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气相Novolen聚丙烯装置上进行了BCND-Ⅱ催化剂的工业应用试验,采用SEM、GPC、粒径分布等手段表征了BCND-Ⅱ催化剂的组成和形貌;考察了聚合反应动力学、装置运行状况、催化活性以及制得的聚丙烯产品的性能等,并与进口催化剂(BASF公司)进行了对比。表征结果显示,BCND-Ⅱ催化剂与进口催化剂的组成相近,粒径分布相似,均呈类球型结构且分散均匀。小试结果表明,两种催化剂的聚合反应动力学曲线的趋势和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BCND-Ⅱ催化剂与进口催化剂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条件基本一致,催化活性与进口催化剂基本相当,能满足装置生产要求。两种催化剂生产的均聚聚丙烯1102K产品的性能基本相近,各项指标均达到1102K优等品指标。  相似文献   

2.
在20万t/a采用Innovene工艺的聚丙烯(PP)装置上,进行了国产丙烯聚合用催化剂BCZ的工业应用试验,分析了装置运行情况及产品性能,并与同类型进口催化剂CDi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催化剂CDi相比,催化剂BCZ的活性低,半衰期短,氢调敏感性和共聚性能均较差;在生产均聚产品时,催化剂BCZ产生的细粉量多于催化剂CDi的,但生产共聚产品时,二者相当;催化剂BCZ生产的均聚产品的力学性能与催化剂CDi生产的相当,但前者所生产的共聚产品力学性能稍差。  相似文献   

3.
NA催化剂在工业化生产J340树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凯  王志武  谭忠  郭正阳 《石油化工》2006,35(2):156-160
研究了用于丙烯聚合的新型NA催化剂的组成、粒度分布及本体聚合性能,同时与进口催化剂进行了相关对比。试验结果表明,NA催化剂的主要组成与进口催化剂相近,但NA催化剂颗粒微观结构与进口催化剂有较大差别,NA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约是进口催化剂的两倍。NA催化剂本体聚合反应制备的聚合物颗粒规整性较好,表面形态更接近于球形。将NA催化剂用于生产J340树脂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NA催化剂的活性较高,达到25kg/g(以每克催化剂生产聚丙烯的质量计),比进口催化剂的活性高15%;共聚性能与进口催化剂相当,能长周期应用于Hypol工艺聚丙烯生产装置,装置操作稳定;所生产的J340树脂颗粒形态好,细粉含量少,机械性能达到进口催化剂生产J340树脂的水平,产品为优级品。  相似文献   

4.
利用分光光度仪、激光粒度仪、GC和本体聚合等方法分析了BCND-S催化剂的性能,同时在550 kt/a Novolen丙烯聚合工艺装置上生产抗冲聚丙烯2100H,考察了装置运行的平稳性以及抗冲聚丙烯的性能,并与进口催化剂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BCND-S催化剂粒径较小,粒径分布相对较窄,聚合活性和定向能力高于进口催化剂。在生产2100H期间,反应器温度和压力控制稳定,装置运行稳定,粉料流动性好,细粉含量低。生产的2100H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刚性和耐热性能较进口催化剂生产的产品有较大提升。因此BCND-S催化剂适合在Novolen工艺聚丙烯装置上生产抗冲聚丙烯。  相似文献   

5.
类球形聚丙烯催化剂PC-1工业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6万t/a间歇液相本体法聚丙烯(PP)工业装置上进行了类球形PC-1催化剂的应用试验,并与装置现用工业催化剂DJD—Z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催化剂PC-1的操作性能良好,动力学过程平稳,聚合反应控制温度、压力均略高于催化剂DJD—Z;在单釜产量接近的情况下,反应时间可相应缩短0.5h,单釜转化率则高出2.5个百分点;在相同工况条件下,其活性为43.05kg/g,与DJD—Z的活性(42.85kg/g)相当;PP产品各项指标完全达到质量要求,整体性能略优于催化剂DJD—z生产的产品,细粉(小于80目的颗粒)含量比用催化剂DJD—Z生产的产品低2.5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正抚顺石化烯烃厂使用国产催化剂代替进口催化剂生产聚丙烯产品。该厂使用国产催化剂生产L5E89、T30S产品。300 kt/a聚丙烯装置原工艺设计采用美国格雷斯公司生产的进口催化剂,为降低生产成本,该厂多次试用辽宁营口向阳催化剂有限公司生产的催化剂,经试产磨合,该催化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工艺可控,产品质量稳定。此次国产催化剂工业化使用期间,系统各控制参数保持正常,与使用进口催化剂运行时反应控制参  相似文献   

