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娩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玉民  尹昕 《解剖学杂志》1989,12(2):112-116
本文证明分娩后4天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注射葡聚糖后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以及正常未妊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和酵母菌的功力明显不同。其中。分娩后4天和注射葡聚糖腹腔巨噬细胞,其吞噬率和吞噬指数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该结果表明分娩后小鼠体内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活性增强,吞噬活性增高。  相似文献   

2.
小白鼠15只,其中10只作实验组(用胸腺因子激活其腹腔巨噬细胞),5只(以等量生理盐水作对照)。通过扫描与透射电镜观察注射腹腔巨噬细胞的微细结构变化。结果:实验组的巨噬细胞其形态、突起、胞质内溶酶体、空泡、吞噬体、线粒体和游离核蛋白体、吞噬鸡红细胞数等均强于对照组。这些变化与活比巨噬细胞旺盛的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本课题可进一步了解胸腺因子(一种免疫促进剂)。对巨噬细胞的激活与免疫的加强作用,并提供巨噬细胞一些形态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作者建立了一种在微量板上直接用邻苯二胺氧化比色法定量测定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方法。以抗体包被绵羊红细胞为吞噬靶细胞。对该方法的原理、巨噬细胞吞噬动力学及抗体稀释度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并与鸡红细胞吞噬试验(显微镜计数法)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用血红蛋白酶释放法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涓  林青 《免疫学杂志》1989,5(1):31-33
以鸡红细胞作为靶细胞,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效应细胞研究了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经低渗处理后,血红蛋白酶释放的多少以它氧化邻苯二胺所产生的颜色反应表示吞噬百分比。对红细胞数与OD值关系、不同粘附时间和不同吞噬时间与吞噬能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方法灵敏、可靠、客观,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低强度半导体激光照射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强度650nm半导体激光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功率和照射时间的650nm半导体激光辐照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采用中性红吞噬实验测定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结果:在适当的激光功率和照射时间下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有显著性增强。结论:低强度650nm半导体激光照射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有激活作用,可增强其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肺泡巨噬细胞变化在糖尿病机体肺组织局部防御功能减弱的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链脲佐菌素一次性腹腔注射复制大鼠糖尿病(DM)模型,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获取肺泡巨噬细胞(AM),HE染色测定对鸡红细胞吞噬率及AM体外培养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糖尿病4周及8周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吞噬率均明显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泡巨噬细胞体外培养上清糖尿病4周组与对照组比较有下降趋势,但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8周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反应降低,随病程延长改变明显.  相似文献   

7.
TF口服液诱导T细胞IL-2、IL-6及CD分子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移因子 (transferfactor,TF)是介导细胞免疫的重要因子之一 ,其TF口服液具有协同诱导人T淋巴细胞IFN γ和HLA DR/DQ分子的表达[1] ,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功能 ,促进人T淋巴细胞增殖发挥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2 ] 。为进一步了  相似文献   

8.
鹭鸶咯口服液对小鼠巨噬细胞活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柯岩  刘振龙 《现代免疫学》1995,15(6):355-357,362
我们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观察了鹭鸶咯口服液对小鼠巨噬细胞的活化作用和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g/100ml)和16%两个药物浓度,该药物对小鼠巨噬细胞均无毒性,且刺激其大量增生。对于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在体内外作用均显著。在8%、16%、32%三个药物浓度上,该药物对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均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9.
巨噬细胞在激活过程中形态和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实验用石腊油,糖元及淀粉溶液给小鼠腹腔注射,经过16小时,腹腔巨噬细胞(Macrophae-Mφ)的数目开始增多,体积变大。细胞内乳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及酸性醋酸萘酚酯酶的活性显著增强;三磷酸腺苷酶、琥珀酸脱氢酶及氨基肽酶的活性稍增强。巨噬细菌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增强。至注后72小时,上述改变更加明显。表明糖元、淀粉、石腊油可以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10.
<正> 短波紫外线(UVC:100-280nm)具有穿透能力弱,光化学作用强等特点。在治疗感染性炎症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为探讨其作用机制,本文用化学发光的方法,动态观察了UVC照射小鼠后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变化。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过去多采用形态法,人为因素大。自Allen等发现吞噬细胞  相似文献   

