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琥珀酸去甲文拉法辛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制备琥珀酸去甲文拉法辛(desvenlafaxine succinate,DVS)缓释片,确定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并进行体外释放特性研究。方法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DVS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以体外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DVS缓释片的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结果 最佳处方及工艺:以HPMC K15M为骨架材料,用量50%;MCC为填充剂;硬脂酸镁为润滑剂,用量8%;湿法制粒后,以70 kN的压力压片。制备的DVS缓释片体外释放行为良好,可持续释药24 h,符合试验要求。结论 DVS缓释片的制备工艺稳定可靠,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
《中南药学》2015,(8):834-837
目的制备谷维素骨架型缓释片,优化其制备工艺及处方,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亲水性高分子材料HPMC为骨架,湿法制备谷维素缓释片,并以药物体外累计释放率为指标,结合正交试验优选制剂处方。结果最终优选处方为骨架材料为15%HPMC K15M,填充剂淀粉和乳糖比例为2:1,致孔剂为5%PVP。体外释放度试验表明,与已上市片剂比较,缓释效果明显,体外释放拟合Higuchi方程最佳。结论所制备的缓释片缓释效果显著,制备工艺简单合理,为其新剂型的研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制琥珀酸S-美托洛尔24 h缓释片,考察其体外释放特征,并对其体外释放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缓释片,以单因素试验法对缓释片释放因素进行考察,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选择最佳处方,并对优化处方的释药机制进行探讨。结果最优处方以K100M和K15M规格HPMC的混合物作为骨架材料,质量分数各占总质量的20%,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质量分数占总质量的50%。制备的琥珀酸S-美托洛尔缓释片释放规律符合Ritger-Peppas方程曲线,释药行为是药物扩散和骨架溶蚀协同作用。结论琥珀酸S-美托洛尔缓释片处方合理,有良好的24 h体外释药行为,处方工艺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徐斌 《中南药学》2015,(3):273-276
目的制备尼可地尔缓释骨架片。方法采用亲水性高分子材料HPMC为骨架,制备尼可地尔缓释片,并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其释药特征。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工艺。结果以60%HPMC K100M为骨架材料,磷酸氢钙为填充剂,用10%PVP的乙醇溶液为黏合剂,湿法制粒压片为最佳工艺。结论本品制备工艺简便,药物体外释放接近Higuchi模型,能实现药物24 h内缓慢释放。  相似文献   

5.
张威  刘智  查伟  赵银鹰  张执一  刘星宇 《中国药房》2007,18(31):2437-2438
目的:筛选和研究格列齐特缓释片处方及工艺。方法:制备不同处方的格列齐特缓释片并进行释放度测定,筛选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结果:确定了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K4M、E50处方量分别为17、35g作为基本骨架材料,磷酸氢钙91g为填充剂,硬脂酸镁为润滑剂的处方;由其制备的格列齐特缓释片释放度结果与参比样品基本相似。结论:以最佳处方制备的格列齐特缓释片释放度符合《中国药典》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制亲水凝胶骨架型氨酚氯雷伪麻缓释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工艺,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缓释骨架材料,制备了氨酚氯雷伪麻缓释片。以对乙酰氨基酚的体外释放度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处方,并考察了原料药粒径、HPMC和碳酸氢钙的用量、颗粒水分和制片压力对缓释片中对乙酰氨基酚体外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原料药粒径、HPMC用量、颗粒水分和制片压力对氨酚氯雷伪麻缓释片体外释放速率有明显的影响;碳酸钙用量对释放速率基本无影响。结论按优化处方制备的氨酚氯雷伪麻缓释片缓释效果明显,符合相关规定,可应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1天给药2次的愈创甘油醚骨架型缓释片。方法以HPMC为骨架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HPMC的不同型号和不同用量对释放度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处方。结果体外释放度实验表明,缓释片比普通片释药时间延长,其体外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r=09915)方程。结论该缓释片处方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缓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宋金春  丁周凤 《中国药师》2011,14(11):1609-1612
目的:研制琥乙红霉素缓释片并考察处方工艺对释放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方法考察不同辅料对琥乙红霉素缓释片释放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处方工艺。结果:优选工艺为:以羟丙甲基纤维素(用量为16%)为缓释骨架材料,乳糖(用量为14%)为填充剂,5%的HPMC(50%乙醇溶液)为黏合剂。释放度研究结果表明,琥乙红霉素缓释片释放度符合规定。结论:筛选优化的制备工艺稳定可控,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7,(34):4872-4875
目的:改进原研制备工艺,仿制拉莫三嗪缓释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方法: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E4M CR和HPMC K100LV CR制备缓释骨架片芯,以尤特奇~?L30D-55为肠溶材料包衣,制备拉莫三嗪缓释片。以与原研制剂体外释放度的相似因子f_2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法筛选处方中乳糖用量、HPMC E4M CR和HPMC K100LV CR质量比、HPMC用量及包衣增质量。结果:片芯处方为拉莫三嗪50 mg、HPMC K100LV CR 40 mg、HPMC E4M CR 61.4 mg、乳糖128 mg,最佳包衣增质量为3%。自制制剂和原研制剂在含0.5%十二烷基硫酸钠的pH 6.8磷酸盐缓冲液、pH 4.5乙酸-乙酸钠缓冲液和水中的体外释放行为均相似。结论:成功仿制了拉莫三嗪缓释片,且工艺比原研制剂更加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骨架片。方法:采用亲水性高分子材料HPMC为骨架,制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药物体外释药百分率为指标优选制剂处方。结果:最佳处方为30%HPMC K4M作阻滞剂、淀粉和乳糖(1:1)为填充剂,10%PVP乙醇液为黏合剂,1%硬脂酸镁为润滑剂,采用湿法制粒,压片。结论:本品制备工艺简便,药物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模型,自制缓释骨架片较市售缓释片具有更好的缓释效果,能维持药物12h内缓慢释放。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延胡索乙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缓释片,并研究延胡索乙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缓释片的释药模型和释药机理。方法: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延胡索乙素固体脂质纳米粒,以乳糖作为冻干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缓释材料进一步制备缓释片。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延胡索乙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缓释片处方,并对缓释片体外释药模型和释药机理进行探讨。结果:延胡索乙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缓释片最佳处方为缓释材料HPMC K4M和HPMC K15M比例为1:1,用量为40 mg,PEG 4000的用量为20 mg,硬脂酸镁用量为片芯质量的0.5%。延胡索乙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缓释片最佳处方的体外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释药模型,释药方程为:Mt/M=0.286 8 t1/2-0.073 8(r=0.990 8),12 h内累积释放度为93.56%,缓释片释药机理为扩散和溶蚀共存。结论:制备的延胡索乙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缓释片,工艺重复性较好,其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释药模型。  相似文献   

