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B超诊断华支睾吸虫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改良醛醚法检查粪便虫卵、ELISA法测定血清抗体,对经B超检查疑为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就诊者进行调查测定。结果实验室检测B超怀疑者269例,检获虫卵和(或)检出抗体146例,阳性率为54.3%。男性检测阳性率60.2%(130/216),女性30.2%(16/53)。有食鱼生史者(58.5%)捡出率高于无食鱼生史者(33.3%),但无统计学意义。对164例进行虫卵及抗体两项检测,虫卵及抗体均未检获(双阴性)者61例(37.2%)。认为,当前B超检查华支睾吸虫感染仍存在较高假阳性率。结论B超诊断华支睾吸虫病假阳性率很高,作为一项诊断技术有待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2.
作者以26例感染华支睾吸虫或后睾吸虫的患者为感染组,15例未感染者为对照组,观察对象均系迁移到美国居住的老挝难民。感染组每人收集2次粪便用直接涂片和浓集法检查虫卵,并作虫卵计数。对照组每人作2~3次粪便检查,均未发现华支睾吸虫卵。两组人员均询问病史,作体格检查,用酶的比色法测定血清中5′-核甙酸酶值,用双抗体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IgE含量。6例中度感染者(虫卵数500~9,800只/g粪,估计有40~800条成虫寄生)作肝胆超声波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胆B超病理改变与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关系,为华支睾吸虫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武宣县人民医院行腹部B超检查发现的疑似华支睾吸虫感染者,采用粪检和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华支睾吸虫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 结果 共检测疑似华支睾吸虫感染者113例,虫卵阳性率为64.60%(73例),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6.37%(75例)。男性虫卵阳性率高于女性,50岁以上年龄组虫卵阳性率高于50岁以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3.554、6.267,P均< 0.05)。感染者的肝胆B超病理改变程度与华支睾吸虫感染度呈正相关([χ2]= 64.952,P < 0.01)。 结论 肝胆B超病理改变可能由华支睾吸虫感染引起,B超检查发现肝胆有病理改变者,应进一步进行华支睾吸虫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胆B超病理改变与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关系,为华支睾吸虫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武宣县人民医院行腹部B超检查发现的疑似华支睾吸虫感染者,采用粪检和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华支睾吸虫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共检测疑似华支睾吸虫感染者113例,虫卵阳性率为64.60%(73例),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6.37%(75例)。男性虫卵阳性率高于女性,50岁以上年龄组虫卵阳性率高于50岁以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554、6.267,P均0.05)。感染者的肝胆B超病理改变程度与华支睾吸虫感染度呈正相关(χ2=64.952,P0.01)。结论肝胆B超病理改变可能由华支睾吸虫感染引起,B超检查发现肝胆有病理改变者,应进一步进行华支睾吸虫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PCR方法扩增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粪便虫卵核糖体DNA (ribosomal DNA,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进行分析,探讨其用于华支睾吸虫感染检测的价值. 方法 提取2例华支睾吸虫患者粪便中的虫卵DNA作模板,以rDNA ITS基因片段为目的片段进行PCR扩增,对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分析. 结果 从2例患者粪便虫卵样本中均扩增出1 123 bp的条带,经序列比对确定患者粪便中的虫卵为华支睾吸虫卵.测序分析发现本研究的两个样本与中国黑龙江分离株(KF740425)相似性为100%. 结论 本研究从2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粪便虫卵中成功扩增出rDNA ITS基因,为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检测华支睾吸虫病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6.