11.
人体巨噬细胞溶酶体内消化鸡红细胞的形态观察是在光镜下把100个巨噬细胞中吞有重度消化和完全、不全消化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定为消化率来计算的,它可以与吞噬率一起作为全面观察巨噬细胞功能的指标。我们对正常健康人21例,病人102例进行检测,发现低热的吞噬率升降与消化率不一致,而其他疾患(浸润型肺结核、恶性肿瘤、胃肠道病等)是一致的。巨噬细胞消化力是与溶酶体活力及其膜的稳定性(通透性)以及释放酶和非酶物质方面都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因此这项检测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连翘(FS)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体外吞噬和体外NO释放的影响.方法:无菌收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琥珀酰亚胺酯(CFDA-SE)标记大肠杆菌DH5α,短期培养3 h后流式细胞术(FCM)分析FS对腹腔巨噬细胞体外吞噬的影响.用LPS体外刺激活化腹腔巨噬细胞,Griess Reagent试剂盒检测并分析FS对巨噬细胞体外释放NO的影响.结果:FCM分析显示,终浓度为40、80、160 mg/L的FS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吞噬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不同终质量浓度的FS对LPS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NO的释放均有抑制作用(P<0.05).结论:FS可以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体外吞噬和抑制NO体外的释放.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分离的厌氧棒菌制成的菌苗北京7903和上海7503两批样品,静脉注入小鼠20mg/kg一次,对6~48小时后经静脉感染流感病毒所致死亡有保护作用,可减少小鼠死亡率。最佳保护时间为注射后24小时,保护率87.6~100%。静脉注射菌苗后6小时出现血清干扰素,高峰达320~640u/ml,18小时降低,持续24小时以上,其性质可能为γ-干扰素。静脉注射菌苗6~72小时间,激活巨噬细胞活性,高峰时间在注射后24小时。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和吞噬指数,比对照组高,P<0.01。静脉注射菌苗对流感病毒抗体生成有促进作用,可使血清流感病毒血凝抑制抗体增高3~4倍。腹腔及皮下注射菌苗保护率低,腹腔注射后未测出血清干扰素。 小鼠静脉注射棒菌菌苗后抗流感病毒的最佳保护时间,与血清干扰素高峰时间不一致,但与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高峰一致。给小鼠腹腔注射石英粉尘,破坏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也降低菌苗对流感病毒感染的保护作用,但对血清干扰素滴度无显著影响,提示厌氧棒菌菌苗抗流感病毒作用,与激活巨噬细胞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射线对小鼠Mφ的损伤作用和卡介苗等菌苗对它的防护效果。结果如下:(1)照射后不同病期(假愈期,极期,恢复期),Mφ吞噬消化功能均受到抑制,以极期抑制最严重,小鼠死亡也达最高峰,随着病情好转而Mφ吞噬消化功能也相应出现升高;(2)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大,照射30天后小鼠的活存率与腹腔Mφ吞噬消化指数相应降低,并呈显著相关,r=0.88,回归直线方程为y=1.091+1.0137x,说明该指标能反映机体非特异免疫力强弱 ;(3)卡介苗不论防治或单独治疗均能提高照射小鼠活存率,与该菌苗激活照射小鼠腹腔Mφ吞噬消化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巨噬细胞功能平衡对小鼠腹腔微环境和腹腔异位子宫内膜细胞清除的影响。方法给小鼠、裸鼠腹腔注射子宫内膜上皮和间质细胞,不同时间观察腹腔募集巨噬细胞数,D iI-Ac-LDL鉴定分化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清道夫受体(SR-A1)。同步反转录-聚合酶链技术(Real-Tim e RT-PCR)检测巨噬细胞的MCP-1/JE和IL-1αmRNA表达。结果腹腔注射子宫内膜细胞后的小鼠、裸鼠募集巨噬细胞增多,上皮细胞的刺激作用强于间质细胞。24 h点为腹腔巨噬细胞募集高峰、MCP-1/JE和IL-1α的基因表达高峰,免疫正常小鼠表达反应吞噬功能的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SR-A1)强于免疫缺陷裸鼠。结论子宫内膜细胞募集腹腔巨噬细胞为一独立免疫防御反应,募集巨噬细胞的清道夫功能和细胞因子分泌功能的平衡可能对维持正常腹腔微环境和有效清除异位子宫内膜细胞起重要作用,这在内异症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解热毒注射液进行了抗炎、及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解热毒注射液能减轻二甲苯及角叉莱所致的炎性肿胀,可降低组织胺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这种抑制作用呈现量效关系:解热毒注射液多次给药可促进小鼠免疫器官脾脏、胸腺的增长,可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百分数和吞噬指数。  相似文献   

