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金凤  曹振华 《山西建筑》2010,36(24):111-112
指出变截面桩具有承载性能高、节约材料、施工简便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土木工程中,总结了挤扩支盘桩、扩底桩和钉形桩等几种变截面桩在桩基工程和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特点,以完善变截面桩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2.
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提出基岩中变截面入岩方案,并基于大型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基岩中变截面嵌岩桩与等截面嵌岩桩进行了抗压、抗拔与水平承载力的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分析得出采用基岩中变截面嵌岩桩代替等截面嵌岩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工业建筑》2015,(11):104-110
基于Vesic圆孔扩张理论,考虑初始应力对极限扩孔压力的影响,得到考虑深度影响的极限扩孔压力求解式,并以此建立变截面管桩桩端与变截面处端阻力的表达式。通过考虑阶梯型变截面管桩变截面处端阻力反力对下部桩侧摩阻力的影响,得到了变截面管桩沉桩过程中侧摩阻力的计算式,并与端阻力叠加建立变截面管桩沉桩阻力理论算式。为验证算式的可行性,对等截面与变截面管桩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将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变截面管桩沉桩阻力曲线与等截面管桩有较大的差异,在变截面位置前、后,沉桩阻力出现明显的突变。将变截面管桩同平均直径相等的等截面管桩对比发现,变截面位置之前,变截面管桩端阻力和侧摩阻力均低于等截面管桩,而变截面位置之后,端阻力与侧摩阻力反而高于等截面管桩,表明变截面管桩比等截面管桩更能够发挥桩身的承载潜能。此外,计算值较好地反映了变截面管桩沉桩阻力与入土深度的关系,且与实测值拟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钻孔变截面桩成孔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钻孔变截面桩桩身串联有多个圆台,能够充分利用地基土的潜力,使其竖向和水平向承载力及抗拔力均高于等截面直身桩,并能减少砼灌注量。在软土地区使用钻孔变截面桩作为深基础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一般弹性杆的纵向振动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变截面桩振动参数的计算模式,结合试验结果的分析,研究了桩顶竖向激振力作用下变截面桩的刚度、频率和振幅特性,探讨了影响桩身动力特性的基本因素,为竖向振动荷载作用下变截面桩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砂岩地层变截面桩抗拔承载特性,本文对变截面桩和等截面桩进行了现场静载荷试验,分析比较了两种桩型的侧阻力与轴力作用特征,并将试验结果与规范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变截面桩的抗拔承载特性与等截面桩相似,其桩身侧阻力值主要受岩土体性质的影响,与桩径无关,但是桩径和桩长的增加能有效提高桩基极限抗拔承载力。受地层变化和应力集中影响,变截面桩桩身变形量增大,桩与岩土体相对位移增大,侧阻力充分发挥,故在变截面处桩身轴力和侧阻力急剧变化。采用规范方法计算变截面桩和等截面桩的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值分别为试验值的29.6%~38.8%和29.5%~65.5%,说明规范方法偏于保守。  相似文献   

7.
《四川建材》2017,(9):108-109
简要介绍了阶梯型变截面DX桩的发展和性能特征及其在实际工程中存在的优缺点,阐述了阶梯型变截面DX桩在工程中的优势及工程应用,并对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在管桩材料用量及所处的地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阶梯形变截面管桩复合地基中的桩-土应力比要高于等截面管桩复合地基。因此,采用阶梯型变截面管桩复合地基技术,对充分发挥桩的承载性能具有较好的作用。阶梯形变截面管桩桩端反力明显小于等截面管桩桩端反力,这说明阶梯形变截面管桩与桩周土的相互作用明显强于等截面管桩。因此,阶梯形变截面管桩对充分利用浅层土的承载能力来改善单桩的荷载传递性状,提高单桩及其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具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变截面人工挖孔桩在复杂地质条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湘明 《土工基础》1998,12(1):47-50
原设计人工挖孔桩底端扩大直径,部分桩孔遇复杂地质条件无法扩底,经论证改为变截面人工挖孔桩,其扩大直径部位位于桩的中部(有坚实岩层的位置)。竣工后经检测承载力和沉降值均达到设计要求,桩基工程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董侩 《工业建筑》1995,25(11):60-60
圆形角桩对变截面承台的冲切计算关于圆形角桩对承台的冲切计算,已有很多文献论述,但圆形角桩对变截面承台的冲切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关于h0的取值问题。文献[1]给出:当d’=d,bp或Um=2.785d+0.785h.式中符号如图1所示。图1冲切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