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邻近深度电烧伤创面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5例严重头部、肩背部电烧伤患者创面扩创后应用下斜方肌肌皮瓣转移覆盖创面.结果 5例斜方肌肌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外观不臃肿,肩背部供瓣区平整,无翼状或下垂肩胛畸形,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下斜方肌肌皮瓣血运可靠,手术切取简便安全,皮瓣蒂较长,旋转弧度大...  相似文献   

2.
颅底恶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I期修复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底区手术后骨及软组织缺损的I期修复重建方法。方法对38例颅底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切除所致颅底软硬组织缺损进行了I期修复,修复材料主要为带蒂斜方肌下部岛状肌皮瓣8例,带蒂胸大肌下部岛状肌皮瓣5例,带蒂颞肌复合组织瓣或带蒂颞肌筋膜帽状腱膜瓣+骨块+游离皮片共17例,额肌复合组织瓣7例,前臂皮瓣血管吻合游离移植1例,组织瓣面积8cm*10cm-7cm*25cm,结果组织瓣成活率89.47%(34/38例),术后并发症率18.4%(7/38),其中肌皮瓣部分坏死10.5%(4/38),脑脊液漏5.2%(2/38),颅内感染2.6%1/38例),均经对症治疗后疹愈。结论 颅底组织缺损采用显策外科技术I期修复重建能够有效地预防严重的手术后并发症,尤以带血管蒂组织瓣转位移植术修复重建颅底区组织缺损的方法具有组织瓣存活率高,易掌握和可靠性强等优点,可做颅底区修复重建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们用解剖的方法对82具成人尸体锁骨下动脉及其分支进行了观察,得出以下初步结果。 1.锁骨下动脉起点非常恒定。 2.锁骨下动脉分型以第Ⅱ型(四支型)为最多见,其次是第Ⅲ型(五支型)。各亚型中又以Ⅱ_1型为多。 3.椎动脉恒起于锁骨下动脉第一段最内侧(3例来自主动脉引。胸廓内动脉在三段中均可发出,但以自第一段甲颈干相对缘起始者多见。少数与甲颈干共干起始。甲颈干基本由颈横动脉、肩胛上动脉、甲状腺下动脉合干而成,但其分支型式变异较大。甲状颈干分裂而缺如的情况少见。肋颈干在三段中均可发出,但左侧第一段发出者较多,右侧多起于第二段。 4.颈横动脉自甲颈干起始者最多。亦可直接从锁骨下动脉第二、第三段发出。颈横动脉不存在的情况约占30%。肩胛上动脉多起于甲颈干,其次是锁骨下动脉。亦有自胸廓内动脉发出者。 5.颈浅动脉以起自颈横动脉者多见,不发自颈横动脉者约占1/3,直接从锁骨下动脉发出者很少见。颈浅动脉发支供应斜方肌上部及肩胛提肌。 6.肩胛背动脉多自颈横动脉发出。其次是起于锁骨下动脉第二、第三段。单独自锁骨下动脉起始的情况在国人约近1/3,其分支主要供应菱形肌及斜方肌下部。 7.为了避免供应斜方肌、菱形肌的血管在命名上的混乱和重复,建议将颈横动脉的浅支称为颈浅动脉,深支称为肩胛背动脉,而不用浅、深支或升、降支的名称。如果颈浅和肩胛背动脉分别起始则无颈横动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颈横血管为蒂的上斜方肌肌皮瓣及肩胛冈上斜方肌肌皮瓣的应用解剖学基础及其在口腔颌面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解剖观测32侧上斜方肌和肩胛冈的形态、血供、神经支配,并应用5例以颈横血管为蒂的上斜方肌肌皮瓣及肩胛冈上斜方肌骨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结果①上斜方肌近似于梯形,平均长A缘174.63 mm、B缘157.18 mm、C缘86.98 mm、D缘80.95 mm,平均面积126.78 cm2;肩胛冈全长平均达131.21 mm;②颈横动脉干、颈浅动脉干及其升支动脉干平均长度分别为42.50 mm、27.80 mm、43.12 mm,起点外径分别为2.71 mm、2.39 mm、1.96 mm,升支分布肌纤维前发出0.5 mm以上小动脉3~6支;肩胛冈支长28.75 mm,起点外径0.50 mm;回流静脉与相应动脉伴行;③应用上斜方肌肌皮瓣及肩胛冈上斜方肌骨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5例,均获成功.结论以颈横血管为蒂的上斜方肌肌皮瓣及肩胛冈上斜方肌骨肌皮瓣血管蒂长、管径较粗、手术易操作,且可带肩胛冈修复,适合于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颅底病变切除后组织缺损修复中多种带蒂复合组织瓣的应用。方法:术中应用颞肌复合组织瓣、额肌复合组织瓣、帽状腱陡膜组织瓣、胸大肌肌皮瓣、斜方肌肌皮瓣、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一期修复前颅底缺损10例,侧颅底缺损11例。结果:21例均一期愈合,随访6月以上,无颅内感染,无脑脊液漏,无脑疝形成。结论:带蒂复合组织瓣是一期修复颅底缺损的理想材料。需根据缺损部位和不同组织瓣的特点选择,大面积缺损可采用联合修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我科1980~1990年采用组织瓣即刻修复肿瘤术后缺损44例(45块组织瓣),计12种类型:额瓣5块,前臂皮瓣3块,肩胛皮瓣1块,胸三角皮瓣1块,胸大肌肌皮瓣13块,胸锁乳突肌肌皮瓣4块,背阔肌肌皮瓣3块,斜方肌肌皮瓣4块,髂骨肌瓣5块,肋骨胸大肌皮瓣2块,锁骨胸锁突肌皮瓣2块,舌瓣2块。总成活率为88.9%(40/45)。  相似文献   

