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滦南县是河北省海水养殖重点县,现拥有海水池塘养殖面积3800hm2。近年来,水产技术部门及广大虾农认真总结本县多年养虾经验教训,学习借鉴外地先进技术和经验,改变传统的单一养虾模式,发展多品种立体混合养殖。现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对虾、河鲍、海蜇等多品种生态混合养殖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正>2009年12月初,国务院通过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三角的开发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南美白对虾养殖作为沿黄渔业开发重要品种受到各级政府和养殖业主的高度重视,也为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做出重要贡献,但随着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养殖环境压力的加大,养虾病害频发成为制约养虾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对虾作为我国养虾业的主要品种,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曾辉煌一时,无论养殖规模、产量效益、出口创汇都达到了顶峰。但从1993年虾病肆虐起,养殖整体大幅萎缩,虽历经10年,出现了一两种替代品种,终因病害原因,多处于粗养低产状态,难现昔日辉煌。笔者针对现状,根据生态学养殖原理,摸索出一条人工控制条件下的“沟草—对虾”绿色养殖技术,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滨洲港正海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黄河三角洲的滨州沿海,是一家以制盐和盐化工、对虾养殖为主的企业,因需要整合了大量浅海滩涂,但利用率一直较低,为此投资兴建了大量的池塘,进行晒盐和对虾养殖等。近几年由于盐业市场低迷,而养虾死亡率较高、产量不稳定,从而影响了公司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开发新的养殖项目和品种,进行池塘和海水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5.
正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即为通俗意义上的鱼、虾、贝混养,就是通过鱼、虾、贝的生理、生态的不同进行养殖,根据混养品种在栖息水层、食性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互补特点,进行水中养鱼、池底养虾、泥里养贝。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是互相促进、生态互补的,是一种立体生态养殖模式,是典型的"碳汇渔业"。这种养殖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品种成活率、节省饲料成本、缩短养殖周期,还可以合理使用饵料,恢复池塘生  相似文献   

6.
<正>混养是指在主养某种品种的同时兼养其它一种或多个品种的混合养殖模式,主要通过合理搭配不同生物品种及数量比例,利用虾、蟹、鱼、贝及水生植物等共生原理,调整生态布局,提高池塘自身净化能力,保持生态平衡和水质稳定,从而降低发病率,达到高产稳产的目标。海水鱼、虾、贝生态混养就是通过鱼、虾、贝的生理、生态的不同进行养殖,根据混养品种在栖息水层、食性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7.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tvis Gunther)是一种名贵海水养殖品种,其苗种、成鱼价格昂贵,供不应求。黄河三角洲海区能捕到一定数量的野生苗种,但养殖效果都不甚理想。2006年6月25日~7月24日,我们在东营市水产养殖服务中心养虾池塘进行了海捕半滑舌鳎苗种诱食驯化试验,取得了  相似文献   

8.
很多时候就是“经验”害了我们!已有的养殖“经验”束缚了我们的思维,难以接受新观念。虾很多人都会养,近几年各地探索了多种养殖模式,很多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前些年倡导的对虾高健康养殖系统推动了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的迅猛发展,使得对虾养殖总产量节节攀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在生产实践中,许多养殖户为了追求高产量而导致虾病越来越多、虾生长越来越慢,2000年前后养到规格30尾/500g左右一次性卖虾只需养殖七、八十天左右,而近两年绝大多数都得养一百多天,虽说与虾苗的质量退化有关,但也不能否认养殖方法上存在一些缺陷,如一直困扰广大养殖户的“偷死”、“耗底”问题,往往造成死大虾、饵料系数高、养殖成本高;同时该系统推崇放苗前水体的彻底消毒处理,导致养殖过程中水质难以稳定,养殖期间的消毒又导致虾的应激问题。近些年所倡导的生态养殖,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养殖”,只不过经常使用微生物制剂,少用消毒剂,少用或不用抗生素,也同样追求高产高效,但这一方式经常导致虾病严重、成功率较低。八十年代大水面养虾确曾出现过真正的生态养殖,每亩放苗三、四千尾左右,基本不投料,只是肥水培养饵料生物,虾生长快、发病少,对环境基本没什么污染,但因为产量低且土地资源有限,不可能全面推广,养殖户也总是想追求最大效益而高密度放苗。据笔者多年从事养虾技术服务的实践观察,许多人在养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错误的养殖观念,现提出,希望与广大业内人士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9.
全球性病毒性虾病使对虾养殖陷入困境,闽东区沿海虾农谈虾色变,不少虾塘抛荒“改行”,为了恢复元气大伤的养虾业,福建宁德地区面对现实不松劲,地县水产部门多次派人到沿海乡镇生产点调查研究、研讨对策,动员虾农相信科学,增强信心,重整旗鼓。沿海四县从调查养殖模式、品种结构入手,推行封闭式立体生态养殖,开展虾塘综合利用,虾贝、虾鱼、虾蟹混养、轮养、套养、稀养等新的养殖方式,使濒临夭折的养虾业柳暗花明。全区共放养东方,长毛、墨吉、斑节对虾58220亩,其中虾贝,虾鱼,虾蟹混养套养33300亩,推行封闭式蓄水立体生态养殖21000亩,取得初步成效。 今年,福鼎县12000亩虾塘在3月底已基本落实租赁工作,虾塘改造及养成准备有秩序地进行。他们采  相似文献   

