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发展,中国的跨国公司R&D机构也在不断增多,跨国公司R&D投资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文对于跨国公司R&D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分析跨国公司R&D投资的现状的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了跨国公司R&D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在定性研究中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方面进行论述,在定量研究中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研究。在跨国公司R&D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向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2004~ 2011年我国行业的面板数据,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的方法测算中国八大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过GMM方法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传导的国际研发存量和我国的研发存量以及两者的交互项对这8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便了解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国内各相关行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途径传导的国外逆向技术有一定的溢出效应,但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并不显著;只有在国内研发和其他方面的投入跨越一定的门槛值后,才能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工业R&D储存对于工业技术创新非常重要,可以分为决定于R&D投资的资本储存和决定于R&D人力资源的经验储存两个层次以及国内储存、国外储存两个方面.比较分析表明相比工业发达国家、我国工业的R&D储存十分落后,但是我国同时面临经济全球化下世界范围的知识扩散和R&D外溢的机遇.我国应该选择正确的战略方向、集中有限的资金和优秀人才、组织开展针对性的R&D,同时积极改善和利用国外R&D储存为本国工业服务.  相似文献   

4.
之前的研究发现负债融资阻碍了企业的R&D投资,本文从债权人监督的角度对负债融资与R&D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解释。本文研究发现,受到债权人监督较少的商业信用对企业的R&D投资几乎没有影响,而受到监督较多的银行信贷则严重阻碍了R&D投资。然而,在银行信贷监督较少的国有企业以及自有资金较多的企业中,银行信贷却不会影响企业的R&D投资。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负债融资对R&D投资的影响效果受到债权人监督能力的影响,监督力强的债权人更有能力影响企业的决策,从而导致企业R&D投资的减少,而监督力弱的债权人则不会影响企业的R&D投资。  相似文献   

5.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接近港口,目的是降低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的运输成本.显然,外商直接投资会给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尤其是集装箱吞吐量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但关于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还很少见.为此,本文以东北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为例对这一问题展开实证研究.在对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与东北地区外商直接投资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基础上,选取外商直接投资、内地工业产值两个自变量对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每提高1%,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将提高2.8%.因此,随着东北地区利用外资规模扩大和结构的改变,港口应该做好充分准备应对腹地经济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6.
从中印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结构和效果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印两国对外直接投资有很多共同点,中国目前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规模具有一定优势,但在海外投资的投资结构和投资绩效上却落后于印度。今后,我国应不断优化对外直接投资主体、调整投资产业结构、加强对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提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运用理论模型描述R&D投资结构对创新系统产出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础上,利用1990~2006年中国创新系统数据,对R&D投资分配结构与自主创新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R&D三个流向投资与自主创新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各因子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因此,本文进一步运用数据包络方法对基于投资流向的R&D投资结构效率进行定量研究,并提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8.
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作为GMS合作的核心成员国,如何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环境中,通过到GMS国家直接投资促进并利用区域整合的巨大效应求得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是我们亟需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优势理论作为基础,运用实证研究的分析方法,首先从宏观环境、产业及产品和微观经济主体三个维度研究了我国到GMS国家直接投资已经具备的优势,然后根据我国到GMS国家直接投资现存的问题分析了如何构建新的优势以进一步促进我国企业到GMS国家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9.
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种重要经济现象。学者们对这种现象展开了广泛研究,形成了诸多理论。文章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对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地梳理和评述,特别是基于实物期权视角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从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及其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已有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不足之处:对技术获取型对外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分析不足;验证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存在性时忽略了滞后效应;对吸收能力影响溢出效应的分析不够深入,研究方法也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1.
对当前外商直接投资中热点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外商直接投资中热点问题的分析余光胜一、外商直接投资的新趋向近几年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并购国有企业及控股合资等已成为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热点,这些热点表现为外商直接投资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新趋向:1.从并购对象看,外商并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本论文选取东亚新兴经济体6个国家(地区)为样本,利用1985~2008年的时序数据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的就业效应,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对香港、新加坡的就业具有补充效应,对韩国、泰国、菲律宾的就业具有替代效应;从具体产业看,对外直接投资对商贸业就业具有补充效应,对制造业(新加坡除外)和建筑业(中国除外)就业一般具有替代效应,对金融业(菲律宾除外)就业一般具有补充效应.  相似文献   

13.
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贸易的影响问题一直是国际贸易和投资等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的争论主题.本文以对外直接投资的对外贸易相对有效性为切入点,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评价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相对于对外贸易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将数据包络分析与预测技术相结合,预测了相对于对外贸易有效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最近这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海外设立分公司或者专业国内生产。对外直接投资是否会对国内的就业产生影响?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以1991-2010年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会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集群都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互动发展不仅可以克服二者各自的局限,而且可以更好地协调相关各方的利益冲突.因此,必须树立互动发展的基本理念,将尊重彼此的内在需要和发展规律作为互动发展的切入点,一方面按照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调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另一方面按照外商直接投资的决策规律调整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问题探析程红,张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以高速发展的经济和巨大原市场潜力大量吸收着来自国外的投资,而且也开始逐步地外进行直接投资,探索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之路。(一)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迅速发展始于实行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初,在过去15...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浙江省的外商直接投资分为两个阶段,运用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作为解释变量,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浙江省出口贸易的协同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个阶段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与浙江省出口贸易的协同性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1993~2006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利用相关性分析、变参数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涉外税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涉外税收确实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内,外商直接投资都促进了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关税和其他税收的增长,但是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了带来了高昂的成本.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进一步调整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影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因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提出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模式转变的必然性,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特点进行了分析和判断,运用内部张力、外部引力和环境支撑力范式对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各作用力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根据经典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建立了7大假设,通过建立相关计量模型.利用我国1995—2006年的统计数据对各种因素的作用方向和程度进行了多元计量分析,最后对优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以来,作为世界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直接投资,在量和质两个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使得我国利用国际直接投资面临诸多的挑战。一、变化趋势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总额持续增长,虽近年涨势放缓,但仍保持较高水平。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总额在80年代末已达15万亿美元。进入90年代,截止1996年底,估计已高达3万多亿美元,6年间总额增长了一倍多。从流量指标看,其年流量在达到1990年的2340亿美元的高峰后,受发达国家经济衰退的影响,1992年下降为1500亿美元,1993年也只有1670亿美元。随后,年流量大幅回升,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