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应用经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终止妊娠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对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对16例住院、门诊或急诊妊娠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这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价值。结果经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终止妊娠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有效率为93.7%。结论经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治疗妊娠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可行,适合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2.
郑亚西  蔡运昌 《贵州医药》1998,22(3):183-184
经食道民房起搏(TEAP)治疗阵发性室上速(PSVT)患者249例,发生意外心律失常41例,其中房颤15例,室性心律失常15例,这两种心律失常在PSVT心室率≥180次/分组,PSVT持续时间≥3小时组,TEAP频率≥300次/分组发生率均分别高地对照组。另发生窦性停搏,结性逸搏11例,其发生率在PSVT持续时间≥3小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本文对这些意义心律失常发生有关因素及正确防范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与普罗帕酮药物治疗老年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对比。方法将食管心房调搏与普罗帕酮药物治疗老年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进行分组对比观察。结果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终止老年人群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有效率为9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普罗帕酮药物组成功率7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结论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治疗老年人群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食管调搏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观察山西省心血管疾病研究所(030001)高明兰王晋军刘卓敏李运乾王爱环食管心房调搏(TEAP)广泛用于多种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1〕,其特点是简便、无创和有效。由于刺激方式有多种,用何种方法及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如何...  相似文献   

5.
区军  詹贤章 《首都医药》2001,8(7):43-43
目的研究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食管心房调搏诱发与终止方式及心动过速特征.方法13例患者均接受食管心房调搏,首先行分级递增刺激(S1S1),然后行程控早搏刺激(S1S2,S1S2S3),若上述方法均不能诱发心动过速,则静脉注射阿托品1~2mg后重复刺激.心动过速后,先以超速抑制法进行终止,无效者改用心律平、异搏定或可达龙静脉注射,或结合超速抑制法终止发作.结果13例中8例由S1S1和S1S2刺激诱发心动过速,另5例应用阿托品后重复S1S2(S3)刺激诱发;6例超速抑制法终止发作,4例以可达龙或心律平终止,3例应用异搏定或心律平后,心率明显减慢,但心动过速仍持续发作,结合超速抑制法终止成功.心动过速QRS形态均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伴电轴左偏,频率140~170bpm,11例呈房室分离,2例呈11室房传导,心室夺获、室性融合波各11例.结论食管心房调搏检查对IVT,特别是特发性左室室速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异搏定不同给药途径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张仲俭(江苏省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无锡市21407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内科急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经常复发,患者迫切希望能有一种快速、安全、简便、易行终止的方法。异搏定是治疗PSVT的首...  相似文献   

7.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TCD,血液流变学与临床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俊山  张复兵 《天津医药》1998,26(5):262-264
对52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S)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TCD)和血液粘度检测。结果发现,VPS患者MCA,VA,BA的平均血液流速明显增高,全血粘度亦异常增高。提示VPS存在脑血管原性损害。结果表明,TCD与血液流变学检测对VPS的早期诊断,预防,治疗和判断预后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卡马西来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76例病人(男性36例,女性40例,年龄44±s21a)其中室性早搏(VPB)34例,房性早搏(APB)28例,阵发性室上性动脉过速(PSVT)14例,经卡马西平0.1g,po,tid共10d治疗,治疗前后采用24h动态心电图记录观察该药的疗效。结果:VPB,APB和PSVT有效率分别为74%,79%和93%,不良反应少,结论:小剂量卡马西平(0.  相似文献   

9.
食管心房调搏在射频消融术中的实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心房调搏 (TEAP)由于无创伤性和操作简便已经广泛用于临床 ,明确了许多体表心电图难以确定的病例。近年来随着射频消融术 (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技术的发展 ,TEAP的价值越来越重要。本文对照分析我院近四年 78例阵发性SVT接受RFCA者的TEAP与心腔内电生理检查结果 ,旨在探讨TEAP在RFCA中的实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象 :78例中男 38例 ,女 4 0例 ,年龄 13~ 6 7岁 ,平均 37 8岁。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史 1~ 2 8年 ,平均 8 8年 ;合并高血压病 4例 ,冠心病 2例 ,扩张型心肌病 1例 ,余未发现…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的插管反应和调搏反应,采用常用法及润滑止痛胶法,对80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结果:①润滑止痛胶法,润滑性能好,易于食管电极导管顺利插入食管,不引起或很少引起恶心、呕吐反应。②起搏阈值的均值对比,润滑止痛胶法20.7±4.0低于常用法23.6±4.0(P<0.05).③调搏中出现的灼痛、刺痛、撞击等不适反应,经口吞咽0.5~1.09润滑止痛胶后,可使不适反应减轻或消除。提示:应用润滑止痛胶法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药物无菌,简便易行,病人易于接受。可减少受检者因插管及调搏刺激造成的不良反应,有利于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的推广和广泛应用。建议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的常用法应改用润滑止痛胶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卡马西平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76例病人(男性36例,女性40例;年龄44±s21a),其中,室性早搏(VPB)34例,房性早搏(APB)2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14例,经卡马西平0.1g,po,tid,共10d治疗。治疗前后采用24h动态心电图记录观察该药的疗效。结果:VPB,APB和PSVT有效率分别为74%,79%和93%,不良反应少。结论:小剂量卡马西平(0.3g/d)确为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但不宜加大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全麻对术中呼吸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ASAⅠ~Ⅱ级乳癌根治术病人21例,行异丙分配复合芬太尼静脉全麻,不使用肌松剂,观察呼吸频率9RR)、潮气量(TV)、每分通气量(MV)、呼气 二氧化碳(PETCO2)和脉博血氧饱和度(SaPO2)。结果 RR、TV减少(P〈0.01),PETCO2增加(P〈0.01),SaPO2全部为100%。结论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全麻能抑制  相似文献   

