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提出分时电价机制下分布式风光接入主动配电网就地消纳模型,该模型通过赋予主动配电网制定网内分时电价的权利来提高分布式风光消纳率。首先分析了基于负荷分类的分时电价机制下负荷的价格型需求响应模型,其次建立了分时电价机制下分布式风光接入主动配电网就地消纳模型,该模型以风光消纳率最大为目标函数,计及多种必要约束。提出采用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求解模型对所建立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该文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分布式风光接入主动配电网的就地消纳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DER)在配电网的并网运行,文章研究了利用峰谷分时电价改善其运行特性的优化运营策略。首先基于负荷转移率研究了用户负荷需求对峰谷分时电价的响应模型。接着通过研究负荷峰谷时段划分方法,建立反映供电侧消纳分布式电源不确定并网功率的运营成本效益模型,结合模糊机会约束理论,提出了考虑分布式电源并网不确定性的分时电价优化策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研究了分时电价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最后利用仿真论证了所提电价运营优化模型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需求侧的分时电价运营不仅能够提高配电网的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而且有益于提高配电网的运营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3.
胡洁  李培强  林仕满  丁俊 《电网技术》2021,45(12):4738-4748
智能电网背景下,具备分布式光伏出力和自动需求响应要素的智能楼宇联合运行可以促进光伏发电的就地消纳,提高其用电经济性.因此,构建了以配有储能系统的智能楼宇集群运营商(smart building cluster operator,SBCO)为中心的能量交易框架,并提出一种考虑分时电价差异性和基于主从博弈的能量共享方法.首先,考虑到不同负荷类型楼宇用户存在分时电价差异性,且智能楼宇的实时需求响应会促进集群内部的能量共享,建立了SBCO的日前储能调度模型.其次,计及SBCO和楼宇用户具有不同逐利特性及用户的信息私密性和对用电舒适度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主从博弈的实时需求响应模型以实现两方利益制约平衡和联合优化.最后,通过实际算例证实了所提方法可以较好地提升SBCO和智能楼宇的经济效益,且在促进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和优化智能楼宇集群净负荷特性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制定基于分时电价的需求响应激励策略需要充分掌握居民用户的用电特性。针对此问题,该文建立了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需求响应行为影响因素评估模型,基于此模型分析居民用户用电数据和调查问卷,得到了居民用户需求响应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逐步线性回归建立了用电设备负荷曲线提取算法,剥离了与需求响应行为有较强相关性用电设备负荷曲线,提取了居民用户对分时电价机制的响应特性。与测量数据的对比表明,负荷曲线提取算法是准确和有效的。基于负荷曲线提取算法分析分时电价机制下负荷曲线的演变特性,可为峰时电价制定、需求响应等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了降低居民日负荷曲线峰谷差,提高居民参与电网需求响应的积极性之前,文章基于分时电价和激励机制,提出双层模型实现家庭能量的优化调度。该模型以需求侧响应为手段,以家庭能量优化为策略,实现供电端与用电端的互动,刻画出电价、激励机制与用户用电行为之间的交互关系。外层模型在分时电价的环境下,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uzzy C-means algorithm, FCM)对用户用电情况进行分析,以日负荷曲线削峰填谷为目标,设计包含激励补贴和峰谷系数的电力套餐。内层模型基于电力套餐实现家用电器的智能管理,模拟实施套餐前后的居民日负荷曲线,实时调整用电计划,使用户日负荷曲线满足电力套餐中的峰谷系数。通过仿真验证双层优化模型有效降低了用户日负荷曲线的峰谷差,且设计的电力套餐在用户侧有一定的实用性,有利于用户更加积极地参与电网的优化调度,满足电网削峰填谷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居民主动负荷促进分布式电源消纳的需求响应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户用分布式电源可直接为电网末端用户供电,在提供清洁能源的同时,也可能由于双向潮流和电能供应的间歇性引起功率失衡和电能质量问题。因此,基于智能配电网中负荷的主动响应能力,在保证分布式电源可靠供电的同时,促进分布式电源的就地消纳亟待深入研究。文中首先介绍了用户侧能量管理系统的概念;其次,考虑用户意愿及生活习惯提出了负荷状态概率矩阵,并建立了居民用电概率模型,制定了以分布式光伏消纳最大化为目标的主动负荷需求响应方案。最后,运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用户用电行为,实际算例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有效促进分布式电源消纳,改善负荷曲线,实现电网物理层面及多方面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吕德生 《宁夏电力》2024,(1):24-29,80
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引起电压越限等问题限制了配电网的光伏消纳能力,为此建立了用于提升配电网光伏消纳能力的优化模型。首先,分析分布式光伏接入对配电网电压分布的影响;其次,建立分时电价优化模型和分布式光伏接纳优化模型用于提升配电网光伏消纳能力。分时电价优化模型为基于分时电价提升用户用电功率和降低用户用电成本的多目标优化模型,约束条件包括用户用电功率约束和电价约束;分布式光伏接纳优化模型基于分时电价优化模型计算结果,目标函数为配电网光伏消纳量最大,约束条件包括分时电价优化模型计算得到的配电网用电负荷和线路潮流约束。最后,以某一实际配电网系统为算例,计算结果表明经过2个模型优化后配电网可以有效提升光伏消纳能力。  相似文献   

8.
