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地震波穿过含油气储层时,高频能量相对于低频能量衰减更快,地震波频谱特征表现为"低频能量相对增加、高频能量相对衰减"。利用改进S变换对地震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在时频域内通过谱模拟方法得到地震数据的子波谱,能够有效消除反射系数的影响,通过油气藏检测技术识别储层的含油气性,能够进一步提高含油气储层的刻画精度。实际地震资料的油气检测结果与钻井结果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渤海A构造区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勘探目标逐渐由构造油气藏转变为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A区构造-岩性油气藏的流体关系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导致常规油气检测方法多解性严重,不能为该区油气勘探提供可靠的烃检结果。地震波在含油气储层传播时,不仅会发生较强的能量衰减,同时也会发生较强的速度频散,因此,反映速度频散的属性可作为流体指示因子用于流体检测。基于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压缩小波变换的速度频散属性估算方法,从叠后地震数据中提取出表征速度频散程度的群能量梯度属性,进行油气检测。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基于同步压缩小波变换的速度频散属性油气检测方法分辨率非常高,对含烃储层具有较好指示效果,降低了油气检测的多解性。  相似文献   

3.
时频分析方法及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本文所述的时频分析方法是采用快速傅里叶交换,将时间域地震记录变换为频率域。通过对不同厚度组合地层模型及储层合油气模型的时频特征分析发现:①时频特征值变化的方向性取决于地层厚度的变化方向;②时频能量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有地层组合、子波波形特征及反射系数的变化。因此,在已知地区地质条件下,可根据时频能量的变化定性地预测储层的含油性,反演储层的厚度。文中对ZX、CX等地区的储层进行了时频分析,预测了储层厚度及含油气性,提高了勘探精度和效益。  相似文献   

4.
岩性油气藏勘探方法与技术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在对主要含油气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现状和前景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岩性油气藏勘探方法,认为在沉积微相和层序地层等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地震信息多参数综合评价方法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效方法,其中的关键技术主要有沉积微相、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地震相、常规和非常规储层预测、地震属性、流体势和含油气检测、三维可视化等分析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5.
频率衰减属性在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BL地区长兴组地层碳酸盐岩礁滩相岩性油气藏具有埋藏深、油气分布不均匀的特征,提出了应用频率衰减梯度属性和低频伴影现象相结合进行油气检测的思路。首先介绍了频率衰减梯度和低频伴影现象的方法原理;其次结合研究区长兴组地层的储层物性参数建立地质模型,运用黏滞弥散型波动方程模拟和分析了该类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模型分析表明利用频率衰减梯度属性和低频伴影现象识别此类储层的含气性是可行的。实际资料的应用证实频率衰减梯度属性和低频伴影现象对该类储层都有较好的指示,其预测结果能够相互验证,提高了储层预测及流体检测的准确性,为BL地区长兴组地层碳酸盐岩礁滩相岩性油气藏及类似油气藏的油气识别及流体检测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时频分析技术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岩性油气藏的特点,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为例,提出了利用基于小波变换的时频分析方法进行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的思路,给出了利用小波变换进行时频分析的计算过程以及利用基于小波变换的谱分解技术进行储层预测的关键步骤。最后,用基于小波变换的谱分解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工区的地震资料进行了频谱成像。  相似文献   

7.
大庆探区齐家北地区含油砂岩分布预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储层预测和油气检测中的地球物理特性主要来源于地震属性。以往地震属性是在地震常规剖面解释后提取,时窗较大,分辨率较低,针对性不强,所提取的地震属性包含了储层及其围岩的多种岩性信息,难以筛选、优化。通过对大庆探区齐家北地区的研究,改变以往的工作程序,在储层反演及岩性解释后进行地震属性提取、筛选、优化,减少了其它因素的影响,提高了储层参数预测和油气检测的精度及可信度,为寻找有利的潜在含油气区、圈定油气藏面积及估算油气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含油气储层可引起地震信号的能量密度异常,Teager-Kaiser(T-K)能量是刻画地震信号能量密度、表征地震波场能量分布的一种重要属性。借助于分数阶Gabor变换(FrGT)优良的局部时频能量聚集特性,将基于FrGT的时频分析方法引入地震信号T-K非线性能量的计算中,提出了基于FrGT的时频域T-K能量储层预测方法。该方法根据测不准原理确定紧支撑时宽-带宽积下的FrGT最优阶,利用最优阶FrGT将地震信号分解为一系列单频分量,计算并提取单频分量的T-K能量的瞬时属性。理论信号仿真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FrGT可有效应用于地震信号的时频分析,T-K主能量可作为储层预测的一种有效属性。  相似文献   

9.
低频伴影技术已在地震资料检测油气中得到应用,但其形成机理仍然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以叠后地震资料为基础,从地震子波衰减及其在油气中的衰减规律的角度正演含油气储层,然后对正演的地震剖面运用高精度的小波变换时频分析方法提取单频剖面,高频剖面出现储层下方弱能量(即上强、下弱),低频剖面出现储层下方强能量(即上强、下强),与实际...  相似文献   

10.
地震波在含油气储层中传播时,主频降低,振幅出现明显的衰减异常,为油气检测提供了有效信息。利用曲波变换的多尺度特性,提出了曲波域衰减能量属性识别储层的方法,首先利用曲波变换对地震数据进行分频处理,然后在曲波域应用扩展的2DTeager-Kaiser能量算子(TEO),得到突出地震信号急剧变化的多尺度数据子体,实现对气、水层的区分。实际地震资料的应用效果表明,曲波域衰减能量属性能够有效地识别含不同流体储层的强振幅异常,与基于常规时频分析技术计算的衰减能量属性相比,可以更为准确地预测含气储层。  相似文献   

