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ernicke脑病是少见的急性起病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累及中脑导水管周围。乳头体和下丘脑周围,它是由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严重神经疾病,最常见于慢性酒精中毒者及妊娠剧烈呕吐患者中,现将我院1998年6月—2003年9月诊治的14例曾行MRI检查的病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Wernicke脑病的MRI诊断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例确诊为Wernicke脑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患者均行MRI检查。结果:病变均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T2FLAIR呈高信号,4例DWI呈高信号。导水管周围、桥脑被盖异常信号6例,双侧丘脑、第三脑室周围对称性异常信号5例,乳头体、穹窿、丘脑下部及第四脑室周围异常信号3例。其中2例病变累及范围广泛,包括双侧丘脑、第三脑室、桥脑被盖及导水管周围结构。结论:Wernicke脑病的MRI表现典型,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非酒精中毒性韦尼克脑病的认识、早期诊断率及预后判断能力。材料和方法:对我院1999—2006年收治的12例非酒精中毒性韦尼克脑病患者临床特征、颅脑磁共振成像特点及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非酒精中毒性韦尼克脑病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大多病例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颅脑MRI检查显示韦尼克脑病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临床预后和转归与其脑部组织损害范围相关,其典型主要表现为内侧丘脑、第四脑室底部及侧脑室、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周围等脑组织对称性T2加权及FLAIR异常高信号,深昏迷患者出现大脑皮质损害。乳头体萎缩少见,增强可见强化。深昏迷及大脑皮质受损的患者预后不佳,其余患者及时给予维生素B1治疗,预后良好。结论:大多非酒精中毒性韦尼克脑病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颅脑MRI有一定特异性,具有诊断和预后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Wernicke脑病(Wernicke's encephalopathy,WE)的MRI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临床确诊并具有完整MRI资料的11例WE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病变对称性分布于丘脑内侧、第三脑室周围灰质及乳头体.3例病变位于第三脑室周围灰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2例病变位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丘脑内侧并乳头体萎缩.1例病变位于丘脑内侧、第三脑室周围灰质及顶枕叶皮质区.病变于T1WI为等或低信号,T2WI表现为高信号;FLAIR序列呈高信号;4例急性期病变DWI图像呈高信号.2例增强扫描病例示乳头体呈结节状强化.结论 WE具有典型的MRI表现,对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迷路进路中所遇到的耳蜗导水管及其周围的结构提供显微解剖学及CT影像学依据。方法 选用20具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共40侧)进行耳蜗导水管的显微解剖及测量,并对5具(10侧)成人尸头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 耳蜗导水管外口宽度为2.64=0.82mm,长度为8.40士1.35mm,耳蜗导水管外口到内听道下唇的距离为5.53士0.93mm,外口至Ⅸ、Ⅹ、Ⅺ脑神经距离为1.08=0.36、271土0.63和4.52士1.25mm。耳蜗导水管外口至岩下赛为1.14土0.46mm。螺旋CT冠状位扫描只能显示耳蜗导水管的岩骨段,轴位扫描对耳蜗导水管的岩骨段及听囊段均能显示。结论 对于耳蜗导水管CT轴位扫描较好;在迷路进路于术中,耳蜗导水管可作为一避免伤及其他重要结构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李祥  朱文珍 《放射学实践》2006,21(7):662-662
图1T2FLAIR示中脑被盖、中脑导水管周围长T2信号。图2T2FLAIR示第三脑室旁、内侧丘脑对称性长T2信号。病例资料患者,女,49岁。胆道及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及胆道取石术后45天,曾因胆漏再次行修补术,术后极少进食,一直静脉补充葡萄糖、电解质、水、维生素B6和维生素C。近期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双侧眼球震颤及活动障碍、指鼻试验不准、反应迟钝、四肢腱反射减退,有时出现神志不清。实验室检查:血浆总蛋白稍低。MRI检查:T2WI和T2FLAIR示两侧丘脑、中脑被盖、中脑导水管周围及第三脑室旁长T2信号改变(图1、2),诊断为Wernicke…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正常前庭导水管在CT图像显示的形态。方法收集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行颞骨CT扫描患者112例。由两位放射学医师独立在横轴位、单斜位、双斜位图像上对前庭导水管远段的中点及外口进行测量,计算观察者间一致性及变异系数,统计前庭导水管显示为裂隙样、管状结构、未显示的例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T表现为管状结构144例,裂隙状结构75例,未见显示的5例,前庭导水管在各层面上显示不同形态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前庭导水管的中点及外口在横轴位、单斜位、双斜位图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7.4%,33.0%;36.5%,40.5%;47.5%,64.5%。两位放射学医师在各层面上前庭导水管中点的测量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结果显示前庭导水管在横轴位、单斜位、双斜位图像上形态及大小有高度的变异性,可以表现为裂隙状、管状,少数无显示。  相似文献   

