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规则肝切除在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48例,行规则肝切除治疗,观察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狭窄切除、结石残留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出血量(82.14±5.45)mL,平均手术时间(62.37±1.55)min。单侧肝内胆管狭窄术后狭窄残留率远低于双侧肝内胆管狭窄术后狭窄残留率(P〈0.05)。肝内胆管狭窄残留术后结石残留率远高于无肝内胆管狭窄残留术后结石残留率(P〈0.05)。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4.72%,复发率为4.05%。结论 规则肝切除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
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辅助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2006年经肝切除并配合术中及术后胆道镜处理的105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例.结果 105例患者均行相应的肝叶(段)切除和术中胆道镜取石,31例(29.5%)术后有残余结石,术后胆道镜残余结石总取净率为80.6%,105例患者总治愈率为94.3%(99/105),总残石率为5.7%(6/105).结论 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一种有效方法,纤维胆道镜在处理肝内胆管结石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在治疗区域型肝内胆管结石采用精准肝切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区域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术中超声引导下行精准肝切除,术后随访,评价术中情况、术后恢复及远期效果。结果 87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结石残留8例(9.2%),患者术后均顺利康复,术中及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术后规律随访4年,结石复发15例(17.2%)。结论 术中超声引导下行精准肝切除对区域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章富良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2):1394-1395
目的探讨规则性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规则性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的31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结石清除率96.8%(30/31),术后并发症9.7%(3/31),31例患者平均随访29个月,28例(90.3%)完全无症状,2例(6.5%)偶有轻度胆管炎发作,1例(3.2%)因残余结石需再次手术。结论规则性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不仅安全有效,而且明显降低结石残余率,有助于提高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圆韧带径路手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8月-2007年12月采用肝圆韧带径路手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26例,术后观察患者的疗效与预后。结果26例患者根据结石部位及胆管狭窄情况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肝段切除或联合肝胆管盆式内引流术式。本组患者死亡率为0,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发生率为15.38%,包括胆瘘1例(3.85%),膈下脓肿1例(3.85%),切口感染2例(7.69%)。术后残余结石1例,残石率为3.85%。术后随访超过2年19例,结石复发2例,复发率为10.53%。结论肝圆韧带径路手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简便、易行,术后残石率及结石复发率低,且并发症少,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方式及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127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2007年肝内胆管结石诊断治疗指南进行临床分型,所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规则性肝叶切除术、肝叶切除+胆肠吻合术、高位胆肠吻合术、肝外胆管切开引流术等.结果 127例中区域型(Ⅰ型):左肝管结石21例(16.5%),右肝管结石9例(7.1%);弥漫型(Ⅱ型):左右肝管均有结石18例(14.2%);附加型(E型);合并肝外胆管结石89例(70.1%).其中43例合并胆管狭窄(33.8%),13例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10.2%),4例合并胆管癌(3.1%).行肝外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21例,规则性肝叶(或段)切除94例(其中8例同时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胆管狭窄切开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12例.术后结石残留13例(10.24%),发生并发症15例(11.8%),死亡3例(2.36%).结论 在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中,规则性肝叶切除疗效较好,术中术后胆道镜检查取石对处理肝内胆管结石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切除并联合术中及术后纤维胆道镜治疗4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均行相应的肝部分切除和术中或术后1次至数次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后残余结石率10.4%(5/48),治愈率为89.5%(43/48),再次肝切除率2%(1/48),无手术死亡。结论肝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重要手段,联合术中及术后胆道镜取石可以明显降低术后残石率及再次肝切除手术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8.
邓予  黄华容  罗云藩 《河北医学》2011,17(8):1071-1073
目的:探讨肝切除联合电子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经肝切除并联合术中及术后电子胆道镜治疗的186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例.结果:186例患者均行相应的肝叶(段)切除和术中胆道镜取石,59例(31.7%)术后有残留结石,术后胆道镜残余结石总取净率为88.1%(52/59),18...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0月采用肝切除联合术中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6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近期并发症和远期效果。结果本组术后无1例死亡,并发症率为11.7%,结石残留率为14.5%。结论采用肝切除联合肝内胆管结石不仅安全可行,而且可以明显降低结石残留率,改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邓代安 《医学综述》2014,20(19):3605-3606
目的探讨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特点及规则肝切除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安岳县人民医院治疗的82例规则肝切除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特征,规则肝切除的范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8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均顺利完成规则肝切除手术,手术时间为(64.0±28.4)min,术中出血量为(84±26)mL。术后无结石残留病例,无术中及术后死亡病例,术后并发胆漏2例,并发术后创面渗血1例,均保守治疗治愈。术后规律随访15年,结石复发率为10.9%。结论规则肝切除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术后结石复发率低,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和总结肝切除术及其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4月~2009年1月收治的53例肝内胆管结石经肝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肝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经积极有效的围术期护理,53例均取得良好手术疗效,无一例死亡。53例中1例术后发生膈下感染,给予抗生素、加强营养等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53例中有39例(73.6%)获得6~24个月随访,均行腹部B超复查,1例(2.6%)出现结石复发。结论: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肝切除术,手术疗效良好,且远期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加强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对肝切除术取得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祁军安  李宗芳  江奎  朱海林  王钢  程伟华 《吉林医学》2009,30(22):2742-2743
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肝部分切除术治疗138例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无手术死亡患者。术后并发胆漏5例(3.6%),膈下感染4例(2.9%),腹腔脓肿3例(2.2%),肝衰1例(0.7%)。结论:肝部分切除术是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切除术联合术后胆道镜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9年6月采用肝切除联合术后纤维胆道镜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5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近期并发症和远期疗效.结果 本组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事为10.0%,术后结石残留率为16.0%,胆道镜后结石残留率为2.0%.结论 采用肝切除术联合术后胆道镜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不仅安全可行,而且可以明显降低结石残留率.  相似文献   

14.