华支睾吸虫病的逆行胰胆管造影和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华支睾吸虫病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 胆汁中找到华支睾吸虫成虫或虫卵的62例作为诊断观察组,其中47例伴梗阻性黄疸者行EST,为EST组;同期行ERCP检查的1283例非华支睾吸虫病患者为诊断对照组;同期34例因单纯华支睾吸虫性梗阻性黄疸手术者为外科手术组。结果62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全部有弥漫性肝内胆管末端囊性扩张,而非华支睾吸虫病患者无一出现此征象。EST组治疗后1~2周,胆总管平均直径和血清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GT均明显降低。EST和外科手术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但EST组需输血人数、平均住院日和平均费用却明显低于外科手术组。结论 对临床怀疑华支睾吸虫病的患者,如果传统方法不能确诊,应行ERCP检查,其影像学特征是弥漫性肝内胆管末端囊性扩张,同时可抽吸胆汁检测华支睾吸虫成虫或虫卵,对出现梗阻性黄疸者,EST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对796例越南和柬埔寨难民粪检虫卵阳性者462例(58%),其中56例(7.0%)感染华支睾吸虫和/或麝猫后睾吸虫。本文报告用吡喹酮治疗56例华支睾吸虫和/或麝猫后睾吸虫病患者的结果。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年龄10~61岁。其中42例患者同时感染其他种类吸虫、绦虫和线虫。患者的感染度,系用Stoll(1926)虫卵定量法即将3次粪检虫卵数的平均值计得每g粪便的虫卵数(EPG)作为分级标准。于治疗开始后3天和1、2、4、12、24以及50周用汞碘醛浓缩法(MIFC)粪检虫卵。在治前、治疗期间和治后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群及动物宿主的东方次睾吸虫感染情况,于2016-2017年随机抽取富岭镇瑞安村、临江镇水东村、水北街曹村村、仙阳镇管九村、万安乡连墩村等5个调查点,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3岁以上人群粪样中东方次睾吸虫虫卵感染情况。在水东村和管九村居民住房周围的2个鱼塘捕捞野生淡水鱼类,取鱼体尾鳍及背鳍部肌肉,以压片法观察囊蚴感染情况。购买家鸭,取胆囊,另收集市售肉鸭丢弃的胆囊,检查并鉴定检获的虫体。采集野外家猫、家犬等粪便,以水洗沉淀法检查虫卵。取捕捞的麦穗鱼30尾,分别喂养2只雏鸭各15尾, 1个月后取鸭肝、胆,收集虫体,卡红染色后鉴定虫种。结果共调查1 168人,检出东方次睾吸虫虫卵感染7例,感染检出率为0.6%。男性感染者4例,女性3例;年龄为24~83岁。捕捞的淡水鱼共5种340尾,其中检出囊蚴感染190尾,感染检出率为60.1%。以麦穗鱼感染检出率为最高,达90.3%(177/196),平均每尾鱼感染囊蚴62个。检查家鸭15只,胆囊感染囊蚴4只;检查市售肉鸭胆囊50份,未检出阳性者。检查猫粪14份,感染1份;检查犬粪30份,感染1份。喂养麦穗鱼的2只家鸭,其肝、胆中检获10条东方次睾吸虫。提示浦城县人群、动物、淡水鱼类均有东方次睾吸虫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胆石症患者胆囊结石类型与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广州市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实施内镜微创取石保胆手术的胆石症患者598例。胆石样品以红外光谱法分析结石成分,判断结石类型。胆石研碎后用光镜检查华支睾吸虫虫卵,计算不同类型结石的虫卵检出率。比较不同类型的结石患者,以及碳酸钙类结石患者中华支睾吸虫虫卵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生化特征。选取部分虫卵阳性的碳酸钙类结石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598例胆囊结石患者中,234例(39.1%)为胆固醇类结石,133例(22.2%)为胆色素类结石,112例(18.7%)为碳酸钙类结石,86例(14.4%)为混合类结石,33例(5.5%)为其他类结石。5类胆结石华支睾吸虫卵检出率分别为6.4%(15/234)、44.3%(59/133)、59.8%(67/112)、36.0%(31/86)和30.0%(10/33)。