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少荣 《基层医学论坛》2016,(21):2942-2943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HD)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治疗的35例 CRF 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患者就诊后均给予常规治疗以及 HD 治疗。结果治疗后35例的血肌酐(SCr)水平显著降低,白蛋白(ALB)水平显著提高,血红蛋白(Hb)水平明显提高,血钙(Ca)水平、血磷(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变化不明显。结论在治疗 CRF 患者时应用 HD 疗法,可以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老年慢性肾衰血透过程中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行血液透析(HD)治疗者越来越多。本文就我院90—95年期间21例老年CRF患者HD中出现的59例次心律失常作一分析。以期探讨老年CRF患者HD过程中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资料与方法一、病例情况21例均为我院维持性HD的CRF患者。男9例,女  相似文献   

3.
大黄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LPS、NOS、NO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大黄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内毒素(LPS)、一氧化氮酶(NOS)、一氧化氮(NO)的影响,探讨大黄延肾功能进行恶化的机制。方法:总结分析2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服用大黄前、后观测指标的变化。结果:大黄可使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LPS、NO水平下降,肾功能改善,BUN及Cr下降。结论:①大黄可降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LPS、NO水平。②大黄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进行恶化的机制可能与其降低了血清NO水平,改善了剩余肾单位内“三高”有关。  相似文献   

4.
钟春梅  陈明 《四川医学》2005,26(12):1450-1451
目的 研究慢性肾衰(CRF)肾功能衰竭期患者微炎症状态与血清白蛋白的关系。方法 选择60例CRF肾功能衰竭期患者,根据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为正常组(CRP≤3mg/L)和升高组(CRP〉3mg/L),比较两组血清白蛋白(Alb)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RP升高组患者Alb水平较CRP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CRF肾功能衰竭期患者微炎症状态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密切相关,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存在可能是营养不良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脂蛋白(α)[Lp(α)]水平的变化以及维持性血液透析(CHD)对其影响。方法 检测48例CRF患者血液透析前后Lp(α)及血脂系列,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 CRF患者透析前后Lp(α)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并有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异常,Lp(α)与血清肌酐(Scr)呈正相关。结论 CRF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加,而长期血液透析对动脉粥样硬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内皮素、一氧化氮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在糖尿病神经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40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25例,无并发症者15例;另选取健康对照者1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其血浆ET水平和血清NO水平。结果 糖尿病组血清NO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血清NO水平显著低于糖尿病无并发症组(P<0.05),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无并发症组(P<0.02)。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浆ET水平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年龄、病程无显著性相关,与血清NO水平呈负性相关。结论 本研究提示血清NO水平的降低与血浆ET水平的升高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而且为临床上通过增加NO水平,降低ET水平,使NO与ET水平达到平衡以防治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产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余娜 《中国厂矿医学》2014,(9):1087-1088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不同时期血清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160例CRF患者根据肾功能不同分为4期,分别检测血清酶,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均与25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ALP、CK、LDH、HBDH水平随着肾功能不全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P均〈0.05)。(2)ALP、LDH水平CRF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ALP、CK、LDH及HBDH水平,CRF组间比较部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3)ALT、CK-MB水平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F患者部分血清酶水平不同时期有不同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与CRF并发症有关,可间接反映肾功能恶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是否存在差异,以期探讨血清HA、LN、PCⅢ水平对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鉴别的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肾功能衰竭33例(ARF组)、慢性肾功能衰竭37例(CRF组)、健康志愿者20例(正常组),抽血检测血清HA、LN、PCⅢ水平。结果 ARF组、CRF组、正常组的血清HA水平分别是(176.36±22.23)、(302.58±47.68)、(87.95±30.56)μg/L,LN水平分别是(163.17±29.52)、(396.62±41.78)、(125.81±33.69μg/L,PCⅢ水平分别是(109.29±25.65)、(268.99±51.23)、(70.65±31.58)μg/L。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较正常健康体检者血清HA、LN、PCⅢ水平也有所升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HA、LN、PCⅢ水平较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明显升高。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HA、LN、PCⅢ水平较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明显升高,检测血清HA、LN、PCⅢ水平有助于鉴别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清胰淀粉酶水平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分期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清胰淀粉酶水平。方法对9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和19例健康对照检测血清胰淀粉酶活性。结果所有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胰淀粉酶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血液透析(HD)或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均不能有效地移除胰淀粉酶。结论在慢性肾功能不全(尤其尿毒症)情况下不能仅凭血清胰淀粉酶升高就轻易下合并胰腺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外周血TNFα、NO与慢性肾衰竭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一氧化氮(NO)在慢性肾衰竭(CRF)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肾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CRF患外周血中TNFα、NO、SCr的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CRF患外周血中TNFα、NO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NFα与NO、SCr水平呈正相关(P<0.01),NO与SCr无相关性(P>0.05)。结论:TNFα、NO参与CRF的发病,提示TNFα可作为CRF患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对腺嘌呤(Adenine)诱导的慢性肾衰竭(CRF)大鼠模型治疗中一氧化氮水平变化。方法给实验大白鼠喂饲含0.75%腺嘌呤食物制成CRF大鼠模型,治疗组从第15天开始,槲皮素灌胃给药100mg/(kg·d),共喂药8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10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血电解质、肾功能;血和肾组织一氧化氮(NO)、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肾组织羟脯氨酸;并做病理观察。结果腺嘌呤复制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成功,NO在动物CRF模型中出现明显下降,随槲皮素治疗NO、EPO有明显升高伴肾损害减轻。结论CRF时NO水平明显异常。槲皮素对CRF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对内源性NO生成异常的调节可能是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瘦素(leptin)与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CRF患者非透析治疗(NHD)、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滤过(HDF)、腹膜透析(PD)各40例及正常对照40例,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瘦素水平,常规生化方法 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和血红蛋白(Hb),计算体重指数(BMI, kg/m2).结果 CRF患者的血清瘦素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HD、HD和PD对血清瘦素水平无明显影响,HDF可以明显降低CR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P<0.05).CRF患者血清瘦素浓度与BMI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BUN、Cr、Alb、TC、Hb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F可以较好地清除血清瘦素,改善CRF患者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3.
