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电视发射机的固态化改造中,选用了清华大学吉兆公司的产品,所用型号为GME10162A图像、GME10112A伴音功率放大器,替代10 kW电视发射机中声、影前级的电子管射频功率放大器。并对固态化功放的输出功率与运行技术指标提出了具体要求。 设备图像功率最大为600 W。激励器输出的1 W图像功率先经一级BLF177单管放大后,推动由4只MRF151G组成的末级功率放大,合成后输出600 W的图像功率。此功率去推动FU113F电子管射频功率放大器,最后输出10 kW图像功率。设备输出伴音功率为100 W。激励器输出的伴音功率先经一级MRF314单管放大,其输出推动由1只MRF175GV组成的末级放大,输出功率为100 W,此功率去推动FU720F电子管放大器,使其伴音功率为1 kW。 设备设置了多项自动保护功能,使其能安全地工作。 设备供电电源SPS 50 V/30 A为高性能开关电源,采用最新型进口元器件,保证电视发射机稳定可靠地工作。 固态化功放与电子管之间应加环行器进行隔离保护。 1 原理概述 GME10162A图像功率放大器由推动级和末级功放级联而成。其中,推动功放是由1只工作在甲类的功率场效应管BLF177组成,末级功放由4只工作在甲乙类的大功率晶体管MRF151G组成,其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GME10112A 100 W伴音功率放大器也是由推动级和末级功放级联而成。其中,推动功放是由1只功率晶体管MRF314组成,末级功放由1只大功率晶体管MR175GV组成,其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2.
在1991年的蒙特勒国际电视讨论会上,罗德与施瓦茨(ROHDE&SCHWARZ)公司推出了第一部全固态10kW VHFFM发射机,它采用了高增益大功率晶体管和现代化的制作技术,使10kW级晶体管发射机能够以合适的价格取代电子管发射机。  相似文献   

3.
虽然近年来全固态发射机采用功率合成技术 ,用功放模块成功地取代了大中功率发射电子管。但在大功率脉冲阶梯调制 5 0kW短波发射机中仍以大功率电子管FD0 0 3z作载波功放 ,我省近几年用PSM技术改造后的几部 2 0 0kW、 5 0kW中波机也继续延用FU— 10 4z、FU— 10 5z等大功率电子管。因而 ,熟悉了解这类管子的结构特征 ,以便正确使用和维护 ,对安全优质播出仍具有现实意义。1 大功率发射电子管的结构特征1 1 大功率发射电子管阴极的结构特征广播发射机用大功率电子管阴极主要有纯钨阴极、碳化钍钨阴极和氧化物阴极 3种。1)纯钨阴极 ,就…  相似文献   

4.
徐东生  华文  陈志刚 《电视技术》2002,(4):32-33,36
扬州电视台4CH发射系统是一个新增频道。发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必须符合系统设计的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等基本原则。1全固态发射设备的一般情况在国际上,全固态发射机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普及,最大功率等级达30kW以上。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制,由于大功率晶体管某些指标未过关,目前只能做到1kW以下功率等级。全固态电视发射机与电子管发射机相比,具有器件寿命长、系统功率冗余量大、性能稳定和维修方便等优势,广电总局和省广电局在“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提出要逐步淘汰技术陈旧…  相似文献   