7.
颅底沟通性肿瘤41例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晓清  王静  梁英  李华春  郭蕾  程清  江华 《四川医学》2001,22(8):789-790
我院颅底颅脑外科自 1992年 9月至 1999年 10月收治颅底沟通性肿瘤 4 1例 ,采用颅内外联合径路 ,一次性整块切除肿瘤 ,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共 4 1例 ,男性 2 8例 ,女性 13例 ,年龄11~ 81岁 ,平均 4 3岁。其中前颅底沟通性肿瘤 13例 ,侧颅底沟通性肿瘤 2 0例 ,后颅底沟通性肿瘤 5例。采用颅面联合径路 9例 ,颅颈联合径路 14例 ,颅眶联合径路 18例。其中采用额肌帽状腱膜复合组织瓣修复 4例 ,帽状腱膜 游离颞骨 游离皮片 7例 ,斜方肌岛状肌皮瓣修复 8例 ,胸大肌皮瓣修复 1例。术后发生脑…  相似文献   

8.
斜方肌有其一定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特有功能,无论作为肌皮复合瓣还是骨肌皮复合瓣的应用都具有良好的解剖学基础。近年来,有关斜方肌皮瓣的应用解剖学和临床应用,斜方肌肌皮瓣显微外科解剖学以及斜方肌表面皮肤动脉分布特点等的研究,已有文献报道,对斜方肌止点异常的报道甚少。本文通过52具成人尸体(男40,女12)对斜方肌止点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颅底修复中带蒂复合组织瓣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颅底病变切除后组织缺损修复中多种带蒂复合组织瓣的应用。方法 :术中应用颞肌复合组织瓣、额肌复合组织瓣、帽状腱膜组织瓣、胸大肌肌皮瓣、斜方肌肌皮瓣、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一期修复前颅底缺损 10例 ,侧颅底缺损 11例。结果 :2 1例均一期愈合 ,随访 6月以上 ,无颅内感染 ,无脑脊液漏 ,无脑疝形成。结论 :带蒂复合组织瓣是一期修复颅底缺损的理想材料。需根据缺损部位和不同组织瓣的特点选择 ,大面积缺损可采用联合修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斜方肌肌皮瓣在晚期口咽根治术后巨大口咽部缺损中的应用。【方法】11例晚期口咽部鳞状细胞癌根治术治疗后用颈横动脉供血的延长垂直下斜方肌岛状肌皮瓣修复巨大口咽部缺损。【结果】全部病例无大块皮瓣坏死,无明显肩部功能影响,供区直接拉拢缝合,吞咽和语言功能满意。经4至15个月(平均7.2个月)追踪复查,有4例肿瘤复发。其中1例带瘤生存和3例死亡。[结论]延长垂直下斜方肌肌皮瓣操作较简单可靠,瓣足够大,可作为晚期口咽部鳞状细胞癌手术治疗后巨大口咽部缺损修复的带蒂皮瓣。  相似文献   

