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远臣  孙岩  陈相 《混凝土》2014,(2):140-141,149
以建筑废料为主要原材料制备了生态护坡复合材料。研究了水灰比、硅灰掺量、集料粒径级配、减水剂掺量对生态护坡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护坡材料最佳配合比为水灰比0.28、硅灰掺量5%、集料粒经级配3∶1和减水剂掺量1%;硅灰的加入能改善生态护坡复合材料拌合物的和易性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在消落区开发一种生态透水面板材料作为面层对于护坡系统稳定性至关重要。利用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各影响因素对透水面板材料力学性能、透水率等影响,并确定最佳配合比。研究表明,生态护坡系统透水面板材料最佳配合比为:水灰比0.27,硅灰掺量5%,5~10 mm碎石与10~15 mm碎石质量比为3∶1,减水剂掺量1%。各因素对透水面板材料强度的影响顺序为:水灰比硅灰掺量减水剂掺量集料比;对透水率的影响顺序为:硅灰掺量减水剂掺量集料比水灰比。三峡库区风浪侵蚀条件下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护坡系统护坡面层稳定厚度为10.8 cm。  相似文献   

3.
透水混凝土的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集料级配、集灰比、水灰比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极差分析表明,集灰比是影响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与抗压强度的关键因素。通过实验结果得到透水混凝土的最佳工艺,进行了验证实验,制备出性能较好的透水混凝土。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双掺粉煤灰和硅灰对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有效孔隙率和透水性的影响,并利用SEM分析了粉煤灰和硅灰双掺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双掺粉煤灰和硅灰,随着硅灰掺量的增加,透水混凝土的有效孔隙率和透水系数先增大后减小,抗压强度先提高后降低;双掺的最佳掺量为粉煤灰15%、硅灰10%,制得的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为18.2 MPa,透水系数为3.1 mm/s;火山灰效应和微集料效应是透水混凝土强度增强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混凝土砖上预留透水孔制备新型混凝土透水砖,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讨论分析了水灰比、粉煤灰、硅灰和砂率对混凝土透水砖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水灰比为0.31,粉煤灰掺量为15%,硅灰掺量为5%,砂率为42%时,混凝土透水砖抗压强度最高,但水灰比、粉煤灰、硅灰和砂率变化时,对混凝土结构透水砖的透水系数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赖新波 《福建建材》2023,(8):6-8+12
结合某生态公园道路工程需求,以水胶比、硅灰掺量及再生骨料级配为参数,探究了不同参数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胶比为0.28时,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达到最大,分别为21.93MPa和2.02MPa;而当水胶比为0.30时,透水系数达到最大值2.37mm/s;硅灰掺量≤10%时,增加硅灰掺量能够改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而透水系数和有效孔隙率均随着硅灰掺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当5~10mm粒径再生骨料与10~15mm粒径再生骨料质量比为3∶1时,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综合性能最优;考虑实际工程需求,最终选用T8组配合比作为某生态公园透水混凝土路面的配合比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7.
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页岩陶粒,掺入硅灰和高效减水剂配制而成干表观密度低于1850kg/cm^3,坍落度大于130mm的CL50级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并研究了水泥用量、水灰比、硅灰掺量对强度的影响及其抗冻和抗渗性能。  相似文献   

8.
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页岩陶粒,掺入硅灰和高效减水剂配制而成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并研究了水泥用量、水灰比、硅灰掺量对强度的影响及其抗冻和抗渗性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粉煤灰、矿粉和硅灰对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渗透性能和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具有的"形态效应"和"微集料效应",可以有效改善透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透水混凝土的致密度,从而改善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渗透性能和抗冻性能;矿粉可以显著提高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渗透性能和抗冻性能,当矿粉掺量小于15%时,提高矿粉掺量可以有效提高透水混凝土的综合性能;硅灰能够大幅度提高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对渗透性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提高硅灰掺量对提高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作用有限,且掺量过高时会对透水混凝土的渗透性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该文在现有理论及实验基础上,引入生态型透水混凝土的概念。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生态型透水混凝土的试验配合比设计,选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表,分别研究了目标孔隙率、水灰比、硅灰掺量、粉煤灰掺量四个因素的三种变化水平。在总胶凝材料为450 kg/m~3,胶粉掺量为1%时(其中硅灰掺量7.5%、粉煤灰掺量10%),水灰比控制为0.28,制备的透水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和一定的透水能力(孔隙率可达15%左右)。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骨料种类、骨料级配、水灰比、浆骨比、掺合料等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的影响,探索了C30及以上强度等级透水混凝土的配制方法。结果表明,骨料级配是影响透水混凝土强度、孔隙率、透水系数的主要因素;在一定水灰比情况下,浆骨比越大,透水混凝土强度越高,透水系数越小,浆骨比由0.26增大至0.32,透水系数减小了39.9%;硅灰等增强材料可有效提高透水混凝土强度,采用10%硅灰等质量取代水泥后,28 d抗压强度提高了60.4%,但增效剂等其他材料需要经试验验证,确认有效后选择使用。通过优选可制得28 d抗压强度高达39.1 MPa的透水混凝土,可应用于城市主路和大型公路路面。  相似文献   

