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在肌瓣包裹气管移植段促进血液循环重建的基础上复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rhBMP)-2,观察rhBMP-2对自体及异体移植段气管软骨的诱导作用。方法16条犬随机等分为4组,取颈部5环气管为移植段。A1组:自体复合BMP/I型胶原组;A2组:自体移植组;B1组:异体复合BMP/I型胶原组;B2组:异体移植组。术后4周取材,观察比较大体及组织学改变。结果A1组软骨再生最明显(P<0.05);A2、B1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软骨再生;B2组软骨再生最少。结论在肌瓣包裹移植段气管的基础上,BMP可明显诱导移植段软骨的再生,且自体移植软骨再生明显。  相似文献   

2.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诱导气管软骨再生的剂量效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rhBMP) 2诱导犬自体原位气管移植段软骨再生过程中的剂量效应。方法  4组小鼠气管移植段各环间软组织中植入rhBMP 2胶原缓释系统 ,其rhBMP 2含量分别为 1、2、5和 10mg。将移植段气管原位移植 ,4周后观察标本大体和组织学改变 ,并将测得的新生软骨面积进行比较。结果 rhBMP 2植入组移植段环间均有不同程度的软骨再生 ,随植入物中rhBMP 2含量的增加 ,新生软骨面积分别为 :(1768.1± 44 9.0 )、(2 3 64 .1±44 4.3 )、(3 0 0 0 .7± 488.3 )、(3 188.3± 3 88.3 )pixel。 4组新生软骨面积差异有显著性 (F =5 .2 46,P <0 .0 1)。结论 rhBMP 2诱导气管移植段软骨再生的作用具有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植入犬气管移植体内诱导软骨再生效果。方法 12只犬随机等分两组,分别将rhBMP-2/胶原(collagen)或胶原植入犬气管移植段,进行自体移植,通过HE染色、Masson’s染色、免疫组化检测软骨再生。18只犬随机等分为6组,给予不同浓度的rhBMP-2,利用HPIAS-1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像分析仪测定各组新生软骨的面积,确定最佳诱导浓度。12只犬随机等分成2组,分别进行自体、异体移植并植入rhBMP-2,测定各组移植段气管管腔及新生软骨面积。结果 rhBMP-2/胶原植入气管移植段后,可以在植入区及固有软骨的软骨膜处诱导软骨再生,新生软骨面积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hBMP-2剂量与新生软骨面积呈剂量依赖关系,当rhBMP-2浓度为5mg/ml时,其诱导的新生软骨面积最多。在自体移植与异体移植实验中,植入rhBMP-2后,移植段气管管腔的狭窄情况均较对照组得到改善。结论 rhBMP-2可促进气管移植体软骨再生,其诱导作用不仅可以促进植入区的软骨再生,而且通过软骨细胞间的接触促进了软骨膜处的软骨再生。可见rhBMP-2可以促进移植段气管的软骨再生,克服气管移植段的软化狭窄。  相似文献   

4.
自体气管移植软骨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目的 应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2 (rhBMP 2 )植入犬的自体气管移植体诱导软骨再生。方法 将 2 4条犬等分为 3组 :A组原位再植 ,外覆带蒂大网膜 ;B组移植体植入rhBMP 2后埋入腹腔大网膜中 ;C组移植体植入rhBMP 2后原位再植 ,外覆带蒂大网膜。术后 1、2、4、8周处死动物 ,标本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3组移植体软骨环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B和C组移植体的rhBMP 2植入区有软骨再生 ,且两者新生软骨面积差异有显著性 (u =841,P <0 .0 5 )。结论rhBMP 2可刺激气管移植体软骨再生 ;胶原可充当rhBMP 2的缓释载体 ,用于气管移植有较好的诱导软骨再生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骨形成蛋白修复兔桡骨缺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I型胶原以及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移植修复节段性兔桡骨缺损的效果。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56只,切取自体髂骨研磨成微小颗粒,分别与BMP及I型胶原复合,实验分成4组(n=16)。A组: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BMP、I型胶原,B组: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I型胶原,C组:自体微小颗粒骨,用于修复兔桡骨干1.5cm缺损的动物模型。D组:空白对照组(n=8),双侧桡骨缺损不作处理。术后2、4、8和12周,行X线片、组织学观察,骨密度及生物力学检测,比较各移植物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疗效。结果X线片显示,A组术后8周即可使骨缺损完全修复,而B组术后12周使骨缺损完全修复。术后8、12周骨量测定A组成骨量最多,12周生物力学测定显示移植物修复后的骨缺损具有最佳生物力学表现,而C组则不能完全修复骨缺损。结论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BMP、I型胶原及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I型胶原均能有效修复节段性骨缺损,以复合BMP移植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体或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复合胶原、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修复节段性兔桡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兔自体或同种异体骨研磨成微小颗粒,分别与BMP及Ⅰ型胶原复合,并采用兔桡骨干1.5cm缺损的动物模型,通过X线、组织学、骨密度、生物力学等检测手段,与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胶原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疗效比较。结果自体或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复合BMP胶原比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胶原成骨效果优良,其中复合BMP组在8周即可使骨缺损修复,髓腔通畅,在骨缺损修复各时期,其成骨速度及成骨量均好于未复合BMP组。结论自体或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复合胶原BMP均可有效地修复节段性骨缺损,两种方法促进新骨形成无明显差异,异体微小颗粒骨复合胶原BMP是良好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7.
