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晶闸管换流阀冲击电压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崔东  李彦明  王建生  贾涛  冯建强 《高压电器》2005,41(1):39-40,44
以灵宝背靠背高压直流输电用120kV光控晶闸管换流阀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电路理论的状态方程分析方法,求解了单阀在冲击电压激励下阀内电抗器和晶闸管的电压特性,并给出了仿真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仿真研究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直流输电换流阀晶闸管电压分布的光电测量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一种用于测量换流阀晶闸管电压分布的光电测量系统,该光电测量系统主要由探头、发射电路、接收电路3部分组成。系统采用脉冲频率调制的原理对信号进行调制,其带宽为直流至1.2MHz,部分响应时间为120ns,最大非线性误差为1%。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光电测量系统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和较高的测量精度,可以满足测量换流阀晶闸管电压分布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4.
研制了用于测量换流阀组件电压分布的光电测量系统,以检验其均压效果。该系统主要由探头、光发射装置、光纤传输系统、光电转换装置组成,具有小尺寸、便携等特点。对所设计的光电测量系统进行了频带、冲击电压测试,其带宽为直流至7 MHz。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测量系统可以有效避免电磁环境干扰,能够满足测量换流阀组件电压分布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重点研究了换流阀控制单元TCU的实际运行电磁环境,提出了可能导致TCU运行失败或异常的几种电磁骚扰源,并针对换流阀与控制电路之间的电气联系、空间关系论证了骚扰信号注入部位的适用性。提出了有别于IEC标准的测试方法,并进一步验证了测试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通过对实测结果的分析,证实了现场应用中因电磁骚扰导致晶闸管及换流阀错误控制、换相失败的原因,并进一步论证了所提出的测试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故障电流试验是晶闸管换流阀运行型式试验中重要的试验项目之一,国内外对故障电流施加方式的研究已较为深入,但对电流过零后如何立即施加恢复电压的试验方案则研究较少。通过研究国内外故障电流试验回路的发展现状,文中提出了一种采用工频电压发生器施加恢复电压的试验回路,介绍了其施加预期恢复电压的试验方法,计算确定了试验回路设备的参数,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单波次和多波次故障电流试验中恢复电压施加方案的可行性。文中的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某公司自主建设的晶闸管换流阀故障电流试验系统,并开展了晶闸管换流阀组件的故障电流试验,试验结果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本试验回路兼并考虑了经济性和试验等效性,回路结构简单,控制便捷,是一种理想的等效试验回路。  相似文献   

7.
高压晶闸管换流阀是高压直流输电的核心设备之一,外水冷系统是其重要的一环.结合工作实践,在分析换流阀冷却系统换热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依据环境、水质及处理条件,运用换热器计算软件HTRI对外水冷系统空气冷却器进行设计,并开展相应的冬季换流阀停运防冻措施研究,提出了添加防冻剂、设置加热器设备以及排空冷却介质等预防措施,以避免装置出现冻结现象,保证换流站高压晶闸管换流阀高效、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原隶属于机械工业部,是我国唯一从事电力电子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生产的专业研究与科技型企业。在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已有近40年的历史,在我国电力半导体器件的设计与制造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国内一些主要的器件制造工艺大部分源于我所,是我国第一只普通整流管、普通晶闸管、双向晶闸管、快速晶闸管的诞生地。国家电力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专业协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全国电力电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秘书机构均设在该所。  相似文献   

9.
