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机械通气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机械通气的护理干预。方法回顾17例老年患者非体外循环CABG术后机械通气的护理干预:包括保持气管插管的正确位置,足够的气道湿化,有效的吸痰,预防呼吸道感染,有计划有准备的撤机及撤机前的干预等。结果17例患者中,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最短11.5h,最长铝h,无一例死亡,无一例因机械通气带来的并发症。结论老年患者非体外循环CABG术后机械通气期间,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可以避免因机械通气带来的并发症,达到临床满意的治疗她粟.  相似文献   

2.
3.
4.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血流动力学监测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流动力学监测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治疗的意义。方法 对 2 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保证术后平稳恢复。用动脉导管及Swan -Gans导管监测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心排血量等指标。结果 术后 1小时临床上出现血压高、心率快、肺毛细血管楔压增高、心排血量减少等问题。根据血流动力学特点采取有效措施 ,术后 8小时心排血量从 (4 .9± 0 .8)L/min增加到 (5 .6± 1.2 )L/min ;肺毛细血管楔压从 (2 .4± 0 .8)kPa降至 (1.6± 0 .5 )kPa。结论 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以准确地反映术后病情变化 ,指导临床治疗及护理。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患的生活质量,激励患积极参与健康维护,主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我们进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和针对性宣教。着重强调各期个体化运动指导和危险因素控制。健康教育的形式多以交谈的方式进行,同时开设宣传栏、出院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  相似文献   

6.
总结分析比较心脏跳动非体外和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两种术式病人的监护护理差异。非体外循环术式46例,常规体外循环下术式62例,术后转入监护室。结果非体外循环组出血量明显减少,所需输血和血浆量减少,呼吸机辅助时间明显缩短,所需正性肌力药物使用较少。非体外循环术式无术后并发症:常规组术后并发症14例,其中肺部炎症7例,肺不张2例,脑梗塞1例,肾功能损害(肌酐≥2mg/dl)4例,但经过积极治疗精心护理,两组均无死亡。虽然非体外循环术式术后恢复明显好于常规体外循环下术式,但对护理知识与技术的要求远高于常规体外循环下术式。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房颤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早期心房颤动(AF)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因素,探讨其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首次单纯行CABG病例,并将患者分为AF组和非AF组,对术前和术后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ABG术后早期48h内AF的发病率为19.8%(27/136),术前超声心动结果均为左房增大、左室增大及射血分数低。结论AF是CABG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左房、左室增大及射血分数低的患者,术后早期发生AF的概率高。应对患者术前超声心动进行评估,在术后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预防术后早期AF发生。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潮欣畅 《护理研究》2000,14(4):173-173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 ,CABG)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狭窄、解除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远期通畅率高 ,并发症及病死率都很低[1] 。我科近年来连续进行了CABG 180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就术前指导及术后并发症观察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180例 ,男 16 3例 ,女 17例 ;年龄 35岁~ 80岁 ,平均6 8岁。入院前有心肌梗塞史者 12 6例 ,有严重多支冠脉病变及合并各种内科疾病者 16 2例 ,其中 5 4例为冠脉主干重度狭窄 ,7例严重不稳定型心绞痛和 3例急性心肌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流动力学监测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治疗的意义.方法对2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行血流动力学监测,保证术后平稳恢复.用动脉导管及Swan-Gans导管监测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心排血量等指标.结果术后1小时临床上出现血压高、心率快、肺毛细血管楔压增高、心排血量减少等问题.根据血流动力学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术后8小时心排血量从(4.9±0.8)L/min增加到(5.6±1.2)L/min;肺毛细血管楔压从(2.4±0.8)kPa降至(1.6±0.5)kPa.结论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以准确地反映术后病情变化,指导临床治疗及护理.  相似文献   

10.
