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金属捕集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两种低分子量多胺物质与二硫化碳通过二步反应制得重金属捕集剂.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所合成重金属捕集剂对2 mg·L-1Cu2+和Ni2+废水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35%和95.65%.并讨论了重金属捕集剂投加量、pH值及Cu2+、Ni2+共存条件对捕集剂处理低浓度Cu2+和Ni2+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捕集剂投加量为0.0621~0.0955 mg·L-1时,处理后的水即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pH值为7~10时,重金属捕集剂处理效果较好;在不同比例的Cu2+、Ni2+共存情况下,重金属捕集剂对两种离子均有较高的去除率,具有进一步研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MAPEI应用于含铜电镀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采用自行合成的高分子重金属絮凝荆巯基乙酰聚乙烯亚胺(MAPEI)处理含铜电镀废水;研究其对Cu2 、Ni2 和浊度去除的效果及重金属的回收.结果表明:(1)该絮凝剂对Cu2 、Ni2 和浊度均有很好的去除作用;(2)废水pH值的变化对Cu2 、Ni2 和浊度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3)残渣中的Cu2 用盐酸回收.回收率可达到60%.  相似文献   

3.
基于传统石灰法处理冷轧酸洗废水,对比研究了重金属捕集剂投加位置、重金属捕集剂联合"石灰+铁盐"深度处理工艺、重金属捕集剂联合高密度污泥深度处理工艺对冷轧酸洗废水中总铬和总镍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重金属捕集剂联合高密度污泥处理澄清池出水,当重金属捕集剂、高密度污泥投加质量浓度分别为40、2 500 mg/L时,处理出水满足《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6—2012)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重金属捕集剂丁基黄药处理电镀工业废水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温下,将电镀废水的pH由2.9调至6~7,加入2.5mL 10%的丁基黄药溶液。絮凝剂0.8mL 0.1%的聚合氯化铝溶液,快速搅拌(300r/min)1min,慢速搅拌(100r/min)10min,处理后的废水中Cu2+、Zn2+、Ni2+、Cr(Ⅵ)和总铬等重金属离子的残留质量浓度均低于国家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最高允许值,产生的污泥在pH大于或等于9的水环境中比较稳定。与硫化钠处理电镀废水比较,该方法沉降速度快、矾花大、污泥体积小,污泥可以回收利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利用乙二胺和二硫化碳为原料合成了重金属捕集剂DTC(EDA),并将其应用于含锌废水的处理,系统考察了DTC(EDA)投加量、反应时间、p H、絮凝剂投加量等因素对DTC(EDA)处理含锌废水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DTC(EDA)投加量为90 mg/L,p H为8,反应时间为35 min,PAC投加量为32 mg/L的条件下,捕集率达到97.3%,锌离子残留质量浓度为0.27 mg/L,达到国家相应的排放标准;在其他重金属离子共存的条件下,DTC(EDA)对锌离子仍有较高的捕集效果,并且对其他重金属离子也有较好的捕集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XMT作为重金属离子捕集剂,进行了电镀废水Cu2+的捕集研究,探讨了XMT加入量、pH、絮凝剂加入量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Cu2+捕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0%的XMT加入量2.0mL、pH=3~12、质量分数为0.01%的PAM絮凝剂加入量1.0 mL、反应时间10~30 min等优化工艺条件下,Cu2+去...  相似文献   

7.
在众多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中,重金属捕集剂法具有反应效率高、污泥沉淀快、含水率低、残渣稳定以及选择性良好等优点,特别是对重金属浓度较低的废水,也有明显效果,因而成为国内外重金属废水处理研究的热点。文章旨在综述DTC类重金属捕集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简述了捕集剂与重金属作用的基本原理,并阐述了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总结了重金属捕集剂法处理重金属废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重金属捕集剂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CH型絮凝剂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去除效果 ,结果表明 ,对废水中Ni2 +、Cr6 +等单一离子 (浓度 2 0~ 4 0mg/L)的去除率大于 90 % ,对混合废水中的Cu2 +、Zn2 +、Ni2 +、Cr3+、Cd2 +等 (各离子浓度 2 0~ 4 0mg/L)的去除率均大于 96%。  相似文献   

9.
文中以NaHSO3作还原剂,重金属捕集沉淀剂DTCR做螯合剂,处理含有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水。用正交实验确定了各因子的最佳控制条件,对处理前后废水中的Cr3+,Cu2+,Ni2+等金属离子浓度进行了检测,并将生成的螯合物进行了溶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同时处理多种重金属离子,工艺简单,条件温和,螯合剂可直接投放入池,无需增加特殊设备,效果好,处理后的废水达国家排放标准,且沉淀溶出率低,化学性质稳定,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这是一种有效的电镀废水处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重金属捕集剂三巯三嗪三钠(TMT)深度处理低含量矿山废水中Cu2+、Zn2+、Pb2+、Cd2+、Cr3+等多种混合重金属离子,研究了pH、添加量、搅拌时间、反应时间、温度以及絮凝剂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节废水pH为7左右,投加0.4 mL质量分数为10%的TMT溶液,室温下搅拌5 min再添加适量联合絮凝剂,总反应20 min后,各重金属离子去除率均达到98%以上,出水中所考察的重金属离子含量均远低于GB 8978-1996排放要求,捕集产物稳定性高,二次污染风险小。因此,TMT在深度处理低浓度多金属离子共存的矿山废水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纤维素黄原酸盐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纤维素黄原酸盐处理重金属废水,对纤维素黄原酸盐的用量、pH值、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L含氰电镀废水(含Cr3+15mg/L、Cu2+3mg/L、Ni2+9.2mg/L、Zn2+6mg/L),加入2g纤维素黄原酸盐,调节pH8,搅拌1h,过滤,处理后的废水中Cr3+、Cu2+、Zn2+、Ni2+残余浓度分别为0.08mg/L、0.03mg/L、0.12mg/L、0.10mg/L。含有重金属盐的残渣,可用硫酸或硝酸处理,以回收重金属。  相似文献   

