病患者血清免疫学检查和脑CT影像学检查特点,为该病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以446例疑似脑囊尾蚴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吡喹酮实验性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及脑CT 或MRI复查结果确诊非典型脑囊尾蚴病。同时,采用间接ELISA 法检测患者血清和脑脊液抗囊尾蚴特异性IgG抗体,采用McAb?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和脑脊液抗囊尾蚴特异性IgG4抗体,采用PEG?ELISA法测定囊尾蚴循环抗原(CAg),并进行间接血凝试验(IHA)及脑CT检查。计算上述免疫学检测及脑CT检查的检测效能。结果 446例疑似脑囊尾蚴病患者经吡喹酮实验性治疗后,315例临床症状显著好转,被确诊为非典型脑囊尾蚴病。血清特异IgG、IgG4抗体及囊尾蚴CAg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5.47%、15.02%、11.21%, IHA试验阳性率为2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2.45,P<0.01)。脑CT检查有疑似囊尾蚴病灶者353例,占79.14%。ELISA、McAb?ELISA、PEG?ELISA、IHA和脑CT诊断非典型脑囊尾蚴病的灵敏度为15.36%~96.82%,特异度为63.36%~99.24%,阳性预测值为86.40%~98.52%,阴性预测值为32.83%~98.25%,阳性似然比为2.64~27.86,阴性似然比为0.05~0.81,OR值7.16~52.80;5项检查合并后其OR值为108.00,较CT检查的OR值提高1倍。结论 非典型脑囊尾蚴病主要通过评价实验性抗囊尾蚴治疗效果而确诊,血清免疫学检测及脑CT检查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厂家生产的2种棘球绦虫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的检测效果。 方法 采用2种不同厂家生产的棘 球绦虫IgG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相同数量的棘球蚴病人、 正常人血清, 以及卫氏并殖吸虫、 华支睾吸虫、 日本血吸虫和猪囊 尾蚴病人血清, 统计2种方法的特异性、 敏感性和交叉反应性。 结果 2个厂家生产的棘球绦虫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特 异性和敏感性均为100%。深圳康百得公司生产的试剂盒与卫氏并殖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病和猪囊尾蚴病 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25.00%、 26.09%、 10.00%和87.50%; 珠海海泰公司生产的试剂盒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5.00%、 13.04%、 20.00%和93.75%。2种试剂盒间, 卫氏并殖吸虫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其他检出率差异均无统 计学意义 (P均 > 0.05)。结论 2个厂家生产的棘球绦虫IgG抗体检测试剂盒均具有敏感性高、 特异性强、 简便快速等优 点; 但需进一步解决与其他寄生虫病的交叉反应问题, 以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目的 掌握云南省普洱市人群弓形虫感染状况, 为制定弓形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方法 选择普洱市景 东、 景谷和孟连3个县作为调查点, 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人群血清弓形虫IgG抗体。 结果 结果 共检测血清906人份, 弓形 虫IgG抗体阳性率为24.17%。其中30~岁年龄组和60~岁年龄组IgG抗体阳性率较高, 分别为30.30% (60/198) 和 32.08% (17/53); 不同年龄组间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17.77, P<0.01)。不同性别、 文化程度、 生活习惯 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均>0.05)。农民、 学生和其他职业的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6.58% (194/730)、 15.49% (22/142) 和8.82% (3/3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12.51, P<0.01); 猪饲养具有圈养和散养习惯人群的阳性率分别为 23.32% (198/849) 和36.84% (21/5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5.33, P<0.05)。结论 结论 普洱市部分地区人群弓形虫IgG抗 体阳性率较高, 应加强弓形虫病的防控和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清囊虫IgG抗体在脑囊尾蚴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 266例脑囊尾蚴病患者作血清囊虫IgG抗体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 266例脑囊尾蚴病患者阳性689例,阳性率54.42%。685例急性期患者中阳性436例,阳性率63.65%;476例慢性期患者中阳性173例,阳性率36.34%;两组间阳性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84.0,P0.01)。