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吡虫啉拌种对小麦种子萌发和生长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纸床和土床2种方法,研究吡虫啉不同剂型、不同用量拌种对小麦发芽、出苗及麦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纸床法,每千克麦种用吡虫啉70%湿拌剂有效成分0.5~1.5g、高巧60%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0.5~1.5g拌种,对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无明显影响,用吡虫啉70%湿拌剂有效成分2.0g、高巧60%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2.0g拌种,发芽势、发芽率显著低于不拌种处理;采用土床法,每千克麦种用吡虫啉70%湿拌剂有效成分1.0~4.0g、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1.0~2.0g拌种,小麦种子的发芽率与不拌种处理无显著差异,苗高显著高于不拌种处理。试验还发现,吡虫啉、高巧拌种用量不超过2.0g,播种后前4d对小麦种子出苗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出苗数和苗高均低于不拌种处理,4d后,拌种处理的小麦种子发芽率与不拌种处理无差异,且拌种处理的小麦苗高而壮,叶宽而深绿,根系发达,显著优于不拌种处理,其后随着用药量的倍增种子的发芽率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2.
18%福·戊悬浮种衣剂防治小麦散黑穗病药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8%福·戊悬浮种衣剂防治小麦散黑穗病药效研究结果表明,18%福·戊悬浮种衣剂对小麦散黑穗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效随着使用剂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在70~200g剂量范围内拌100kg种子防效均达90%以上,且对小麦出苗和生长安全,可以推广使用,建议用量为100g拌100kg种子,于播前进行拌种处理。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小区和温室试验,研究了18.6%拌·福·乙悬浮种衣剂对棉蓟马的防效及在棉株体内的消解动态。结果表明:18.6%拌·福·乙悬浮种衣剂可以提高棉花出苗率,增幅为18~23个百分点,乙酰甲胺磷在棉苗体内的残留时间为32d左右,18.6%拌·福·乙悬浮种衣剂提前拌种对棉花出苗和对棉蓟马的防效没有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种衣剂对甜玉米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甜4号和金菲2个甜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用多.福.克,生物拌种剂,12%克.甲硫悬浮种衣剂,3%辛硫磷和帅苗(氯氰菊酯)等5种不同类型种衣剂包衣处理,通过种子的发芽势、田间成苗率和活力指数比较,结果表明,甜玉米种子发芽在品种间存在差异,超甜4号发芽比金菲要好,种衣剂处理对甜玉米种子发芽调控也存在显著差异,生物拌种剂对甜玉米发芽调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用生物型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以未包衣种子作对照,把3种不同含水量的油菜种子分别密封贮藏在高、中、低3种不同温度条件下,分期取样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含水量为4.1%的来包衣种子在所有贮藏温度条件下均能保持较高的发芽率,而含水量为8.6%的在25℃、35℃条件贮藏后种子发芽率均有所下降,含水量为11.1%的种子则劣变加快,在贮藏温度35℃条件下经3个月贮藏后发芽率降为0.生物型种衣剂包衣油菜种子在所有贮藏条件下劣变速度均低于未包衣种子.相对于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的提高,包衣种子的发芽率下降较慢,经1年贮藏后所有的包衣种子均能保持75%以上的发芽率.包衣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指数也均高于未包衣的对照种子.  相似文献   

6.
7种杀菌剂处理棉花种子防治苗期立枯病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7种不同杀菌剂包衣处理棉花种子,研究杀菌剂对棉花苗期立枯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棉花出苗率和发芽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杀菌剂比单剂杀菌剂防治棉花苗期立枯病的效果好。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对棉花立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平均防效达到90.3%,极显著高于100 g/L嘧菌酯悬浮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400 g/L萎锈·福美双悬浮种衣剂、350 g/L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的防治效果较好,2年结果均在80%以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较低,2012—2013年2年平均防效为66.1%。发芽率和出苗率结果表明,供试杀菌剂对棉花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影响不显著;在一定条件下,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400 g/L萎锈·福美双悬浮种衣剂、350 g/L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100 g/L嘧菌酯悬浮剂包衣处理棉花种子后能够极显著提高棉花种子的出苗率。  相似文献   

