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KXFD系列糠粞分离器在米糠气力输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大量的实例数据,论述了提高糠粞分离工艺效果的社会经济意义,介绍了一种高效、节能、耐用、便宜的分离器──KXFD系列糠粞分离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效果及其在米糠气力输送风网中的安装方法和实例。  相似文献   

2.
3.
旨在验证改进型糠粞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和为米糠制粒浸出工艺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采用风选分离糠粞、制粒烘干、平转浸出、负压蒸发、DTDC湿粕脱溶的米糠制粒浸出工艺制取米糠原油,通过总结生产中的一些问题和操作经验,改进了风选式糠粞分离器,确定了颗粒化处理方式及米糠制粒浸出工艺关键点的参数。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糠粞分离器,糠粞分离效果良好,处理量大;以低温制粒烘干代替膨化进行米糠的颗粒化处理,米糠制粒浸出工艺关键点的工艺参数为制粒温度60℃,颗粒直径3.7 mm,烘干机出料温度60℃,烘干后颗粒水分5%,浸出温度55℃,蒸发系统真空度70 kPa,第一蒸发器出油浓度85%、温度65℃,第二蒸发器出油浓度95%、温度98℃,汽提塔出油温度102℃,蒸脱机气相温度76℃。采用优化的米糠制粒浸出工艺可改善米糠原油及糠粕品质,并可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对目前广泛采用的糠粞分离小方筛和平面回转筛进行糠粞分离时处理量不高,分离效率不够稳定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高速振动筛,是以物料粒度大小进行筛分,且具有破坏自动分级的功能,有利于糠粞充分分离的特点;对采用高速振动原理设计的糠粞分离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及使用效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该设备主要将过程中产生的米糠进行处理,把粞(小碎米)与米糠分离,经分离后的米糠中含粞率在3%以下,粞(小碎米)中含糠率在5%以下。该机具有以下特点;①机械运转平稳,可靠性好,故障极低,易损件少;②独特的筛网设计,增大了筛理面积,4或5层复选筛理流程的设计,大幅度提高糠粞的分级效果;  相似文献   

7.
《粮油加工》2008,(3):47-47
该设备主要将过程中产生的米糠进行处理,把粞(小碎米)与米糠分离,经分离后的米糠中含粞率在3%以下,粞(小碎米)中含糠率在5%以下。该机具有以下特点;①机械运转平稳,可靠性好,故障极低,易损件少;②独特的筛网设计,增大了筛理面积,4或5层复选筛理流程的设计,大幅度提高糠粞的分级效果;  相似文献   

8.
师萱  阎语  梁旭明  谭红军  杨勇  钟耕  石文娟 《食品与机械》2016,32(12):161-165,174
以微波辅助碱溶酸沉法提取银耳菌糠的天然黑色素,优化其分离纯化工艺,并对黑色素的光谱特征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碱溶酸沉法提取银耳菌糠黑色素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40(g/mL),提取碱液浓度1.75mol/L,水解时间2h,微波处理时间60s,该条件下黑色素粗提物的色价为156.6,经纯化后色价达316.0。经红外光谱分析,将银耳菌糠黑色素归为3,4-二羟基苯丙氨酸(DOPA)类的黑色素。其对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为1.74mg/mL,O_2~-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为1.08mg/mL。  相似文献   

9.
以椰糠作为碳源,从红树林土壤中分离了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真菌,命名为DZ10。经形态、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试验,鉴定菌株DZ10为长枝木霉菌(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该菌在pH值为6.5、培养温度为35 ℃、初始NaCl含量为2.0%、添加K+终浓度为0.1 mmol/L条件下,椰糠降解率最高为39.88%;在pH值为6.5、培养温度40 ℃、初始NaCl含量3.0%、添加K+终浓度为0.1 mmol/L条件下,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CMCA)最高值为80.07 U/mL;在pH值为6.0、培养温度35 ℃、初始NaCl含量1.5%、添加K+终浓度为0.1 mmol/L条件下,滤纸酶活力(FPA)最高值为73.81 U/mL。Ca2+、K+对菌株DZ10产酶和椰糠降解率有促进作用,Mg2+抑制菌株DZ10产酶和椰糠降解率。  相似文献   