520例急性期单发病灶患者阳性295例,阳性率56.73%,165例多发病灶患者阳性141例,阳性率85.45%,急性期单发灶与多发灶囊虫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69,P0.01)。385例慢性期单发病灶患者阳性126例,阳性率32.73%,91例多发病灶患者阳性47例,阳性率51.65%,慢性期单发灶与多发灶囊虫抗体阳性率差异有非常性显著意义(x~2=11.46,P0.01)。混和期(急性期和慢性期病灶同时存在者)98例,阳性73例,阳性率74.49%;弥漫性(满天星病灶)患者7例,均为阳性。结论急性期脑囊尾蚴病抗体阳性率高于慢性期。急性期多发病灶者脑囊尾蚴病抗体阳性率高于急性期单发病灶者,慢性期多发病灶者脑囊尾蚴病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单发病灶者。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 ELISA 法俭测44例棘球蚴病患者和43例健康人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抗体水平,棘球蚴病患者 IgG、IgE 和 IgM 阳性反应率为97.73、97.73和20.45,健康人 IgG、IgE、IgM 抗体阳性率为2.33、2.33和0;两者抗体水平有明显差异。用 ELISA 法测定人群中 IgG、IgE 特异性抗体水平,能作为棘球蚴病人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的手段和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检测包虫病患者血清特异IgG4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检测患者血清特异IgG4诊断包虫病的效果。方法 采用两种抗原(棘球蚴囊液粗抗原及其抗原B)通过ELISA法检测棘球蚴病病人、非棘球蚴病病人和健康对照血清特异IgG4。结果 粗抗原和抗原B检测棘球蚴患者血清特异IgG4的阳性率分别为94.4%和89.8%;与部分猪囊尾蚴病患者血清出现交叉反应外,与肺吸虫病、旋毛虫病、血吸虫病、肝囊肿等患者的血清以及健康对照血清均未出现交叉反应。结论 检测棘球蚴患者血清特异IgG4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检测包虫病患者血清特异IgG4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检测患者血清特异IgG4诊断包虫病的效果.方法采用两种抗原(棘球蚴囊液粗抗原及其抗原B)通过ELISA法检测棘球蚴病病人、非棘球蚴病病人和健康对照血清特异IgG4.结果粗抗原和抗原B检测棘球蚴患者血清特异IgG4的阳性率分别为94.4%和89.8%;与部分猪囊尾蚴病患者血清出现交叉反应外,与肺吸虫病、旋毛虫病、血吸虫病、肝囊肿等患者的血清以及健康对照血清均未出现交叉反应.结论检测棘球蚴患者血清特异IgG4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比较测定了91例泡球蚴病患者和83例棘球蚴病患者血清中IgG、IgA和IgM水平。泡球蚴病患者IgG、IgA和IgM水平及棘球蚴病患者IgG、IgM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健康人。泡球蚴病患者IgG和IgM水平的几何均数各为棘球蚴病患者的1.67和1.25倍。IgG浓度在200IU/ml以上者,泡球蚴病患者非常显著地高于棘球蚴病患者,而IgM浓度在100IU/ml以上者,前者也显著地高于后者。用PPA-ELISA和ABC-ELISA检测的抗体效价中,只有IgG浓度和ELISA抗体效价间有显著相关(0.05>P>0.02)。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包虫IgG抗体试剂盒进行评价,为其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01-12就诊的1242位可疑包虫病患者的血清标本,采用ELISA检测血清棘球蚴IgG抗体。结果1242例中就诊患者中对包虫感染有明确诊断(确诊或排除包虫病)的有1130例,其中棘球蚴IgG抗体阳性159例(14.07%),棘球蚴IgG抗体阴性971例(85.93%);以临床诊断为标准得到灵敏度87.06%,特异性91.87%,Youden指数为0.78。结论ELISA法检测棘球蚴IgG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可用于包虫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并结合B超等影像学检查用于临床包虫病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和分析青海省果洛州5个县儿童棘球蚴感染现状。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青海省果洛州玛沁、甘德、达日、班玛、久治5个县37个乡(镇)的43所学校全部6~12岁学生7 445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ELISA检测血清抗棘球蚴IgG抗体。结果果洛州儿童抗棘球蚴血清总阳性率为21.24%(1581/7445),其中阳性最高的乡(镇)是玛沁县下大武乡,为45.04%(59/131),最低的是斑玛县江日堂乡,为4.82%(8/166);阳性率最高的县是玛沁县,为24.25%(381/1571),斑玛县最低,为15.13%(149/9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9.163,P<0.01);男生和女生的血清抗棘球蚴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0.95%(779/3719)和21.52%(802/37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2,P=0.542);不同年龄组的儿童血清抗棘球蚴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791,P=0.046)。