分时电价下大用户概率响应建模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大用户响应电价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用电特性的大用户负荷聚类方法。将大用户的需求响应模型分成负荷基准分量部分和负荷响应分量部分,利用多变量时间序列重构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得到用户的负荷基准分量,在需求价格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响应实际数据获得单体大用户响应分时电价的负荷概率模型。利用matlab对南京地区实际数据进行仿真模拟,算例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的反映大用户的响应分时电价的情形,为分时电价的制定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于蒙  张新  许明旭 《电工技术》2023,(19):35-39
随着数字经济与设施农业的发展,设置最优的交易策略让农业时移负荷就地消纳分布式发电功率最大化。根据区块链具有安全、去中心化、难篡改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交易平台,用于农网中分布式能源用户与新型农业负荷的交易。交易平台根据博弈模型制定内部电价,用户根据电价对分布式能源就地消纳最大化为策略目标做出响应。利用实物ID技术对时移负荷进行标识编码,并监督负荷的设备参数、用能和运行数据等信息。针对园区微电网中分布式能源用户的出力,对时移负荷提出了下一时段交易策略。融入交易平台的模式下,微电网内时移负荷控制更精确,能源就地消纳率和用户综合效益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数据挖掘与需求响应的个性化智能用电套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电力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有必要精细化挖掘用户用电特性,同时考虑售电商偏差考核控制的问题,制定套餐优化需求响应策略。首先基于自编码神经网络和模糊C均值聚类的方法对用户用电曲线进行模式分类,然后基于消费者心理学用户响应模型,对用户不同用电模式建立峰谷分时电价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用电模式建立峰平时段叠加电价模型。研究表明,套餐制定可以有效引导用户调整用电行为,降低用电模式间差异,从偏差考核的角度看,有助于制定月购电策略。  相似文献   

11.
计及负荷率分档的峰谷分时电价定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大中工商业用户负荷率电价与峰谷电价的配合问题,结合我国电力体制和电价制度环境,基于消费者需求和供电成本异质性,构造了负荷率分档用户的用电消费细分市场,建立了各档用户的边际供电成本模型及需求价格弹性模型。应用边际成本定价理论,构建了计及负荷率分档的峰谷分时电价模型。该模型采用分层协调优化的方法:第一层深入分析每一负荷率档位用户的边际电量成本和边际容量成本,应用密度聚类技术及两部制定价理论,建立了每一负荷率档位及其两部制平均电价水平的制定方法。第二层以各档平均电度电价水平为约束,以削峰填谷为目标,基于电量电价弹性矩阵构建了负荷率峰谷分时电价协调优化模型。该模型综合协调了效率、公平和削峰填谷多重目标,算例验证了其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摘 要:针对柔性负荷不断接入背景下,用户参与电网调节潜力能力的持续提升,基于负荷用户的调节潜力大小对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聚类分析。在峰谷分时电价背景下,基于用户心理学原理构建基于峰谷分时电价的负荷转移率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构建基于峰谷分时电价的用户调节潜力指标,并利用该指标对负荷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聚类分析,通过与传统基于日负荷曲线以及典型负荷特性指标的聚类算法进行结果对比,证明了该算法聚类结果的有效性与正确性,同时通过对大规模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聚类分析,证明基于调节潜力指标的聚类分析算法的聚类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周凌锋  王杰 《电测与仪表》2018,55(22):67-72
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用户和电力公司利益的电动汽车分时电价策略。结合用户充电特性,建立了电动汽车需求响应模型。以用户和电网经济效益最大和电网波动最小为目标,通过NSGA-II算法求得了问题的Pareto解集。结合模糊隶属度的方法找到了其中的折中解,并作为最优分时电价。进一步,研究政府补贴额对用户响应参与度的影响,并定量计算出使用户达到最大响应度的最小补贴值。结果表明,分时电价响应制度能很好地激励用户参与到电价响应中来。同时,政府适当增加补贴能更好激励用户参与电价响应。本文提出的电价政策对电网公司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电力需求短期分时价格弹性的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生产经济学中的要素派生需求理论,论证了电力需求对峰谷电价短期价格弹性的特性,揭示了自弹性和交叉弹性之间的关联性,得到各时段自弹性与交叉弹性之和为0的结论,其物理意义是各时段电价等幅变化在短期内不改变用户的日用电分布。作为上述结论的应用,提出了在季节性峰谷电价定价中,在达到一定负荷控制目标的同时调节电力公司和用户效益分享比例的方法。最后对短期价格弹性的特性进行了实例验证,并对所提出的季节性峰谷定价方法给出了数字算例。  相似文献   

15.
