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秀珍 《家庭护士》2007,5(12):55-5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蛋白、高脂肪的过量摄入,结肠、直肠肿瘤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直肠肿瘤根治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每年近10万人,造口的出现改变了病人原有正常的生理排便方式,给病人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因此,肠造口护理就成了关键。我科2006年1月-2007年6月共收治肠造口病人160例,经过周密的治疗和有利的护理,均痊愈出院。随访发现,造口护理效果好,大多数病人能参加社会活动、恢复工作、外出旅游等。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降低直肠癌术后永久性造口病人病耻感的效果。[方法]选取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98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出院指导,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鼓励病人参与造口之家活动,并接受造口随访,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对病人的病耻感进行测评。[结果]试验组出院时病耻感得分为3.04分±0.88分,出院3个月后为2.35分±0.71分;对照组出院时病耻感得分为2.91分±0.89分,出院3个月后为2.87分±0.55分,出院3个月后试验组病人病耻感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直肠癌术后永久性造口病人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病人的病耻感。  相似文献   

3.
王武翔 《家庭护士》2009,7(19):1752-1752
肠造口可分为暂时性肠造口和永久性肠造口,暂时性肠造口经过一段时间可以回纳,而永久性肠造口则终身携带.低位直肠癌病人行Miles根治术,做永久性结肠造口(人工肛门)是目前公认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我国每年有近十万病人接受此手术[1].  相似文献   

4.
曹习平  郑红 《护理研究》2014,(8):2895-2896
回肠造口并发症较多,住院的病人可由护理人员随时对造口周围情况及并发症进行认真观察;出院后全靠病人及家属的护理,护理人员无法及时有效监管,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2013年初,我们尝试对已出院的回肠造口病人进行彩信、电话跟踪回访,及时指导、帮助造口病人正确护理,以减少造口并发症,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乡村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出院后的造口情况,为提高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造口门诊复查、电话回访、家庭访视、造口联谊会的方式,对36例因各种肠道疾病实施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出现造口并发症有25例(69.4%),其中造口周围皮炎12例,造口旁疝10例,造口脱垂、造口水肿、造口局部肿瘤复发各1例。能完全进行造口自我照顾28例(77.8%),每天用于造口护理的时间小于30min占44.4%,平时不用造口袋3例占8.3%,只有6.1%使用质量好的两件式黏贴造口袋。结论对乡村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需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结肠造瘘口的护理及出院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肠造瘘口是低位直肠癌和晚期结肠癌病人行结、直肠切除术后,在左下腹壁作一永久性乙状结肠或横结肠造瘘口,也称人工肛门。但术后时有并发症的发生,如:瘘口坏死,瘘口回缩、瘘口狭窄、瘘口脱垂、瘘口旁脓肿等。同时,常给病人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和精神上的负担,使病人牛活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采取积极的措施,适当的方法,加强对结肠造瘘口的护理和教会病人相关知识及出院后的自护方法,从而帮助病人提高生活质量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肠造口是腹部外科急症临时性或根治性永久的治疗措施,它既是挽救病人生命的需要,也可成为病人永久生活的保证.我国估计每年新增永久性肠造口病人约10万例.对于永久性肠造口病人而言,对肠造口的接受程度及自我护理的能力将长期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吴玉芬 《护理研究》2010,(2):469-469
据统计,我国现有永久性肠造口病人100万人,每年约有10万人因患大肠疾病或外伤而接受肠造口手术。人工肛门的粪便处理常给病人带来一定困扰:一是肛门袋性能难以满足病人的要求;二是皮肤难以长期维持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有永久性肠造口病人约100万人,每年新增肠造口病人约10万人,以后还有增加的趋势。目前肠造口定位在医疗、护理教科书上无操作常规,国内有些外科医生对肠造口位置的选择在术中进行,但是术后并发症多,不利于病人康复。由于手术时平卧、麻醉和切口等因素的影响,造口的解剖位置可能与理想的位置有较大的偏离;另有文献报道:手术肠造口的位置与术前预设不一,肠造口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为21%~70%;故尽可能按术前定位造口。我科回顾性研究2007年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永久性肠造口术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与出院指导质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7年2-12月在我院普外科住院的直肠癌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130例,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harge scale,RHDS)、出院指导质量量表(quality of discharge teaching scale,QDT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患者出院准备度得分为(161.75±21.47)分;主观支持、造口自理程度、年龄、出院指导技巧是影响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44.2%。结论永久性肠造口术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临床护理工作者应关注永久性肠造口术患者的出院准备度,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升出院指导质量和社会支持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出院准备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