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我院1997年院内感染,原发疾病以恶性肿瘤感染率最高,达12.9%,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占34.2%,主要病原菌为G-菌,平均住院日为40天,延长了23.1天,侵袭性操作477例。说明免疫功能低下,住院日过长,侵袭性操作及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是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介入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目标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肿瘤介入科2001年~2003年总住院1895例次医院感染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生医院感染95例次,感染发生率依次为呼吸道64例次(67.37%),胃肠道14例次(14、74%)。血液系统(含菌血症和血管相关性感染)6例次(6.32%),真菌感染6例次(6.32%),腹腔感染3例次(3.16%),泌尿系感染2例次(2.10%)。住院时间长、老年、化疗、各种侵袭性操作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缩短平均住院日,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对化疗后患者的保护性隔离及支持治疗,有利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探查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12月住院患者5180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2006年本院医院感染395例次,感染率为7.6%;感染率较高的科室分别为神经内科29.20%、神经外科13.40%,肿瘤科12.42%,中医科10.84%,呼吸、消化内分泌科9.65%,心血管呼吸内科9、34%;感染部位依次是呼吸道46.59%、消化道19.75%、泌尿道16.46%、皮肤软组织6.08%、手术部位8.10%;医院感染中病原体检出96株,以革兰阴性茵为主,占46、88%。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主要有基础疾病,滥用抗生素,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过长。结论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等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62例肝硬化合并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感染的状况和预后措施。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14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硬化合并感染发生率为42.47%,死亡率为13.01%,感染与肝功能Child-Pugll分级、住院环境、接受各种侵袭性操作以及住院时间长短有关。结论 肝硬化患者住院时应严格掌握各种侵袭性操作适应证,严格无菌操作。缩短住院时间,抗菌治疗应早期、联合、高效、彻底,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889例脑梗死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结果:脑梗死并发医院感染247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7.8%,其中以下呼吸道最多见,占41.7%,其次为泌尿道,占29.1%。丘脑梗死、侵袭性操作、血糖、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意识障碍程度、中线移位、住院日、老年及吸烟等九项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而胆固醇则为医院感染的保护因子。结论:脑梗死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重视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朱锦萍 《中国热带医学》2005,5(5):1124-1125
目的 探讨多部位感染病人各部位感染发生率与易感因素的关系及感染部位优势病原菌。以利指导临床控制。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方式,按浙江省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的计算机管理网络规定设置好调查项,对1998年1月-2005年4月发生多部位感染的228名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28名多部位感染病人,共发生561例次感染,泌尿道感染发生率最高占37.43%,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23.53%,皮肤与软组织20.86%。易感因素以抗生素最高87.70%,侵袭性诊疗次之为75.40%,脑血管病41.18%,21例次手术伤口感染100%与侵袭性操作有关。病原菌共检出426株,其中G^ 菌76株(占17.84%),G-174株(占40.85%),真菌176株(占41.32%),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80%),感染部位真菌分布:同一部位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发生率60.6l%,不同部位两处及以上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发生率最高,占86.11%,不同部位有一处真菌感染时,真菌感染发生率32.41%,而且大多有先出现霉菌感染后,再发生其他病原菌或部位感染的状况,真菌呈优势菌。结论多部位感染的各部位感染发生率以泌尿道占首位;侵袭性操作、抗生素不合理应用,脑血管疾病与多部位感染的发生有关;抗生素不合理应用能使微生态破坏,出现真菌移位,真菌为优势菌。规范侵袭性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能预防、控制多部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医院感染状况与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治肝硬化医院感染,降低其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回顾性的调查分析。结果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者占住院肝硬化患者的35.78%;医院感染组的病死率为15.66%,非感染组为7.38%,两者有显著差异。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病程、住院天数、手术及侵袭性操作以及肝硬化的并发症等;肝硬化医院感染的部位主要为上呼吸道、腹腔、肠道、泌尿道及血液感染。结论肝硬化并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病死率高;积极治疗原发病、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注意无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及侵袭性操作是预防肝硬化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423例住院的肝病患者中37例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及分析;结果: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率为8.75%,其中重症肝炎发生率最高(40.00%),其次为肝硬化(25.00%),重度慢性肝炎(18.18%),肝炎重叠感染(15.79%);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居于首位,其次是肠道、腹腔,直胆道等,肝病患者医院感染主要与临床分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年龄,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及侵袭性操作等因素有关;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侵害袭操作,认直做好基础护理,是预防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73 例医院感染患者感染部位、分布、病原学、药敏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感染以中晚期患者为多,占83 .6 % ,内源性感染为43 .8 % ;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9 % ;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66 % ,真菌占8 .5 % 。混合菌感染明显增加,且耐药菌株多。结论 基础病情重、免疫功能低下、放疗或化疗、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侵袭性操作等是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周忠英  殷秀娟 《嘉兴医学》2000,16(3):165-166
