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曹翔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9,23(6):664-664,666
目的:总结儿童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76例儿童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年限及心肌保护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2004年1月~2006年10月手术患者为心脏停跳一组,采用心脏停跳,术中灌注冷晶体的心肌保护方法;2006年11月~2009年6月患者为心脏不停跳组,采用心脏不停跳,浅低温体外循环法手术。结果:心脏停跳组92例,术后发生低心排8例,重度心律失常9例,急性肾功能不全8例,室缺残余分流4例,死亡5例(5.4%);心脏不停跳组84例,术后发生低心排3例,重度心律失常3例,急性肾功能不全4例,室缺残余分流1例,死亡1例(1.2%)。结论:心脏不停跳,浅低温体外循环较传统心脏停跳心肌保护措施提供了更好的心肌保护效果,明显降低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替换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浅低温体外循环 (CPB)心脏跳动中二尖瓣替换术的疗效及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30例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15例 ,非停跳组在浅低温 (31~ 33℃ )CPB心脏跳动中行二尖瓣置换术 ,停跳组采用传统心脏停跳法行瓣膜置换术。结果 非停跳组术后病情平稳 ,多巴胺用量 0~ 5 μg·kg-1·min-1,少于停跳组 3~ 10 μg·kg-1·min-1,P <0 .0 1;无低心排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及气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停跳组术中并发低心排综合征 1例 ,频发室性早搏 2例。术中二尖瓣置换后及术后 4h ,停跳组血清心肌酶含量较非停跳组显著增加 (P <0 .0 1)。结论 浅低温CPB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能使心肌处于近似生理状态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和中低温停跳技术在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应用. 方法:分析518例3岁以下行心脏手术患者,其中96例(组1)在中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手术,422例(组2)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手术. 比较两组患者的转流时间、术后低心排发生率、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动脉血气等围手术期资料. 结果:不停跳组患者的平均转流时间较停跳组短(P<0.01),术后低心排的发生率也较停跳组低(P<0.05);不停跳组患者术后的失血量和输血量均较中低温停跳组少(P<0.01),并且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也较停跳组短(P<0.01),而氧合指数高于停跳组;不停跳组术后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明显低于停跳组(P<0.01),另外不停跳组术后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率也较低. 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在婴幼儿心肌保护、改善术后呼吸功能及维持酸碱平衡等方面均优于中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技术. 表明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可作为一项安全、有效的技术应用于婴幼儿心脏外科.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温血心肌停跳液与冷晶体心肌停跳液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评价体外循环间断温血停跳液的心肌保护价值.方法在10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分别采用温血灌注(Ⅰ组)和冷晶体灌注(Ⅱ组)每组各50例进行心肌保护临床观察.Ⅰ组先用高钾4∶1温血停跳液灌注心脏停跳,以后再每隔20 min用冷血低钾停跳液灌注一次,保持心肌低温.在心脏复跳前再用温血灌注.Ⅱ组为应用4℃冷晶体心肌停跳液灌注.每隔20 min灌注一次.结果Ⅰ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Ⅱ组(P<0.001);术后低心排症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P<0.05),术后应用心肌正性药物量及时间明显少于Ⅱ组(P<0.05).结论温血心肌停跳液较冷晶体心肌停跳液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含血停跳液在心脏直视术中对心肌保护的作用。方法 :在 96例心脏直视术中分别采用 4∶1含血停跳液灌注 (I组 )和晶体停跳液灌注 (II组 ) ,每 2 0min灌注 1次。观察心脏自动复跳率、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术后使用正性肌力药物例数及使用时间等指标。结果 :I组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II组 (P <0 .0 5 ) ,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II组 ( P <0 .0 5 ) ,术后使用正性肌力药物例数及使用时间明显少于II组 ( P <0 .0 1)。结论 :含血停跳液具有满意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应用杂种犬1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使用ST Thomas心停跳液,实验组心停跳液内加入三七总皂甙(PNS)1000mg/L。通过犬体外循环模型,使心脏低温缺血停跳60分钟,观察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浅低温体外循环(CPB)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的护理体会.方法 将60例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非停跳组在浅低温(31 ℃~33 ℃)CPB心脏跳动中行二尖瓣置换术,停跳组采用传统心脏跳动行瓣膜置换术, 两组术后进入ICU监护.结果 非停跳组术后病情平稳,多巴胺用量2~5 μg/(kg·min),术后无低心排综合征,无严重心律失常及气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停跳组多巴胺用量3~10 μg/(kg·min),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1例,频发性窒性期前收缩3例.