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体内某些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力低下而致自限性出血性疾病。某些地方对新生儿进行常规注射维生素K后发病率已有所下降。2001~2004年,我院共收治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患儿共29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9例患儿中,城市2例,余均来自农村。患儿均因面色苍白、穿刺部位出血不止或抽搐收住院。其中男19例,女10例。发病年龄28天~3个月。其中脑CT证实,蛛网膜下腔出血15例,硬膜下出血7例,脑实质出血7例。入院后均进行血红蛋白、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的实验室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3例…  相似文献   

2.
孙瑞民  蒙丹华 《广西医学》2004,26(2):219-220
因维生素 K缺乏引起婴儿出血性疾病近来受到全球的关注。本病常突然发生急性或亚急性颅内出血 ,死亡率、致残率高。 1998~ 2 0 0 1年我院共收治婴儿维生素 K缺乏出血症 5 3例 ,其中合并颅内出血 37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组病例均来自农村 ,其中男  相似文献   

3.
资料与方法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儿科共收治晚发维生素K缺乏并颅内出血患儿36例。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22~76天。36例均为母乳喂养。6例生后肌注维生素K15~10mg/日,连用1~3天。18例无预防性应用维生素K,12例不详。2例合并婴儿肝炎综合征1例孕母服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5例有发热史,6例有腹泻史,4例有服用抗生素史。临床表现:面色苍白36例,注射部位出血不止或血肿形成10例,便血2例,颅内压增高症状36例,其中前囟饱满35例,萎靡或嗜睡20例,昏迷16例,惊厥12例,脑性尖叫7例,喷射性呕吐10例,瞳孔不等大8例。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0g/…  相似文献   

4.
龙烨 《华夏医学》2000,13(5):644-645
维生素 K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肝内合成凝血因子 、 、 和 [1 ] 。如果体内缺乏维生素 K,就会导致这 4种凝血因子的缺乏而引起出血。婴儿维生素 K缺乏导致的颅内出血 ,绝大多数发生于新生儿晚期 (出生 2周后 )到婴儿期 ,以 1~ 3个月的母乳喂养儿多见。我院儿科 1997~ 1998年 12月 ,共收治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致婴儿颅内出血 2 5例 ,现将临床观察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5例 ,男婴 14例 ,女婴 11例 ,年龄 2 0~ 90 d,均为足月母乳喂养儿 ,家族中均无出血病史 ,均未接受过 Vit K1 预防。其中皮下出血者 19例 ,皮肤、巩膜黄染者…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对预防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重要性的认识,避免发生颅内出血、癫痫和智力低下等后遗症,本文报告17天~6个月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33例,对本病的诊断、治疗及与其营养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3例,男22例,女11例,均为足月儿。其中17~30天3例,1~2月19例,2~3月9例,5~6月2例。母乳喂养31例,奶粉喂养2例(病前有肠炎及抗生素服用史5~8天),全部病例均无出血性疾病家族史。 1.2 临床表现 颅内出血29例(87.88%),多表现突发性苍白、烦躁,继之呕吐、昏迷、抽搐及其他颅内出血的症状和体征;皮肤瘀斑、皮下血肿,采血部位出血不止者5例;消化道出血4例,均表现  相似文献   

6.
报刊文摘     
本组172例均经KUB、IVP及其他有关实验室检查证实,尿常规全部有RBC(+~++++),并排除其他腹部疾患。发作时1次肌注维生素K_3注射液8mg,或维生素K_110mg,用药后每5、10、15、20、30min记录镇痛效果和显效时间。起效5~16min,平均13±3min,其中9例患者肾绞痛经阿托品及杜冷丁治疗无效后改用维生素K而奏效。全部病例均未见有疼痛加剧。用药半小时后均自行或家人护送回家,未发现有明显副作用。本组治疗肾绞痛有效率94%。  相似文献   

7.
刘宁 《广西医学》2001,23(3):620-621
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与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儿期常见的两种维生素缺乏性疾病。现回顾分析我院 1 994~ 2 0 0 0年收治 2 3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资料 ,探讨两者的相关性。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3例患儿均符合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的诊断标准 (1)。除 4例早产儿外 ,余均系足月儿。男 1 7例 ,女 6例 ,男女之比为 2 .8∶ 1。发病年龄 1~ 4个月。其中 1~ 2个月 1 3例 ,~ 3个月 6例 ,~ 4个月 4例。均为母乳喂养儿 ,既往无出血史。1 .2 临床表现 :均以静脉或肌肉注射后针眼出血不止为主要症状 ,2 2…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出血症是新生儿2~5天内暂时性凝血障碍引起的自然出血。是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显著缺乏引起的,或因母亲有肝胆疾病和(或)服用维生素K抑制药物,胎儿机体内维生素K贮存不足,引起出血。我院1989~1994年底收治新生儿出血症21例,现将观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文男12例,女9例;生后1天内发病9例,2天10例,3~4天2例;早产地5例;住院最长达10天,短5~7天。血色素检查wt100g/L17例,其中wt50g/is例。便潜血阳性14例,皮肤粘膜出血4例,颅内出血2例,消化道出血14例,脐部出血1例。2护理观察体会2.l皮下出血护理皮下…  相似文献   

9.
李磊  刘宁 《中原医刊》2003,30(17):37-37
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所引起的一种疾病 ,发病于二周以后者称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 ,多合并颅内出血。我院从 1995~ 2 0 0 2年共收治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 46例 ,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6例患儿中 41例来自农村 ,5例来自城镇 ,男性 2 7例 ,女性 19例 ,2周~ 1月 5例 ,1月~ 2月 2 5例 ,2月~ 3月 12例 ,>3月 4例 ,其中最长为 4月 15天。单纯母乳喂养 42例 ,混合喂养 2例 ,人工喂养 2例。生后预防性肌注VitK者 2例 ,占 4 3 %。病前有呼吸道感染者 7例 ,占 15 % ,病前有腹泻者 5例 ,占 11%…  相似文献   

