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达模拟训练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合理的效能评估将为部队的采购与应用起到重要的作用。介绍了云模型理论,简单归纳了雷达模拟训练系统的各项指标体系,采用云理论中的云重心理论对该种类型的雷达模拟训练系统进行了效能评估,并对该理论指标归一化方法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最后通过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用熵权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球载雷达模拟训练系统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球载雷达模拟训练系统效能评估,能够了解达到规定目标的程度和发现当前系统存在的问题。以系统论为根据,构建了球载雷达模拟训练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基于熵权FAHP法,对系统中主要指标进行了评估,并对比了不同系统之间的参数,结合算例给出了最终的评价结果,为合理评价该系统效能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贾晶  刘九洲  盛文 《现代雷达》2013,35(4):10-14
根据天波超视距雷达的作战任务和战技术性能,建立了天波雷达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天波雷达作战效能评估涉及因素众多且具有信息模糊和不确定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模型和证据理论的天波雷达作战效能评估方法.该方法运用折扣证据融合规则合成专家意见实现权重和定性指标值确定,并将权重和指标值转化为云模型,再按云运算规则进行层次运算得到最终评价结果.实例表明,该评估方法有效可行,为天波超视距雷达的作战效能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结合雷达预警监视系统的发展要素,提出了系统建设效能的评估指标体系,在综合G1法的基础上,建立云重心理论效能评估模型,通过实例进行了有效的评估分析,表明该法可行有效并为分析系统能力提供了新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灰色理论的机载预警雷达效能评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机载预警雷达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效能评估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多层次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结构,确定评估体系指标权重。通过专家对指标评分,建立评估指标值矩阵,运用灰色系统理论进行计算,给出4种型号主要机载预警雷达效能评估代数值。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对机载预警雷达效能进行评估是可行的,评估结果也可为发展机载预警雷达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基于AHP算法的相控阵雷达系统效能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武器系统效能评估定义,建立了相控阵雷达系统评估的指标体系,并通过将群体决策引入层次分析法(AHP)算法确立了各指标权重,采用云重心法对系统综合效能进行了分析,进而建立了完整的对相控阵雷达系统效能评估的方法,最后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AHP的分布式雷达抗干扰效能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达抗干扰效能是雷达的一项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如何对其进行合理准确的评估对雷达具有重要意义。分布式雷达作为一种新体制雷达,目前还未形成成熟的抗干扰效能评估理论。文中根据抗干扰评估准则梳理了分布式雷达抗干扰效能的评估指标集,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分布式雷达抗干扰效能多层模糊评估方法。结合试验数据对一种分布式雷达抗干扰效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具有实用性,可以为分布式雷达抗干扰效能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作战效能评估对武器装备的作战运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建立了雷达对抗装备组网系统作战运用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了分析。然后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云模型评估方法对系统效能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直升机载火控雷达模拟训练仿真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要求,介绍了雷达模拟训练仿真系统的组成,研究了目标信号模拟、直升机信息模拟、干扰和杂波模拟等关键技术,给出了雷达模拟训练评估的设计方法。研究表明,提出的设计方法可以为同领域火控雷达、监视雷达等开展模拟训练研究等提供技术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准确评估天波超视距雷达作战效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决策的天波超视距雷达作战效能综合评估模型。建立了一种较为系统的天波超视距雷达作战效能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应用到雷达作战效能评估中,介绍了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和步骤,最后以某型天波超视距雷达为例进行了实例应用与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估模型实用有效,为天波超视距雷达的研制、改进、优化部署以及作战使用提供了辅助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充分考虑雷达组网系统中若干子层重要指标对整体效能的影响,更加贴切地反映装备的真实效能,将"逻辑门"的思想应用到雷达组网作战效能指标的聚合中,构建了基于"逻辑门"的雷达组网作战效能评估指标层次体系;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系统中主要指标进行评估,解决了类似于"一票否决"式指标对雷达组网系统整体效能的影响问题,为合理评价该系统效能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既包含定量指标,又包含定性指标,而对这些指标进行科学合理的统一评价尚存在很多困难.为解决这些问题,运用云重心理论对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指标体系,介绍了云模型的相关理论,并给出了运用云重心理论进行效能评估的数学模型,利用云发生器得到了最终的评估结果.最后给出了实例,结果证明该方法有效可行,能很好地解决效能评估中定性语言到定量值之间的转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
马慧萍  聂昌龙  侯少岭  刘朋 《电子科技》2012,25(9):94-96,117
以训练操作手为主要目的的装备模拟系统称为装备模拟训练系统。雷达作为大型军用装备,其模拟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具有代表性。雷达模拟训练系统主要进行的是功能模拟,即“现象模拟”。提出了一种雷达模拟训练系统控制台的设计方法和思路,并据此设计实现了某雷达模拟训练系统的控制台,该方法还可应用于其他雷达装备模拟训练系统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根据作战效能评估结果进行雷达组网部署决策的必要性,分析了雷达组网部署及作战效能评估仿真系统设计应考虑的主要问题,阐明了建立雷达组网部署及作战效能评估(仿真)系统所需的资源,列举了雷达组网部署及作战效能评估的部分算法模型,从而较系统地研究了建立雷达组网部署及作战效能评估(仿真)系统的工作原则和方法途径,为雷达组网部署及作战效能评估(仿真)系统的前期设计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基于随机服务系统的雷达对抗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智生  李钊 《无线电工程》2006,36(11):56-58
为分析雷达对抗系统的作战效能,分析了雷达对抗系统的体系结构和作战流程。以目标拦截概率为雷达对抗系统的作战效能指标,采用随机服务系统理论建立了具有不耐烦目标的有限时间等待的单部干扰站和多部干扰站的防空作战效能指标模型。应用随机服务系统理论模型对2种想定的雷达对抗防空体系作战效能的仿真计算,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评估雷达对抗系统的作战效能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防空C3I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和控制流程的基础上,按照自顶向下递阶层次法建立了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通过云理论的运用,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模型的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该方法很好地克服了系统评估过程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可信性,对评估过程复杂且难以定量描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抗干扰试验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通过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与电子战设备对抗过程建模和半实物对抗射频仿真试验,建立雷达对抗效能评估方法。从而全面地评估雷达抗干扰效能,以满足实际军事应用的需要。该研究可对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技术、抗干扰算法等关键技术进行工程化试验验证;也可对雷达抗干扰性能进行内场系统试验,支持雷达产品设计定型前的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摸底试验;还可为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抗干扰性能提供有力的试验验证与评估。  相似文献   

18.
雷达侦察系统的评估模型是雷达侦察系统作战效能仿真评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模型。在综合分析雷达侦察系统性能的基础上,主要从数学建模可行性角度考虑建立了雷达侦察系统评估指标体系,并对评估指标进行了具体量化,给出了评估指标的数学模型,形成作战效能评估建模的理论框架,为雷达侦察系统的评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代战场环境下电子对抗的关键内容雷达作战效能评估问题开展研究。分析了复杂电磁空间的描述方法和战场想定构建原则。讨论了雷达作战效能评估体系的建立和约简方法。并就目前广泛采用的三种评估方法,模糊评判法、神经网络法和D-S理论评估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针对评估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基于D-S理论的雷达效能评估方法,从而为现代战场环境下雷达作战效能评估问题提供新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
李智生  李钊 《无线电工程》2006,36(12):50-52
雷达对抗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是一个复杂问题,涉及因素多,而且部分因素存在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的问题,而模糊系统理论是处理这类问题的有力工具。提出利用模糊系统理论来评估雷达对抗装备的作战效能,建立了作战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结合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功能,提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作战效能评估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而且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