11.
孙乾  曹群华  顾晨 《中外医疗》2016,(2):112-113
目的 探讨指动脉终末背侧支为蒂的中节指背岛状皮瓣在临床中的应用. 方法 自2011年4月—2015年3月,该院用指动脉终末背侧支为蒂的中节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伤共22例. 皮瓣面积大小1.0 cm×1.5 cm~1.5 cm×2.0 cm2.术中利用指神经背侧支修复重建皮瓣感觉.结果 该组随访时间3~12个月.22例皮瓣全部存活,其中3例皮瓣术后出现水泡,经3周左右换药后愈合. 所有皮瓣经3个月以上随访,皮瓣感觉恢复均达到S2及以上. 结论 指动脉终末背侧支为蒂的中节指背岛状皮瓣操作简单,对患指创伤较小,利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介绍各种同指动脉岛状皮瓣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1999年至2003年间,根据指腹缺损类型不同,我们分别采用同指背外侧顺行岛状皮瓣(20例)、同指掌侧顺行岛状皮瓣(10例)、同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8例)、同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10例)、拇指尺背侧(8例)和桡背侧逆行岛状皮瓣(15例)等多种方法治疗71例75指指腹缺损。结果所有皮瓣顺利存活。71例患者中55例获得4个月以上随访。采用同指指掌侧顺行岛状皮瓣重建的指腹,术后感觉恢复较好,静态两点辨别觉平均5.0mm。而采用吻合神经支的逆行岛状皮瓣重建的指腹,静态两点辨别觉平均9mm。其中2例使用同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重建指腹的患者,术后出现了对冷不耐受等情况。结论 采用同指动脉岛状皮瓣重建指腹,手术一次完成,不损伤正常相邻手指,可恢复一定的感觉功能,是治疗指腹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32例游离肩胛皮瓣上的旋肩胛动脉,其起于肩胛下动脉,发浅、深分支。浅支又称肩胛皮动脉,穿三边孔后发出数小支供养肩胛区皮肤。深支入骨、肌肉。肩胛皮动脉一般有五条分支,其中内侧支和降支较恒定,口径较大。在活体上,于肩胛骨外侧缘距离肩胛下角8.4cm处,可扪及动脉搏动,此点可作为肩胛皮动脉的体表投影。  相似文献   

14.
5种带皮神经的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5种带皮神经的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拇指尺或桡背侧皮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中指尺侧或环指桡侧指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腹缺损28例,皮瓣均含有感觉神经,皮瓣切取的最大面积5.5 cm×3 cm。结果28例皮瓣全部成活,经6~12个月随访,拇指指腹外形及感觉功能恢复优良,指腹两点辨别觉5~12 mm。结论严格选择适应证,5种带感觉神经的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单,可较好的恢复拇指指腹的外形和感觉。  相似文献   

15.
指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方法修复手指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以手指背血管为蒂,于近节指背、指蹊及掌背远端区域设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至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处,皮瓣及蒂部包涵指背动脉及指背浅静脉,皮瓣供区可直接拉拢缝合或皮片移植修复。结果:1999年10月~2002年8月,临床应用12例13个皮瓣,11个皮瓣完全成活,2个皮瓣发生表皮层坏死,经换药后自愈。结论:指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邻近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区,血运可靠,可以安全、简便地修复手指创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主要皮穿支为血管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在治疗手部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2年6收治的手部外伤患者46例,观察组25例采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主要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进行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掌背链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术后定期随访,对两组患者的皮瓣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术后3、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皮瓣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主要皮穿支逆行岛状皮瓣和掌背链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具有相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在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手部软组织损伤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随访6 ̄8个月,观察手部功能、外形和感觉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观察皮瓣全部成活,手部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感觉部分恢复。结论: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手术操作简单,易于成活,可加以推广用于治疗手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V—Y推进皮瓣、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两种方法修复手指末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3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7例18指末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对其使用V—Y推进皮瓣、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对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17例18指皮瓣全部存活,对患者进行随访3~12个月,1例1指皮瓣感觉稍迟钝,18指外观及活动功能均满意,满意率100%。结论应用V—Y推进皮瓣、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两种方法修复手指末端软组织缺损,能有效保留患指长度,且功能和外形满意,是治疗手指末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有效且安全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在手指外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一种手指外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伴肌腱、神经、骨骼裸露时的修复方法。方法:2004~2008年采用带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32例。结果:含掌背动脉的逆行岛状皮瓣全部存活,外形满意。23例术后随访6个月~3年,皮瓣色泽基本与邻近皮肤相同,局部平坦,质软,手指与手掌功能正常。结论:以含掌背动脉的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手指皮肤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对32指手部不同部位的皮肤缺损采用了不同的皮瓣修复。其中皮神经岛状皮瓣逆行转位重建拇指感觉功能16指,中指尺侧岛状皮瓣加示指背侧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拇指套脱伤2指,中环指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拇指撕脱伤4指,以手指一侧指背动脉为轴转位修复手指掌侧近中节皮扶缺损10指。结果:除有一例拇指皮肤边缘部分坏死外,其余全部成活。经随访6个月-7年,拇指及指掌侧皮瓣的质地、外观、功能、长度和感觉良好。结论:皮神经岛状皮瓣逆行转位,中指尺侧岛状皮瓣加示指背侧岛状皮瓣转位,中环指岛状皮瓣及指背皮瓣转位修复拇指损伤及手指掌侧近中节皮肤缺损,方法简单、可靠,手指的外观、感觉、功能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