10.
总结新生儿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性颅内出血患者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我院 1993~ 1999年以来收治的新生儿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性颅内出血患儿 32例 ,行开颅术或 CT导向锥颅置管引流以及术前、术后维生素 K、维生素 D及钙剂等治疗。结果 32例患儿经治疗 2 9例痊愈出院 ,3例死亡 ,随访 0 .5~ 1年 ,5例有轻度偏瘫 ,另 2例语言发育迟缓 ,无其他严重后遗症。结论 尽早手术或锥颅引流颅内血肿 ,脱水 ,止血 ,维持水电解质稳定及维生素 K口服或肌注等治疗 ,可提高患儿的生存率 ,减少并发症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林 《安徽医学》2009,30(10):1185-118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闭合性腹部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77例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做多层螺旋CT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肝脾肾包膜下血肿41例;肝脾肾实质内血肿和挫伤29例,肝脾肾撕裂伤13例;胰腺损伤1例;肾上腺血肿9例;腹腔积血35例;复合伤27例。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可对闭合性腹部外伤做出正确诊断,并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早期穿刺引流在迟发维生素K1缺乏致颅内出血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4月于本院进行常规治疗的27例迟发维生素K1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为对照组,27例进行早期穿刺引流治疗的患儿为观察组,然后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不同时间的NAB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出血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不同时间的NAB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穿刺引流在迟发维生素K1缺乏致颅内出血中的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张小玲 《热带医学杂志》2004,4(4):465-466,475
目的 为探讨引起婴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出血程度与临床表现,以研究防治方法。方法 对75例婴儿进行生命体征评估及行相应实验室检查,并进行相关影像学检查。结果 维生素K缺乏症25例,占33.33%;应激性溃疡23例,占30.67%;反流性食管炎7例,占9.33%;感染性腹泻5例,占6.67%;坏死性小肠炎5例,占6.67%;肠套叠3例,占4%;多脏器功能损害3例,占4%;白血病2例,占2.67%;十二指肠憩室1例,占1.33%。伴面色苍白62例,占82.67%;全身软弱,哭声无力60例,占80%;四肢冷55例,占73.33%;少尿49例,占65.33%;神志不清28例,占37.33%;血压下降53例,占70.66%。治愈69例(84%),未愈3例(4%),死亡3例(4%)。结论 婴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以维生素K缺乏和应激性溃疡为主,极易出现失血性贫血和失血性休克;应采取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注意喂养和及早使用维生素K为主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障碍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凝血功能障碍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常规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包括静脉输注维生素K和新鲜冷冻血浆。10例行开颅血肿清除,16例行定向血肿穿刺引流,5例行脑室外引流,5例保守治疗。结果:出院时按GOS评分评定预后,预后良好5例,中残4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7例。结论:凝血功能障碍性脑出血病情进展快,再出血率和死亡率高。早期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及清除血肿,防止再出血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临床特征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46例迟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36例,发生率78.3%。本组病例治愈32例,治愈率69.6%,死亡3例,病死率6.5%,病情好转自动出院9例(19.6%),无效放弃治疗2例(4.3%)。结论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以自发性颅内出血为特征。新生儿从出生至生后3个月定期小剂量补充维生素K1可预防本病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检测急性脑缺血出血性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GE 3.0T MRI对36例经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lityweighted imaging,SWI)序列及常规T1增强序列,并于一周内复查常规MRT1序列。比较SWI及T1强化异常范围与复查MR出血范围的一致性。结果 发生出血性转化的5例患者SWI及常规T1增强序列均有异常表现,1例患者T1增强存在异常强化区,复查MR未示明确出血灶。比较SWI异常区面积、常规T1增强异常区面积及复查常规MRT1出血面积,发现SWI异常区面积与复查常规MRT1出血面积符合率较高。结论 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血性转化的价值优于常规T1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36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其中28例有颅内出血,12例进行了脑CT检查,均显示出血病灶。本组用维生素K_1、输新鲜血、激素与脱水剂等综合治疗,死亡2例。我们认为对于单纯用母乳喂养或有肝炎、长期腹泻和服抗生素的小婴儿应该用维生素K_1预防此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行妇科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2009年4月同济医院收治的1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因妇科疾病行妇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心功能Ⅰ~Ⅱ级。其中,9例择期手术,1例急诊手术,均口服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择期手术者术前停用华法林2~5d,急诊手术者术前2~4h静脉点滴维生素K110~20mg,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平均值为13.2s,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平均值为1.19。结果10例患者手术时间8min~210min,术中出血量10~1000ml,其中1例术中出血1000ml,行输血治疗。术后未发生大出血、血栓、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术前停用华法林或应用维生素K1并将PT、INR分别控制在15s和1.20左右,结合术中细致操作,加强围手术期管理,进行妇科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陈春明 《河北医学》2009,15(10):1174-1176
目的:探讨婴儿晚发性VitK缺乏症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03年至2008年41例婴儿晚发性VitK缺乏症病例进行分析。结果:41例中有38例颅内出血,10例消化道出血,12例针刺部位出血,18例皮肤粘膜出血或血肿。结论:晚发性VitK缺乏症易并发颅内出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性应用VitK1对预防本病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SofarP53geneisstilthemostimpor-tantgeneeverdiscoveredtosupprescan-cer.Itisonhumanchromosome17P13.1,encodes53kumolecularweigh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