结论 浅低温CPB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后护理较停跳术后护理容易、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心脏停跳与心脏不停跳心脏外科手术结合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全胸腔镜下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组(不停跳组,n=19):经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在浅低温下阻断主动脉,持续灌注机器氧合血,在心脏空跳下行二尖瓣置换术;全胸腔镜下心脏停跳二尖瓣置换术组(停跳组,n=21):经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在中低温下阻断主动脉,灌注心脏停跳液,在心脏停跳下行二尖瓣置换术。 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低心排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气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术期死亡,不停跳组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较停跳组长(P<0.05); 不停跳组与停跳组相比体外循环时间、ICU监护治疗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相对较短,可明显降低住院费用(P<0.05);心肌酶检测显示,两组术前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T(cTn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外循环开始后,两组CK-MB、LDH、cTnT浓度水平均逐渐增高,其中CK-MB与cTnT浓度于术后24 h达到高峰,并开始逐渐下降,LDH浓度呈逐渐上升趋势,两组同时间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全胸腔镜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较全胸腔镜心脏停跳二尖瓣置换术术后恢复快,住院费用低,心肌保护效果更好,患者获益大,全胸腔镜心脏外科手术与心脏不停跳心脏外科手术结合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心肌保护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阳世雄  曾建业  韦涌初  黄思光 《广西医学》2008,30(12):1846-1847
目的 探讨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心肌保护方法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4例,用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组(Ⅰ组)34例,传统冷晶体停跣液间断灌注组(Ⅱ组)30例,观察比较两组的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低心排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和多巴胺使用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在年龄、心胸比率、心功能及手术类型方面基本类同.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高,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低心排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多巴胺用量及使用时间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手术顺利,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至2年,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心肌保护方法临床应用效果好,且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比冷晶体停跳液间断灌注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同期行瓣膜置换术治疗冠心病(CHD)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接收的CHD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1∶1配对原则进行分组,其中接受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同期行瓣膜置换术46例纳入不停组,接受停跳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同期行瓣膜置换术46例纳入停跳组。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状况、心功能分级状况、心脏超声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舒张末前后径(LA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肌受损指标[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 不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ICU入住时间短于停跳,24 h引流量少于停跳组(P<0.05)。不停组术后3个月心功能分级优于停跳组(P<0.05),LAEDD、LVEDD小于停跳组,LVEF高于停跳组(P<0.05)。术后7 d不停组血清CK-MB、cTnⅠ水平低于停跳组(P<0.05)。结论 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同期行瓣膜置换术治疗CHD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康复进程,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我院1998年1月至2002年10月期间137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在心脏跳动下实施外科治疗的体会.方法在低温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保持心肌有氧血供,将左房引流管经二尖瓣口置入左室,持续吸引,并使左室腔与大气相通.完成心内畸形矫治后,采用综合序贯排气法排除心腔气体.结果全组死亡5例,死亡率3.6%.无因体循环气栓而致认知和肢体功能障碍者,无气管切开者.结论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可作为安全可靠的方法之一应用于简单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体外循环常温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术对小儿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析 1990年 9月 -2 0 0 2年 12月 ,我院 5 3例应用此法手术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病例。全组男 38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4.2 6± 1.31)岁 ,平均体重 (16 .81± 3.70 )kg。病种主要为房、室间隔缺损。结果 全组无死亡。 2例出现肺部感染 ,5例出现血红蛋白尿 ,无低心输出量综合征。随访 2 - 2 8个月 ,恢复良好。