5.
辽宁广播电视中心发射台21频道发射机是鞍山广播电视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TBT-U10kW-1T型10kW电视发射机,它的伴音和图像是在激励器合成,省去用大功率合成的双工器,使发射机体积缩小,节省了占地面积.输出方式采用单通道,末级功率放大器采用1只TH610双向电子管,伴音输出功率1kW.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固态电视发射机逐步替代用电子管作末级功放的发射机,前者以其工作稳定、可靠、安全、高效、指标好、功放模块寿命长、维护方便等优点受到广大电视工程技术人员的欢迎,但整机价格昂贵.而在VHF频段,全固态功放的技术已日趋成熟,如PHILIPS公司的BLV33甲乙类线性输出可达250 W,增益6.5 dB;日本东芝公司的2SK1028MOS-FET(场效应管)的线性输出可达100 W.如果用全固态功放来改造1 kW等级米波发射机的部分腔体,既可节约资金,又能使整机的技术指标、工作稳定性得到提高.南通电视台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把北京广播器材厂1 kW双通道米波电视发射机的图像前级10FT腔体和伴音前级、末级腔体(FU-252F)均采用全固态功放代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淄博电视台发射中心使用的4频道1kW电视发射机是北京广播器材厂80年代生产的低电平中频调制、单通道电视发射机,使用了将近20年。该机使用全分立元件的视、音频激励器,激励器为厚46cm、宽78cm、高53.5cm的机柜,由三层3U高的标准机柜组成,输出功率为1W,整机使用两只电子管功率放大器,分别为前级620F,输出功率50W,增益17dB ,末级732F,增益14dB,输出功率1kW。全分立元件的激励器参数易变,指标变化范围较大,稳定性较差。电子管容易老化,容易发生栅阴热碰极,工作中易发生打火,需要经常地对其工作状态及频响进行调整。4频道电视发射机担负着转…  相似文献   

8.
毕晟 《电视技术》2001,1(5):28-29
南通电视台22频道10 kW双通道彩色电视发射机末级功率放大器采用的是仿汤姆逊TH 382同轴腔体18142共栅极电子管功率放大器,即FC 307电子管发射腔体功率放大器,工作在AB类,它将完成由FC 502电子发射腔构成末前级功率放大器给出的500 W图像射频信号放大至11 kW图像同步顶功率,该腔体的工作状态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和各项技术指标.其腔体外形见图1.  相似文献   

9.
大名电视台1992年购置10CH1kW和33CH1kW电视发射机各1台,1998年又购置TVV312和TVU353电视发射机各1台,4台发射机都是北京广播器材厂的产品,前级激励和末级电子管均采用风冷散热。实践证明,风冷系统工作是否正常,对发射机的正常工作、延长激励器和电子管的使用寿命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笔者经过多年的工作,有如下一些经验体会。1风冷系统的构成电视发射机风冷系统的构成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激励器和电子管共用一台鼓风机供风,这种系统由鼓风机吹风,通过风筒送至发射机,然后由分风口分别将风送至激励器和电子管腔体,然后由出风口散出,带走…  相似文献   

10.
句容广电局48频道电视发射机已使用10多年,由于发射频率高(是分米波电视发射机的最高频道),机器陈旧,尽管工程技术人员精心维护,发射机仍不能正常工作,具体表现如下:幅频特性和输入匹配困难;1 kW的发射机最大输出功率仅为100~200W;输出功率不稳,经常出现过荷掉功率等故障.  相似文献   

11.
句容广电局48频道电视发射机已使用10多年,由于发射频率高(是分米波电视发射机的最高频道),机器陈旧,尽管工程技术人员精心维护,发射机仍不能正常工作,具体表现如下:幅频特性和输入匹配困难;1 kW的发射机最大输出功率仅为100~200W;输出功率不稳,经常出现过荷掉功率等故障.   ……  相似文献   

12.
翟波  左晓明 《中国有线电视》2006,(14):1421-1424
1引言TBV312型1 kW调频发射机采用三相交流供电,末级电子管的阳极采用三相风机风冷,加高压2.5 kV;工作频率范围87~108 MHz,我台工作于100.6 MHz;采用20 W激励,100 W推动,1 kW末级的3级放大输出模式,额定输出功率为1 kW(1±10%)(50Ω)。本机由6大部分构成:立体声编码器、100.6 MHz激励器、100 W功放、1 kW末级功放、低通滤波器和电控部分。本机的正常启动过程是:合上低压“本控开”开关,风机工作,末级功放管预热,灯丝电压10.7 V,栅偏压-110 V,100 W工作指示电压24 V,预热10~15 m in后,合上“本控高压”开关,2.5 kV高压加至末级功放…  相似文献   