碳酸钙类结石的虫卵检出率最高,胆固醇类结石的虫卵检出率最低。碳酸钙类结石和混合类结石患者的血清CO2结合力高于胆固醇类结石患者(P0.05),碳酸钙类结石患者胆汁CO2结合力和p H值高于其他4组结石患者(P0.05)。碳酸钙类结石患者中华支睾吸虫虫卵阳性者的血清CO2结合力、胆汁CO2结合力和p H值均高于虫卵阴性者(P0.05)。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均发现,碳酸钙类结石华支睾吸虫卵与碳酸钙结晶相互黏附。结论碳酸钙类胆囊结石患者的华支睾吸虫感染率高于其他结石类型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三苯双脒抗华支睾吸虫的临床疗效,为治疗华支睾吸虫病的药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将2020年8月—2022年8月南宁市武鸣区疾控中心门诊治疗的华支睾吸虫感染患者分为采用三苯双脒治疗的试验组和采用吡喹酮治疗的对照组,其中试验组分A、B、C三组:A组为单剂次顿服;B组为2剂次隔周顿服;C组为3剂次连续3日顿服。每剂次剂量均为400 mg。对照组(D组)使用吡喹酮治疗,每日3次,800 mg/次,连服3日。治疗一个月后复诊复检,观察治疗前后虫卵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三苯双脒试验组149例,其中A组45例,B组51例,C组53例;吡喹酮对照组99例。试验组A、B、C各组虫卵阴转率分别为86.67%、94.12%和92.45%;对照组虫卵阴转率为97.98%。各组间虫卵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146,P>0.05)。轻度感染患者试验组A、B、C各组虫卵减少率分别为79.27%、88.47%和82.11%,对照组为87.91%;中度感染患者试验组各组虫卵减少率分别为78.86%、97.43%和98.65%,对照组为99...  相似文献   

11.
作者鉴于本病在临床上和公共卫生上已成为严重问题而同时又无理想药物,因此试用去氢土根硷对17例门诊病人进行试验治疗。12例患者的主诉为胃肠胀气、胃部有灼热及饱满感,其中5例毫无症状仅在粪中有后睾吸虫卵。体检及肝功能试验均无特殊。虫卵  相似文献   

12.
正肝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疾病。研究指出,肝吸虫感染和胆管上皮癌及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主要是通过观察血清细胞因子在合并华支睾吸虫感染的梗阻性黄疸患者中变化,探讨其在肝吸虫病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60例合并华支睾吸虫感染的梗阻性黄疸患者为实验组,均有食用生鱼史,华支睾吸虫卵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梧州市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探讨华支睾吸虫病感染方式、途径等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华支睾吸虫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梧州市地理方位、居民生活习惯选择万秀、长洲和蝶山三个城区作为调查点,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粪检华支睾吸虫虫卵,阳性者计算克粪虫卵数( eggs per garm of faces,EPG).结果 共调查3 078人,华支睾吸虫平均感染率为4.48%.其中万秀区感染率为6.45%;长洲区感染率为4.23%;蝶山区感染率为2.79%.男性和女性的感染率分别是6.13%和2.74%.所有年龄组均有感染,以20~岁组至60~岁组较高,EPG1~999占90.57%.结论 梧州市是华支睾吸虫病轻度流行区,食鱼生是感染华支睾吸虫主要途径,应积极开展综合性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作者用硝氯酚(Niclofolan,Bay 9015)对51例人体后睾吸虫病患者进行治疗。对象均为来自东南亚难民,男性29例、女性22例,年龄6~58岁,其中16例为15岁以下儿童。粪便寄生虫学检查采用直接涂片及汞醛碘法,并计每克粪便的平均虫卵数(OPG)。所发现的主要为麝猫后睾吸虫卵,但由于与华支睾吸虫卵间鉴别的困难,在某些患者中  相似文献   

15.