7.
用生物型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 ,以未包衣种子作对照 ,把 3种不同含水量的油菜种子分别密封贮藏在高、中、低 3种不同温度条件下 ,分期取样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变化 ,结果表明 :含水量为 4 1 %的未包衣种子在所有贮藏温度条件下均能保持较高的发芽率 ,而含水量为 8 6%的在 2 5℃、3 5℃条件贮藏后种子发芽率均有所下降 ,含水量为 1 1 1 %的种子则劣变加快 ,在贮藏温度 3 5℃条件下经 3个月贮藏后发芽率降为 0 生物型种衣剂包衣油菜种子在所有贮藏条件下劣变速度均低于未包衣种子 相对于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的提高 ,包衣种子的发芽率下降较慢 ,经 1年贮藏后所有的包衣种子均能保持75 %以上的发芽率 包衣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指数也均高于未包衣的对照种子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杀菌、杀虫种衣剂对水稻发芽的影响和对病虫防控效果。开展了11%精甲?咯?嘧菌种子处理悬浮剂、350克/升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25克/升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嘧菌脂悬浮种衣剂这4种杀菌种衣剂, 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5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种衣剂、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35%丁硫克百威悬浮种衣剂4种杀虫种衣剂分别对水稻发芽和根的生长影响以及防控恶苗病、稻蓟马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除了35%丁硫克百威悬浮种衣剂外, 4个杀菌拌种剂和3个杀虫拌种剂对水稻发芽率、苗高、根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四川红种子棉花种衣剂为新型种衣剂,中等毒性,本试验为验证四川红种子棉花种衣剂的种衣效果,给生产提供依据。一、试验材料及方法1.供试药剂种类及药种比①四川红种子棉花种衣剂拌种(处理 A):50千克种子 1千克四川红种子棉花种衣剂拌种。②福多甲种衣剂(处理 B):100千克种子 0.6千  相似文献   

10.
在小麦播种前使用优拌悬浮种衣剂拌种,试验设种衣剂有效成分用量1.2、2.4和3.6 g/kg计3个处理,以不拌种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优拌悬浮种衣剂不同用量对小麦蚜虫防治效果以及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拌悬浮种衣剂拌种会推迟小麦的出苗时间,但对小麦出苗率、单株分蘖数、株高和单株鲜重均无明显的不良影响,对不同时期麦蚜的防治效果均90%,产量较CK增加16.65%~24.76%。从用药成本以及种衣剂不同用量对蚜虫控制效果和小麦产量的影响综合考虑,认为小麦拌种的种衣剂有效成分适宜用量为2.4 g/kg。  相似文献   

11.
用甲枯·福美双、26%福多甲枯悬浮种衣剂包衣棉种,以不包衣处理为对照,通过试验调查不同种衣剂对棉花苗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以及使用后对棉花的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应用以及科学制定棉花种子包衣技术方案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用供试种衣剂包衣棉种,能显著提高棉花出苗率和保苗率,并对棉花幼苗根系的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其中,用26%福多甲枯悬浮种衣剂包衣棉种,对提高棉花出苗率、保苗率以及促进棉花幼苗根系生长的效果显著优于甲枯·福美双。  相似文献   

12.
一、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1、种子质量。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6%。2、种子处理(1)药剂闷种为防治地下害虫或苗期害虫,用50%的辛硫磷乳油1kg兑水40kg闷400kg种子;(2)种子包衣或拌种:①种子包衣在地下害虫重,而玉米丝黑穗病轻的地块,干籽下地,可选用35%的多克福种衣剂或20%的呋福种衣剂,按药种比1:70进行种子包衣;催芽坐水种时,按药种比1:75~80  相似文献   

