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乌鲁木齐河水质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治理工作势在必行。应用综合评价法得出乌鲁木齐河上中游水质属于洁净级别,而下游水质属于轻污染级别,并利用分类评价法得出乌鲁木齐河主要污染源为有机物,据此推断出上中游的生活污水排放、水土流失等是造成河道污染的主要原因。针对污染原因,提出科学规划、积极清淤、建设生态环境、积极截淤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采用综合评价与分类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乌鲁木齐河水质特征,旨在发现影响河流水质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为乌鲁木齐河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乌鲁木齐河各断面水质符合划定水域功能要求。上游和中游断面均属清洁水质,下游断面属轻污染水质。河流综合污染指数、有机类污染指数、营养盐类污染指数均沿流程顺序增高,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石油类等有机类污染物。上游断面部分工业活动、中下游生活源、农业源污水排放是影响乌鲁木齐河水质的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了综合评价法与分类评价法,对乌鲁木齐河的水质进行了研究,目的是掌握不利于提高河水质量的各类污染物与污染源,切实帮助乌鲁木齐不断改善河水质量有效应对各种污染。  相似文献   

4.
李斌 《吉林水利》2009,(10):22-23
分析了乌鲁木齐水磨河、乌拉泊水库和柴窝堡湖等地表水水质,及其污染状况,针对其水资源得特点,提出了各种水环境的水资源保护对策,为消除面源污染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依据乌鲁木齐河英雄桥水文站洪水资料,按照分期设计洪水的规定,对乌鲁木齐河的分期洪水进行了分析,其成果可用于乌鲁木齐河水利工程的洪水设计。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乌鲁木齐河的现状及乌鲁木齐河改造工程的概况,从环境入手列举了改造后的生态环境和景观效果,分析了改造后的环境效益;从改造对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改造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从而阐明了乌鲁木齐河改造工程对周围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郭华 《陕西水利》2017,(2):149-151
基于乌鲁木齐河大西沟水库、乌拉泊水库、红雁池水库联合调度计算需要,针对乌鲁木齐河大西沟水库至乌拉泊水库之间干流河段,分析在已建水利工程影响下的乌鲁木齐河上下游水量传播演进规律。根据不同的下垫面条件及工程节点,将乌鲁木齐干流河段划分为上中下三段;采用乌鲁木齐河干流上各个节点的水文资料,对乌鲁木齐河干流上段、中段、下段的水量传播演进关系分别进行分析计算,通过实测和调查洪水对乌鲁木齐河干流水量传播关系进行验证,模拟值与调查实测值相差幅度仅4.22%,分析认为乌鲁木齐河干流大西沟水库坝址至乌拉泊水库入口水量传播一维模型合理,且具有较高的应用精度。  相似文献   

8.
乌鲁木齐河地处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是该区域的主要河流。以乌鲁木齐河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乌鲁木齐5大水系的基础上,根据其代表站英雄桥水文站的径流洪水资料,对其洪水及径流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为制定乌鲁木齐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技术方案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暴雨洪水与融雪洪水形成的混合型洪水在每年5~8月的主讯期对该流域的下游防洪有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9.
以新疆天山北坡的白杨河、木垒河、乌鲁木齐河、大黑沟和开垦河流域为例,构建了各流域的HEC-HMS模型。利用Arc GIS软件,依据数字高程模型(DEM)、土地利用、土壤类型等遥感数据确定HEC-HMS模型产、汇流参数初值,根据设计暴雨资料对各流域设计洪水进行了模拟,采用白杨河、木垒河、乌鲁木齐河、大黑沟和开垦河的流量频率计算值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并用乌鲁木齐河资料进行结果验证。结果表明:HEC-HMS模型计算结果可靠,可应用于新疆天山北坡地区设计洪水计算中。  相似文献   