分时电价作为一种价格型需求响应方式,通过峰谷差价引导用户"削峰"与"填谷",有效抑制负荷波动,提高社会效益,得到了广泛推广。总结国内外开展的TOU研究与实践。论述了基于电能成本和基于负荷响应的TOU价格决策模型,分析了需求侧响应背景下TOU价格制定与时段划分方法及其现状,并着重对用户响应行为分析方法进行了归类分析。总结了国内外TOU执行方式与范围,分析了实行TOU的成本与收益。最后在此基础上,讨论了TOU体系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开展TOU的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博弈论的分时电价模型及其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时电价是电力市场中削峰填谷、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分时电价的确定必须考虑政府、电力公司和用户等利益相关者.基于在政府限价的前提下允许电力公司调整电价以实现电力负荷控制的目标,利用博弈论制定了由政府确定电价水平、电力公司确定电价、电力用户确定用电量的分时电价模型.对该模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价格机制是引导城市公共建筑调整用电行为的手段之一。为评估价格对城市公共建筑用电行为的影响及进一步挖掘城市公共建筑群作为可控负荷式虚拟电厂能源资源参与到电力调度或电力市场交易中,文章通过引入分时电价机制和用户心理学模型,对城市建筑日负荷曲线进行调整,形成考虑价格要素的日计价拟合负荷曲线;采用结合了聚合聚类法和模糊C均值法的两阶段聚类分析算法,对调整后的日负荷曲线进行聚类分析。根据上述方法,通过对100个典型负荷的聚类分析,验证了文章所选算法的有效性,并进一步探讨了通过价格机制引导不同的城市建筑负荷调整用电行为的潜力,为利用价格手段深入挖掘城市公共建筑群作为虚拟电厂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Time-of-use (TOU) pricing 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demand-side management (DSM), but the cost of supplying power during critical peak periods remains high under TOU prices. This affects power system reliability. In addition, TOU prices are usually applicable to medium- and long-term load control but cannot effectively regulate short-term loads. Therefore, this paper proposes an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TOU pricing and changes the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patterns during the critical peak periods through a critical peak rebate (CPR). This reduces generation costs and improves power system reliability. An optimization model for peak-flat-valley (PFV) period partition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fuzzy clustering and an enumeration iterative technique. A TOU pricing optimization model including grid-side and customer-side benefits is then proposed, and a simulated anneal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SAPSO) algorithm is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Finally, a CPR decision model is developed to further reduce critical peak load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odel and algorithm is illustrated through different case studies of the Roy Billinton Test System (RBTS).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电力市场体制下,供电公司需要制定需求侧分时电价以提高电网效率,而政府对销售电价体系制定承担着监管责任。从Ram sey-Boiteux定价的基本思路出发,将不同时段的电力供给看作具有相互替代性的不同服务,考虑电力负荷和分时电价的特殊性,建立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需求侧分时电价模型。模型将峰时段可能造成的阻塞成本上涨或新增电网投资作为外部性因素,引入超弹性概念修正各时段负荷需求价格弹性,并增加带权重的Ram sey指数保障社会福利分配的相对公平,为政府确定分时电价水平以激励性监管供电公司的需求侧分时电价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峰谷电价作为一项需求侧管理政策,通过价格杠杆实现转移地区高峰电力需求目的。以唐山地区不同用电性质的典型大用户为例,通过数据对典型大用户峰谷电价执行的特点进行分析,阐述了峰谷电价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政策调整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