目的:通过对160例外科医院感染病例分析,为护理及防范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肝胆外科1997年1月到1998年12月上报的160例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病因分析。结果:各类肿瘤患的医院感染率最高达37.5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多占55.63%。病原菌主要是条件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67.50%。结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侵袭性操作、免疫功能低下是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好发部位,易感因素,以制定有效防治措施,降低感染部位发生率。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院发生医院感染329例,感染率为3.12%。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占54.7%;其次为泌尿道,占13.07%;胃肠道占13.07%。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不必要的侵袭性操作,有效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感染部位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我院1993年7月1日~1993年12月20日出院的1031例病人医院感染病率的监测分析,半年中感染率为8.4%,妇产科疗区发病率高于外科疗区,感染部位以泌尿道、下呼吸道、手术伤口为最多,侵袭性操作及易感因素引起的感染在感染病例中分别占40.2%和59.8%。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观察28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选择可能与肺部感染有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28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合并肺部感染30例(10.71%),肺部感染组年龄(64.59±13.52)岁、实施侵袭性操作56.67%、合并意识障碍43.33%、存在营养不良40.00%均高于无肺部感染组的(54.60±12.10)岁、31.20%、21.20%、19.60%(P〈0.05),是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率较高,强化重症监护病房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院内感染预防水平,对老年患者加强基础护理,对有侵袭性有操作需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加强营养支持可减少和避免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监测一定时期内医院感染率,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调查我院1天的医院感染现患率。结果 调查住院患者682人,现患率为5.57%,例次现患率为5.87%。急诊外科现患率最高(27.27%),其次是神经外科(26.92%)。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泌尿道,表浅切口感染;气管切开,呼吸机的使用,泌 道插管,激素的使用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日抗生素使用率为61.1%。结论 现患率调查省时省力,资料齐全可靠;加强对急诊,危重患者及接受侵袭性操作患者的管理,限制性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医院感染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急性脑血管疾病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26例急性脑血管疾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56例,感染率为24.78%,其中以尿道感染(51.79%)、下呼吸道感染(33.93%)和上呼吸道感染(14.92%)为多见。结论: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医院感染主要与年龄、疾病的严重程度、侵袭性操作、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有关。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为医院感染的重点监控对象,针对某些高危因素及薄弱环节,加强预防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陈亮  方平 《世界感染杂志》2004,4(6):569-570
目的 了解黄杆菌属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对本院1997年9月至2004年9月间黄杆菌属医院感染28例病人的临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医院黄杆菌属感染率为1.2%,大多数发生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占6413%。感染部位以肺部最常见(60.7%),创面次之(32.1%)。入住ICU病房、患严重基础疾病、侵袭性诊疗操作、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和激素为其主要易感因素。药敏结果显示:黄杆菌属对喹诺酮类敏感率较高,氧氟沙星达74.1%,β-内酰胺类中哌拉西林敏感性也较高(64.3%),而其他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甙类普遍耐药。结论 黄杆菌属感染多发生于患有各种基础疾病、侵袭性操作、免疫功能低下及应用广谱抗菌药物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细菌耐药现象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对1993年6月~10月间出院病人3000例进行医院感染回顾性调查。医院感染发病率1.2%,漏报率44.4%。发病以外科和泌尿道感染为高(44.4%),年龄以老幼两组为高(83.3%)。属易感人群。住院时间长和侵袭性操作多以及滥用抗生素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为制定感染监控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423例住院的肝病患者中37例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及分析;结果: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率为8.75%,其中重症肝炎发生率最高(40.00%),其次为肝硬化(25.00%)、重度慢性肝炎(18.18%)、肝炎重叠感染(15.79%);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居于首位,其次是肠道、腹腔、肝胆道等;肝病患者医院感染主要与临床分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年龄、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及侵袭性操作等因素有关;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侵袭性操作,认真做好基础护理,是预防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肺结核患者医院内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祥娟 《宁夏医学杂志》1999,21(11):691-691
对1573 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97 例发生医院内感染,感染率为6 .17 % 。住院时间越长、年龄越大、侵袭性操作次数越多,医院内感染发生率越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医院感染(NI)特点及其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本院从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开始血液透析的患者179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5.1%,其中呼吸道感染占55.6%,皮肤软组织感染占14.8%,胃肠道及泌尿道感染各占11.1%。医院感染潜在危险因素为患者严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年龄、侵袭性治疗操作、输血和透析时间等因素,其中多次输血是血透患者高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氏菌。结论:血液净化中心应该作为NI监控的重点。加强对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监控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