13.
任华峰 《中国有线电视》2005,(21):2138-2139
目前,电视发射机的功率放大器大多采用的是电子管"功放",大功率电子管是整个机器的核心部分,所用电子管一般寿命为数千小时,对于每天播出10多个小时的地方台来说,能用到数月至1年时间.目前,1只分米波10 kW国产电子管价格在4万元左右,进口管近10万元,而且价格在不断攀升,整机运行成本也越来越高.那么,如何发挥电子管的潜能,延长电子管的实际使用寿命,就成为电视工程技术人员面临的问题.我们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感觉影响电子管使用寿命的因素主要有:电子管的存储、运行环境、维护保养和使用操作等几个方面,下面就如何延长电子管的使用寿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国外动态     
50kW VHF全固态化电视发射机日本两家公司已联合研制成用1.5kW场效应晶体管功率放大器组成的全固态化50kW电视发射机,并且已于1985年8月投入使用。这种功率等级的全固态化电视发射机在世界上尚属首创。  相似文献   

15.
淄博电视台发射中心使用的四频道1kW电视发射机是北京广播器材厂20世纪80年代生产的低电平中频调制,单通道电视发射机,使用了将近20年。该机使用全分立元件的视、音频激励器(厚46cm,宽78cm,高53.5cm,由3层3U高的标准机柜组成),输出功率为1W,整机使用两只电子管功率放大器:前机用620F,输出功率50W,增益17dB;末机用732F,增益14dB,输出功率1kW。全分立元件的激励器参数易变,指标变化范围较大,稳定性较差;电子管容易老化,容易发生栅阴热碰极,工作中易发生打火,需要经常地对其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6.
在1998-1999年,泰州电视台与泰州广播电视科研所联合研制全固态电视发射机的过程中,由于充分考虑了不间断播出的问题,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用比较经济的办法获得了电视发射机固态化和机房不间断播出。l对两者的认识全固态电视发射机采用高频大功率晶体管功放模块作为功率放大器件,结构简洁,晶体管工作电压低,运行状态稳定,整机功耗低,晶体管通常无须更换,与传统的电子管发射机相比优势明显。因此,全固态电视发射机已成为电视发射技术进步的一个方向,而且从长远来看,也比电子管发射机更为经济。不间断措出是广电总局对广播电…  相似文献   

17.
10W电子管电视差转机推动级用的双束射四极管FU-17和功率放大级用的双束射四极管FU-10电子管,额定寿命标称为500小时,这两种管子衰老以后,差转机往往出现输出功率小的故障。如何判断该管是否衰老呢?我们知道,决定电子管质量和寿命的主要因素是阴极的发射功能。通过测量阴极电流的大小,就能基本判别电子管的发射能力的强弱。具体做法是:用一台工作正常的10W差转机,不  相似文献   

18.
林政 《电视技术》2001,1(3):27-28
GSCT-1-I/Ⅱ-V型VHF 1 kW彩色电视发射机是鞍山广播器材总厂20世纪80年代末期产品.末前级采用的全固态50 W功放是引进美国TTC公司VHF 50 W电视发射机技术;末级高功放采用一只电子管(FU-720F)作1 kW输出.该机末级FU-720F电子管的灯丝电压为4 V,电流为78 A,此管功耗大,价格昂贵.经多年使用后,又发现该机末级输出特性变差,而且很难调整,厂方多次来人进行维修也不能解决问题,故此机闲置多年没有采用.1997年底,阳江台决定对此机在只保留50 W功放的前提下对末级高功放1 kW进行技术改造.现将阳江台用FC-732T槽路箱代替FU-720槽路箱…  相似文献   

19.
全固态电视发射机以其性能稳定、功效高、结构简单等优点正逐渐取代电子管发射机而形成主流,越来越多的电视发射台已使用或正在使用全固态电视发射机。为确保广播电视播出安全,可靠性和安全性成为发射设备最重要的一项指标。通过对ABTC-TBV/1KS型1kW全固态电视发射机出现的几例典型故障的检修,具体分析了固态发射机的设计对设备安全性、可靠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电视发射技术起步于50年代后期。70年代开发了中频调制的米波发射机系列。80年代中期完成了国家六五规划“分米波电视发射及差转机系列”的攻关任务。85年底推出了50W至30kW完整的分米波发射机系列。近几年形成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自行研制的新一代米波、分米波发射机同时并存的格局。从电气性能对比,我国自行设计的发射机已达到了国际上80年代的水平,但在整机的系统设计,可靠性稳定性,固态化功率水平,电子管的使用寿命,附属冷却设备及监控监测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