肌瓣包裹犬自体气管游离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采用肌肉瓣包裹促进游离移植的自体气管重建血运的方法。方法 以犬单侧胸头肌瓣和双侧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联合瓣采取肌肉包裹和不用肌肉包裹的5个环气管段行自体气管游离移植。并在术后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榆查、粘膜血流量的测定、病理学检查、血管造影和通畅度的计算,了解各组犬的存活情况。结果 采用包裹自体气管游离移植组,术后1周时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即测得移植气管粘膜下有血流存在,移植气管充血、水肿;4周时粘膜血流量接近正常气管,移植气管完全成活。造影可见有密集的血管从包裹的肌肉长入移植气管;病理检查:移植气管结构完整.管腔内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所覆盖,软骨无变性坏死;移植气管能够长期存活。而无肌肉包裹组术后l周时移植气管粘膜呈灰黑色,并在短期内坏死。结论 单侧胸头肌瓣和双侧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联合瓣包裹可以为移植气管提供血运,移植的气管可以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8.
骨形态发生蛋白在异体骨段移植愈合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在异体骨段移植愈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股骨中段切除1.5cm骨干和骨膜实验动物模型。方法:36只兔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植入深低温保存的异体骨,对照组植入自体新鲜骨,均用髓内针固定,分别于术后第1、2、3个月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BMP在异体骨愈合过程的表达情况,结果: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骨移植愈合BMP表达与体骨相似,移植骨段BMP表达阴性,新生骨及其周围类基质表达阳性。新生编织骨BMP表达活跃,成熟板层骨BMP表达减弱(P<0.01)。结论:异体骨移植愈合中骨吸收和骨诱导是同时,骨诱导在异体骨愈合早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气管放疗加深低温保存后同种异体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气管大剂量放疗加深低温保存后,同种异体节段性气管移植的可行性。方法:健康杂种犬22种分两组,对照组(10只)供体气管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12只)供体气管放疗10万cGy后深低温(-196℃)保存,同种异体气管移植长度为6个气管软骨环(4cm),移植后两组动物均不使用免疫抑制剂。结果:对照组动物均于移植后2-3周因气管狭窄窒息死亡或处死,肉眼标本见移植段气管明显狭窄,挛缩,部分软骨脱落,放疗加深低温保存组动物于移植后1个月内无狭窄症状,部分动物于术后2个月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气管内置管后临床症状缓解,半数实验组动物移植段气管无狭窄发生,内膜光滑,吻合端愈合良好,动物长期生存,结论:气管大剂量放疗加深低温保存方法可降低同种异体移植的免疫原性,经大剂量放疗加深低温保存的气管移植后可不使用免疫抑制剂,是一种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单侧胸头肌瓣和双侧胸骨舌骨肌 -胸骨甲状肌联合瓣包裹自体气管游离移植的最大移植长度。方法 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粘膜血流量的测定、病理学检查、存活率和移植气管通畅度的计算 ,研究了以犬单侧胸头肌瓣和双侧胸骨舌骨肌 -胸骨甲状肌联合瓣包裹不同长度自体移植气管术后的存活情况。结果 短于 4cm的移植气管术后第 1周时粘膜充血水肿 ,易出血 ;激光多谱勒血流仪测得移植气管粘膜下有血流存在 ,粘膜血流量在近吻合口和中间部位无明显差别 ;术后移植气管均能长期存活 ;病理检查移植气管结构完整 ,管腔内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所覆盖 ,软骨无变性坏死。但长于 4cm的移植气管第1周时大部分中间段粘膜呈苍白色或灰黑色 ,接近吻合口处粘膜充血水肿 ,易出血。激光多谱勒血流仪测定移植气管在近吻合口处的粘膜血流量明显大于中间部位。大部分移植气管于术后近期出现中间段管腔塌陷或肉芽增生。无肌肉包裹组移植气管的粘膜在术后第 1周时即呈黑色 ,实验犬随后因移植气管坏死而死亡。结论 单侧胸头肌瓣和双侧胸骨舌骨肌 -胸骨甲状肌联合瓣包裹仅适用于移植短于 4cm的气管段  相似文献   

11.
