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比较曲安奈德(TA)通过后Tenon’s和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倍频532nm激光黄斑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55例(55只眼),数字随机法分为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IVTA)组25例(25只眼),后Tenon’s注射(PSTA)组30例(30只眼),分别行TA玻璃体腔注射和后Tenon’s注射,2-3周后再行注射治疗一次,两组均于第2次注药后2周行黄斑区局部或格栅样光凝,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眼压、黄斑厚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各时间点组内对比最佳矫正视力及黄斑中心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1,3,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厚度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两种不同给药方式联合激光治疗均可减轻黄斑水肿,提高患者视力,均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有效方法,PSTA并发症少,在眼压升高方面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2.
罗翠平  焦亮亮  黄瑾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4):1777-1778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氟羟氢化泼尼松(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继发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经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42例(42眼)行玻璃体腔注射TA0.1ml(4mg),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视力、眼压、眼底、FFA表现,观察OCT显示黄斑水肿高度。结果:中央视网膜静脉阻塞(CRVO)25眼(缺血型17眼,非缺血性8眼),分支静脉阻塞(BRVO)17眼(缺血型11眼,非缺血性6眼)。最终随访视力提高30眼,比术前降低5眼,不变7眼。OCT形态恢复正常16眼,改善23眼,无改善3眼。1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1例术后出现晶体后囊TA药物颗粒贴附,1个月后逐渐吸收。结论:玻璃体腔注射T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背景]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病例报告]52例患者均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黄斑水肿,其中糖尿病性重度弥漫性黄斑水肿者为29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所致的囊样黄斑水肿者为15例,颞侧分支静脉阻塞所致的黄斑水肿者为8例,均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4 mg(0.1 mL).随访1~10个月,观察患者视力、眼压、眼底情况及炎症反应,并应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观察视网膜渗漏情况.52例中46例视力提高,效果最佳者视力由治疗前0.1提高至0.6,6例的视力无变化;眼压升高者为2例,其中1例眼压高达6.80 kPa;水肿复发者为4例.[讨论]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有一定的疗效,但部分患者治疗后出现复发,并可见发生眼压升高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经检眼镜、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证实的糖尿病、视网膜静脉阻塞等所致的弥漫性或(和)囊样黄斑水肿患者48例48只眼,给予玻璃体内注射40 mg/ml的曲安奈德注射液0.1 ml(4 mg),随访2~6个月,观察视力、眼压、晶状体、眼底情况,OCT检查视网膜厚度改变,FFA观察毛细血管渗漏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OCT显示视网膜厚度有明显下降,FFA显示治疗后荧光素渗漏明显减少,增生性改变减轻,3例患者眼压≥25 mm Hg,局部滴用降眼压药后控制,未见晶状体混浊加重,无感染发生。结论: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可作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静脉阻塞等所致的黄斑水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经散瞳间接眼底镜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检查证实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患者25例25只眼(其中人工晶体眼3例3只眼),玻璃体腔内注射40 g/L的TA 0.1 mL,待玻璃体腔透明度恢复适合激光光凝时行格栅样光凝治疗,随访3~12个月,观察视力、眼压、晶状体、炎症反应、眼底情况,OCT检查视网膜厚度改变,FFA检查黄斑区毛细血管渗漏情况,如发现毛细血管渗漏情况时行视网膜激光光凝.结果 所有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个别出现眼压升高和假性眼内炎以及复发,尚需进一步观察长期疗效和安全性.结论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有效方法,并能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球后注射曲安奈德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对45例45眼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球后注射曲安奈德20 mg后2周行黄斑部C形格栅样激光光凝,对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及黄斑水肿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3、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及黄斑厚度与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及黄斑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结论:曲安奈德球后注射联合激光治疗可促进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吸收及视力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内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注射治疗各种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108例122眼,术前视力指数至0.4.其中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弥漫性黄斑水肿或囊样水肿50例64眼,由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者58例58眼.通过眼部基础检查(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双目间接检眼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证实黄斑水肿.所有病例均玻璃体腔一次性注射曲安奈德混悬液0.1 mL(4 mg).术后随访3~6 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双目间接检眼镜、眼内炎症反应及晶状体改变,复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观察黄斑水肿的变化.结果 术后2 周时视力提高3行以上者95 眼(占77.87%),提高3行以内者20 眼(占16.39%),不变者7 眼(占5.74%).术后3 个月时视力提高3 行以上者107眼(占87.7%),提高3 行以内者8 眼(占6.56%),不变者7 眼(占5.74%).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黄斑水肿均减轻或者消退,考虑视力不变的7 眼因为黄斑水肿时间长,甚至囊样变性.但有3 眼(占0.02%)治疗后4~6 个月出现黄斑水肿复发(均为糖尿病者),给予再次曲安奈德注射.15 眼(占12.3%)注射后1~2W出现眼压升高至22~26 mmHg,经对症降眼压眼药水治疗后均下降至正常眼压.无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继发白内障和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可以促使黄斑水肿消退或减轻,提高患者的视功能,除少数几例眼压升高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是一种有效且安全可行的方法 .