10.
有益微生物在虾池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前几年,对虾病的暴发与流行,使我国对虾养殖业步入低谷。近年来,由于对虾养殖技术及配套技术的进步,养殖方式的改进和病害防治水平的提高,养虾业开始出现复苏。但是,病害仍然是对虾养殖业的制约因素,虾苗下池后,往往迟则一个多月,快则不到一个月就开始发病,尤其是到了养殖中后期,缺氧、泛塘、虾病暴发等事故频繁,养虾业者常常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如何防治养殖对虾的疾病,至今仍然困扰着广大养殖业者和水产科技工作者。本文就有益微生物在对虾养殖中的作用作一探讨。一、虾池内生态环境的演变虾类是水生养殖动物中生长速度较快的…  相似文献   

11.
长毛对虾具有耐高温、抗病力强等优点,是南方沿海对虾养殖的优良品种,并且从放养到起捕的养殖时间方面与中国对虾养殖有合理穿插安排的机会。这给人们一个启示,就是在南方沿海可以进行多品种、多茬对虾养殖。浙江省乐清县于1989年进行了三茬养虾的试验。其中4月~11月安排中国对虾与长毛对虾双茬养殖,11月~翌年的2月安排养白虾。在养虾的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1993年暴发性虾病流行情况和黄河三角洲沿海滩涂养虾业应采取的方针、策略和方法,探讨了适合当地情况的养殖模式和技改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产》2013,(12):41-46
A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与生态养殖技术 技术概述:克氏原螯虾是近年来新开发的水产养殖品种。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种质退化、产量与效益不稳定、病害增多等。为了推进克氏原螯虾的苗种规模化繁育及生态养殖,本技术主要提出了克氏原螫虾池塘主养、池塘虾蟹混养、稻田养虾和圩滩地增养殖等模式,内容涉及苗种生产、放养、投饲管理、池水调控和病害防治等环节,可作为广大养殖户开展养殖生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年来的河蟹生态养殖技术的推广和科技入户示范推动,以河蟹为主导养殖品种,适量配养鲢、鳙、鳜鱼以及青虾等养殖品种的养殖模式增加了养殖效益。但笔者发现近两年来蟹池放养的青虾却长不大,甚至到10月干池清塘时满地"小米虾",体长仅为3厘米左右,所以笔者认为在生态养蟹池配养青虾应注意虾苗的来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对虾养殖困难重重,虾病越发难治,虾越发难养,让养殖户苦不堪言。业内对虾病的研究从没松懈过,但到目前为止,还有没有一种方法能有效地防治虾病。在此,我们不妨跳出虾病的圈子从生态的角度去看待养殖研究虾病。  相似文献   

16.
正黄河三角洲地区以其优越的黄河水与地下卤水资源,已成为南美白对虾养殖的主阵地。为了避免病害的困扰,保证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池塘南美白对虾养殖的高产高效,我们先后进行了鱼虾混养、双季轮养、高位池养殖、适宜放养密度等方面的研究,并深入研究了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水质调控技术。高效生态养殖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为水环境调控技术,直接影响到虾鱼的生长和生存。南美白对  相似文献   

17.
对虾养殖周期短 ,养得好 ,效益高 ,市场需求量大 ,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良养殖品种。但自1991年对虾病毒性疾病流行以来 ,各地养虾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 ,虾病成为制约养虾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水产科研人员和养虾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艰辛努力 ,对对虾病毒性疾病的研究 ,虽然从生产上未能给予有效的治疗 ,但从控制、预防方面却有了很好的技术经验 ,取得一定的进展。如封闭式养殖、池塘微生态调控、高位池养虾等方式都是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控制、预防病害发生 ,使对虾养殖取得成功的先进方式。一、封闭式养虾封闭式对虾…  相似文献   

18.
对虾封闭循环式综合养殖系统的规划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按建立“863”对虾重点项目综合养殖基地的技术要求,以对虾清洁养殖和对虾分级多茬养殖两种模式为养殖工程工艺设计标准,进行对虾高健康养殖基地的规划设计。该基地占地19.2hm^2,包括两套封闭循环式养殖系统,共有养殖试验水面13.33hm^2,并配备了较先进的水处理系统,可进行封闭、半封闭和开放式养虾,也可进行多品种综合生态养殖。2000年对虾养殖生产试验表明,该养虾系统设计合理、运行平稳,基本保证了该“863”项目各项试验的进行,取得良好的养殖结果。  相似文献   

19.
冀渔广角     
<正> 乐亭打网岗新技术开发区 为贯彻全国养虾工作会议和建设“海上乐亭”的精神,乐亭县沿海开发管理总公司根据鱼、虾、蟹、贝藻各自的生态特性,拟选择沿海汀网岗一带为水产新技术开发区,进行海水生态养殖实验,开展以对虾养殖为主,鱼、蟹、贝、藻多品种的综合养殖实验。计划自1994年1月开始实施至1996年底完成。  相似文献   

20.
方哲  鲍时翔  邓传明  郑育声 《水利渔业》2006,26(2):46-46,72
在养殖基地实施生态养虾试验,利用微生物制剂对水质进行调控,用人参皂甙增强虾体免疫力,用绿色环保天然抗病毒剂综合防治虾病。虾体无违规药物残留,产出的虾全部出口美国、日本,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