人均羊饲养数与儿童血清抗棘球蚴IgG抗体阳性率呈正相关(R=0.351,P<0.05),户均养犬数与儿童儿童血清抗棘球蚴IgG抗体阳性率呈正相关(R=0.432,P<0.05)。结论青海省果洛州儿童棘球蚴感染情况较为严重,并存在地区差异;羊饲养量及养犬数与儿童棘球蚴抗体阳性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杭州市肝病患者弓形虫感染情况,为弓形虫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肝癌、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和肝脂肪变性4类肝脏疾病患者各300例,以1 200例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对照,检测并比较肝病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抗弓形虫IgG和IgM抗体阳性率。结果 1 200例肝病患者中,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288例,阳性率为24.00%;抗弓形虫IgM抗体阳性14例,阳性率为1.17%。1 200例健康对照中,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137例,阳性率为11.42%;抗弓形虫IgM抗体阳性13例,阳性率为1.08%。肝病患者和健康对照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5.19,P < 0.01),但两者抗弓形虫IgM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4,P > 0.05)。肝癌、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和肝脂肪变性患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6.00%、25.00%、23.33%和2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79,P > 0.05)。 结论 杭州市肝病患者抗弓形虫IgM抗体阳性率较高,应加强肝病患者弓形虫病防治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观察当细粒棘球蚴(HF)和猪囊尾蚴(CF)作为抗原时,棘球蚴病和猪囊尾蚴病患者之间血清交叉反应的频率,并且探索这种抗原共同和特异的成份。按Cho等的方法对5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的血清,67例脑囊虫病患者的血清,作免疫诊断。另外,以同法对29例肺吸虫病、25例裂头蚴病、25例支睾吸虫病和10例绦虫病患者的血清进行测定。用ELISA法测定细粒棘球蚴病和猪囊尾蚴病患者的特异抗体,先将蛋白浓度为2.5μg/ml的HF和CF分别置于有盖培养皿内,4℃过夜。以1:100稀释病人的血清,于36℃反应2h。过氧化物酶结合的IgG以1:10000稀释,含邻苯二胺的底物在20℃反应30分钟。在波长为492nm处,棘球蚴病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青海省玉树州学生棘球蚴病的流行情况,于2012年6-8月随机抽取玉树州称多县、囊谦县、曲麻莱县、玉树县、杂多县和治多县等6县16乡(镇)的22所学校,对7~15周岁学生进行腹部B超和血清ELISA检测。结果显示,B超检查7 454人,检出棘球蚴病患者58例,棘球蚴病检出率为0.78%。ELISA检测7 081人,检出棘球蚴血清抗体阳性302例,抗体阳性率为4.26%。男性和女性B超棘球蚴病检出率均为0.78%(30/3 853、28/3 601);女性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62%(158/3 423),男性为3.94%(144/3 658)(P0.05)。不同地区中,称多县B超检出率最高,为1.67%(27/1 612)(χ~2=35.224,P0.05);曲麻莱县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为6.68%(82/1 228)(χ~2=32.817,P0.05)。不同年龄组中,14~岁人群B超棘球蚴病检出率和血清抗体阳性率均最高,分别为1.50%(10/666)和7.20%(46/639)(χ~2=13.451、53.284,P0.05)。提示青海省玉树州学生棘球蚴病检出率和血清抗体阳性率较高,需加强对学生人群的棘球蚴病监测和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7.
初步评价上转发光免疫层析(UPT-LF)法快速检测棘球蚴病患者血清IgG的效果,并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结果作比较。2017—2018年,从青海省人民医院和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集棘球蚴病临床确诊患者血清,同时从各医院体检中心收集健康者血清,以UPT-LF法和ELISA法检测血样中棘球蚴IgG抗体,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总符合率、约登指数等。两种检测结果的比较进行卡方检验。共收集棘球蚴病患者血样104份,其中多房棘球蚴病(AE) 46份,细粒棘球蚴病(CE)58份;非棘球蚴病患者血样165份。