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范畴的形成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就是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理论并没有引起研究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从哲学史的角度探讨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范畴的理论来源,并在立足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范畴的形成及其基本内涵,最后指出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范畴缘出的意义,以期深化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认识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还根据社会的经济形态即人们经济活动的性质和发展形式来揭示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晚年的理论设想并未成为现实,但却为东方国家指明了一条通向美好社会的“捷径”。  相似文献   

3.
就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而言,主体是社会个人,矛盾是社会个人的两个方面,即生产力与社会关系的对立统一。从社会组织的角度,运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研究社会主义人格,发现社会主义人格从抽象到具体由核心、层面与环节构成,核心是指社会个人相对于资本与权力的独立性,层面是指社会主义人格由经济层面、社会层面、政治层面与精神层面的人格构成,环节是指社会主义人格的任何一个层面是由社会个人对其所在社会组织的生产或者服务等活动享有知情权、参与权、控制权、决策权等一些基本环节构成。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两阶段论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不同意将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概括为“五形态”或“三形态”论。通过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新中译本与原中译本以及与德文本和国外两种英译本的相关比较 ,作者指出马克思的原意是将人类整个社会历史形态在第一阶序中划分为“经济的社会形态”和“非经济的社会形态”这两大阶段 ,其区别在于是否以物质生产作为社会活动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从其中的“经济的社会形态” ,再作出第二阶序四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文章并论述了社会形态两阶段论符合马克思一贯的学理及其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社会形态结构论是马克思探索人类社会历史"斯芬克斯之谜"的起点和基点。在此论域中,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构成社会形态之主体,而阶级、阶层分析法则是把握社会形态主体结构的一条指导性线索。这条指导性线索并非日渐式微,其当代性由当今资本主义世界所爆发的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危机确证。如果拒斥或消解马克思的社会形态主体结构分析法,恰如"密纳发的猫头鹰""在天亮的时候却折起了它的翅膀"。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看来,"自由"概念的基本内涵是人通过劳动的自我实现,由于劳动本身内涵着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双重关系(二者当然又是交互作用的),从而人通过劳动所达到的自我实现程度便具体体现在这有着交互作用的双重关系当中。以此作为标尺,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将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体进程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性"、"个人全面发展"三个阶段,它们分别体现了人类自我实现或自由的不同程度。此种考察进路表明,马克思始终是通过紧密联系历史现实来理解人的自我实现或自由的,这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社会形态理论的前提出发,以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视域为主线,研究了马克思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理论,即生产力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理论、生产方式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理论和人的发展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理论以及三者之间的递进关系。生产方式视域以生产力视域为基础,但又不限于生产力视域,人的发展视域以生产方式视域为基础,但又不限于生产方式视域,从而得出马克思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的概念。一方面,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建立、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为我们准确全面地认识马克思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理论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新世纪、新实践和新任务要求中国人重新准确地全面地把握马克思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华文明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双向互动、融合创新而发展起来的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源起可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中得以探寻,其演进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社会形态划分理论、社会形态结构理论以及社会形态演进理论。当前深入分析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发展的原创性贡献,既有助于在新的时空背景下推进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创新发展,又有助于分析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相关的思想精华,夯实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基础,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9.
戚嵩 《学术论坛》2012,35(3):1-4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内含科学与价值二重原则。科学原则由社会形态结构要素的客观物质性、社会形态演进的客观规律性来确证;价值原则建立于"人的感性活动"的目的性这一必然事实之上,直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循着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辩证统一的思维理路,才能正确诠释、丰富发展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10.
以资本主义批判和无产阶级革命为核心的经典马克思主义似与中国道路没有直接理论关联。但1871年后马克思思想有一个"非西方转向",它不仅超越了西方中心主义历史观,而且力图在西欧和北美之外寻找抵抗资本的力量和斗争形式。在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中,社会形态的演变及其趋势是核心问题。马克思在《大纲》中提出历史三形态论,它以自由个性的普遍实现为规范原则,把人类历史区分为以人对人依赖关系为特征的最初社会形式、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个人全面发展自由个性普遍实现的第三个阶段。按照这一理论,中国现在处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第二阶段,需要发展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为历史发展更高阶段创造条件。按照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非西方前工业化国家要越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进入社会主义,必须充分利用西方发达国家的知识和生产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而这正是中国改革开放走的道路。随着改革和发展进入深水区,中国道路需要更高的理论自觉,而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以后的唯物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诗 《北方论丛》2004,3(6):94-98
马克思恩格斯以后唯物史观的概念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概念.研究马克思恩格斯以后的唯物史现的价值和意义、研究现状、今后研究的思路和内容、研究方法对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社会哲学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观理论就是他的社会哲学,它包括基础理论和这些基础理论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总体性应用两部分。马克思的社会哲学体系具有开放性的特征,无论是它的基础理论,还是其总体性应用,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生长和扩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界定它和把握它。  相似文献   

13.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及其相互关系不能完全概括马克思关于社会结构的思想。研读马克思的著作可以发现,他划分了社会资源构成及其配置、社会分层结构、社会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的文化观念结构四个方面,也区分了社会存在的基础性领域、主导性领域和附属性领域。马克思正是抓住了社会存在的主导性领域而揭示了社会存在的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4.
社会历史空间是不同于自然空间的客观存在,它应该是历史唯物论的重要范畴。社会历史空间具有客观性、现实性、相对性和渐进发展的特点。正确认识社会历史空间,在理论上有助于深化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在实践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战略和策略的基本依据。对社会历史空间的改造是人类获得解放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教育公平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的平等性”问题,而教育平等的社会基础主要来自政治平等、经济平等、社会和谐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思想内涵不仅为研究现代教育公平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为现代教育公平所倡导的“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确定了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6.
意识形态:马克思的立场与诠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分析和批判以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理论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高度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博士论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到<资本论>,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和使用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马克思站在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和揭示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普遍性的立场上,对意识形态的真实根源和阶级属性、意识形态与科学理性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刻诠释.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形态的四个层面及其历史分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沂 《文史哲》2003,(6):58-64
社会形态可分为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关系形态、社会政治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四个自下而上的层面。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形态与历史分期为社会政治形态及其演变阶段,而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关系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社会政治形态来影响以至决定社会基本面貌的。据此,中国自有文明以来,经历了圣权时代、王权时代、霸权时代、皇权时代和民权时代五种社会形态和相应的五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青年鲍德里亚在《生产之镜》一书中,批评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西方中心主义的逻辑,因为马克思将一定历史条件下存在于欧洲的资本主义生产模式非历史地扩展到全部历史和其他文化中中去了,他甚至反对马克思关于"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钥匙"的观点.文本深入分析了鲍德里亚的上述质疑,指认了他错误地将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劳动和物质生产等同于资本主义生产和经济模式,再把马克思的历史观妖魔化为简单的历史公式论,才会得出历史唯物主义等于西方中心主义和种族中心论的可笑断言.  相似文献   

19.
1990年代以来,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研究日趋成为学界的热点话题。从研究的初始阶段、拓展阶段和延展阶段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研究状况进行一次总体述评,可借以探究学界研究的优缺得失,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科学认知。  相似文献   

20.
从社会科学哲学的方法论角度对波普尔的社会科学哲学思想加之梳理。认为波普尔作为逻辑基础主义者,将科学哲学思想方法向社会科学哲学作了推广。这种证伪主义的方法论与其知识观和政治观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