组织工程技术修复兔气管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以兔耳廓软骨细胞(auricularchondrocytes)为种子细胞,利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其自体气管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取兔耳廓软骨,以II型胶原酶消化分离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并扩增至第2代后,接种于聚羟基乙酸(PGA)纤维支架(3cm×2cm,约60mg),形成细胞—材料复合物。体外培养7d后,细胞—材料复合物环行包裹于直径为0.7cm的硅胶管外表面,置于裸鼠皮下。6周后取出,并将形成的管状软骨用于修复兔自体约1.5cm长的节段性气管软骨全层缺损。结果兔耳廓软骨细胞有较强的体外增殖能力,扩增至第2代时即可满足组织构建所需要的细胞量。软骨细胞种植于PGA后,细胞和材料黏附良好,细胞外基质分泌旺盛。置于裸鼠皮下6周后,细胞—材料复合物可形成弹性、韧性良好的管状软骨;其大体外观,组织学结构均与兔自体气管软骨相似。修复兔气管缺损后,组织工程化气管和周围组织愈合良好,实验动物可自主呼吸,成活1~28d不等,平均12.3d,死亡原因多为痰液积存和气管内肉芽增生。结论以兔耳廓软骨细胞与PGA相复合,利用组织工程学技术可以形成大体外观、组织学结构均与兔自体气管软骨相似的“组织工程化气管”,并能用于修复兔自体气管全层缺损。  相似文献   

12.
自固化磷酸钙复合BMP及同种异体骨修复兔股骨大段骨缺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观察一种新型自固化磷酸钙(CPC)复合BMP与同种异体骨修复兔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为临床复合应用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提供参考。[方法] 5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于一侧股骨中上段造成2cm长皮质骨缺损模型,分别进行:A组复合BMP与CPC的新鲜冷冻同种异体骨移植;B组单纯新鲜冷冻同种异体骨移植;C组自体大段骨移植。移植骨均用直径3mm三棱髓内针固定。于术后4、8、12周,进行影像学、组织学检查,对比各组移植骨愈合过程与修复效果。[结果] CPC复合BMP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早期骨修复效果优于单纯异体骨移植(P〈0.01),与自体骨移植修复效果相似,至12周3组均达骨性愈合,以A组及C组骨修复塑形较好。CPC复合BMP组骨痂量较多,分布于移植骨与宿主骨结合部及移植骨周围,形成皮质骨外骨桥,并较早在异体骨外表面形成破骨与成骨,异体骨内哈佛氏管扩大,衬垫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血细胞较其它组多。CPC随着新骨的形成及改建塑形逐步缓慢降解。[结论] CPC复合BMP对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的愈合及替代有增强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及骨祖细胞的分布与作用 ,探讨不同骨愈合方式的细胞与分子机理。方法 :制造兔桡骨中下段骨折 ,缺损 3mm ,不同时期取骨痂作HE及BMP免疫组化染色 ,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并作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膜内成骨区及软骨内成骨区骨祖细胞、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及未成熟的骨细胞BMP染色呈强阳性 ;但肥大的软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为阴性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显示 :膜内成骨区较软骨内成骨区有较高BMP浓度及较多阳性着色细胞。结论 :骨愈合方式与局部BMP浓度及骨祖细胞的来源与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4.
气管重建是气管外科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 ,在因炎症、外伤、肿瘤或其他病变导致气管大范围受损、需要切除较长段气管的情况下 ,尚缺乏一个满意的方法来修复缺损气管。许多学者尝试应用同种异体移植、自体组织移植以及人工材料替代物等方法 ,效果均不够理想[1 3 ]。近年来  相似文献   

15.