刘琦 《电工技术》2018,(8):9-11
针对换流阀广泛应用的高电位控制板(TCU 和 TFM),介绍其触发电路工作原理,并应用仿真与试验,对比研究两种触发电路的输出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与 TCU 相比,TFM 具有更陡的触发脉冲前沿和更好的负载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运和在建的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多达29个。直流输电工程在电网中具有重要地位,换流阀是其核心装置,其性能很大程度影响了直流输电工程的可靠性。首先给出了现有的各种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监测技术原理,并总结了现有换流阀监测技术的局限性,之后提出了晶闸管级阻尼回路和直流均压回路参数的实时在线监测方法,完善了晶闸管触发监测单元(thyristor trigger and monitor unit,TTM)自检功能,最后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了所提出的监测方法的有效性。使用该方法可使换流阀的年度定期检修变为状态检修,实现换流阀在运行中免维护,提高了设备可用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菲律宾Mindanao-Visayas±350 kV/450 MW高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的企业走出国门,输出中国高压直流(HVDC)输电技术的又一成功范例.在此结合菲律宾电网的差异和工程特点,系统介绍了±350 kV/450 MW工程换流阀的研制工作,从换流阀的基本参数、电气设计和结构设计3个方面分析换流阀的技术特点和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串联水路的换流阀组件中各级晶闸管结温的差异,建立了阀组件晶闸管结温计算等效模型,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对各级晶闸管结温进行仿真求解,找出一个阀组件中结温最高的晶闸管;对结温最高的晶闸管两侧散热器中心区域开槽,埋置测温光纤,在合成试验平台上进行最大连续运行负荷试验,并从所测得的散热器台面最高温度对晶闸管结温进行校核,结温校核结果表明,阀组件晶闸管结温计算等效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方乙君 《电工技术》2023,(19):174-177
介绍了一种背靠背常规直流换流站的接线方式,重点分析了换流站核心设备换流阀的选取方法。通过调研分析和技术方案比较,从晶闸管换流阀的组部件组成、投资占比、损耗等方面,对比了6英寸/5000 A晶闸管换流阀和5英寸/3125 A晶闸管换流阀的技术差异。从空气净距选择、阀厅尺寸选取、换流区布置方案及造价投资等方面进行方案比较。最终确定采用6英寸/5000 A晶闸管换流阀的技术方案,在布置方案、造价投资、运行损耗等方面均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光触发晶闸管换流阀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白光亚 《高电压技术》2004,30(11):55-56,59
对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直流输电换流技术—光触发晶闸管换流阀LTT的技术特点及其应用做了较详尽的描述。与传统的电触发换流方式ETT相比 ,LTT技术先进且性能有所提高 ,随着其在国内外的不断应用 ,应对其有足够的关注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换流阀作为换流站中的关键设备,能实现交流电与直流电之间相互转换。换流阀控制系统主要功能是触发、监视和保护换流阀。以±800 kV特高压沂南换流站极Ⅱ的PCS-8600换流阀为背景,介绍换流阀控制系统的原理及配置方式,对阀控单元及晶闸管控制单元的重点功能进行详细分析。针对实际运行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阀控接口信息,给出归纳与总结,为今后换流阀系统的运行维护及消缺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晶闸管结温和进阀温度关联关系以及换流阀设备特点的分析,提出进阀温度保护配置的策略和相应保护定值的计算方法,为后续直流工程阀冷进阀温度保护配置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7.
许继柔性输电系统公司借鉴超高压换流阀组件的成熟技术,研制出了基于5英寸晶闸管,额定电流为3125A的特高压换流阀组件,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例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组件的特性完全满足±800kV特高压换流阀的要求,从而为±800kV特高压换流阀的成功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多个直流换流站发生严重事故,经调查发现事故起因多为长时间运行的换流阀晶闸管发生不同程度的老化甚至绝缘能力丧失。掌握晶闸管参数退化规律是开展晶闸管运维监测、预防此类事故继续发生的基础。因此为了深入了解换流阀晶闸管老化过程中特性参数退化规律与老化机理,首先需要搭建试验所需的模拟换流阀运行过程的晶闸管老化试验装置。文中首先分析了换流阀晶闸管的实际运行工况,并基于此设计了晶闸管电热联合老化主电路,接着对电路中涉及到的控制单元,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驱动电路与晶闸管的触发电路进行设计与搭建,并基于晶闸管的实际运行工况设计了晶闸管结温控制系统。为了获得晶闸管老化过程中特性参数的退化规律,设计了晶闸管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与反向恢复离线测量系统。经过检验,各个模块以及主电路均能够保持长期稳定运行,为换流阀晶闸管的老化试验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陆建挺  杨涛  申萌  钟磊  周敏刚 《高压电器》2011,47(11):102-105
高压直流输电HVDC晶闸管换流阀的非周期触发试验是换流阀型式试验中的一项重要试验.对于完整的阀,通常采用并联电容器法进行试验.笔者比较了几个不同工程晶闸管换流阀的试验数据,探讨了晶闸管非周期触发试验中恢复期保护的几个问题.实验证明,晶闸管触发后恢复期内过高的du/dt或再次触发将可能导致晶闸管的损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徐峰 《电工技术》2017,(11):127-128
晶闸管电压监测板是光触发换流阀系统核心部件之一,对于光触发晶闸管正常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为此对TVM板功能及其原理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对TVM板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易实现、轻量化的检测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