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前言按照热处理规范,钢中的回火脆性现象被分为两类——第一类回火脆性与第二类回火脆性,这种脆性一般是在临界温度范围内使钢加热或缓慢冷却“后所产生的。第一类回火脆性往往亦称为“低温回火脆性”,“不可逆回火脆性”,“回火马氏体”脆性,“350℃(500F)脆性”等等。关于此类脆性的形成机理,至今尚无肯定的结论,过去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例如提出了残余奥氏体转变理论,碳化物薄壳理论,晶界偏聚理论和基体强化使晶界相对弱化理论等  相似文献   

2.
我们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冲击-疲劳试验机研究了高强度马氏体钢30CrMnSiNi2A的组织、塑性变形、微裂纹形成和疲劳无裂纹寿命。实验结果表明,30CrMnSiNi2A钢经油淬和马氏体区等温淬火,其组织主要是板条状马氏体。在疲劳裂纹顶端塑性区内观察到所谓的“形变浮凸”;形变浮凸的位向和尺寸与马氏体板条的位向和尺寸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据此,可以认为,形变浮凸的形成是马氏体板条相互滑动的结果;马氏体板条的相对滑动是板条状马氏体组织塑性变形的一种重要模型。当马氏体板条间的滑动量超过某一极限值时,将沿马氏体板条间界开裂而形成微裂纹。残留奥氏体的薄层夹在马氏体板条之间,会使马氏体板条易于滑动,因而降低钢的屈服强度,促使微裂纹形成,缩短疲劳无裂纹寿命。切口根部的局部予应变对疲劳无裂纹寿命有巨大的影响;反向予应变缩短疲劳无裂纹寿命。正向予应变则大大延长疲劳无裂纹寿命。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扫描电镜、俄歇能谱仪、透射电镜等,研究了Cr17Ni2铜高温回火脆性的产生原因。试验结果表明,这种铜在550℃左右回火时所产生的脆性属于可逆回火脆性,并呈沿晶断裂。俄歇能谱仪分析结果发现,回火脆的Cr17Ni2钢中,磷、铬、镍在奥氏体晶界上偏聚显著。透镜薄膜观察结果发现晶界和位错上有小质点析出。上述现象是高温回火脆性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4.
海洋大气中30CrMnSiNi2A钢接触腐蚀疲劳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海洋大气环境下30CrMnSiNiA钢的接触腐蚀性能,将磷化后喷涂漆层的30CrMnSiNi2A钢在海南和青岛进行大气暴露试验,利用疲劳寿命均值、安全寿命、概率统计t检验、表面腐蚀形貌和断口形貌观察,研究不同连接状态的30CrMnSiNiA钢的腐蚀特征和表面防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磷化后涂漆的30CrMnSiNiA钢暴晒于海南和青岛,腐蚀都很轻微,海南试样比青岛试样的腐蚀较严重;海洋大气腐蚀对磷化后涂漆的30CrMnSiNiA钢的疲劳寿命无影响;磷化层和漆层可有效防止30CrMnSiNiA钢的大气腐蚀和接触腐蚀.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不同的淬火、回火溫度下的 4Cr5MoSiVI 钢的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钢的显微组织除了平行排列的板条马氏体外,还混有多向分布的枣核状马氏体.其中仍存在两种亚结构——孪晶和位错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形变孪晶所占的比例也升高.铝压铸模用 4Cr5MOSiVI钢的最佳最终热处理工艺是:1080℃油淬+600℃2小时2次回火.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不同的淬火、回火温度下的4Cr5MoSiVI钢的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钢的显微组织了平行排列的板条马氏体外,还混有多向分布的枣核状马氏体,其中仍存在两种亚结构-孪晶和位错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形变孪晶所占的比例也升高,铝压铸模用4Cr5MoSiVI钢的最佳最终热处理工艺:1080℃±600℃2小时2次回火。  相似文献   

7.
前言 30CrMnSiNi2A钢是目前我国航空工业中广泛应用的一种高强度结构钢。由于该钢种及其有关技术资料原是从国外引进的,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以及大量采用国产材料后,使得它的有关技术文件已经不适应我国的具体情况,在生产和使用中出现过不少质量事故。近年来,各厂根据所发生的质量事故情况,对热处理工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改,致使该钢种的热处理工艺极不统一,同时对于质量事故的分析和某些理论问题的认识也存在分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间隙固溶体中溶质原子的应力感生有序所引起的内耗来研究马氏体的低温回火过程,并与电阻法进行对比,以便对马氏体回火阶段有进一步了解,解释很多工艺实践中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将不同淬火态的EA4T钢试样进行高温系列回火处理,加工成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样进行系列冲击试验.结果表明,EA4T钢经880℃油淬,550℃回火后表现出了明显的回火脆性;在高于回火脆性温度区回火时,EA4T车轴钢的AKV2值将急剧增大;并且提高淬火温度可以降低EA4T车轴钢的高温回火脆性温度区间.  相似文献   