13.
以20%呋.福玉米种衣剂为对照药剂,对30%氯氰菊酯悬浮种衣剂防治玉米田地下害虫的防效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0kg种子拌30%氯氰菊酯悬浮种衣剂200ml对地下害虫的防效较好,出苗后10d和定植后25d的防效分别为93.2%和93.4%,与对照药剂20%呋.福玉米种衣剂2000ml拌100kg种子的防效相当,且对作物安全,可以作为目前有机磷类农药和呋喃丹种衣剂的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棉花种子发芽率,在室内采用沙培进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对棉花种子发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棉花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提高。其中,用NAA+GA3拌种,棉花种子发芽率比对照提高18.3个百分点;用SNP拌种,棉花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比对照增加31.2个百分点、27.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水杨酸浸种对不同温度和盐浓度下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抗虫杂交棉为材料,研究了水杨酸(SA)浸种对不同温度和盐浓度下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SA能显著提高不同温度和盐浓度下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但在不同温度和盐浓度下SA浸种对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影响不同。较低温度(12℃)下,0.3%NaCl浓度时SA浸种较未采用SA处理种子发芽率提高179.7%,而0.9%NaCl浓度下SA浸种较未采用SA处理种子发芽率提高494.7%。0.3%NaCl浓度、温度12℃下SA浸种较未采用SA处理种子发芽势提高581.1%,而在0.3%NaCl浓度、温度24℃下SA浸种处理较未处理种子发芽势提高1.8%。研究认为水杨酸能缓解低温和盐胁迫对棉花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16%甲.福.咪悬浮种衣剂包衣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100 kg水稻种子用16%甲.福.咪悬浮种衣剂267~400 g包衣处理对苗期立枯病平均防效为90.21%~98.49%,对秧田恶苗病平均防治效果为91.67%~96.88%,对本田恶苗病平均防治效果为96.88%~100.00%,使用方便、防治效果好,对水稻安全、无药害。推荐田间用量以每100 kg水稻种子用16%甲.福.咪悬浮种衣剂267~400 g于水稻浸种前拌种包衣为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适合小麦包衣的新型高效种衣剂。[方法]选用市场上销售的4种小麦拌种剂,了解这4种小麦拌种剂对小麦出苗率、防病效果、干重、鲜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处理1(2.5%的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处理2(25%的迈舒平悬浮种衣剂)、处理3(3%的敌萎丹悬浮种衣剂)能有效地提高小麦出苗率;在预防小麦纹枯病方面,4个处理较对照均有明显的差异;4个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均较对照有所提高。[结论]25%的迈舒平悬浮种衣剂拌种在提高小麦出苗率、预防小麦纹枯病以及产量性状等方面均有显著效果,建议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出合适的芡实种子包衣剂。[方法]以苏芡2号和青子芡2个芡实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用30%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噻虫胺悬浮种衣剂、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1%唑醚·灭菌唑悬浮种衣剂、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4.23%甲霜·种菌唑悬浮种衣剂、22.4%氟唑菌苯胺悬浮种衣剂、62.5 g/L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共8种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对芡实种子的发芽率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芡实种子发芽率在品种间存在差异,苏芡2号比青子芡发芽率高;不同包衣处理对发芽率的影响具有差异,其中4.23%甲霜·种菌唑悬浮种衣剂效果优于其他处理,苏芡和青子芡发芽率分别为58.49%和42.05%,与对照发芽率差异不显著;药剂处理后芡实的叶片存在一定畸形和矮化症状。[结论]4.23%甲霜·种菌唑悬浮种衣剂对芡实种子发芽率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对芡实生长存在一定的胁迫作用,需要进一步优化药剂施用方法。该研究结果可为芡实种衣剂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27;吡·福·多悬浮种衣剂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介绍了27;吡·福·多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配比的室内筛选、助剂配方研究、主要技术指标和田间药效等.田间试验表明:27;吡*福*多悬浮种衣剂在试验剂量下对棉花出苗无不良影响,以1∶40~60的药种比例处理棉花种子,对棉花苗期病虫害(地老虎、棉蓟马、立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种衣剂种类、拌种时间不同的情况下防治棉花蓟马效果.[方法]2009和2010年在新疆喀什地区进行小区试验.[结果]同一种衣剂拌种时间不同对棉蓟马的防治效果不存在显著影响.此外,在5个类型的种衣剂筛选试验中,种衣剂1的平均防效为86.8;,高于种衣剂4和5,显著高于种衣剂6和7.[结论]播种前拌种对棉蓟马的防治效果最好.在棉花生产中,推荐使用种衣剂1(即18.6;拌福乙种衣剂)防治蓟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