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足月正常孕妇及其新生儿铁营养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170例临产正常孕妇及其足月新生儿血红蛋白,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江细胞游离原卟淋与血红蛋白比值,血清铁蛋白, 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运铁蛋白饱和度,红细胞压积各项血液学指标,将孕妇分为正常及铁乏组,比产了正常及缺铁性贫血孕妇的新生儿铁营养状况,指出妊娠后期红细胞压积降低,主要与缺铁性贫血有关,诊断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指标以血清铁蛋白,红细胞游离原卟啉与血红蛋白比值,血红蛋白为敏感,其新生儿的红细胞游离原卟啉,红细胞游离原卟啉与血红蛋白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的新生儿,母婴铁营养状况与新生儿储铁无显著相关,并指出妊娠后期补充铁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孙梦星  魏瑗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3,39(8):576-578
<正>胎儿贫血是在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的胎儿贫血可以导致胎儿水肿、胎儿心力衰竭甚至胎死宫内,胎儿贫血的诊治也逐渐得到学者的重视。胎儿贫血的及早识别有利于胎儿及时接受宫内输血治疗并适时终止妊娠,以期获得良好的新生儿结局。根据2015年母胎医学学会(Maternal-Fetal Medicine, SMFM)发布胎儿贫血诊断及管理的指南,血红蛋白水平在同孕龄血红蛋白均值水平的两倍标准差以下或红细胞比容<30%被定义为胎儿贫血[1],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1977年1月至1985年6月间16例双胎孕妇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t)、贫血发生率以及胎儿发育进行调查,并与100例正常单胎孕妇作比较.  相似文献   

4.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贫血是指循环血液的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值低于正常。成年女性的贫血标准是红细胞计数 <3.5× 10 12 /L或血红蛋白值 <110g/L。由于妊娠期血容量增加的特点是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 ,出现血液稀释 ,故我国孕妇贫血的诊断标准是红细胞计数 <3.5× 10 12 /L、血红蛋白值 <10 0g/L ,血细胞比容 (HCT) <0 .30。按此标准推算 ,我国有 6 0 %~ 70 %孕妇患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妊娠期间由于胎儿生长发育需要铁 ,孕妇血容量增加致使红细胞数增多需要铁 ,而孕妇对铁的摄入量又不能大幅度增加 ,故临床上孕妇以缺铁性贫…  相似文献   

5.
妊高征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特征包括 :血容量相对不足、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子宫胎盘循环不良、红细胞压积增高。进而影响胎盘绒毛间隙血液循环 ,造成胎儿缺氧。在扩容前应用降压药可能加重孕妇及胎儿组织缺血。为了解妊高征患者先扩容治疗 ,然后静脉使用肼苯达嗪后对孕妇血液粘滞度、红细胞压积、子宫胎盘及胎儿胎盘循环、脐静脉血流的影响。作者对 13例妊高征患者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分别在治疗前、扩容治疗后、肼苯达嗪治疗后及开始治疗 2 4小时后 ,分别测定孕妇血压、全血粘滞度、红细胞压积、子宫动脉阻力指数、脐动脉搏动指数及脐静脉血流…  相似文献   

6.
孕妇贫血大部属于缺铁性贫血,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尚未引起临床上足够的重视。本文从铁代谢方面对此做若干探讨。1.正常妊娠时红细胞数、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压积(Ht)、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变化著者以门诊500例合并症的孕妇为对象,研究妊娠时血液性质的各种变化。妊娠初期红细胞数开始减少;至妊娠7个月较未孕和妊娠初期的值显著降低(P<0.01);其后稍升高。Hb浓度和Ht皆随妊娠经过逐  相似文献   

7.
浓缩红细胞治疗贫血的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浓缩红细胞治疗贫血的疗效,评价在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患有子宫肌瘤、功血、异位妊娠等合并有中重度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输浓缩红细胞,对照组输全血。比较输血前后与贫血有关的7个参数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输入浓缩红细胞,可迅速而大幅度地提高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与输全血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输浓缩红细胞高效、安全,明显优于输全血,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关于"胎儿娩出后何时断脐对新生儿最有利"的问题目前还有争论.为探讨胎儿娩出后最恰当的断脐时间,了解断脐时间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和铁缺乏症的影响,自2006年10月起对我院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实施两种不同的断脐时间,观察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红细胞压积(hematoerit,HCT),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和血清铁(serum iron,SI)含量变化.  相似文献   