10.
<正> 每一种淬火钢都有一条自己所固有的回火曲线。那末每条回火曲线的走向怎样?它应具有一些什么特征?碳钢、低合金钢和高合金钢的回火曲线之间有些什么共同性的东西和不同性的东西?它们之间又有些什么样的内在联系?这是制定合理的回火工艺时必须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为提高钎具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采用OM、TEM、冲击和拉伸试验,研究了正火后不同回火温度对25SiMnNi2CrMo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5SiMnNi2CrMo钢920℃正火后不同温度回火,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材料的硬度和抗拉强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冲击韧度值呈先升高后降低、复又升高的变化趋势,300℃回火后冲击韧度出现峰值,450℃回火出现回火脆性.试验材料在300℃回火后,具有最佳的强韧性配合,具体性能为:抗拉强度σb1391MPa、硬度HRC40、冲击韧性AKV72.5 J.300℃以下回火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贝氏体+残余奥氏体;超过350℃回火,残余奥氏体开始发生分解,组织中有碳化物析出,随回火温度提高,碳化物有聚集和球化趋势.提出了25SiMnNi2CrMo钢最佳回火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塑料模具钢的强韧性,文章研究了回火温度对甥料模具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900℃淬火保温60 min、400℃回火保温60 min热处理后,塑料模具钢组织主要为贝氏体、马氏体和部分残留奥氏体,并且伴有少量的碳化物析出,此时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4.
65 Si2MnWA钢860℃加热、290℃等温30分油冷得到以下贝氏体和低温上贝氏体(BⅡ)为主的复合組織。贝氏体铁素体有呈多向分布、也有县平行排列,贝氏体铁素体条内ε碳化物成一定方向析出,在贝氏体铁素体条内和条间有殘余奥氏体。经低温(230℃)回火,有较高強度和高的塑、韧性,尤其是冲击值为常规热处理工艺的三倍。随着回火溫度升高,強度降低、塑性δ_5升高,但ψ_K和a_K值降低。在~450℃回火时,韧性大大降低,出现贝氏体回火脆,这是与殘余奥氏体完全分解、碳化物类型转变及贝氏体铁素体条间和条内存在硬脆的θ相有关。对于形状复杂、要求韧性较高的弹性零件,宜采用下贝氏体等温淬火和低温回火,回火温度不能超过等温淬火的温度。  相似文献   

15.
钢的成分回火温度与硬度间的多元回归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充分研究了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对合金钢回火转变的影响机理和规律基础之上,利用计算机对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回火温度(400℃ ̄700℃)与钢间的关系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所建立的多元回归方法具有很高的显著性(α=0.01),可依据合金元素的种类、含量及回火温度较精确地预测钢的硬度,并为合金成分的设计和回火工艺的制订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回火试验,研究了回火温度对高强度容器钢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550~670℃范围内,随着回火温度升高,钢板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延伸率和冲击韧性先减小后增大,这源于索氏体组织和碳化物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实验获得的磷在12Cr1MoV钢中的非平衡晶界偏聚恒温动力学曲线,进行了12Cr1MoV钢的可逆回火脆性动力学研究.在P的偏聚过程、临界时间、反偏聚过程分别选取试样,对试样进行了系列示波冲击试验,测得了不同时效时间试样的DBTT值.实验发现该钢存在过时效现象,即钢材的脆性在开始时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然后又逐渐下降。对材料的可逆回火脆性非平衡晶界偏聚(NGS)机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12CrlMoV钢的可逆回火脆性NGS机制,并依此给出了一种预报和控制钢材晶界脆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从化学键理论出发,用键参数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化学成分对钢中由于杂质元素偏聚引起回火脆性影响的规律性,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20.
稀土对9Cr2Mo钢抗回火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冷轧辊用9Cr2Mo钢中添加稀土元素,利用全自动膨胀仪研究了稀土元素对其抗回火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稀土元素对钢中碳化物的结构没有影响,但抑制了碳化物的析出过程,提高了其抗回火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