气管重建外科的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气管病变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切除病变段气管一期对端吻合。手术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允许切除并实施安全、无张力吻合的气管长度。气管缺损超过 5~ 6cm(9~ 10个软骨环 )常被认为是超过安全切除进行吻合的最大长度〔1〕。当环形切除气管超越此限度时 ,必须置入气管替代物才能重建气管的连续性 ,维持气道的通畅。目前 ,气管替代物的选择和应用仍然是气管重建外科所面临的挑战性的问题。气管重建主要通过同种异体气管移植、自体组织再造、人工气管假体和组织工程化气管来完成〔2 -5〕,无论是大量的动物实验还是有限的临床试用 ,手术成功率、并发…  相似文献   

16.
骨形成蛋白增强自体骨修复股骨头骨缺损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对比评价应用骨形成蛋白 (BMP)增强自体骨与单纯自体骨重建股骨头的不同能力。方法 用健康成年杂种犬 9只 ,以环钻钻入股骨头造成股骨头内骨缺损模型。实验犬分为 A、B、C三组。A组为骨缺损模型组 ,B组取自体同侧大转子骨植入 ,C组取自体大转子骨加 BMP植入。术后 3、6和 9周行 X线片、CT、光镜及电镜观察 ,了解股骨头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  A组术后 3周可见股骨头骨缺损内血肿机化 ,编织骨形成 ,但骨小梁改建慢 ,9周时编织骨小梁仍未被板层骨小梁取代。B组植入的自体骨坏死 ,9周时仍可见到大量的坏死骨 ,坏死骨主要起到成骨支架的作用。C组术后 3周可见股骨头骨缺损内软骨内成骨及膜内成骨活跃 ,9周时骨缺损已完全由致密的新生板层骨修复。结论 应用单纯自体骨修复股骨头骨缺损仅能发挥成骨支架的作用 ,而自体骨加BMP复合移植能在术后早期 (9周 )有效地重建股骨头内结构 ,是修复重建股骨头骨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采用肌肉包裹促进游离移植的气管重建血运的方法。方法 以犬单侧胸头肌瓣和双侧胸骨舌骨肌 -胸骨甲状肌联合瓣包裹和不用肌肉包裹 5个环的气管段行自体气管游离移植。术后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粘膜血流量的测定、病理学检查、血管造影以及存活率和通畅度的计算 ,研究了各组犬的存活情况。结果 采用单侧胸头肌瓣和双侧胸骨舌骨肌 -胸骨甲状肌联合瓣包裹自体气管游离移植组 ,术后 1周时激光多谱勒血流仪即测得移植气管粘膜下有血流存在 ,移植气管充血、水肿 ;4周时粘膜血流量接近正常气管 ,移植气管完全成活。造影可见有密集的血管从包裹的肌肉长入移植气管 ;病理检查 :移植气管结构完整 ,管腔内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所覆盖 ,软骨无变性坏死 ;移植气管能够长期存活。而无肌肉包裹组术后 1周时移植气管粘膜呈灰黑色 ,并在短期内死亡。结论 单侧胸头肌瓣和双侧胸骨舌骨肌 -胸骨甲状肌联合瓣包裹可以为移植气管提供血运 ,移植的气管可以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18.
犬异体气管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研究与移植气管狭窄相关的因素,寻求可行的解决移植气管狭窄的方法。方法 16只杂种犬随机分为A、B2组,每组8只,行原位气管移植,带血管蒂大网膜包绕。A组犬术后不给予特殊处理,B组犬术后给予免疫抑制剂。术后4周处死动物,行大体及病理学检查,并测定移植气管的通畅度,组织学半定量测定上皮及软骨情况。结果 B组犬移植气管结构保持较好、狭窄程度低、上皮及软骨积分均较A组高,并且2组犬移植体的通畅度与上皮及软骨积分均成正相关。结论 应用免疫抑制剂有助于移植体结构的保持。上皮的再生及软骨的保持与气管移植体的狭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气管移植再血管化与再上皮细胞化的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期相关文献,介绍一种先将同种异体移植段气管大网膜包裹,血管化后再种植自体上皮细胞后原位移植的方法.结果与一期原位移植加大网膜包裹相比,增加上皮细胞覆盖率,使之最接近自体生理条件.结论这一方法若能成功,可进一步减少移植段气管免疫排斥反应,防止其塌陷,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0.
自体骨软骨移植修复软骨缺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非负重区正常软骨移植到负重区病损软骨部位,让其在受区发挥作用、改善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痛苦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拟在关节镜监视下,取非负重区软骨自体移植替代负重区病变软骨.探讨自体骨软骨移植修复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效果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