对黄斑水肿时间长,甚至囊样变性的患者,临床尚需研究比此更好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黄斑格栅光凝治疗黄斑囊样水肿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糖尿病和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的黄斑水肿患者37例37眼,将观察对象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17例17眼,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0.1 mL(40 mg/mL),3周后联合黄斑格栅光凝治疗;单纯注射组20例20眼,单纯行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0.1 mL(40 mg/mL).治疗后在3、6和10个月进行复查,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视力、眼压、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改变.结果 所有患者注射后1月视力多数有明显提高.治疗后10个月末次随访时,联合治疗组视力提高≥2行者11只眼(64.7%),视力稳定及变化在1行之内者4只眼(23.5%),视力下降≥2行者2只眼(11.8%);单纯曲安奈德注射组视力提高≥2行者3只眼(15.0%),视力稳定及变化在1行之内者11只眼(55.0%),视力下降≥2行者6只眼(30.0%),与单纯注射组比较,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黄斑水肿吸收或明显缓解.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黄斑格栅光凝能有效治疗黄斑囊样水肿,延缓视力下降,并可减少重复治疗的次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曲安奈德球内注射和经皮球后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曲安奈德球内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98例,曲安奈德经皮球后注射治疗黄斑水肿62只眼,对两组患者观察视力、眼压、OCT,比较两种治疗途径的治疗效果,随访1个月.结果:曲安奈德球内注射治疗前后结果比较,无论视力及OCT检查结果各时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其眼压升高也较为明显.经皮球后注射治疗前后比较,无论视力及OCT检查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其不良反应较少.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期OCT检查结果的纵向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球内注射和经皮球后注射,两种均有效果,前者效果更明显,但不良反应明显,后者不良反应小,可反复注射,在治疗复发性黄斑水肿中可联合使用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评价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应用曲安奈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40只眼)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曲安奈德治疗,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有效治疗后,视力经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0.05);黄斑视网膜平均厚度(258.9±128.8)um明显小于治疗前(744.9±239.8)um;黄斑水肿复发15例(15只眼),复发率为37.5%;发生高眼压者4例(4只眼),发病率为(10%)。其余患者并未出现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阻塞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但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极易复发,建议重复在玻璃体腔内注药。  相似文献   

11.
金庆新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11):1018-1019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经眼底检查、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部分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为BRVO合并黄斑水肿者121例,行玻璃体腔内注射TA联合激光治疗。治疗后平均随访10个月。结果治疗后全部病例黄斑水肿均减轻或消退,其中完全消退者73例(60.33%)。全部病例视力均保持稳定或有所提高,其中视力提高≥2行者48眼(39.67%)。结论适时玻璃体腔内注射TA和激光光凝治疗,可以降低病变区视网膜耗氧量,使受阻区域缺血、缺氧得到改善,血管渗漏减轻,减轻黄斑水肿,有利于视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riaminolone acetonide,TA)8mg,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引起黄斑水肿(cystoid macular edema,CM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RVO并CME患者34例37只眼,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19只眼和对照组18只眼。治疗组采用TA8mg玻璃体腔内注射,对照组采用血栓通等治疗;随访5~8月,平均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压、晶状体、眼底改变以及光学相干断层(OCT)检测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结果:治疗组视力治疗前、治疗后1月、3月、6月时与对照组相同时间段视力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8mg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疗效显著,元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对比单纯激光治疗和曲安奈德联合激光治疗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明确联合治疗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对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累及黄斑区(中心视网膜厚度>300μm)且黄斑区有灌注的患者96眼随机分为激光治疗组和曲安奈德联合激光治疗组,采用双盲法进行前瞻性治疗研究。其中激光组(46眼)采用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及无灌注区播散样光凝;曲安奈德联合激光组(50眼)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4mg后1-2周用上述方法激光治疗。术后观察最佳矫正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对治疗后不同时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1个月激光组46眼中,25眼(54.3%)视力提高(≥2行),16眼(34.8%)视力不变,5眼(10.9%)视力下降。联合组50眼中,38眼(76%)视力提高,18眼(36%)视力不变,4眼(8%)视力下降。治疗后激光组视力0.25±0.02,联合组视力0.43±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p<0.05)。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激光组285±56μm,联合组170±32μm,两组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而且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5.1 p<0.05)。结论对于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后黄斑区光凝治疗无论对于恢复黄斑区解剖形态还是视功能恢复都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陕西医学杂志》2014,(7):907-908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TA)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46眼DME患者首先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4mg治疗,2周后采用眼底激光对黄斑区行格栅样光凝,治疗后随访6月,观察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底、眼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黄斑区改变。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视力从术前0.16±0.11增加至术后0.32±0.13,黄斑水肿消退或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8例患者出现短期眼压升高,随访期间未发生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TA联合格栅样光凝治疗DME可有效减轻黄斑水肿,提高视力,但远期疗效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5.