10.
利用乌鲁木齐河1957-2009年的径流、气温、降水逐月资料,分析乌鲁木齐河上游出山口年径流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乌鲁木齐河上游出山口径流的年际变化相对稳定,但年内分配极不平衡,其中夏季径流量最大,约占全年的61.8%,其他各月径流量只占全年的38.2%;从汛期和枯期来看,乌鲁木齐河上游汛期和枯水期径流量相差较大;2近50年来,随着乌鲁木齐河上游流域出现明显的升温趋势,流域内降水呈减少的趋势;从径流年际变化的分析来看,随着乌鲁木齐河上游流域来水的增加,降水和气温的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气候的变化,乌鲁木齐河流域的水资源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气候变化与冰川融水和降水的径流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河流域的水资源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近几十年来乌鲁木齐河流域的气候变化呈现出的特点,然后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乌鲁木齐河流域水资源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水资源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入河排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入河排污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根据对山西省入河排污口的调查结果,我省废污水年入河89960万t,污染物质COD年入河192137t,挥发酚年入河511.3t,氨氮年入河23497t;汾河水系的废污水入河量和污染物质入河量均为各水系之最,太原市的废污水入河量和污染物质入河量均居全省之首;在众多污染排放行业中,化工和造纸工业排放入河的污染物质占到全省的61.3%。  相似文献   

13.
新疆乌鲁木齐河上游现有乌拉泊、红雁池两座水库,共同承担着乌鲁木齐市的防洪和供水任务。从乌拉泊水库近几年来的蓄泄供水调度情况分析水库的利用效能,并由此展开探索乌鲁木齐河上游水库优化调度的思路。乌鲁木齐河上游大西沟水库建成后,可对大西沟、乌拉泊以及红雁池三座水库形成梯级联合优化调度,才能获得尽可能大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资源匮乏,导致水生态极其脆弱,乌鲁木齐市作为主要人口聚集区自然成为监测重点。本文以乌鲁木齐河水质检测和评价工程为实例,介绍了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步骤及对乌鲁木齐河水质评价的结果,针对检测出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乌鲁木齐河综合自动化系统工程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解决原有乌鲁木齐河上水利工程老化,自动化管理水平低,水量平衡误差大等问题,2005年7月乌鲁木齐河综合自动化系统工程(以下简称乌河综合自动化工程)全面开工建设。详细介绍了乌河综合自动化工程的7个子系统结构组成、功能,分析了自动化工程的初步效果,阐述了自动化工程的优点和缺点,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乌鲁木齐河是乌鲁木齐的母亲河,其径流变化直接影响到乌鲁木齐及其沿途区域的规划和发展,跃进桥水文站是乌鲁木齐河径流实验研究基地,也是乌鲁木齐河上游的控制站.由于新疆水文测站危房改造项目的实施,跃进桥水文站站房及水文测验断面向下游迁9 km至后峡口处.按照《水文测验规范》、《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要求,新设水文测验断面水位、流量、气象要素与原测站进行对比观测.通过搜集2008及2009年两站的水文、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站之间的相关关系,旨在为两站水文、气象资料的衔接提供可靠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7.
河流的泥沙不仅关系河流本身的发展]变,也反映了流域的环境特性、水土流失程度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本文选用了乌鲁木齐河水文站点历年资料,对不同条件下乌鲁木齐河的输沙量、含沙量的分布规律及其特性进行了统计分析,为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环境的治理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依据英雄桥水文站实测径流资料,对乌鲁木齐河径流时空变化特性进行分析。认为,乌鲁木齐河枯水径流与年径流年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年径流实际变化过程较枯水径流年际变化过程平稳。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海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评价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流域水资源保护与管理角度出发,结合流域特点设计调查方案,建立方法与质量保证措施.在对引起流域水体污染的根本原因──入河排污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从入河排污口、入河废污水量、入河污染物的分布等方面分别进行评价,并运用等标污染负荷法确定了流域主要的污染源、污染河流以及污染区域.  相似文献   

20.
吴昊  马晴 《海河水利》2023,(1):25-27
对北京城区小月河进行简要介绍,探讨了水源补充不足、雨污入河、河底淤积等污染成因,分析了科学调度、生态治理、应急处置等方法在治理河道污染中的优劣,认为要根治城区河道污染、改善水环境,需采取继续增加上游来水量、减少污物入河、完善河道生态系统等综合治理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