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1例胆总管巨大结石患者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中取石时发生网篮嵌顿断裂,予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治疗3次后顺利取出网篮并取净结石。检索2000年1月—2020年5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的相关文献7篇,显示报道的18例ERCP取石网篮断裂病例,患者均经胆道镜或ERCP取出断裂网篮。可见对于取石网篮嵌顿断裂,ESWL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数字胆道镜辅助无射线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治疗胆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2021年9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采用数字胆道镜辅助无射线ERCP治疗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基线资料、插管成功率、一次取石成功率、操作时间、总住院时间和手术并发症,随访胆管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共纳入170例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中有156例(91.8%)患者检出胆管结石,结石长径为(7.7±4.1)mm。所有患者在胆道镜探查时发现胆管结石,并成功完成数字胆道镜辅助无射线ERCP取石治疗,插管成功率100.0%(170/170)。一次取石成功率为96.5%(164/170),6例(3.5%)患者因巨大结石(长径>30 mm)行分次取石治疗。胆道镜探查时间(9.6±2.7)min(6~24 min),手术时间(35.9±17.3)min(13~85min),总住院时间(6.3±2.2)d(5~10 d)。术后3例(1.8%)患者出现术后胰腺炎,均为轻症,予对症治疗后缓解。患者术后1个月随访均未见胆管结石复发。结论 数字胆道镜辅助无射线ERCP治疗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可避免辐射,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内镜胆总管取石、胆道支架置入及胆总管Ⅰ期缝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1月,因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04例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4组,A组(n=29):先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再行LC;B组(n=29):行LC+胆道镜胆总管取石+T管引流;C组(n=17):行LC+胆道镜胆总管取石+胆总管Ⅰ期缝合;D组(n=29):行LC+胆道镜胆总管取石+胆道支架置入+胆总管Ⅰ期缝合。对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并发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结石残留率、结石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胆总管结石复发率,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胆瘘发生率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P均<0.05),A、B、D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住院费用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P均<0.05),B、C、D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LC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取石、胆道支架置入及胆总管Ⅰ期缝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在避免患者遭受二次手术打击的同时,并不会明显延长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也不会明显增加住院费用,而且可以有效减少胆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SpyGlass DS直视胆道镜系统在胆道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SpyGlass DS直视胆道镜系统对7例胆道疾病患者(包括3例胆总管巨大结石,4例不明原因胆管狭窄)进行镜下诊断和治疗。对胆总管巨大结石患者,行SpyGlass DS胆道镜直视下激光碎石,继之行常规ERCP取石;对不明原因胆管狭窄患者,在SpyGlass DS胆道镜直视下观察病变情况,必要时取活检。结果 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SpyGlass DS镜下诊治, SpyGlass DS平均操作时间12.6 min。3例胆总管巨大结石患者均成功完成碎石及取石,术后3 d鼻胆管造影显示无结石残留。4例胆管狭窄患者中,2例镜下诊断为恶性胆管狭窄,并被活检病理证实;另外2例镜下诊断为炎性狭窄,未取活检。术后2例患者出现高淀粉酶血症,均自行恢复正常。结论 SpyGlass DS能成功用于难治性胆管结石及不明原因胆管狭窄患者的诊治。  相似文献   

5.
胆道结石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绝大多数患者通过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成功。但对于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巨大结石,单纯行ERCP及EST取石难以成功。2004年8月至2009年11月间我科有7例患者因胆总管巨大结石行ERCP及EST难以取石,后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BD)、探条扩张、胆道镜下液电碎石,再通过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联合取石,均获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一种适用于胆道子镜的新型取石网篮在无射线内镜胆总管结石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2—10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无射线胆道镜下胆总管结石取石术的78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新型网篮取石组(35例)及普通网篮取石组(43例),分析并比较2组之间胆道镜探查次数、网篮取石次数、术中注水量、取石及胆道镜探查时间、总体内镜操作时间以及术后不良事件。结果 与普通网篮取石组比较,新型网篮取石组胆道镜探查次数较少[(1.08±0.28)次比(2.30±0.51)次,t=-12.535,P<0.001],术中注水量较少[(46.14±11.89)mL比(78.62±10.09)mL,t=-13.052,P<0.001],取石及胆道镜探查时间较短[(9.69±2.97)min比(12.67±2.51)min,t=-4.815,P<0.001],总体内镜操作时间也较短[(30.17±7.19)min比(33.44±6.69)min,t=-2.076,P=0.041]。2组之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2/35)比11.6%(5/43),χ2=0.826,P=0.363]。结论 新型取石网篮胆总管取石操作时间短,胆道镜探查次数少,术中注水量少,能够方便胆道镜直视下的无射线取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单人经口胆道镜联合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同台诊治不可切除肝外胆管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2013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90例可疑肝外胆管癌患者资料,根据诊治过程最终纳入69例,分为常规分次组(n=34):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细胞刷或单人经口胆道镜检查取得活检组织,待获得阳性病理结果再次行ERCP+RFA;同台诊治组(n=35):行ERCP经单人经口胆道镜检查胆道并对病灶行直视下活检,对术中快速病理结果确定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同台行RFA。