12.
格列齐特缓释片的制备及其释药因素考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以格列齐特为模型药物,考察缓释片的处方及工艺因素对其体外释放的影响。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预胶化淀粉等为填充剂,以体外释放度为判断原则考察处方及工艺因素对药物溶出度的影响。结果获得了满足设计要求的缓释片处方,通过对体内生物利用度的初步研究,发现格列齐特缓释凝胶骨架片在体内的有效血药浓度可维持24h以上。结论该制剂工艺简单,所用各种辅料成本低,制得的格列齐特缓释片释放度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13.
纳豆激酶缓释片的制备及药物释放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纳豆激酶缓释片并研究其体外释药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直接压片法制备纳豆激酶缓释片,研究了不同骨架材料、HPMC用量、PVP用量、不同稀释剂、MCC用量对纳豆激酶缓释片体外释药速率的影响。结果:骨架材料和稀释剂的种类对药物释放有明显影响,释药速率随着HPMC和PVP用量的增加而减慢,而MCC用量的增加可加快药物的释放。结论:以HPMC与PVP作为混合骨架材料、MCC作为稀释剂,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HPMC,PVP和MCC的用量是影响药物释放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沈艳  任丽莉  王丞  陈建龙  陈国广 《中国药房》2012,(33):3108-3111
目的:优化富马酸喹硫平缓释片处方。方法:以累积释放度综合评分作为响应值,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法,确定富马酸喹硫平缓释片处方中羟丙甲纤维素(HPMC)的黏度、用量与枸橼酸钠、乳糖的用量,并探讨其体外释药机制。结果:骨架材料选择HPMC K15M,考虑到实际操作便利确定其用量为13.5%,枸橼酸钠用量为9.5%,乳糖用量为14%。缓释片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释药机制为扩散和溶蚀并存的双重机制。结论:筛选所得的富马酸喹硫平缓释片处方工艺稳定可行,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备一种新型利格列汀双层缓释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方法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l propyl methyl cellulose,HPMC)为骨架材料、黄原胶为黏合剂,采用单因素设计筛选处方,进行利格列汀双层缓释片的制备,并绘制处方在pH 6.80介质中的体外溶出曲线;采用常规Ritger-Peppas、Higuchi、一级、零级释放曲线方程进行拟合,分析样品释药原理。结果 经优化后的样品由含药缓释层和含药速释层构成。缓释层由主成分利格列汀3 mg、缓释骨架材料HPMC(型号:K4M及K100M,用量均50 mg)、填充剂微晶纤维素100 mg、凝胶缓释基质黄原胶15 mg、润滑剂硬脂酸镁1 mg组成;速释层由主成分利格列汀2 mg、填充剂微晶纤维素10 mg、崩解剂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15 mg、润滑剂硬脂酸镁1 mg组成。最终结果与零级释放方程匹配度最高,极具相关性,拟合结果r2无限接近于1。结论 成功制得利格列汀双层缓释片,并实现零级释放。  相似文献   

16.
黄吉 《北方药学》2014,(3):43-44
目的:制备具有良好体外释放的尼群地平缓释片。方法:以羟丙甲纤维素(HPMC)为凝胶骨架材料制备缓释片,对骨架材料用量、制备工艺等因素进行考察。结果:随着HPMC用量的增加药物释放明显减慢,固体分散工艺可改善药物的体外释放释药行为。结论:通过固体分散工艺及HPMC用量的适当调整可制备具有良好释放的NT缓释片。  相似文献   

17.
复方阿仑膦酸钠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明立  贺丽平  曾建国 《中国药房》2008,19(34):2690-2692
目的:制备复方阿仑膦酸钠缓释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乙基纤维素(EC)、无水乳糖处方用量为因素,体外释放度为指标,用正交试验优化处方,以湿法制粒压片制备制剂,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结果:筛选最优处方为HPMC 80mg、EC 20mg、无水乳糖20mg。所制制剂可持续12h释药,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所制缓释片的处方合理,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骨架片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制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骨架片.方法:采用亲水性高分子材料HPMC为骨架,制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并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制剂工艺.结果:以药物与20%HPMC K4M及乳糖适量混合,用10%PVP乙醇液为黏合剂,湿法制粒压片为最佳工艺.结论:本品制备工艺简便,药物体外释放接近Higuchi模型(Q=28.892 7t1/2 1.170 4,r=0.995),T50=2.87 h,Td=4.65 h,能维持药物12 h内缓慢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