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一种免疫调节紊乱引起的炎症性神经根脱髓鞘疾病。近年来有人对常规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疗法治疗GBS提出异议。为探讨皮质激素对GBS的影响,我们对62例急性GBS患者进行血皮质醇测定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亦称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我院3年来收治的26例GBS的病人早期3例有低钾表现和ECG的低钾改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轴索型GBS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利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syndrome,GBS)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对轴索型GBS的治疗效果较好。我们使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6例轴索型GBS,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16~20岁,平均年龄17.33岁。4例病前有腹泻、2例病前有上感病史。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四肢对称性软瘫,腱反射减弱或消失。4例出现双侧周围型面神经瘫,感觉均正常。电生理学检查:本组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运动诱发电位波幅明显降低,F波潜伏期正常,感觉传导速度及波幅均正常。1.2 治疗方…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分析2015—2019年在北京同仁医院出院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或相关的疾病40例,依据新的临床分类及其诊断标准将病例重新分类;描述重新分类后各疾病表型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40例来自2015—2019年北京同仁医院出院诊断为GBS或相关疾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米勒-费舍综合征(MFS)6例,可能的MFS 7例,GBS 17例,可能的GBS 3例,GBS脑神经型2例,可能的GBS脑神经型3例,GBS叠加MFS 2例],出院诊断根据2010年中国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治指南的标准建立。依据2014年Wakerley等提出的新的GBS疾病谱临床分类及其诊断标准对40例病例重新分类;描述重新分类后各表型的临床特点(性别、年龄、病前感染史)、脑脊液表现、免疫治疗情况;与经典GBS表型患者对比分析相比其他表型患者的脑脊液表现及临床预后情况。结果上述40例患者依据新的分类及诊断标准重新分类诊断为:经典GBS 3例(7.5%),下肢瘫痪型GBS 1例(2.5%),经典GBS叠加其他表型6例(15.0%),包括叠加眼外肌麻痹2例及叠加面肌无力、咽-颈-臂型无力/MFS/面肌无力、急性咽型无力/MFS、急性咽型无力/面肌无力/眼外肌麻痹各1例;下肢瘫痪型GBS叠加其他表型3例(7.5%),包括叠加眼外肌麻痹2例、叠加面肌无力1例;急性咽型无力叠加眼外肌麻痹1例(2.5%);经典MFS 4例(10.0%);急性眼外肌麻痹14例(32.5%);急性眼睑下垂1例(2.5%);经典MFS叠加面肌无力2例(5.0%);急性眼外肌麻痹叠加其他表型5例(15.0%),包括叠加面肌无力2例,叠加急性瞳孔散大3例。关于脑脊液表现和临床预后,其余表型与经典GBS表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依据GBS疾病谱的新的临床分类及其诊断标准,可以将既往临床表现不典型的但又有证据支持属于GBS疾病谱的疾病表型得到较为准确的诊断分型,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变异型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变异型GB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0例为女性,4例为男性;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前11例有相关诱因;临床表现为多脑神经型、急性运动轴索型、Miller-Fish综合征及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型。12例行腰椎穿刺术,11例脑脊液蛋白增高;11例行肌电图检查,9例提示为周围神经源性损害;经个体化治疗所有患者的症状均有改善。结论变异型GBS类型及临床表现多样,以女性患者多见;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及肌电图检查为周围神经源性损害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6.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根炎(GBS)是引起急性麻痹最常见的原因。目前已有三项试验分别认为血浆置换能加速患者运动能力的恢复,或静注免疫球蛋白可能有效,但都不能防止麻痹和减少严重残废的比例。类固醇对治疗与GBS病征相似的脱髓鞘疾病很有效,但对治疗GBS一直令人失望。在一项试验中,由于药量小,患者少(治疗组21例、对照组19例),发现强的松龙无效。本文作者采用一种多中心、随机双盲试验对大量GBS患者应用大剂量类固醇治疗以评价其疗效。  相似文献   

7.
许多材料证明GBS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作者对3例急性GBS患者早期使用一种抗T-细胞单克隆抗体—OKT_3治疗,5mg ⅳ,qd,2例疗程10天,1例3天。该治疗系特异性清除T_3-阳性淋巴细胞。使之发展成急性淋巴细胞减少症,并观察其  相似文献   

8.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罕见变异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一些罕见变异型并探讨不典型GBS患的诊断。方法 报告7例变异型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并复习献报告的其他变异型。结果 GBS罕见变异型包括多脑神经炎、眼睑下垂和上视受限、对光反射丧失和后组脑神经为首发症状,与GBS的典型表现不同,缺乏典型受累分布、电生理和脑脊液特点。结论 在不典型GBS,只要总体符合急性炎症性对称性神经病特点,结合部分实验室指标并根据病程可考虑GBS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正>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免疫性周围神经病,表现为多发性对称性肢体或颅神经弛缓性麻痹,重者可累及呼吸肌而危及生命。本文对1995年5月至2004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23例GB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由于GBS与猪流感疫苗间的可疑联系,GBS的流行病学引起了重视。猪流感疫苗接种与以后发展成为急性多发性神经病者已超过250人。本文是报告GBS病人176例1967~1976年九年中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的报告。本组病人是纽约中心区的主要教学医院及新译西州北部,中部的医生所经治。有些病例曾经试验室关于GBS的免疫病毒调查。其中脑脊液蛋白增高不是必须的条件,大多数病人有轻微的前驱感染病,性质上以呼吸道疾病最为常见(73人)。6人有病前接种史;猪流感,乙型流感、天花、胚胎绵羊细胞。  相似文献   