12.
重金属捕集剂对废水中铅捕集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几种重金属捕集剂对含铅废水的处理效果,讨论了反应时间、捕集剂加入量、pH值及多种重金属离子共存条件下各种捕集剂对铅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20min,捕集剂加入量为理论用量的1.2倍,pH值为2~6时处理效果较好,捕集效率在99%以上,且多种重金属离子共存条件下对捕集效果没有影响,处理后的废水能达到重金属国家排放标准。因此采用该方法优于传统处理方法,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一种新型聚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捕集剂,并考察了该捕集剂用于处理模拟含镉废水的实验效果,研究了捕集剂加入量、p H值以及搅拌时间等因素对镉离子捕集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该捕集剂应用到实际电镀废水的捕集效果。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条件为p H值3~9,50 g/L捕集剂的添加量为1.8 m L,搅拌时间为5 min。处理实际电镀废水时,无需调节p H,Cd(II)的去除率可达99.9%以上,剩余Cd(II)的浓度小于0.05 mg/L,成本低廉,处理效果好,满足国家最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4.
硫化钠-重金属捕集剂组合处理酸性含镍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硫化钠-重金属捕集剂组合处理酸性含镍废水,研究了药剂的加入量、反应时间、pH值和加药方式对废水中Ni 2+的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超过30min,硫化钠和重金属捕集剂按理论量投加,pH值大于4,先投加组合药剂再用NaOH调节pH值的条件下,出水中Ni2+的质量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渣中镍的质量分数大于14%,具有回收价值,且处理过程中无H2S气体溢出,可以实现工业酸性含镍废水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15.
合成重金属螯合剂处理镀镍废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乙烯三胺、二硫化碳、环氧氯丙烷和氢氧化钠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重金属螯合剂,对其结构和所得螯合物的形貌与组成进行了表征分析,并应用于处理镀镍废水。研究了金属螯合剂在不同pH条件下捕集Ni2+的性能,考察了金属螯合剂加入量对Ni2+残余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螯合剂与Ni2+作用形成的螯合产物结构致密稳定,对Ni2+具有很好的捕集功能,pH在6.5~7.5时,Ni2+的去除率可达98.5%以上,当ρ(金属螯合剂)为3.79g/L时,Ni2+的质量浓度最低为0.45mg/L,显著提高了对镀镍废水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2种新型重金属絮凝剂巯基乙酰化胺甲基聚丙烯酰胺(MAAPAM)和聚乙烯亚胺基黄原酸钠(PEX)处理含铜废水,分别考察了其单独和复配处理对废水中Cu2+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PEX和MAAPAM对不同Cu2+浓度的废水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性能,且PEX对Cu2+的去除效果优于MAAPAM。当采用PEX和MAAPAM复配处理含Cu2+废水(Cu2+质量浓度为100 mg/L,pH为6.0)时,先投加340 mg/L的MAAPAM进行絮凝试验,在快搅2 min时投加10 mg/L的PEX继续搅拌,出水中Cu2+的剩余浓度可以满足排放标准要求,且具有较低的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7.
李冰璟  付丹  赵伟 《净水技术》2011,30(5):115-118,154
电镀废水水质复杂,含有多种污染物,其中Ni+、Cu2+等重金属已得到良好的回收利用,但对有机污染物和氨氮的去除研究鲜见报道.本文采用铁碳微电解法对电镀废水进行预处理,可确保出水中残留重金属不影响后续生物反应,预氧化表面活性剂、光亮剂及其它助剂,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进而通过水解酸化和好氧膜生物反应器(MBR)的生物处理...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一种新型聚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捕集剂,并考察了该捕集剂用于处理模拟含镉废水的实验效果,研究了捕集剂加入量、p H值以及搅拌时间等因素对镉离子捕集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该捕集剂应用到实际电镀废水的捕集效果。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条件为p H值39,50 g/L捕集剂的添加量为1.8 m L,搅拌时间为5 min。处理实际电镀废水时,无需调节p H,Cd(II)的去除率可达99.9%以上,剩余Cd(II)的浓度小于0.05 mg/L,成本低廉,处理效果好,满足国家最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9.
巯基乙酰壳聚糖制备条件的优化及其絮凝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巯基乙酰壳聚糖(MAC)的最佳制备条件,探讨了MAC捕集重金属离子的机理,研究了pH、浊度对MAC除铜效果的影响,并对MAC去除重金属离子Cu2+、Cd2+、Ni2+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制备MAC的最佳条件为:m(壳聚糖)∶m(巯基乙酸)为1∶2,pH为5.0,反应时间为3.5 h;水样浊度对铜离子的去除有促进作用;优化条件下,MAC对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顺序为Cd2+Cu2+Ni2+。  相似文献   

20.
改性玉米淀粉对重金属捕集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二硫代氨基甲酸改性玉米淀粉(DTCS)对单一重金属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捕集作用,考察了影响其捕集作用的因素,包括重金属种类、pH、温度、混凝时间、无机离子的干扰等,确定了合适的应用条件.结果表明,在单一重金属离子浓度为1.0×10-3 mol/L的溶液中,DTCS对重金属离子捕集的选择性:Cu2 >Pb2 >Cd2 >Zn2 >Ni2 ,去除率分别为99.91%、99.88%、87.36%、85.17%、66.36%,且K 、Ca2 等无机离子对其去除效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