结论 体外循环常温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术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治疗 ,心肌保护安全有效 ,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不同程度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情况,探讨心率变异性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在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Holter检测系统检测123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HRV中的SDNN(24 h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NNI(24 h内每5 min一段的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数)、RMSSD(连续正常R-R间期的差值的均方根)、PNN50(连续24h R-R间期标准差≥50 ms的百分数)及三角指数,并以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DNN、RMSSD、PNN50、三角指数明显减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DNNI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心功能分级与HRV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提示NYHA心功能分级与HRV各指标呈负相关,随心功能降低心率变异性各指标明显降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SDNN和PNN50进入回归方程,Y=3.422-0.011SDNN-0.057pNN50.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随心功能降低而逐渐降低,心率变异性中SDNN、PNN50指标对心功能的评估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86例的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学会  谢雪云 《西部医学》2009,21(10):1692-1692,1695
目的总结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86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在采用相同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病因与并发症采取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措施进行处理,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心、肺功能恢复正常20例,显效5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8.4%。结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而引起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针对病因与并发症要取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措施进行处理,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停跳和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 对比分析心脏停跳和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畸形的疗效。方法 5 5 8例患者分别采用心脏停跳手术 2 31例 ,不停跳手术 32 7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仍常规建立体外循环 ,置左心房引流管 ,降温至 (32± 1)℃并维持 ,仅阻断上下腔静脉 ,不阻断主动脉 ,维持灌注压在 8kPa左右 ,心脏跳动下进行畸形矫正 ,方法同停跳下手术。结果 不停跳组早期死亡 7例 (死亡率 2 .14 % ) ,停跳组早期死亡 5例 (死亡率 2 .17% ) ,其余均痊愈出院 ,随访 3~ 2 3月 ,恢复良好。结论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是一种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 ,并可简化操作 ,缩短体外循环时间  相似文献   

16.
Complete heart block with hyperthyroidis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 A Eraker  R Wickamasekaran  S Goldman 《JAMA》1978,239(16):1644-1646
Thyrotoxicosis developed in a patient while receiving thyroid hormone therapy for clinical hypothyroidism.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degree heart block of Mobitz type 1 variety was followed by third- and then first-degree heart block. We conclude that the varying degrees of heart block were secondary to hyperthyroxinemia caused by Graves' disease and exogenous thyroid hormone.  相似文献   

17.
18.
不停搏的心内直视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不停搏心内直视手术 2 7例 (法乐三联症 5例、法乐四联症 1例、肺动脉瓣狭窄 4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直径 >3.5cm4例、室间隔缺损 8例、右肺静脉畸形引流 1例、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 SBE)合并三尖瓣赘生物 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 1例、双腔右心室 2例 )经验 ,并介绍了术中注意事项 ,特别是预防空气栓塞的具体方法。  方法 :本组均在静脉复合全麻下 ,全身肝素化后插入主动脉灌注管和上、下腔静脉引流管、主动脉根部插排气针 ,在常温下进行体外循环 ,并根据不同病变选择心脏切口 ,在心脏搏动的情况下进行心内畸形矫治修补术。  结果 :本组除1例发生术后轻微的脑梗塞症状经高压氧舱治疗 3次恢复外 ,余均保持术后良好的心功能 ,既无严重低心排综合征发生 ,也无严重心律失常 ,全组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手术时间比心脏停搏的心内直视手术平均缩短 30~ 4 0 min,术后住院天数也明显缩短。  结论 :该方法只要应用得当 ,可以增加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安全性 ,尤其是术中不易损伤心脏的传导系统 ,缩短了手术时间 ,减少了并发症 ,术后心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