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传统文化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描述了20世纪的中国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对中国传 统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创造性阐释,分别论述了儒家、道家精神对现代文学的深刻影响,显示了传统精神与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这对于我们感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因素,对于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精神,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从上古到当代的整个历史时期,楚歌贯穿于中国文学史的始终。楚歌有着强烈的文学震撼力和悲剧色彩,这是由楚歌的作家悲剧命运和作家所处时代的悲剧以及楚歌悲剧传统所致。也正是因为如此,楚歌才能不绝如缕地从古代走到当代。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以典型作家的痛苦命运为视角,以优患意识的本体性哲学意蕴为根据,制析了中国文学的基本品格。文章主要通过揭示典型作家的痛苦命运,其文学创作思想和动机、中国文学的忧患传统这三者之间的必然联系,论析了中国文学的特质,得出了强烈的忧患精神是中国文学的基本品格的结论;并指出中国作家的痛苦命运的高品位及其痛苦体验的深刻性,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中国文学的品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现代女作家张爱玲不但是文学与文化界研究的重点对象,也是大众传媒、影视界热炒的作家。人们对张爱玲其人和作品的评价不同.看法各异,但把张爱玲看成是一个追求时尚、倾慕现代生活的作家,甚至给她贴上流行时尚标签的做法非常普遍。本文对张爱玲的创作思想和小说文本进行了分析,说对现代文明和金钱社会采取了彻底的否定态度,她的作品反映了她文化精神的中国传统内核,其创作主题不是在倾慕现代,而是在呼唤传统。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生命与荆楚文化保持着血缘般的亲密关系。荆楚文化以其丰富的哲理内涵,影响着中国现代作家文化思想及其审美观念的形成;中国现代作家在用身心解读荆楚文化经典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出传统文化中的深层内蕴;荆楚文化的艺术精神影响着中国现代作家的艺术创造,他们的文学生命中有着浓重的荆楚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6.
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一部中国现代作家追求政治革命信仰的心灵发展史,中国现代作家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社会精英群体,他们以火热的青春激情和变革现实的叛逆勇气,造就了20世纪中国文学强烈的主观战斗精神,也以执着的人生目的与深刻的生命体验,为中国现代文学涂抹上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在他们的身上,“诗人”与“战士”双重社会身份的完善结合,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价值取向,即以崇高的艺术形式去承载神圣的政治使命,从而使百年中国文学形成了“实用性”与“战斗性”的光荣传统。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中国作家中,作为“思想型作家”史铁生的意义显然是别的作家担当不了的。他从沉重的残疾肉身开始,在宗教神性光芒的照耀下,勘悟人生真相,追问生命终极意义,寻找灵魂救赎之路,视“过程”为“圆满”。在世纪转型时期,史铁生的存在促使我们返观:我们的生存方式中究竟缺少了什么?为什么会缺少?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国杂文凝结着作家自由的批评精神,是作家用来进行文明、文化批评的利器。它既有着对国民性深刻的剖析,也有着爱国精神和现代精神的张扬,在整个散文的花树上,它是不可或缺的花朵。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初中国小说成熟的标志和新趋势是文体的自觉和打上作家个人独特生命印记的个性化、多样化,及新乡土小说的崛起,本土意识的觉醒,道德取向的传统化回归,民族化的叙事取向。影响中国小说未来的主要因素是:当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和作家队伍的文化精神状态,是性命论、中庸之道和日用化的中国传统哲学。高科技下的物质文明所导致的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严重垄断信息资源的强势传媒。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文学对中国农民主要是“雪中送炭“问题,而不是“锦上添花“问题,赵树理是一位真诚地为农民创作的作家,现时的中国仍然需要象赵树理这样一心一意为农民创作的作家,中国文坛应该有为九亿中国农民服务的作家和学者.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中国散界出现的“精神散”,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不管是作家队伍的成因,还是它本身的成因以及趋势走向都会必然对中国散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它的多元格局,意味着中国思想界在现代环境下精神的独立品格成熟的到来,意味着中国知识分子在现代性理解上的成熟的到来,意味着中国散成熟期的到来已不再是遥遥无期的守望。  相似文献   

12.
丁玲是20世纪中国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她以其独特敏感的艺术个性在中国新学史上曾留下过重要篇章,然而时代的机缘赋予她特殊的使命,在历史转型之际,她及时调整自己的追求,否定莎菲,认同杜晚香是她学价值取向上的最大转变,故然,政治的因素是完成这种转换的诱因,但是,作家不能真正成为创作的主体,独立人格与自由思想受到质疑是学脱离正确轨道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被书写的叛逆:质疑“娜拉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娜拉,作为中国女性觉醒和“五四”叛逆精神的表征,在进人中国语境后发生了未被觉察的精神变异,从而显示出女性解放话语的裂痕。从易卜生笔下决绝的“女儿娜拉”到进人中国的软弱的“妻子娜拉”,表明“娜拉”作为一种被书写的叛逆精神浸染着浓厚的传统色彩,而五四时期中国觉醒的女性新文学作家对于娜拉的自我书写,则显示出与时代主流话语的疏离。  相似文献   

14.
整个中国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的性质,追溯其根源,这是受中华“天人合一”的审美文化精神的影响。本文试以中国古典诗歌为例,暂从作家、作品人手探讨其在“天人合一”的文化大背景下文学话语蕴藉的文化性质。  相似文献   

15.
每一个中国现代作家的生命历程,都是一部充满矛盾和痛苦的个体生命的历史,作家在社会与家庭中的角色体验,不仅体现了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作用,也反映了个性独立人格发展中的复杂矛盾,正是在这多元矛盾的冲突与选择中,生命铸成和显示了自己独特的个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石兴泽著《老舍与20世纪中国文学和文化》说开去,在与西方知识分子精神气质和西方文化比较中分析中国文化和知识分子精神传统。在与鲁迅等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比较中分析老舍的精神气质。并就老舍城市贫民作家精神的某些特点作了精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1926年至1930年,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具有着极为特殊的时间意义。这一时期恰好是“五四”新文学运动逐渐退潮,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悄然兴起的历史过渡时期,中国现代作家正是在这段时间里,经过情感的磨难与精神的困惑,最终完成了他们由“五四”人文精神向无产阶级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思想转变历程,通过这批中国现代作家的思想规范与整合,不仅统一了中国现代作家对于诸多重大文学问题的思想认识,同时也牢固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赛珍珠是一位精心充沛因而多产的作家,除创作出成功改变了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和中国人形象的小说,她也写过许在小说作品,发表大量的演讲辞。这些作品在精神上与她的小说创作的宗旨是吻合的,它们体现了她毕生所倡导的差异共存和互相尊重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中国当代知名作家余华和莫言作品中的戏仿手法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先锋作家选择戏仿的原因和文学史背景。在后现代主义和新现代主义文化里,戏仿是消解颠覆传统和经典的艺术游戏。中国的先锋作家们使用它进行创新的文学艺术实验、探求新的小说叙述方式。戏仿手法的运用反映出作家们在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变化,求新求变的文学追求,以及西方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作家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0.
悲剧精神是悲剧艺术的精髓。“五四”运动使中国作家第一次从整体上具有了悲剧意识,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悲剧精神。中国现代文学的悲剧精神,经鲁迅奠基,又由茅盾、巴金、曹禺、沈从文、路翎等现代作家继承、发展、光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性,由“为人生”到重神性,再到张扬民族性,在变奏中不断演进,并始终表现出顽强不屈的抗争意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