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洪家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地处狭窄河谷,左岸陡右岸缓,根据地形,地质条件设计对趾板布置与结构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和优化,形成了目前比较适宜狭窄河谷的等宽连续窄趾板型式。本文主要阐述狭窄河谷中的洪家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趾板的结构布置和结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2.
洪家渡水电站拦河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79.5m,为目前国内外高面板堆石坝之一。坝址处于高山峡谷岩溶地区,河谷狭窄,岸坡陡峻,在洪家渡面板堆石坝设计过程中,围绕减少岸坡开挖和填筑工程量,减小坝体不均匀沉降,确保止水效果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就堆石坝的布置、坝体分区、趾板布置、周边缘结构、坝顶结构等进行优化设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洪家渡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地处狭窄河谷 ,岸坡陡缓不匀 ,趾板的结构布置和结构设计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叙述了洪家渡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趾板的结构布置、结构控制点的拟定 ;同时还从立体几何的角度 ,对采用CAD中的三维空间作图法求解趾板空间结构控制点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洪家渡水电站面板堆石坝以179 5m的坝高居目前国内在建面板堆石坝坝高之首,由于筑坝设备的选型对施工进度和质量均有重大影响,为此认真进行了选择。文章主要介绍该水电站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所使用的2类典型的筑坝设备———碾压设备和边坡修整设备的选型及其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5.
洪家渡面板堆石坝接缝止水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洪家渡面板堆石坝坝高 179 5m ,地处岩溶峡谷地区 ,左岸陡峻、左右岸地形不对称的特点 ,在面板坝接缝止水设计中 ,借鉴国内外面板堆石坝建设的最新成果和经验 ,对原初步设计进行了止水优化。并结合科研项目通过周边缝表层止水结构模型试验和止水结构的设计研究 ,提出了改进设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洪家渡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接缝止水的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7.
洪家渡水电站是乌江梯级的“龙头”电站,是国家“西电东送”的启动工程。该电站坝址位于岩溶地区的狭窄河谷中,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在进行电站的枢纽布置和建筑物选型设计时,充分利用电站特殊的地形地质条件,扬长避短,对狭窄河谷上的高面板堆石坝、岩溶地区的大型水工隧洞、地面厂房的新型结构等一系列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推行动态设计优化理念和依靠科技攻关与技术创新,形成了洪家渡水电站独具特色的工程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洪家渡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分期设计 ,分析了影响填筑分期的因素 ,总结了狭窄河床高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分期设计应考虑的问题是 :导流与度汛方式 ;地形条件及施工道路布置 ;施工强度与工期要求 ;面板分期原则及坝体临时断面的宽度和坡度等。  相似文献   

9.
洪家渡面板堆石坝分期填筑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家渡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79.5 m,坝顶长度427.79 m,坝体基础部位上下游方向最大宽度500 m,总填筑量900万m3,平均填筑强度30万m3/月,在填筑期内90%的时间内是一条路上坝.因此,洪家渡面板堆石坝现场的客观条件决定了坝体填筑做不到全断面上升,只能分期填筑,分期挡水度汛.垫层料的开裂、面板的开裂和脱空与坝体的填筑分期、大坝的填筑速率密切相关,合理的填筑方案会避免或大大减小面板发生拉伸性裂缝和弯曲性裂缝的可能性.洪家渡面板堆石坝经过反复的方案比较、计算,在总结了天生桥面板堆石坝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得出了合理的大坝填筑分期方案,预测出洪家渡面板堆石坝开裂问题较小.  相似文献   

10.
在借鉴国内外峡谷区面板堆石坝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阐述对洪家渡面板堆石坝设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积石峡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积石峡水电站拦河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03 m。坝址位于高山峡谷地区,河谷狭窄且不对称,岸坡陡峻。在设计中,围绕减少岸坡开挖和填筑工程量、减小坝体不均匀沉降、确保止水效果等关键技术问题,就堆石坝的布置、坝体分区、趾板布置、周边缝结构、坝顶结构等进行了优化设计,为在不对称狭窄河谷上建造高面板坝积累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2.
新屯水库大坝是一座采用C25W10F100混凝土的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78.5 m,坝基地质条件较复杂,需对坝体结构、布置和基础处理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工程地形地质条件,首部枢纽设计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左岸正槽式溢洪道、左岸取水兼泄洪放空系统(导流洞改造)三大部分组成。经多次优化调整后,枢纽布置、大坝经济断面体形、坝基处理等均满足《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SL 228-2013)对高坝的有关规定,已获得审查批准。  相似文献   

13.
彭水水电站的勘测设计与科研工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30多年来,针对坝址地形、地质条件及水文特性,对枢纽布置、坝型及泄水建筑物、电站主厂房轴线、尾水洞体型和通航建筑物型式等主要技术问题开展了多方案研究,确定了长溪坝址及河床泄洪、右岸地下厂房、左岸通航建筑物的枢纽布置格局,以及大坝采用碾压混凝土弧形重力坝、主厂房采用与岩层走向呈0°角布置、电站尾水采用变顶高隧洞、通航建筑物采用船闸加升船机的建筑物型式方案.这些研究较好地解决了彭水水电站设计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二滩拱坝的泄洪消能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尹大芳  饶宏玲 《水电站设计》1998,14(3):27-31,51
结合二滩高拱坝、大泄量、窄河谷的特点,全面介绍了该工程的洪水标准及泄洪消能布置原则、泄洪消能建筑物的布置特点及在结构设计、水力学设计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结合荔波县拉寨水库枢纽概况,根据选定的下坝址水文、地形及地质条件,坝型选择了重力坝和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型进行比选,从工程地质条件的适宜性、建筑物布置、施工条件等技术经济方面进行比选,最终选择重力坝方案,施工技术简便,布设紧凑,经济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隔河岩大坝建于90年代,以其新颖的结构和有效的消能方式以及高速的建设速度为世人瞩目,文章简单介绍了其结构布置及初期运行状况,特别是拦洪泄洪的大坝工作性状。  相似文献   

17.
我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发展与经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蒋国澄 《水力发电》1999,(10):45-48
我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建设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到1998年底已建成42座,在建32座,待建的更多。目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居世界前列,在技术上也有所创新和改进、主要表现在对地形地质条件的适应性,枢纽布置考虑土石方平衡、泄洪建筑物布置、坝体分区和筑坝材料应用、面板混凝土、接缝止水结构和材料、施工导流与渡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杨房沟水电站坝址河谷狭窄,洪峰流量大,枢纽最大泄洪功率为10 960 MW,在国内拱坝中处于较高水平.水电站泄洪消能采用“坝身表、中孔泄洪+坝下水垫塘”布置型式.文中通过方案比较,泄洪建筑物采用3个表孔和4个中孔的坝身集中泄洪方案,下游消能建筑物采用水垫塘+二道坝方案.表孔出口采用收缩型式、中孔出口采用收缩型式的宽尾墩.结合泄洪雾化分析,对水垫塘两岸边坡采用混凝土护坡、喷锚支护和排水孔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叶巴滩水电站高拱坝工程地形地质条件、枢纽布置、施工等特点,对其导流洞布置方案进行了优选。通过全面的经济技术分析,对初拟的等断面双洞布置方案、大小导流洞布置方案、单洞布置方案进行比选,并进一步优选导流洞洞径。结果表明,等高程等断面分岸布置的导流洞布置方案较优,为高拱坝导流洞布置方案的设计及优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