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牡丹籽油的精炼及理化特性变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实验主要探讨了牡丹籽油的精炼过程及精炼过程中理化特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牡丹籽油经水化脱胶和碱炼脱酸后,胶体含量和酸价明显降低,经测定脱胶油中的磷脂含量为0.017g/100g,脱酸油的酸价为0.33mgKOH/g。牡丹籽油采用活性白土二次脱色效果较好,脱色率高,所得产品油透明澄清、颜色为淡黄色,并且脱色过程使过氧化物含量降低,同时也使磷脂含量降到很低水平。油脂精炼过程中碘价、皂化价和折光指数基本不变,对脂肪酸组成成分及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香椿籽油的制取,精炼及品质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相似文献   

3.
香椿籽油的制取、精炼及品质分析[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溶剂萃取法测得香椿籽含油率为34%。机榨法制得的毛油经过脱胶、碱炼、脱色等工序可精炼成营养价值高、品质优良的食用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其中亚油酸含量为55%,亚麻酸含量为25%。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了爬山虎果籽油的浸提工艺、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筛选出正己烷作为爬山虎果籽油的浸提溶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爬山虎果籽油的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为:颗粒大小40目,料液比1∶9,浸提温度65℃,浸提时间80min,浸提次数2次.气相色谱法测得爬山虎果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8.63%,其中亚油酸含量为74.67%.  相似文献   

5.
丝瓜籽油浸提最佳工艺条件及其理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丝瓜籽油浸提最佳工艺条件及其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丝瓜籽油浸提的主要因素是料液比,其次是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影响最小;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浸提剂,在物料粉碎度60目、料液比1:6(g:mL)、浸提温度75℃、浸提时间6 h,在此条件下提油率为69.6%;丝瓜籽油的折光率、碘价较一般油脂高,丝瓜籽油的脂肪酸主要由棕榈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占92.24%,特别是亚油酸含量高达73.92%,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6.
茶叶籽油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索氏抽提法从4种茶叶籽中提取油脂,对茶叶籽油理化特性进行测定,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4种茶叶籽油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茶叶籽油脂肪酸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等组成,其中油酸60.89%~64.35%、亚油酸14.41%~20.55%,油酸和亚油酸之和为75.30%~84.90%,表明茶叶籽油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香椿籽油的工艺条件及品质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物料粒度、静态萃取时间、CO2流量、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对香椿籽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所得油品的主要理化特性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香椿籽油的最佳的工艺条件是:物料粒度60目,静态萃取时间20min,CO2流量30mL,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5000PSI,在此条件下香椿籽油萃取率达91.7%。香椿籽油品质优良,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1.6%,其中亚油酸含量占56.8%,香气浓郁,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8.
猕猴桃籽油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猕猴桃籽油的理化特性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猕猴桃籽油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 ,其中亚麻酸含量高达 6 3.99% ,是亚麻酸含量最高的植物之一 ,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营养保健油源 .  相似文献   

9.
柑橘籽油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索氏抽提法从3种柑橘籽中提取油脂,并对柑橘籽油的理化特性进行了测定。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3种柑橘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鉴定,每种柑橘籽油都分析鉴定出了10种脂肪酸,其中主要成分为亚油酸和油酸。柑橘籽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作为新油源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猕猴桃籽油成分分析及其理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气相色谱分析了猕猴桃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并对其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猕猴桃籽油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其中油酸11.63%,亚油酸13.47%,亚麻酸67.34%,可见猕猴桃籽油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营养保健油.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冰糖橙的价值,以冰糖橙种子出油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冰糖橙种子油工艺,国标的方法检测其理化性质,GC-MS分析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 在超声时间为12min,超声温度为55℃,料液比为1:10(g/mL)的条件下,冰糖橙种子的出油率达到最高为32.49%。冰糖橙种子油为黄绿色,过氧化值为5.24mmol/kg?、酸值为0.85mgKOH/g、相对密度(d2020)0.934、碘值为103 gI2/100g 、折光指数为1.474 5。冰糖橙种子油中含有6种脂肪酸,其中棕榈酸24.46%,硬脂酸5.58%,油酸25.97%,亚油酸40.40%,亚麻酸3.16%,花生酸0.43%。冰糖橙种子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与保健价值,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植物油脂资源。  相似文献   