13.
经食道心房调搏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价值忻州地区人民医院(034000)张峥,候泽民,郭成祥,宋美平,候杰我们采用经食道心房调搏的方法对23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进行了诊断,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对象:阵发性心悸患者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18至51岁,平均年龄29岁,病程一天至二十余年,发作时心率146次/分至220次/分,特点均为突发突停,发作过后如常,;临床诊断均为PSVT,其中18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冠心病2例,心肌病2例,高血压病1例。14例无发作时心电图记录,为A组,9例心电图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为B组,另设正常人及窦缓者10例作对照,为C组。二、仪器:刺激器:国产XD—2A型心脏电生理诊疗仪(苏州东方电子仪器厂产品)。记录器:三导心电图机及示波器。三、方法:①诱发方式:程控S1S2或RS2法进行反(正)扫描,一般常用S1S2法,因其基础周期恒定,S2与S1同步较稳定,参数精确,重度性好。一般选高于基础心率10~20次的频率作为SiS2的频率,S1S2间期低于s1S2间期50ms,以步长10ms开始反扫,如果扫到S2V2间期较前一次突然延长260ms,则为房  相似文献   

14.
徐建华 《河北医药》2001,23(12):956-956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 ,预防其发作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困难 ,终止其发作视为主要的治疗目的。本文于 1997~ 2 0 0 0年使用维拉帕米与西地兰静脉注射治疗 45例PSVT发作 ,取得一定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5例门诊病人中男 2 4例 ,女 2 1例 ,年龄 30~ 75岁 ,平均 5 1岁。PSVT发作史 1d~ 2 5年。其中明确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 10例 ,冠心病 8例 ,预激综合征 6例 ,肺心病 5例 ,原因不明 16例。PSVT的发作均经心电图检查证实 ,门诊诊断均为PSVT。随机分为两组 :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割术(TUEVA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TUEVAP与32例的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并发电切综合征(TURS)、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等方面TUEVAP组优于TURP组。结论:对BPH患者TUEVAP优于TURP。  相似文献   

16.
ATP递增法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23例观察蔡予文(浙江省开化县人民医院开化县324300)三磷酸腺苷(ATP)临床上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方法,若用其常用剂量及常规使用方法则转复率高,且副反应发生率亦高。笔者自1986~1995年共应用...  相似文献   

17.
陈力  卢永艳  徐敏蓉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5):2095-2096
目的 观察食道心房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6例PSVT患者进行食道调搏治疗.结果 56例患者经TEAP检查,PSVT发作1次起搏终止发作45例(80.4%),发作2次起搏终止发作9例(16.1%);4例经程控刺激8:1终止PSVT,2例PSVT经反复增加起搏频率及升高电压食道调博未能终止,给予电复津,1次复津成功.结论 食道心房调搏治疗PSVT优势明显,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鲁德生  周志耀 《江苏医药》1998,24(6):403-404
报道经尿道高频电气化术(TVP)治疗特大前列腺增生症(BPH)56例。手术前后前列腺国际症状评分(I-PSS)平均下降23.09分,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增加9.89ml/s,膀胱残余尿平均下降191.28ml,随访3 ̄13个月,疗效稳定,对前列腺生重量与膀胱输出口梗阻(BOO)之间的关系及TVP治疗特大BPH的优劣进行讨论,认为重量特大的腺体延长和压迫后尿道是造成BOO的主要机械性因素,TV  相似文献   

19.
牛秀英  梁燕生 《天津医药》1996,24(6):356-358
观察33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内皮素(ET)、VW因子(VW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结果:肺心病急性加重期ET、VWF、PAI升高,SOD和t-PA活性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1)。SOD与PaO2、pH、t-PA呈正相关(r分别为0.348、0.295、0.314,P〈0.05),与PaCO2、ET、VWF  相似文献   

20.
吴士彬  庄振云 《天津医药》1996,24(12):722-723
为30例PSVT患者RFCA术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心律失常检出16例(53.3%),有ST-T改变检出12例(40%),无ST-T改变18例(60%)12例有ST-T改变者6例(50%)有CPK改变,而18例ST-T改变只有1例(5.6%)有CPK变化,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随访12例有ST-T改变者全部恢复正常,综上可以认为,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PSVT患者RF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