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预测膀胱癌患者复发或转移的风险对于判断预后及指导综合治疗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TNM分期不能充分反映膀胱癌的生物学特征,寻找分子指标来预测患者复发或远处转移的风险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驱动蛋白家族成员20A(KIF20A)蛋白在高级别T1(T1HG)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测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2月于本院泌尿外科首次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切除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3 cm)标本94例,经术后病理诊断为T1HG膀胱癌。免疫组化法检测KIF20A蛋白表达水平。术后通过膀胱镜监测肿瘤复发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KIF20A蛋白表达水平预测术后复发的价值。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膀胱癌患者癌组织中KIF20A mRNA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织(P<0.05);且KIF20A高表达组膀胱癌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12)。临床样本分析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T1HG膀胱癌组织中KIF20A蛋白阳性表达率升高(12.8%vs 64.9%,P<0.001),KIF20A蛋白表达水平与年龄、吸烟史、肿瘤直径、T1亚分期、病理分级有关(均P<0.05)。KIF20A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时间较阴性表达组患者短(log-rankχ^(2)=16.154,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显示,KIF20A蛋白阳性表达是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33,95%CI:1.451~6.339,P=0.003)。结论KIF20A蛋白在T1HG膀胱癌组织中高表达,有望成为预测膀胱癌术后复发风险的有效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转移复发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存的主要障碍。早期识别或预测哪些患者易于转移复发有助于及时有效地治疗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人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可以预测转移复发的指标,传统意义的预测指标包括肿瘤TNM分期、肿瘤大体及组织学与形态学特征,但这些难以准确预测肿瘤患者的预后。分子标记物可提供常规组织病理学特征以外的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与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 4 8例膀胱癌存档标本和 4例正常膀胱组织中bFGF的蛋白表达。结果 :4 8例膀胱癌存档蜡块中有 2 3例阳性 ,浸润性癌显著高于浅表癌 (P <0 .0 1) ,除G1和G2 之间外各分级阳性率之间差异也有显著性。阳性着色定位于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正常逼尿肌及肿瘤基质。结论 :bFGF可能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机制诱导膀胱癌血管生成 ,或通过胞内分泌作用刺激某些酶的产生 ,从而促进肿瘤的浸润。bFGF高表达对预测膀胱癌患者的复发和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拮抗bFGF的作用可能是治疗和预防膀胱癌复发和转移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根治术后膀胱癌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收集208例根治术后经病理确诊且具有完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信息的UTUC病例,分析肿瘤复发与各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208例UTUC患者中男性67例,女性141例,男∶女为1∶2.1。根治术后膀胱癌复发23例(11.1%),中位复发时间18月,更多见于男性患者(P=0.027),复发与否患者在组织学级别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膀胱癌病史(46.2%,P=0.006)或同时合并膀胱癌(33.3%,P=0.030)的UTUC患者再次膀胱癌复发概率明显升高。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膀胱癌复发与否患者在总生存期(P=0.145)及无瘤生存期(P=0.215)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UTUC根治术后膀胱癌复发的危险因素为性别及组织学级别。术前有膀胱癌病史或同时合并膀胱癌的患者再次膀胱癌复发的概率升高。膀胱癌复发与否对患者的总生存期及无瘤生存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吉西他滨联合多柔比星治疗晚期膀胱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晚期膀胱癌的治疗一直较为棘手,临床上大多数膀胱癌电切术后复发的患者已发生远处转移,且在化疗过程中,常出现抗药性问题.近年来,有报道采用吉西他滨单药或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膀胱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2]).本科室于2007年1月-2008年10月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多柔比星治疗24例晚期膀胱癌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术后监测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l25、CA19-9、AFP)预测结肠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监测162例结肠癌患者行根治术后血清CEA、CA125、CA19-9、AFP水平.结合其临床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2例行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中,56例(34.6%)术后复发或转移,其中术后局部复发12例(7.41%),腹腔复发包括腹腔淋巴结转移13例(8.02%),术后远隔脏器转移31例(19.13%).复发或转移组CEA阳性率为76.8%,高于无复发组4.7%(P<0.05);复发或转移组CA19-9阳性率为60.7%,高于无复发组15.1%(P<0.05);复发或转移组CA125阳性率(39.3%)、AFP阳性率(14.3%),与无复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检测CEA水平预测结肠癌复发或转移的敏感性为76.8%,特异性为95.3%;CA19-9敏感性为60.7%,特异性为84.9%;CA125、AFP的敏感性相对较低.联合检测CEA和CA19-9,结肠癌术后局部复发阳性率为16.7%,术后腹腔复发阳性率为53.8%,术后远隔脏器转移阳性率为80.6%:联合检测两个指标对预测结肠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敏感性为60.7%,特异性为96.5%.结论 术后血清CEA、CA19-9水平与结肠癌术后复发或转移关系密切,联合检测血清CEA、CA19-9可预测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或转移,检测CA125、AFP水平对预测结肠癌术后复发或转移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8.
229例晚期舌鳞癌患者的生存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与目的:晚期舌癌的的治疗欠规范,预后更差,目前针对晚期舌癌预后的相关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晚期(Ⅲ~Ⅳ期)舌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选择1985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首治的经病理确诊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晚期舌鳞癌患者共229例.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结果,通过Cox回归模型确立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建立预后风险预测函数并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229例晚期舌鳞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80.33个月,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0.66%和37.99%.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晚期舌鳞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侵犯舌根、淋巴结转移、分期、手术治疗及有无复发和肿瘤残留等.多因素分析得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为肿瘤侵犯中线、淋巴结转移、手术治疗及肿瘤残留或复发.预后风险预测函数能够较好地预测预后.结论:晚期舌鳞癌患者预后差,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为肿瘤侵犯舌中线、淋巴结转移、手术治疗及有无复发和肿瘤残留.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膀胱癌组织中肿瘤血管生成和GST-π、nm23基因蛋白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3例膀胱癌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移抑制基因H1(nm23H1)、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检测和FⅧ-Rag作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结果 膀胱癌组织中VEGF、nm23H1、GST-π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4%(55/103)、71.8%(74/103)、67.0%(69/103).VEGF、GST-π表达与MVD值和膀胱癌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肿瘤数目、生长方式、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复发呈正相关(P值<0.01或<0.05);GST-π表达与VEGF表达、MVD值呈正相关;MVD值与膀胱癌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相关(P<0.01); nm23H1表达与膀胱癌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脉管侵犯、有无复发呈负相关(P值<0.01或<0.05),与生长方式、淋巴结转移差异无显著性(P>0.05);nm23H1表达与VEGF表达及MVD值呈负相关.结论 VEGF和MVD与GST-π在诱导膀胱癌耐药方面可能存在着协同机制;MVD值可作为预测膀胱癌预后的一项独立指标;VEGF、MVD与nm23H1、GST-π在膀胱癌中的联合检测对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及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预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介导的细胞游走受体(RHAMM)在膀胱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膀胱癌RHAMM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膀胱癌RHAMM蛋白表达.结果:膀胱癌RHAMM的表达率为61.6%,随着膀胱癌进展RHAMM阳性表达有增高趋势.Western blot证实膜型RHAMM蛋白在膀胱癌有上调表达.术后复发的RHAMM阳性率为84.2%;术后无复发的RHAMM阳性率为45.8%.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RHAMM异常表达与膀胱癌侵袭有关.RHAMM阳性者术后复发的可能性明显高于RHAMM阴性者,RHAMM可以作为判断膀胱癌复发以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