11.
刘苗 《海洋石油》2011,31(2):39-42
时频分析是对地震信号进行分解,可以在不同频带上显示不同级别的地质现象.采用连续小波变换方法,对地震资料进行储层时频分析和分频属性提取,时频主极值频率曲线与伽马曲线有较好对应关系,尤其是其低频趋势线.对A区块周边的两口井井旁道进行了时频分析,揭示出该区15 Hz低频数据体与储层及含油气相关性较好.针对这一特征,对该区三维...  相似文献   

12.
王宁  桂志先  肖曦  周喆 《断块油气田》2012,19(4):434-436
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岩性油气藏的勘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透镜体油气藏的勘探开发也日益受到青睐。文中正演模拟了透镜体油气藏的模型,并通过处理得到叠后地震剖面,然后,分别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极大值边缘检测方法与Prewitt算子图像边缘检测技术,对透镜体的位置及其边界进行识别。通过研究发现,基于小波变换的极大值边缘检测,能较好地识别透镜体的边缘及其展布,对透镜体油气藏的识别效果更好,这将为今后地震解释提供一个得力工具。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叠后地震资料,本文提出利用傅里叶尺度变换进行提高分辨率的处理方法。由傅里叶尺度变换的性质可知,地震子波在时间域的压缩等于在频率域内频谱向高频端移动,反之亦然。因此,可利用傅里叶尺度变换性质对估算出的地震子波进行变换,得到更高频率的地震子波,再利用反演得到的滤波因子实现对地震资料的提高分辨率处理。该方法假设地震资料的反射系数序列是含白噪随机序列,地震子波具有零相位特性,且根据地震数据的信噪比估算合适尺度变换因子,再做拓频处理。模型数据测试和实际资料应用的结果均证实本文方法可有效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尤其适用于薄互层类储层的反演和预测,是一种简便实用的高分辨率地震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最优化广义S变换及其在油气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测井数据标准化,岩心资料的选取与处理,计算出流体流动单元指标FZI。将研究区内的储层划分成3类流动单元,并建立了孔隙度、渗透率等测井解释模型。采用分流动单元进行储层渗透率解释方法,渗透率的解释精度明显得到了提高。通过建立反映测井信息与流动单元内在联系的样本集,实现了储层参数由取心井到非取心井的最佳定量求取,根据不同的流动单元,应用不同的解释模型,较精确地计算出渗透率值。从该技术在研究区内77口井的应用效果看,能够正确揭示储层参数的平面变化规律,指导剩余油研究及开发调整方案编制。  相似文献   

15.
储集层厚度谱的建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集层厚度研究与油气勘探和开发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分析储集层厚度在纵、横向上的变化,对于寻找岩性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基于改进小波的时间域厚度谱储集层成像方法,这是一种单道分析方法,可以生成一地震道的厚度谱,分析纵向上厚度的变化,当沿剖面对不同地震道进行分析时就可以研究厚度沿横向上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解释直观,分辨率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Morlet小波分频处理在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常规方法对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其频带受原始地震资料频带的制约,通常不能满足精细储层预测和描述的需要,为此,提出了一种Morlet小波变换分析方法来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化性质而优于传统的傅里叶分析方法。Morlet小波变换分析作为叠后地震资料分频方法更适应于地震频谱分析。首先利用Morlet小波变换建立恰当的小波滤波器组,然后对地震信号做相应频谱分析,分别对单道数据及实际资料进行处理,得到了不同尺度的地震资料,最后对处理结果进行了分频反演。最终结果表明,用Morlet小波变换分析处理后的地震资料,其品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处理后的剖面同相轴变细,频带变宽,分辨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7.
深层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空间分布散乱且内部结构差异大,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等时频分析方法描述储层时存在模态混叠、端点效应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联合变分模态分解(VMD)与包络导数能量算子(EDO)的高精度时频分析方法(VMD-EDO).VMD能够将地震信号自适应、非递归地分解为一...  相似文献   

18.
基于小波变换提取吸收系数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喆  桂志先  王宁 《断块油气田》2013,20(3):289-292
地震信号的衰减吸收与岩石岩性、地层含油气情况密切相关,地震信号的频率信息能较敏感地反映地层吸收系数的影响。地震信号具有持续时间短、突变快等特点,属于典型的非平稳随机信号。小渡变换能够对信号进行精确的时频分析,同时小波函数的多样性使小渡变换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实际勘探区域的数据中,利用小波变换进行时频分析,并利用频谱比法对小波变换的振幅谱提取吸收系数。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含气储层的识别效果较好.对后期开发工作有较好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广义S变换的吸收衰减梯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时频分析可以对地震波进行时频分解,进而获得地震波高频段吸收衰减梯度,用于油气检测。然而当地震记录中高频干扰较强时,高频段时频谱的吸收衰减梯度并不能很好反映真实的吸收衰减情况。本文提出利用目前时频分辨能力较高的广义S变换求取地震波低频段时频谱的衰减梯度,并与高频段的吸收衰减梯度进行对比,以期更好地指示油气。理论推导、数值模拟及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基于广义S变换的低频吸收衰减梯度可以与高频吸收衰减梯度相互佐证,更可靠地指示油气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时频连续小波变换检测含气储层及其在苏里格气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层含气,地层对高频成分吸收增强、对低频成分吸收减弱,从而在油气储集层下方形成强能量瞬时低频率区域,为利用时频分析方法直接预测含气储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时频连续小波变换是对连续小波变换的改进,变换的结果是时频域,避免了尺度一频率转换过程中能量交叠的情况,因此该方法有更好的时频聚焦性。首先介绍了时频连续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进而论述了该方法计算的关键步骤,最后理论信号试算结果与苏里格气田应用实例都证实了利用该方法检测含气厚砂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