任中杰  鲍晓辉 《浙江医学》2010,32(5):762-763
业已证实,贫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维持性血液透析(HD)期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生存率,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绝对或相对不足是本病最主要的原因.同时多项研究已发现,接受EPO治疗的CRF患者常存在铁缺乏,而EPO的应用则可使红细胞的生成加速,进一步增加机体对铁的需要,从而使CRF患者缺铁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4.
郑健 《当代医学》2009,15(22):110-111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瘦索水平.并观察瘦素与肾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2例CRF患者血清瘦素的浓度,并与健康组进行比较。结果CRF患者瘦素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测定血清瘦素水平对于判断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判断透析是否充分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不同肾损害期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糖尿病不同肾损害期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C)的变化。方法: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85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正常35例,轻度异常28例,中度异常12例,重度异常10例)和50例健康人血清CysC水平,酶法测定肌酐(Scr)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轻、中、重度组血清CysC与β2-MG水平呈升高趋势,且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Scr水平仅有糖尿病肾功能中、重度异常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CysC水平可作为反映中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合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优质低脂低蛋白饮食,根据病情给予对症处理(包括降血压、抗感染、纠正酸中毒等),加用中药合剂肾衰1号,每次30ml,每日3次,疗程为2个月。观察其临床症状及作用机制。检查血、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尿肌酐、肝功能、血肌肝(Scr)、血尿素氮(BUN)、血清TNF-α、NO水平。结果: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60例CRF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为13.07±1.67,治疗后症状积分值为6.42±1.56,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TNF-α、NO正常参考值分别为〈100pg/ml、76.1±17.1μmol/L,60例CRF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NO均明显高于正常值。患者Scr与TNF-α(r=0.658)、TNF-α与NO(r=0.757)呈正相关(P〈0.01);Scr与NO无明显相关性(r=0.470,P〉0.05)。结论:肾衰Ⅰ号合剂有降低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衰血透前后心功能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检测了40例次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透析前后心功能改变,发现HD前后心功能改变明显。l临床资料病例选择门诊与住院HD病人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38~72岁,平均53.5岁。HD时间24~96个月,平均42个月。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8例,糖尿病性肾病4例,痛风性肾病2例,多囊肾1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原发性心血管疾病。仪器血透机全部为德国BraunD型人工肾机,具有容量超滤和碳酸氢盐透析功能。心功能测定仪为美国ATL超9型。研究方法15例均使用铜仿膜中空纤维透析器(Braun,膜面积1.2m2),碳酸氢盐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Ccr)、血浆内皮素-1(ET-1)与血清前胶原肽(PⅠCP、PⅢNP)水平的变化及ET-1、PⅠCP与PⅢN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慢性肾衰竭(CRF)患者为CRF组,另选择同期住院的35例无肾功能损伤(如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为非CRF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ET-1、PⅠCP、PⅢN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Scr。再将CRF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血浆内皮素受体拮抗剂,6个月后对比分析服药前后ET-1、PⅠCP、PⅢNP水平变化。结果 CRF组Scr水平为(184.23±43.10)μmol/L,高于非CRF组的(87.25±40.56)μmol/L;CRF组Ccr为(25.66±8.37)ml/min,低于非CRF组的(83.89±17.35)ml/min;CRF组ET-1为(633±10.24)ng/L、(70.35±36.70)μg/L、(4.14±2.20)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F组患者血浆9.99±12.10)ng/L、PⅠCP为(130.44±39.27)μg/L、PⅢNP为(7.54±2.65)μg/L均高于非CRF组的(41.ET-1与血清PⅠCP、PⅢNP浓度均呈正相关(r=0.602;r=0.513);血清PⅠCP与PⅢNP含量呈正相关(r=0.645);服用血浆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后,患者血浆ET-1、血清PⅠCP、PⅢNP水平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RF患者Scr、ET-1、PⅠCP、PⅢNP水平高于无肾功能损伤者,而Ccr水平低于无肾功能损伤者,血浆内皮素与血清前胶原肽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罗钙全治疗终末期肾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重要并发症。为观察罗钙全治疗SHP患者肾性骨病的临床疗效。对21例腹透的CAPD法和血透(HD)治疗的病例.采用口服罗钙全治疗。动态观察血清甲状旁腺素(PTH)、生化指标和临床症状。结果显示:治疗中PTH、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显著降低,血钙(Ca2 )明显上升,血磷(P3 )无明显改变;骨痛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血液透析(HD)并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的患者,体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水平(sTfR)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观察35例慢性HD患者和18例贫血但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sEpo)、C-反应蛋白(CRP)、sTfR,并将结果进行组间对比。结果两组在Hb,HCT,SF,SI,TIBC以及TS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HD组sTfR,sEpo和Ret%则低于对照组(P〈0.05),HD患者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单变量相关分析表明,HD组sTfR水平与sEpo呈正相关(r=0.770,P〈0.01),与SF呈负相关(r=-0.523,P〈0.01),与TS呈负相关(r=-0.325,P〈0.01)。多变量逐步回归分析表明,sEpo,SF是两个能够独立影响sTfR水平的因素。结论在HD患者接受rHuEpo治疗时,循环中sTfR水平是反映骨髓红细胞生成活性的良好指标,反映了HD患者铁的贮存和红细胞生成刺激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