8.
1 病历简介患者 ,男 ,2 1岁 ,维吾尔族。 1999年 6月 8日因阵发性心悸、气短半年 ,加重 1个月入院。患者于 1998年 8月劳累后出现心悸、气短、全身乏力 ,未治疗 ,休息后好转。 1998年 11月因过度疲劳及受凉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伴发热 ,体温在 38℃以上。曾在当地医院治疗后好转 ,但仍反复发作 ,至 1999年 5月17日上述症状明显加重 ,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不能平卧 ,于7月 15日来我院住院检查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常规检查血液 ,检出HIV阳性 ,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艾滋病监测中心用PA法确诊为HIV I抗体阳性。但患者否认吸毒、乱性、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Wernicke脑病的MRI特点。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Wernicke脑病的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37~68岁,平均48岁。MRI表现为Ⅲ、Ⅳ脑室及中脑导水管周围对称性的长T1长T2异常信号4例,其余依次为穹隆柱(2/5)、乳头体(2/5)、视交叉(1/5)、小脑上蚓部(1/5)及皮质下白质(1/5)异常信号。1例尸检表现为Ⅲ、Ⅳ脑室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充血、水肿和点状出血。结论:Wernicke脑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MRI可对其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男 ,4 6岁 ,因“呕血 1小时”主诉于 1999年 7月 2 0日急诊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1年 ,血压最高达 2 4 /16kPa ,间断服用降压药物。否认消化性溃疡 ,肝硬化病史。患者于1小时前因少量饮酒后出现恶心、呕吐 ,呕吐物开始为所进食物 ,随后出现大量咖啡样血液 ,并伴有凝块 ,呕吐血液总量约 30 0ml,无黑便 ,稍感头晕、头痛 ,无肢体麻木、活动障碍及意识障碍。被送我院途中又呕吐数次 ,均为鲜红色血液 ,总量约 70ml。入院查体 :体温 36℃、脉搏 6 2次 /min、血压2 7/18kpa ,神志清醒 ,精神差 ,查体合作。皮肤巩膜无黄染、出血点、…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5岁,因上腹痛、乏力、纳差、尿黄1 d,神志不清6 h于1999-06-15入院.缘于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乏力、纳差、尿黄,无发热、腹泻、尿少、尿频、尿急.在村卫生院就诊,诊断为"病毒性肝炎",予护肝、对症等治疗,无好转,于6 h前出现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无呕吐、抽搐,转入我院门诊,以"肝昏迷"收入院.患者有"乙型肝炎"病史4年.  相似文献   

12.
我院 1999年收治了 1例良性十二指肠淤滞伴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的患者 ,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 患者 ,男 ,17岁 ,学生。于 1994年 8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胀痛 ,进食后加重 ,伴低热 ,呈间断性发作 ,被当地医院以“急性胃炎”收治。 1999年 5月被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并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第 4天出现腹胀、腹痛 ,伴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给予胃肠持续减压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抗炎治疗 ,仍无明显好转 ,于术后 7d来我院求治。查体发育正常 ,消瘦 ,腹部呈舟状 ,右下腹可见一约5cm长麦式切口瘢痕 ,脐右可见肠型。…  相似文献   