12.
李玉山 《食品科学》2009,30(20):85-88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得到五味子油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为20:1(V/m),在70℃条件下提取2.0h,收率超过16%。对粗油进行精制,精制工艺为:粗油加热到70℃时加入70℃的8%的酸水,50℃保温6h,上层油在70℃条件下加入3%(m/m)活性炭脱色1h,制得精油,精油得率达11.5%以上。  相似文献   

13.
宝石鱼油的提取、精制及其脂肪酸组成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鲍丹  陶宁萍  刘茗柯 《食品科学》2006,27(7):169-173
本文以宝石鱼内脏为实验材料,对其鱼油的提取与精制工艺参数、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宝石鱼内脏粗鱼油的提取方法为隔水蒸煮法,在85℃时提取40min;鱼油精制的方法是在粗鱼油中加入约1.75%的碱液(浓度为5%的氢氧化钠)。用此方法制得的宝石鱼油为清亮、淡黄色液体,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鱼油标准。实验进一步对粗鱼油和精制鱼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研究了薏苡仁中薏苡仁油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薏苡仁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薏苡仁油最佳提取液料比为12:1 mL/g、微波提取温度为60 ℃、微波提取时间为15 min、微波提取功率600 W。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薏苡仁油提取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液料比为12.39:1 mL/g,微波提取温度为60 ℃,微波提取时间为920 s,微波提取功率为621 W。在此条件下,薏苡仁油得率可达9.31%±0.10%,与预测值9.41%接近,说明响应面法优化的薏苡仁油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YANG Ji-yan    XU Shi-xiao    HU Lei   《食品科学》2008,29(11):246
本实验采用超声频率28kHz,功率100W的超声波辅助处理,以石油醚作溶剂从鲜栀子湿果种籽中提取栀子油。研究发现,在料液比为1:10(g/ml),超声处理提取时间为45min,提取次数为3次时,油脂产率较高,达到16.49%。本研究通过GC-MS技术对栀子油中脂肪酸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其油脂中含有7种主要的脂肪酸和角鲨烯,脂肪酸组成为十五烷酸、十七烷酸、亚油酸、油酸、二十碳烯酸、二十酸以及二十二烷酸。从相对含量看,亚油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17.
番茄籽油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溶剂浸提番茄籽油的浸提及精炼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番茄籽油的浸提最佳工艺条件是:以正己烷为浸提剂、物料粒度70目、含水量6%、料液比1∶6(g∶mL)、浸提温度70℃和浸提时间7h,番茄籽油的提取率为77.3%。番茄籽油的精炼主要工艺条件是:在超碱用量11%~15%、皂化温度31~40℃、皂化时间30min,精炼所得番茄籽油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在72.2%,其中必需脂肪酸—亚油酸质量分数为49%以上,符合食品植物油卫生标准,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8.
水-有机溶剂提取牡丹籽油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水-有机溶剂提取牡丹籽油,实现"边提油边脱胶",省去了油脂精炼的脱胶步骤,简化了牡丹籽油的后续精炼。利用响应面分析得到牡丹籽油最优提取条件及提取条件对牡丹籽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牡丹籽粉末和水的添加比例为6 g/m L时,水-有机溶剂提取脱胶效果和传统高温水化脱胶效果相当;响应面分析可知,料液比和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时间和抗氧化活性呈负相关,而温度和抗氧化活性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综合考虑溶剂用量、牡丹籽油的提取率及其抗氧化活性,结合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 m L/g,温度58℃,时间70 min,此条件下,提取率预测值为31.36%,实际值为30.78%,DPPH·清除率为85.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