UPT-LF、 ELISA法检测104份临床确诊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灵敏度分别为94.2%(98/104)、 78.8%(82/10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0, P <0.01),其中检测AE的灵敏度分别为97.8%(45/46)、 89.1%(41/46),检测CE的灵敏度分别为91.4%(53/58)、 70.7%(41/58); UPT-LF、ELISA法检测165份非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特异度分别为95.2%(...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目的 探讨弓形虫感染与异常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方法 选择2013年3-12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 的126例异常妊娠结局妇女为实验组, 本地区263例正常妊娠育龄妇女为对照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弓形虫 IgM、 IgG抗体检测, 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 结果 异常妊娠结局妇女弓形虫IgM、 IgG阳性率分别为7.94%和 19.84%, 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1.90%和8.7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 IgM =6.82、χ2 IgG =9.70, P均<0.01); 对照组弓 形虫IgM、 IgG阳性率明显低于各异常妊娠结局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自然流产 =10.40、χ2 早产 =9.03、χ2 胎停 =4.32、 χ2 出生缺陷 =4.04, P均<0.05)。4种异常妊娠结局妇女弓形虫IgM、 IgG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 结论 弓 形虫感染可致严重异常妊娠结局, 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孕妇弓形虫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rSj26GST Sj32 IgG4 ELISA诊断慢性血吸虫病的价值。方法用rSj26GST Sj32融合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rSj26GST Sj32 IgG4 ELISA检测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抗体,同时以华支睾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泡型棘球蚴病、囊型棘球蚴病、乙型肝炎、肺结核患者血清和健康人血清作为对照。结果该法检测慢性血吸虫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00%和100.00%,且与泡型棘球蚴病、囊型棘球蚴病、乙型肝炎和肺结核患者血清均无交叉反应;诊断慢性血吸虫病的阳性预告值、阴性预告值及诊断效率分别为100.00%、95.56%和97.59%。结论rSj26GST Sj32 IgG4 ELISA可用于慢性血吸虫病的免疫诊断。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边境地区人群弓形虫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云南省3个边境地区不同性别、年龄和民族的人群弓形虫感染状况,为该地区弓形虫病防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015?11–2016?05在云南省中老、中越、中缅3个边境地区采集人群血样561份(中越边境222份、中老边境170份、中缅边境169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抗弓形虫IgG抗体。结果 云南省边境地区人群抗弓形虫IgG抗体总阳性率为7.84%(44/561) ,其中中越、中老、中缅边境地区人群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56%(19/222)、8.82%(15/170)和5.92%(10/169)。汉族、哈尼族、傣族、苗族、拉祜族、基诺族、瑶族、彝族居民血清抗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63%(16/284)、10.96%(8/73)、13.70%(10/73)、4.17%(2/48)、11.11%(1/9)、7.69%(1/13)、12.00%(3/25)和11.11%(3/27);少数民族居民血清抗弓形虫抗体总阳性率(10.11%,28/277)显著高于汉族([χ2] = 3.884,P < 0.05),傣族居民血清抗弓形虫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汉族([χ2] = 5.594,P < 0.05)。11 ~ 20岁年龄组人群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最高,为23.53%(4/17),显著高于0 ~ 10岁年龄组[4.23%(3/71)]([χ2] = 4.593,P < 0.05)和31 ~ 40岁年龄组[4.00%(3/75)]([χ2] = 4.997,P < 0.05)。结论 云南省边境地区人群存在不同程度弓形虫感染,少数民族居民感染率明显高于汉族,有必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居民的弓形虫病防控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