11.
误诊为Guillain-Barre综合征的急性铊中毒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铊中毒国内报道不多,临床上大多处于职业病,而且多为慢性铊中毒。现报告误诊为Guillain—BalTe综合征(GBS)伴多脏器损害的急性铊中毒1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olubleinterleukln-2 receptor,sIL-2R)在急性 Guillain-Barre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法,对30例急性GBS患者外周血TNF-α及sIL-2R水平进行检测,并与24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CBS患者外周血TNF-α及SIL-2R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外周血TNF-α水平的明显增高与GBS的病情进展有关。结论 急性GBS患者有多种细胞因子异常,TNF-α、SIL-2R可能参与了急性GBS的免疫发病机制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免疫吸附(IA)与双重血浆置换(DFPP)治疗急性Gu illain-Barre综合征(GB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急性GBS患者随机分为IA组及DFPP组,分别采用IA及DFPP方法治疗;观察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状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液中免疫系列、补体系列及总蛋白水平。结果IA组与DFPP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随时间变化而改善;两组间Hughe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半年后IA组MRC病情评分显著优于DFPP组(P<0.05)。两组血液中的补体C3及免疫球蛋白IgG、IgA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0.01);两组间清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量差异无显著性。DFPP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IA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IA及DFPP均是治疗急性GBS有效的方法,IA疗效及安全性优于DFPP。  相似文献   

14.
单纯疮疹病毒(HSV)常见于人体,且与成人及新生儿之多种神经性和全身性疾病有关,如急性坏死性脑炎、脊髓炎和轻型无菌性脑膜炎等。HSV感染时有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而少伴发格林—巴利综合征(GBS),也未见对GBS进行有无HSV感染存在之系统的血清学研究。作者见到一例患者兼有急性阴道疱疹和GBS,故对此例及另外73例GBS病者之血清HSV—IgM特异  相似文献   

15.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又名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临床主要表现有对称性四肢软瘫,腱反射降低或消失,伴或不伴有感觉障碍等特征。好发10-30岁人群,老年人发病较少。本文就本院5年来收治的50岁以上GBS病人11例进行临床分析,并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格林-巴利综合症(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又名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或急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AIDP),临床上是常见病,多发病[1]。它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常累及颅神经。但是脑外伤合并发生格林-巴利综合症极为罕见,我科治疗一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一种严重的、亚急起病的免疫性多神经病,过去认为血浆交换治疗有效,近来报道大剂量静注免疫球蛋白(IgIV)优于血浆交换。为了寻求GBS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对25例患者以IgIV和静注甲基强的松龙(MP)治疗。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GBS诊断标准,且起病2周内不能独立行走10米,年龄不小于16岁。既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甲钴胺治疗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疗效。方法43例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随机分为甲钻胺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分别应用甲钴胺注射液500μg及维生素B12注射液500μg肌内注射,2次/d,连续治疗4周,2组均使用免疫球蛋白、激素及综合治疗,同时观察记录治疗后的症状、体征改善程度和改善时间,并计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钴胺治疗急性GBS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呼吸危象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GBS呼吸危象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发生低钠血症时表现嗜睡4例,兴奋、烦躁、易激惹7例.低钠血症出现在发病早期5例,血Na+121~134 mmol/L,持续时间2~5 d;病程后期6例,血Na+115~134 mmol/L,持续5~10 d;两者血钠最低值和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组患者皆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经用高渗盐水补钠纠正低钠血症,以及GBS常规治疗,10例预后很好,1例死亡.结论 GBS呼吸危象患者合并低钠血症的发生率较高,持续时间长,常出现精神或意识障碍,如及时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格林—巴利征群(GBS)的若干临床和病理特征与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相类似。因体液和细胞免疫因素在EAN的发生中起作用,导引我们对GBS研究其周围神经组织抗体。本文报道GBS病人血清中对周围神经组织的血清抗体之研究结果,叙述与周围神经组织结合的IgG带之性质及抗体发生与临床资料相关。作者应用抗球蛋白消耗试验(AGCT),测定30例急性GBS的血清抗周围神经组织的抗体。血清采自下列四组病人:第一组30例急性GBS,第二组22例不同类型的周围神经疾病,第三组10例完全恢复的GBS,第四组2例复发性GBS及2例慢性GBS。以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