7.
汤豪  王金祥  高明智 《石油化工》2012,41(5):578-582
采用BCND-Ⅱ催化剂在225 kt/a Novolen工艺聚丙烯(PP)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应用试验,考察了该催化剂的各项性能及装置运行的平稳性、经济性及PP产品的质量。试验结果表明,与参比催化剂相比,在生产PP产品牌号为1102K、负荷18.5 t/h的工况下,BCND-Ⅱ催化剂的活性可达26.9 t/kg(基于每kg催化剂的PP产量),较参比催化剂高出约49%;工业装置运行平稳,聚合反应器温度控制稳定(温度标准偏差只有0.79,而参比催化剂的温度标准偏差为1.59);生产的PP产品符合用户优级品的质量要求,说明BCND-Ⅱ催化剂在Novolen工艺PP装置上进行工业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国产铬系催化剂在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塑料厂250 kt/a全密度聚乙烯装置上生产了DGDA 6098和DGDB 2480两种牌号产品,提出了从进口催化剂切换到国产催化剂的工艺;分析了生产能耗,并与进口催化剂进行了对比。生产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工艺可以实现不同牌号的无扰切换。国产催化剂的原料消耗及能耗与进口催化剂接近,满足要求。DGDA 6098产品的性能满足加工要求,独立成膜性好,薄膜制品符合优级品指标。DGDB 2480产品满足PE80级高密度管材树脂性能的特殊需求。针对不同的产品提出了不同的改进方法,可开发出符合用户需要的DMDH 6400和DMDA 6200等树脂专用料。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DQ-2球形高效催化剂在间歇式法相本体聚丙烯生产装置上进行应用试验的情况。从聚合物反应特性、催化剂活性、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与DQ-l非球形高放催化剂的生产数据和产品质量进行了比较,得出了DQ—2球形高效催化剂是活性高,氢调敏感性好,操作性能较好的高效聚丙烯催化剂,生产出直径1~smm球形颗粒的聚丙烯产品,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10.
利用凝胶渗透色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分别对使用国产催化剂YS-842、进口催化剂在本体连续聚合工艺(HYPOL)装置上生产的聚丙烯(PP)共聚物进行了性能分析和结构表征,发现YS-842催化剂能使PP分子量分布加宽。2种催化剂生产的PP具有相近的序列结构分布和热性能。由于YS-842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共聚性能,所以PP的某些力学性能甚至超过进口催化剂聚合产品,表明YS-842催化剂在:PPHYPOL装置上能完全替代进口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
12.
采用DQC602催化剂在环管中试装置上生产了抗冲聚丙烯产品,并将其注塑成样片.利用WLI,WAXD,SEM等方法对样片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样片表面光泽度沿注塑方向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低光泽抗冲聚丙烯注塑样片的表面光泽度不均匀,沿注塑方向,定模面光泽度逐渐降低,动模面光泽度逐渐升高,动模面光泽度高于定模面.注塑过程...  相似文献   

13.
间规聚丙烯的研究开发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采用茂金属催化剂制备的高间规度的sPP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分析与总结,表明sPP具有良好的耐热性、抗冲性和光学透明性,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型塑料。  相似文献   

14.
15.
透明聚丙烯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均聚聚丙烯F401为原料,研究了成核剂及分子质量调节剂的种类、用量及加工方式对透明聚丙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选用透明剂A作成核剂,质量分数为0.3%,挤出温度在170-240℃范围内时得到了雾度为15%以下,各项性能优异的透明聚丙烯。同时指出在成核剂量一定的情况下,透明化母料的量越大,所生产的透明PP的透明度越高。  相似文献   

16.
17.
研究了成核剂对聚丙烯结晶性能的影响。采用羧酸盐类成核剂、磷酸盐类成核剂、松香型成核剂和山梨醇类成核剂考察了对均聚聚丙烯结晶行为产生的影响。选取磷酸盐类成核剂制备了耐热聚丙烯,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  相似文献   

18.
聚丙烯催化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结合世界聚丙烯工业的发展现状,阐述了聚丙烯催化剂研究的新进展.针对Z-N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非茂单活性中心催化剂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探讨,对我国的聚丙烯工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聚丙烯作为树脂塑料中最重要的品种之一,在电子电器、汽车、建材、医疗、包装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