10.
以蛹虫草菌糠为原料,利用纤维素酶酶解提取多糖,通过乙醇分级醇沉与Sevag法脱蛋白对所提多糖进行初级分离纯化,得到4 种多糖(P1、P2、P3、P4)。利用凝胶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GC-MS)对这4 种多糖的分子质量分布与单糖组成进行分析;进一步利用Superdex 200凝胶柱层析对P2进行纯化精制,通过高碘酸钠氧化、Smith降解、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表征了精多糖P2的一级结构。结果表明:乙醇分级沉淀与Sevag脱蛋白方法的结合能满足蛹虫草菌糠多糖初级纯化的要求,得到了较纯的P2、P3、P4组分,分子质量分别为35.9、9.4、3.7 kD;其中P2是由葡萄糖组成的葡聚糖,其主链结构主要为α-(1→4)吡喃葡聚糖。P3和P4是由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杂多糖,且单糖组成均以葡萄糖为主。  相似文献   

11.
米糠油生理功能及制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概述了米糠油的营养价值及生理功能,详细介绍了米糠制油技术及米糠油精炼技术,并分析了各种米糠油精炼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2.
米糠一次浸出及米糠油物理精炼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钟科贤 《中国油脂》2004,29(4):56-60
米糠作为中低含油量的一种特殊油料,很适于通过一次浸出提取毛糠油.米糠一次浸出需经历米糠预处理和米糠浸出两个阶段,米糠预处理的方法有3种:蒸炒、造粒、膨化,其中膨化又分为千式膨化和湿式膨化两种方式;米糠的浸出制油工艺过程具有与其他大宗油料不尽相同的工艺、设备要求,主要体现在物料浸出与湿粕脱溶两道工序上.米糠浸出所得到的毛糠油为一种高酸值毛油,采用物理精炼工艺在提高油脂精炼率和经济效益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米糠油物理精炼工艺过程包括脱胶、脱色、脱酸、脱蜡、脱脂,关键工序是蒸馏脱酸,脱胶、脱色是其至关重要的前处理工序.米糠油物理精炼工艺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可根据毛糠油的原料情况和精糠油的成品质量等级要求,结合化学精炼工艺进行综合精炼或进行各种档次成品油的生产调节,取得物尽其用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粮食与油脂》2016,(3):1-4
我国米糠年产量超过1200万t,它含有14%~24%的油脂和12%~18%的蛋白质,提取加工米糠油和米糠蛋白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简要综述了米糠油与米糠蛋白的主要提取技术及特点,对米糠的综合开发利用有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志荣 《中国油脂》2020,45(11):138-140
稻米油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米糠极易酸败造成稻米毛油酸价高、精炼难和得率低,制约了稻米油产业发展。高效去除稻米油中杂质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谷维素、植物甾醇等营养成分,是稻米油精炼加工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传统稻米油加工一般采用碱炼脱酸工艺,近年来稻米油超级脱胶物理精炼、酶法脱胶物理精炼等技术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对稻米油精炼的传统化学精炼工艺和现代物理精炼工艺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稻米油的精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膜分离技术加工米糠油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有效、低成本工艺;该文综述膜分离技术加工米糠油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米糠油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加速血液循环、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等保健功效;因此,米糠油可作为健康营养油。但米糠毛油一般酸值较高,酸值难以控制,使米糠油精炼工艺难度大、炼耗率高;经对设备和工艺进行创新和改进,可采用物理精炼与化学精炼相结合新工艺,以制取高质量、低炼耗一级米糠油。  相似文献   

17.
米糠油精炼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糠油对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加速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治疗高血压等具有良好的疗效,米糠油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营养油。毛米糠油酸值较高,难以控制,精炼米糠油的工艺难度大、炼耗高。通过对设备和工艺进行创新和改进,采用物理精炼与化学精炼相结合的新方法来制取高质量、低炼耗的一级米糠油。  相似文献   

18.
米糠油浸出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米糠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最大限度地从鲜米糠提取油脂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米糠油浸出技术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超声辅助水酶法对米糠油提取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对米糠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复合酶(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和淀粉酶质量比1∶1∶1)和超声辅助处理有利于米糠油的提取。提取米糠油的最佳条件为:复合酶添加量1.5%(占米糠质量),料液比1∶6,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39.5℃,pH 5.4,超声功率198 W,超声时间15 min。在最佳条件下,米糠油提取率可达88.3%,所得米糠油中谷维素含量为2.2%。  相似文献   

20.
米糠制油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米糠大国,但米糠深加工利用率很低.其主要原因是米糠保鲜问题,其次是工艺还不够完善.通过试验提出了从新鲜米糠中先提植酸钙后提油的工艺,并就米糠浸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对米糠油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