12.
拟通过掺钢纤维及硅灰来研究的透水混凝土的基本性能的变化规律,解决普通透水混凝土强度不足、透水性能较差的问题。试验表明:单掺钢纤维时其掺量不应超过0.5%,钢纤维掺量为0.5%时,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26.48 MPa,抗折强度5.74 MPa,渗透系数4.32 mm/s;复掺硅灰和钢纤维时,其最佳掺量为硅灰掺量为6%,钢纤维掺量为0.5%时,这时透混凝土的抗压强度38.7 MPa,抗折强度6.47 MPa,渗透系数2.51 mm/s。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目前透水混凝土应用中透水性能不足的问题,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水灰比、目标孔隙率、骨料级配、玄武岩纤维长度和掺量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灰比和目标孔隙率对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具有显著影响;骨料级配为1∶6时其力学性能达到最佳,骨料级配为1∶7时其透水性能达到最佳;掺入适量的玄武岩纤维可以提高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但对其透水性能具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单因素试验方法,探讨了水灰比、减水剂、粉煤灰及硅灰对抗压强度及流动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灰比为0.38、减水剂掺量为0.3%、粉煤灰掺量占胶凝材料15%,硅灰占2%时,泡沫混凝土强度及流动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5.
为研制出具有良好强度和渗透性的透水混凝土,在普通透水混凝土中加入玄武岩纤维、硅灰,来改善传统透水混凝土内部结构,从而得到抗压强度不得小于30 MPa,渗透系数大于1 mm/s的透水混凝土。实验得出:单掺玄武岩纤维最优掺量为0.1%;复掺玄武岩纤维和硅灰的最优掺量为:玄武岩纤维为0.1%,硅灰为6%。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2017,(9)
废弃混凝土经回收、破碎、筛分,作为粗集料与适量水泥、水和萘系减水剂配制成具有适当力学强度的高透水性混凝土。试验系统考察了集灰比、水灰比、集料粒径等参数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能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再生粗集料透水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集灰比4.0~4.6、水灰比0.38~0.41情况下,废弃混凝土回收制备的透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透水能力,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7.
透水混凝土强度和透水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透水混凝土是一种生态环境友好型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透气、透水性,通过研究不同水灰比、灰集比、胶结材料及集料性能对透水混凝土强度和透水性的影响,为制备性能优良的透水混凝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若干因素对多孔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研究了若干因素如骨料级配与粒径、骨灰比、水灰比、外加剂及搅拌工艺等对多孔透水混凝土的空隙率、透水系数与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骨料粒径与级配、骨灰比是影响多孔透水混凝土空隙率、透水系数与抗压强度的关键因素;水灰比对多孔透水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小;减水剂、硅灰及聚合物乳液等外加剂可改善多孔透水混凝土的性能;水泥裹石法搅拌工艺对多孔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影响不大,但能使其抗压强度提高、空隙率下降.  相似文献   

19.
用10%、30%和50%的废弃混凝土骨料替代天然骨料制备再生透水混凝土,并对其强度、透水性能和耐久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再生透水混凝土存在最优水灰比,当再生骨料掺量为10%、30%和50%时,透水混凝土的最优水灰比分别为0.40、0.40和0.45;随着再生骨料掺量和粒级的增加,再生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降低,透水性能增强;5%硅粉会一定程度上提高透水混凝土的强度,但会对其透水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再生骨料的掺加会降低透水混凝土的长期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20.
制作了不同水灰比、骨胶比、外加剂和硅粉的透水混凝土试件,经标准养护28 d后对这些试件进行了立方体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能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灰比、骨胶比、减水剂和硅粉掺量的增加,透水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和透水率都是先增加后减小。最终提出了水灰比为0.24、骨胶比为1∶4、添加1.5%减水剂和6%硅粉掺量的透水混凝土的最佳配比,为透水混凝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