9.
关于"胎儿娩出后何时断脐对新生儿最有利"的问题目前还有争论.为探讨胎儿娩出后最恰当的断脐时间,了解断脐时间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和铁缺乏症的影响,自2006年10月起对我院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实施两种不同的断脐时间,观察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红细胞压积(hematoerit,HCT),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和血清铁(serum iron,SI)含量变化.  相似文献   

10.
关于"胎儿娩出后何时断脐对新生儿最有利"的问题目前还有争论.为探讨胎儿娩出后最恰当的断脐时间,了解断脐时间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和铁缺乏症的影响,自2006年10月起对我院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实施两种不同的断脐时间,观察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红细胞压积(hematoerit,HCT),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和血清铁(serum iron,SI)含量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孕早期侵入性产前诊断分析地中海贫血夫妇的基因型分布与血液临床表型和产前高危因素之间的遗传关联,以更好地进行地中海贫血高风险夫妇孕早期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方法:通过对606例高风险夫妇行腹部绒毛活检术(TA-CVS)进行基因型结果分析,并依据不同的基因组合对其血液学指标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和血红蛋白A2(HbA2)进行比较,分析产前诊断适应证的高危风险因素与胎儿基因型临床表型结果的关系。结果:①606例绒毛标本中,地中海贫血的胎儿标本463例,其中α地中海贫血携带者共检测出基因型16种,以常见基因型--SEA/αα(东南亚缺失)为主(26.3%)。②胎儿α地中海贫血基因的Bart's和HbH病临床表型其父母血液参数呈现特点为中度且小细胞低色素贫血,且Bart's胎儿其父母血液学表型MCV、MCH、Hb水平均较HbH病低(P0.05);β双重杂合子或纯合子的血液学特点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α复合β地中海贫血和β地中海贫血杂合子血液学参数特点为轻度降低或正常,HbA2值升高或正常,且β双重杂合子或纯合子父母双方的MCV、MCH、Hb水平均显著低于相应的α复合β地中海贫血和β地中海贫血杂合子(P0.05)。③产前诊断适应证中夫妇双方高风险的高危因素中Bart's和HbH所占例数高于高龄超声异常、不良孕产史、染色体异常和重型Bart's生育史产前诊断适应证。结论:广西地区胎儿地中海贫血中以α地中海贫血东南亚缺失型发病率为主;各种胎儿基因型结果其父母血液学参数变异性较大,夫妇双方地中海贫血高风险的高危因素致地中海贫血患儿的风险系数较高,临床上应结合患者的血液学表型和产前诊断的危险因素进行判断,以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12.
延迟钳夹脐带对剖宫产新生儿早期血液灌输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延迟钳夹脐带对剖宫产新生儿早期血液灌输的影响。方法 2007年7月至2009年9月东莞石龙博爱医院产科经剖宫产分娩的137例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即常规钳夹脐带组(71例)和延迟钳夹脐带组(66例)。比较分析两组剖宫产新生儿的钳夹脐带时间、生后48 h血常规及生后3d内静脉血胆红素值和贫血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剖宫产新生儿钳夹脐带时间、生后48 h内血常规指标及贫血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延迟钳夹脐带组贫血发生率减少。结论 延迟钳夹脐带对剖宫产新生儿早期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有显著影响,可减少剖宫产新生儿早期贫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小DNA病毒又名B19病毒,是传染性红斑(EI)及慢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发生再生障碍危象的原因,妊娠期B19病毒感染红细胞的祖细胞,使晚正成红细胞成熟停止,引起严重贫血导致胎儿水肿死亡。诊断主要依据母血或胎血作ELISA或RIA试验B19特异性IgM(+),及DNA探针核酸杂交检查胎儿、羊水及胎盘组织中存在B19DNA。胎儿宫内输血治疗胎儿水肿已获成功。  相似文献   