陈淑香  李娟  李静  陈琳  许润 《宁夏医学杂志》2014,36(10):941-942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萘德(TA)治疗黄斑水肿(DME)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34例38眼黄斑水肿(其中8例12眼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6例26眼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TA 4 mg,对其视力、眼压、眼底、眼底行荧光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进行检查,定期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后1、3、6个月平均视力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底血管FFA显示治疗后黄斑区渗漏消失或减轻。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TA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DME,简单安全易操作,短期内能有效提高视力,降低视网膜黄斑厚度,减轻黄斑区的水肿及渗漏,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6.
陈婷 《中外医疗》2014,(35):117-119
目的探究眼球后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眼底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囊样水肿(CME)的效果。方法分析2013年1月1日—2014年4月30日该院眼科收治的54例(54只眼)BRVO继发CME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只眼),采用药物联合眼底激光治疗,对照组(22只眼),采用单纯眼底激光治疗。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提高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眼内炎症、白内障及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眼球后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眼底激光治疗BRVO继发的CME安全、有效,其效果优于单纯眼底激光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经本院眼科门诊荧光素眼底造影(FFA)检查,确诊为黄斑水肿的患者17例(19眼)。按病因分类为3组:黄斑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中渗)组、静脉阻塞组、糖尿病组。3组均进行曲安奈德4mg/0.1ml玻璃体腔内注射。观察注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黄斑水肿及视力改变。结果:①视力:19眼在注药后视力都有提高,有效率占100%。中渗组效果显著,视力由0.1~0.2提高到0.6~0.8。静脉阻塞组视网膜出血明显吸收,视力普遍提高2行以上,其中有2眼病程在1个月左右为非缺血型病例,视力分别由注药前0.3~0.5提高至0.8~0.9。糖尿病组6只眼中,1只眼由注药前0.1提高至0.3,5只眼视力增加均在1~2行之间。②黄斑水肿:19眼注药后1个月经FFA检查;黄斑毛细血管渗漏减轻,其中有2例中渗患者黄斑出血,渗出全部吸收。结论:曲安奈德玻璃腔内注射能抑制黄斑水肿的发生或发展,提高患者的视功能,适合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黄斑水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黄斑水肿(ME)干预治疗方案。方法将146例(160眼)ME患者随机分为曲安奈德组73例(79眼)和曲安奈德联合中药组(联合组)73例(81眼)。曲安奈德组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IVTA),联合组同时加服中药汤剂,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①12周时联合组视力提高率、稳定率和降低率分别为58.03%、38.27%和3.70%,曲安奈德组分别为43.04%、48.10%和8.86%,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曲安奈德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CMT)均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CMT下降程度大于曲安奈德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眼压均升高(P〈0.05),但联合组眼压升高幅度小于曲安奈德组(P〈O.05);④曲安奈德组和联合组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27.89/6和1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ME可以显著提高近期疗效,并降低激素性眼压升高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合并黄斑水肿的白内障患者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的疗效。方法:合并黄斑水肿的白内障患者42例46只眼,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对照组22只眼,单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比较两组术后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及眼压等指标。结果:术后8、24、48周,治疗组视力高于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24、48周治疗组黄斑区中心视网膜厚度变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眼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黄斑水肿的白内障患者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可以有效的改善黄斑水肿,促进视力的恢复,避免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并评价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黄斑水肿患者12例14眼,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7眼,视网膜静脉阻塞(RVO)6眼,葡萄膜炎1眼。全部病例均经眼底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治疗前平均视力为0.076。玻璃体内注射药物剂量为40mg/ml的TA混悬液0.1ml。用药后全部病例随访不少于3个月,对比观察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压、晶状体、眼底黄斑水肿的变化及FFA的改变。结果治疗后全部病眼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治疗后3个月时视力均值为0.30,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内注射TA,可有效地治疗DR、RVO、葡萄膜炎所致的黄斑水肿,但有部分患眼黄斑水肿可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