广西发现扇棘单睾吸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扇棘单睾吸虫 (Haplorchistaichui)是一种寄生于肠道的异形科单睾属的吸虫 ,成虫主要寄生于鸟类 ,也有感染人体的报道[1,2 ] ,我国未见病例报道。作者在研究华支睾吸虫病时发现一些比华支睾吸虫卵小、肩峰不明显、和异形类吸虫卵相似的虫卵。遂对其感染者进行驱虫治疗 ,检获大量虫体 ,经鉴定为扇棘单睾吸虫 ,在广西为首次发现 。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嫩江流域齐齐哈尔段保虫宿主犬和猫的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为华支睾吸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嫩江流域齐齐哈尔段周边村庄及河岸边采集犬和猫的粪便,在周边县市的动物屠宰场收集犬的肝脏及胆囊:采用改良加藤法检查犬和猫粪便中华支睾吸虫虫卵的感染情况;采用解剖法检查犬的肝脏及胆囊内华支睾吸虫成虫的感染情况。结果嫩江流域齐齐哈尔段华支睾吸虫保虫宿主粪便虫卵的总感染率为8.00%(4/50),其中犬粪虫卵感染率为8.57%(3/35),猫粪虫卵感染率为6.67%(1/15);解剖法发现华支睾吸虫保虫宿主犬的成虫感染率为5.71%(2/35)。结论嫩江流域齐齐哈尔段为肝吸虫病流行较为严重地区,建议加大查治和健康教育等多种防控措施力度,减少华支睾吸虫病对嫩江流域人民的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基于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胆囊结石中的华支睾吸虫DNA。方法选取2012年3~4月份40例实施内镜取石保胆手术患者的胆囊结石,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分析结石成分,对结石研磨涂片镜检观察,并提取其DNA,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华支睾吸虫基因。结果 40例患者的胆囊结石按主要成分可分为胆色素性结石(25例),胆固醇性结石(6例),混合性结石(9例)。结石涂片镜检有23例发现华支睾吸虫虫卵(阳性率57.5%),其中胆色素性结石19例,混合性结石4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华支睾吸虫DNA阳性率为65.0%(26/40),其中包括23例镜检虫卵阳性标本及3例镜检阴性标本。结论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在胆囊结石中检测出华支睾吸虫DNA,敏感性高于镜检法查虫卵。这不仅为华支睾吸虫感染诱发胆囊结石形成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证据,同时也提供了一种诊断华支睾吸虫感染的有效手段,对胆囊结石病人的病因诊断、临床治疗以及术后预防复发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长爪沙鼠(下称沙鼠)实验感染华支睾吸虫,对该虫虫卵出现时间、虫卵排出量动态及检获成虫形态和回收率等方面进行了观察。 用5批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70只沙鼠,每只抄鼠感染8~200个囊坳不等,感染后10d起每天用倒置沉淀法做粪便检查,虫卵出现后用司徒氏虫卵计数法每10d检查一次,计数虫卵。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菏泽市农村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 ,于 1999年 11月 ,由省、地、市三级组成联合调查组 ,对本市的岳庄乡、新兴乡、白虎乡的 3个行政村 35 2户居民共计 10 4 7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选取原流行区的 3个乡 ,每个乡抽取 1个行政村 ,各村抽检人数分别为 12 1人、35 6人、5 70人 ,采集粪便标本 ,用水洗沉淀法检查 [1 ]华支睾吸虫卵。2 结果与讨论在抽查的 10 4 7人中 ,检出华支睾吸虫卵阳性者 2人 ,阳性率为 0 .19%。 2例华支睾吸虫感染者均为男性 ,年龄为 2 9岁和5 0岁 ,分布在新兴乡蔡庄村和白虎乡白虎集村 ,虫卵计数…  相似文献   

20.
桂南6县异形类吸虫人体感染初步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1年以来,我们在广西武鸣等县进行华支睾吸虫感染调查中发现一粪样同时检获2种吸虫卵,其中华支睾吸虫与台湾棘带吸虫混合感染已从虫卵形态、大小和驱虫治疗后检获的虫体得以证实[1]。感染者粪便中获得的另一些较华支睾吸虫卵小、肩峰不明显的虫卵与教科书中描述的异形科吸虫卵相似[2]。为探讨本区异形类吸虫人体感染情况,作者于1992~1995年,对广西南部的邕宁、崇左、凭祥、上思、武宣、武鸣等6县(市)部分乡村2周岁以上居民采用粪便醛醚法检查虫卵,以虫卵形态特征鉴别法结合驱虫治疗中粪便沉淀法查找成虫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