14.
妊娠与贫血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妊娠期合并贫血较为常见。WHO资料表明 ,5 0 %以上孕妇合并贫血 ,国内资料显示 ,妊娠合并贫血的发生率达 30 %以上。我国多年来沿用血红蛋白 <10 0g/L、红细胞总数 <3.5×10 12 /L或血细胞比容 <0 .30作为妊娠期贫血的诊断标准。妊娠合并贫血以缺铁性贫血最常见 ,约占 6 8% ,其次为巨幼细胞贫血、混合性贫血 ,而再生障碍性贫血则少见。1 妊娠对贫血的影响  孕妇血容量比非孕期增加 30 % ,其中血浆增加约 4 5 % ,红细胞增加约 30 % ,出现血液稀释现象。孕妇若不合理调节膳食结构 ,易引发贫血或使已发生的贫血加重 ,尤以缺铁性贫血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镜像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0年收治的6例镜像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和超声检查、胎盘大体检查和病理、母婴结局)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均出现母体水肿-胎儿水肿-胎盘水肿三联征,6例均出现贫血和血液稀释[表现为血红蛋白(86.00±10.88) g/L和红细胞压积0.267 7±0.026 7]、低蛋白血症[白蛋白(21.53±3.12) g/L]、尿蛋白阳性和血尿酸[UA(551.50±63.02) μmol/L]增高。另有4例血压升高。结论:伴随胎儿水肿或胎盘水肿出现母体水肿,即可确诊镜像综合征,有些病例可出现类似子痫前期的症状。血液稀释是该病最重要的特点,能将其与子痫前期鉴别开来。确诊镜像综合征后,应纠正水肿的原因或尽早终止妊娠,可使用利尿剂并限制液体的入量。  相似文献   

16.
母儿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儿、新生儿溶血病是一种遗传免疫性疾病,是围产期中的一种潜在性重症疾患。胎儿从父亲遗传来的红细胞血型抗原为其母亲所缺乏时,此抗原在某种情况下,可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刺激产生相应的免疫抗体。再次妊娠时,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结合发生溶血,导致流产、死胎或新生儿发生不同程度的溶血性贫血或核黄疸后遗症,造成智能低下。因此必须警惕这种高危因素,作到早期诊断,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验诊断妊娠期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500例妊娠期贫血孕妇为试验组,根据妊娠期贫血发生时间段又分为孕早期贫血组194例、孕中期贫血组139例、孕晚期贫血组167例,另选50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均接受血常规检验,比较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 试验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小于对照组,红细胞分布宽度大于对照组(P<0.05)。孕早期贫血组、孕中期贫血组、孕晚期贫血组血常规检验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贫血孕妇血常规检验各项指标与健康孕妇差异显著,对孕妇积极开展血常规检验,有助于及早检出妊娠期贫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索(rhu-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早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早产儿自出生第1w起口服维生素E、元素铁、叶酸片,第4w肌注维生素B12,共4w。治疗组出生第7d给予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隔日1次,3次/w,皮下注射,共4w。结果:治疗组网织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且用药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生血康合剂补血片(红桃K)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IDA)孕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产检时被诊断为妊娠期IDA并给予生血康合剂补血片治疗的孕妇共156例,用药至少4周,根据贫血程度分为轻度贫血组和中度贫血组。观察两组孕妇用药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156例孕妇中轻度贫血92例,占58.97%;中度贫血64例,占41.03%。与治疗前比较,轻度贫血组孕妇治疗后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铁蛋白(SF)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v)指标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中度贫血组治疗后孕妇Hb、RBC、HCT、MCH、MCHC、MCV、SF均明显升高(P<0.05),RDW-cv指标明显降低(P<0.05)。生血康合剂补血片治疗妊娠期IDA总治愈率为70.51%。结论 生血康合剂补血片治疗妊娠期IDA疗效明确,安全性与依从性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Rh胎儿溶血病是由于母胎Rh血型不合,由胎儿红细胞作为肮原刺激母体产生Rh免疫抗体,进入胎儿血循环作用于胎儿红细胞,破坏胎儿红细胞,造成胎儿溶血性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水肿,是目前引起母胎血型不合最为凶险的胎儿同种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