彭彬  贾守洪  李伟  辛大平  黄义明 《医学综述》2012,(24):4263-4265
目的探讨规则性肝段(叶)切除联合胆管镜取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术式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9年12月广安市人民医院采用规则性肝段(叶)切除联合胆管镜取石治疗131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结石残留、复发及胆管感染等情况。结果131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术后死亡。随访病例112例,随访期10个月至8年,其中症状消失93例(83.0%),术后结石残留8例(7.1%),复发7例(6.3%),胆管反复感染伴疼痛5例(4.5%)。结论规则性肝段(叶)切除联合胆管镜取石术安全有效,可降低残石、结石复发率,远期疗效较好,是目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可靠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王钰 《中国医疗前沿》2011,(14):36+93-36,93
目的分析总结35例肝叶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月35例肝叶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发生胆道出血2例,胆瘘1例,切口感染4例,膈下感染1例,肺部感染3例,术后复查残余结石2例,残石率5.7%,总优良率为82.9%。结论基层医院中合理充分的使用肝叶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能够起到较好的根治性目的,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魏忠 《安徽医学》2012,33(8):1039-1040
目的总结分析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间采用肝叶切除术治疗23例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中均行肝叶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30.4%:切口感染4例、膈下感染2例、胆漏1例。结论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应确定好切肝范围,术后结合胆道镜取石方可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1年1月对117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规则性肝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肝左外叶切除72例(61.54%),左半肝切除27例(23.08%),肝右后叶切除9例(7.69%),右半肝切除3例(2.56%),双侧多区段肝切除6例(5.13%).术后因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发生并发症34例,主要是感染性并发症和胆漏.101例随访6个月~91个月,总优良率为88.12%.结论 规则性肝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最有效方法,选择合理的肝切除手术方式才能保证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规则性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规则性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规则性肝切除并配合术中及术后纤维胆道镜处理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2例患者均行相应的肝叶切除和术中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后残余结石率22.5%(23/102),术后纤维胆道镜残余结石取净率为78.3%(18/23)。102例患者的治愈率为95.1%(97/102),总残余结石率为4.9%(5/102)。结论在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不仅有助于术者选择正确的肝切除,而且作为辅助的治疗手段,能明显减少结石的残留率,从而有助于提高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肝切除术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采用肝切除术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86例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肝切除术后有残余结石27例,结石残余率为31.40%(27/86);术中胆道镜残余结石总取净率为81.48%(22/27)。86例患者胆道镜取石后3例出现发热,无其他并发症。本组中80例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72个月。其中优56例(70.00%),良23例(28.75%),差1例(1.25%),优良率达98.75%。结论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确切,术中行胆道镜检查可以发现术中遗留的肝内胆管结石,联合取石可有效降低外科手术结石残余率。  相似文献   

20.
邹明扬 《四川医学》2002,23(12):1228-1229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991年1月至2001年12月的90例肝内胆管结石的各类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总管切开(包括肝内胆管剖开)取石+“T”管引流20例(22%),肝叶切除,肝门部胆管原位整形胆管-空肠Roux-Y吻合21例(23%),左外叶切除+“T”管引流25例(27%),左半肝切除11例(12%),右肝段楔形切除6例(6.6%)。肝门部胆管狭窄切开原们整形,包括3例脐静脉修补7例(7.7%)。随访结果表明:肝切除,胆管狭窄原位整形,肝管-空肠Roux-Y吻合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主要方法,能取得良好疗效。结论 肝叶或肝段切除是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首选方法,胆肠吻合前必须先矫正胆管狭窄,清除结石病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