13.
涂东  张勇  刘惠 《西南国防医药》2006,16(2):126-126
云南红河地区居民大多有烹服中药“大草乌”及用草乌或川乌等泡酒的习俗,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疼痛等疾病,但烹煮或浸泡不当,服用后常导致部分人中毒反应。1999年1月~2004年6月我院共收治急性乌头碱中毒32例,现将救治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35~60岁,平均47岁。均有明确烹煮食草乌及服用川乌药酒史,用量10~200 g不等。食用草乌10例,于1~2 h后出现中毒症状,服川乌药酒22例,于10~30 min后出现中毒症状。(2)临床表现: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口唇和肢体麻木,为最先出现的症状,伴头昏、乏力、恶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临床及X线表现。方法:收集我院于1999年10月至2005年10月间住院并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80例胸片进行分析。结果:毛细支气管炎的X线表现主要为弥漫性肺气肿,肺门周围问质浸润及支气管周围炎,肺门淋巴结肿大。结论:通过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特点,胸部X线表现及病理基础的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为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的高分辨率CT(HRCT)及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患者的影像资料,包括HRCT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图像及MRI,观察病变侧内、中耳各解剖结构的形态,测量病变前庭导水管的径线,总结分析本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21例患者中,双侧患病18例,单侧3例,18例为单纯前庭导水管扩大,2例合并双侧耳蜗发育不良,1例合并单侧听骨链畸形.结论 综合应用HRCT的MPR、CPR图像及MRI,可更全面诊断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及其伴发畸形.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冠状动脉心腔瘘极少见 ,而右冠状动脉左室瘘更为罕见 ,我院诊治先天性巨大右冠状动脉并左室瘘 1例 ,报道如下。患者男 ,19岁 ,发现心脏杂音 12年 ,爬坡或过度活动后出现心悸、气短、紫绀 ,曾在外院诊为“二叶式主动脉瓣”。于1999年 5月 4日到我院诊治。专科检查 :胸部外形正常 ,心尖搏动位于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上 ,搏动弥散 ,有抬举感 ,叩诊心界向左扩大。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Ⅳ级杂声 ,向左腋下传导。心率为 5 3次 /min。心脏彩超提示 :先天性心脏病 ,右冠状动脉瘘入左室。心电图 :(1)窦性心动过缓 ;(2 )左室离心性肥大 ;(3)下壁…  相似文献   

17.
1病例报告 患者女,44岁。因右小腿远端及踝部外侧肿物30余年就诊。肿物起初为鸡蛋大小、质软,无疼痛及不适感。后肿物逐渐增大,踝部内侧也出现相同质地包块并逐渐增大,于1995年在某医院诊断为血管瘤并行切除术。术后包块很快复发并逐渐增大,内侧肿物20cm×15cm,外侧肿物5cm×5cm。MRI检查:右下肢、右踝关节周围、右足软组织明显肿胀,可见大片长T1长T2信号弥散于肌肉间和骨质周围、跟腱周围,边界不清,内见粗大迂曲血管,周围肌肉萎缩。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汉,49岁,已婚,四川成都人。因右耳前肿物进行性增大1年,于1999年5月1日到我院皮肤科就诊,取部分肿物进行病检报告为右耳屏前毛根鞘瘤恶变,浸润皮下组织。遂于1999年5月3日入我科住院。追问病史,患者1年前右耳屏前1cm 处出现一0.4cm×0.4cm 大小,质中、黄褐色肿物,不痛不痒,肿物表面经常脱屑,随后有黄色液体流出,患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38岁。因左下肢烫伤后瘢痕32年溃疡2年,左股内侧溃疡1周于2006年09月来我院就诊。患者6岁时左下肢烧伤后继发感染,于当地医院治疗(具体用药不详),创面愈合留大片瘢痕,部分高出皮面,部分呈萎缩状。随年龄增长,瘢痕逐渐缓慢增长,并出现淡褐色色素沉着及色素减退斑,瘙痒明显,自觉活动不受限。2年前瘢痕中央出现溃疡并逐渐增大,自行给予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4月前在外院行自体植皮术及活检术,病理诊断“鳞状细胞癌”。1周前左股内侧出现一约花生米大局限性隆起结节,质中等,伴有瘙痒感,逐渐长大至鸡蛋大小,并于肿块及周围皮肤处出现溃疡,再次行活检术,病理检查为:“左股内侧鳞癌”。  相似文献   

20.
张琦  鹿松  王丽华  宋修峰 《放射学实践》2021,36(8):1048-1051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Wernicke脑病的临床特点及MRI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9年11月我院7例Wernicke脑病患儿的临床和MRI资料。结果:7例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1例伴有眼肌麻痹,2例有共济失调。主要MRI为脑实质内多部位受累,病变部位包括丘脑内侧(7例)、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6例)、第三脑室周围(4例)、四脑室底(4例)、尾状核和豆状核(2例)和乳头体(1例),病灶均对称性分布,T1WI上呈等或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T2-FLAIR图像上呈高信号,DWI上5例可见高信号灶。所有患儿经维生素B1治疗3~10天后症状和体征逐渐好转,MRI显示颅内异常信号的范围减小或完全消失。结论:儿童Wernicke脑病的临床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在及时诊断和治疗后神经系统症状可完全逆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