总结分析33例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护理方法。通过对血流动力学、氧合情况和血管活性药物的监测,加强呼吸道护理等,保证了手术的成功,有效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7例冠心病患者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采用持续动脉血压监测、控制性降压、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加强呼吸系统管理、血气检测、心电监护及维持麻醉深度、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并制定康复计划,做好出院指导。结果:47例患者术后除1例发生肾功能衰竭,经治疗无效死亡外,余患者经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后均痊愈出院。随访1~17个月均取得满意效果,恢复日常生活工作。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术前周密准备、术后严密监护及护理,可预防术后移植的冠状动脉再栓塞、肝肾功能衰竭、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影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PMV)的因素,以及PMV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OPCABG的1 097例患者。根据术后气管插管的时间,分为对照组(术后气管插管时间≤ 24 h,972例)和PMV组(术后气管插管时间> 24 h,12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患者PMV的相关因素,探讨PMV对接受OPCABG患者预后的影响。 结果对照组及PMV组患者间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 χ2 = 34.138,P < 0.001)及左室舒张功能分级( χ2 = 215.175,P < 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与对照组比较,PMV组患者年龄[(62 ± 9)岁vs.(67 ± 9)岁,t = 6.618,P < 0.001]、手术时间[(4.0 ± 1.2)h vs.(5.9 ± 2.5)h,t = 8.246,P < 0.001]、移植桥血管数目[(2.8 ± 0.6)支vs.(3.2 ± 0.9)支,t = 4.769,P < 0.001]、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术(CE)[4.0%(39 / 972)vs. 20.8%(26 / 125),χ2 = 55.998,P < 0.001]及左心室成形术(SVR)[2.3%(22 / 972)vs. 12.8%(16 / 125),χ2 = 36.771,P < 0.001]发生率均显著升高,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58 ± 6)% vs.(47 ± 7)%,t = 18.006,P < 0.001]水平则显著降低。将年龄、NYHA分级、LVEF、左室舒张功能分级、手术时间、移植桥血管数目、CE和SVR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比值比(OR)= 1.881,95%置信区间(CI)(1.399,2.529),P < 0.001]、NYHA分级[OR = 1.476,95%CI(1.220,1.785),P < 0.001]、左室舒张功能分级[OR = 2.866,95%CI(1.712,4.799),P < 0.001]、手术时间[OR = 1.599,95%CI(1.068,2.394),P = 0.003]和SVR [OR = 2.334,95%CI(1.196,4.554),P < 0.001]是接受OPCABG的患者术后发生PMV的独立危险因素,而LVEF [OR = 0.287,95%CI(0.189,0.436),P = 0.009]是其保护因素。PMV组患者术后心律失常[29.6% (37 / 125)vs. 14.7%(143 / 972),χ2 = 17.898,P < 0.001]、肺部感染[10.4% (13 / 125)vs. 2.3%(22 / 972),χ2 = 26.281,P < 0.001]、胸腔积液[12.8%(16 / 125)vs. 3.0%(29 / 972),χ2 = 27.131,P < 0.001]、血清肌酐[(114 ± 37)μmol / L vs.(81 ± 27)μmol / L,t = 9.547,P < 0.001]、脑血管事件[10.4%(13 / 125)vs. 3.2%(31 / 972),χ2 = 14.957,P = 0.001]、胃肠道事件[17.6%(22 / 125)vs. 4.0%(39 / 972),χ2 = 38.939,P < 0.001]、住ICU时间[(43 ± 20)h vs.(13 ± 8)h,t = 16.187,P < 0.001]、术后住院时间[(11 ± 9)d vs.(6 ± 3)d,t = 5.937,P < 0.001]和30 d病死率[8.8%(11 / 125)vs. 0.9%(9 / 972),χ2 = 38.365,P < 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年龄、NYHA分级、LVEF、左室舒张功能分级、手术时间及同期行SVR是影响患者OPCABG术后PMV的相关因素。预防PMV的发生可减少术后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30 d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两种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后患者的护理特点,探讨经桡动脉途径造影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拟诊冠心病者,选择经桡动脉途径(桡动脉组)或经股动脉途径(股动脉组)行CAG,比较两种途径造影检查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焦虑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和16.7%,焦虑发生率分别为8.3%和26.7%,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0±0.2)天和(3.0±0.5)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CAG安全性好,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结局分类系统(Nursing Outcomes Classification,NOC)在机械通气的患者口腔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87例,按照病历号顺序进行编号,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流程,观察组根据护理结局分类系统中的口腔卫生评分标准评价患者口腔情况,根据评价结果指导护理细节操作,在患者插管第1天、第3天、第7天时分别采用护理结局分类系统中的口腔卫生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比较评分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插管第1天、第3天、第7天时NOC-口腔卫生评分结果分别为(79.74±7.25)分、(79.89±7.96)分、(83.95±5.01)分、(90.05±3.55)分、(85.79±3.63)分和(100.33±1.46)分,插管第3天及插管第7天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结局分类系统能够很好地指导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重点,充分发挥护理工作者、健康照顾者、教育者、咨询者、决策者、管理者的角色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进行相应护理措施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375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88例和对照组187例,实验组采用自身设计的调查表对患者进行心理和术后健康指导,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术后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局部出血情况、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心绞痛、深静脉血栓形成、肾功能损害、局部感染情况等.