17.
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对RAW264.7细胞增殖及功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活性、吞噬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质量浓度分别为1、10、100、200μg/mL的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与原始多壁碳纳米管分别与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共育24、48、72 h,采用CellTiter-GloR发光法进行细胞活性测定,用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法(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的生成。选24只小鼠,雌雄不限,鼠龄5~6周,体质量18~25 g,随机分为4组,同时通过鸡红细胞吞噬实验检测细胞吞噬能力的变化。结果CellTiter-GloR发光法检测显示碳纳米管的细胞毒性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只有在质量浓度为10μg/mL时,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比原始碳纳米管细胞毒性小,其他浓度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鸡红细胞吞噬实验证实两种碳纳米管具有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结果还显示,在碳纳米管质量浓度为1μg/mL和10μg/mL时,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诱导细胞内ROS含量升高程度高于原始多壁碳纳米管,而在高浓度组(100μg/mL和200μg/mL),随着孵育时间延长,原始多壁碳纳米管诱导细胞内ROS含量不断增加,明显高于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对细胞的作用。结论两种碳纳米管可显著抑制巨噬细胞增殖并提高细胞吞噬活性;不同浓度的多壁碳纳米管与细胞相互作用时,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与原始多壁碳纳米管诱导细胞内ROS升高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8.
本文观察了淫羊藿多糖对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脾脏淋巴细胞自发细胞毒作用的影响。淫羊藿多糖(40mg/kg/d×5d,po)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比对照增强约1倍;淋巴细胞自发细胞毒作用增强50%(P<0.01)。结果表明淫羊藿多糖对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Fc受体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不同免疫水平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作了 EA-花环试验。发现Fc受体功能在昆明杂交系小鼠比近交系C_(57)BL 的同年龄小鼠活跃,而在C_(57)BL系小鼠中,年青动物的Fc受体功能又较老年鼠强,从而证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Fc受体功能状态可随机体的免疫水平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对巨噬细胞 Fc受体的观察可作为衡量机体免疫水平的实验指标之一。 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被厌氧棒状杆菌菌苗激活后,发现其 EA-花环形成百分率明显上升,而且吞噬活性也明显增强,尤其是在抗体调理吞噬反应中,还表现出单位细胞吞噬能力的显著提高,这说明菌苗激活的巨噬细胞可促进其表面 Fc 受体的功能,进而使巨噬细胞在调理吞噬反应中变得更为活跃。由此可见,提高巨噬细胞 Fc 受体的功能,对其功能的发挥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榄香烯复合瘤苗HSP70与HSP70BCG对巨噬细胞功能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Hca F榄香烯复合瘤苗HSP70 (HSP70 HTCV)和卡介苗HSP70 (HSP70 BCG)对小鼠腹腔或脾脏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分析HSP70 HTCV诱导抗瘤免疫作用的机制。方法 :给正常BALB C小鼠腹腔注射HSP70 HTCV 或HSP70 BCG ,共 3次 ,并用多聚甲醛固定的Hca F细胞体内冲击。收集腹腔和脾脏的巨噬细胞 ,并用HSP70 HTCV或HSP70 BCG 体外再致敏 ,用MTT法测细胞毒活性、细胞的增殖和分泌TNF的能力 ,用中性红吞噬试验测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结果 :用HSP70 HTCV 免疫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对Hca F的细胞毒活性强于用HSP70 BCG 免疫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 (4 2 7%VS 31 0 % ,P <0 0 5 ) ;用HPS70 HTCV 免疫小鼠的脾脏巨噬细胞分泌TNF的能力高于用HSP70 BCG免疫小鼠的脾脏巨噬细胞 ,细胞培养上清对L92 9的细胞毒活性分别为 5 7 4 %和 35 9% (P <0 0 5 ) ,脾脏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的变化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别 ;免疫巨噬细胞的上述功能均高于未经免疫的对照小鼠的巨噬细胞 (P <0 0 1) ,而三组巨噬细胞的增殖改变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HSP70 HTCV 或HSP70 BCG 免疫都能增强巨噬细胞功能 ,但HSP70 HTCV免疫诱导的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有更强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