结果:实验组穿刺处出血、心律失常、迷走神经反射、心绞痛出现次数等均较对照组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对预防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342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42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送检标本细菌检出阳性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结果:护理组送检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7%,对照组阳性率为45%;护理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对肺损伤的影响及其针对性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对肺损伤的影响,探讨机械通气时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 将2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小潮气量通气组(n=8,VT=8 ml/kg)和大潮气量通气组(n=8,VT=40ml/kg).通气时间均为4 h.检测肺组织总蛋白、肺湿干重比(W/D)、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和mRN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潮气量通气组肺组织总蛋白、W/D、白细胞计数和MPO含量以及TNF-α蛋白和mRNA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而小潮气量通气组上述指标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潮气量机械通气可导致呼吸机所致肺损伤,临床上应加强对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防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在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意义及护理干预.方法 将64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2组患者均给予全身抗感染、雾化吸入等对症支持治疗及相应护理.治疗组予床边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对照组常规吸痰治疗.分析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及血气分析变化情况.结果 2组的有效率、治愈率比较差异显著;治疗组血气变化、肺部感染控制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成功撤机、器官衰竭及院内死亡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行纤支镜肺泡灌洗可改善通气和预后,是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纤支镜吸痰及灌洗术的成功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达到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and nursing care of bronchoalveolar lavage (BAL)by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in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Methods 64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RICU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2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were accepted anti-infection, atomization inhalation and other supportive treatments.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BAL,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ccepted routine treatment.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ecovery rate and effective rate, the blood gas analysi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time of pulmonary infection control window, mechanical ventilation, length of stay were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ase number to remove ventilator successfully, organs failure and hospital mortality were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s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with BAL treatment could be safety and efficacy for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nd a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for improving achievement ratio of BAL.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与股动脉2种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诊治冠心病的利弊,以及针对不同的途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645例冠心病患者按介入途径不同分为桡动脉组510例和股动脉组135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和主观不适等发生率。结果桡动脉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股动脉组,迷走神经反射、患者主观不适、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排便困难、术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均低于股动脉组。结论2种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均安全、可行。经桡动脉穿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术后护理相对简单,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20.
文红英  邓力  苟静  张馨梅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1):1949-1950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后低氧血症的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OPCAB患者临床资料和14例低氧血症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慢性支气管炎史、术前肺功能、冠脉病变、术后LVEF、肺部感染与低氧血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ABG患者吸烟史、术前肺功能异常、术后LVEF及并发肺部感染与低氧血症有显著相关;而年龄、性别、慢性支气管炎、冠脉病变与低氧血症无显著相关。结论 OPCAB术后低氧血症与多种因素有关,术后严密的监护及高质量的护理,可使术后低氧血症得到改善和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