对比两组操作成功率、术后胆红素恢复情况、ERCP次数、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内镜下RFA,操作成功率100.0%(69/69)。分次组和同台组总胆红素术后下降50%及以上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94%(18/34)比57.14%(20/35),χ2=0.27,P=0.604]。分次组ERCP次数明显多于同台组[(2.59±0.50)次/人比(1.00±0.00)次/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P=0.002)。分次组和同台组术后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65%(23/34)比65.71%(23/35),χ2=2.83 ,P=0.626]。分次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同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41±9.13) d比(7.91±3.48) d,t=5.32,P=0.001]。分次组住院费用明显多于同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 127.88±3 763.77)元比(23 980.69±4 767.15)元,t=6.61,P=0.001]。结论 单人经口胆道镜直视下诊断+活检联合RFA同台诊治不可切除肝外胆管癌可减少ERCP次数,并且不增加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具有较高成本-效益比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联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高龄困难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0年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ESWL联合ERCP治疗的87例高龄(70~93岁)困难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碎石成功率、结石取尽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87例患者共行189个疗程ESWL,平均碎石(2.51±0.78)个疗程。碎石成功82例(94.25%),其中完全碎石54例(62.07%),部分碎石28例(32.18%),未完成碎石5例(5.75%)。共84例(96.55%)ERCP取尽结石,3例(3.45%)未取尽结石,予取出部分结石后留置胆道支架。术后发生轻微并发症9例(10.34%),其中胆管炎2例(2.30%)、胰腺炎1例(1.15%)、高淀粉酶血症3例(3.45%)、一过性鼻胆管淡血性胆汁3例(3.45%)。 结论 ESWL联合ERCP治疗高龄患者的困难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石成分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总管结石取石术联合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影响。[方法]收集行ERCP胆总管结石取石联合胆囊切除术患者176例,观察胆总管结石成分对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影响情况,采用非条件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多个危险因素与术后结石复发的关系。[结果]164例(93.2%)患者获得随访,随访12~36个月,期间共有28例胆总管结石复发,总复发率15.2%,其中胆色素组、胆固醇组、混合结石组复发率分别为13.0%、44.4%、14.8%,胆固醇组复发率最高且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因素分析:胆道感染(OR=3.267,95%CI:1.07~8.46,P=0.032)、胆总管扩张(OR=3.751,95%CI:2.2~9.87,P=0.035)、结石成分(OR=15.239,95%CI:3.65~34.8,P0.001)是ERCP胆总管取石联合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结石成分危险性最高。[结论]胆道感染、胆总管扩张及结石成分是ERCP胆总管取石联合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的预测因素,胆固醇组复发率高,应加强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取石困难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收集64例取石困难胆总管结石患者,分析在ERCP术中操作的难点,巨大结石采用机械碎石、激光碎石、体外震波碎石法;胆总管畸形采用变换体位、反复吸引、网篮体外塑形法;胆管过度扩张或狭窄采用吸引或柱状气囊扩张法;结石坚硬采用反复缓慢加压碎石法再进行胆管取石.结果:64例取石困难者,经ERCP取石成功53例,总体取石成功率为82.81%.其中巨大结石者18例,取石成功15例,成功率83.33%;胆总管畸形者18例,取石成功14例,成功率77.78%;胆总管过度扩张或狭窄者19例,取石成功16例,成功率84.21%;结石坚硬者9例,取石成功8例,成功率88.89%.结论:ERCP术可以有效地治疗取石困难胆总管结石.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临床上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有多种方法,常见的有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取石术(OCHTD),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ndoscopic sphineterotomy con-bined with laparo-seopie eholeeystectomy,EST+LC)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aparoseopie eholecysteetomy and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LCBDE)。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步微创组与传统开腹组。两步微创组54例患者第一步在十二指肠镜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第二步于2~5d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传统开腹组66例患者采取开腹胆道探查术(open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OCBDE)。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步微创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传统开腹组(P〈0.05);两步微创组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传统开腹组出现并发症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步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有疗效好、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取代传统剖腹手术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与胆胰疾病发生的关联性及JPDD对ERCP诊疗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普通外科1 230例行ERCP诊疗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首先按是否存在JPDD分成JPDD组(n=360)和非JPDD组(n=870),然后再将JPDD组病例按是否为憩室内乳头分成憩室内乳头组(n=41)和非憩室内乳头组(n=319),JPDD组与非JPDD组间、憩室内乳头组与非憩室内乳头组间胆胰疾病发生率、ERCP插管成功率、取石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胆总管结石、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复发性胆总管结石发生率JPDD组分别为87.78%(316/360)、31.11%(112/360)、6.67%(24/360),非JPDD组分别为75.52%(657/870)、19.08%(166/870)、4.02%(35/870),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158,P<0.001;χ2=21.068,P<0.001;χ2=3.897,P=0.048);ERCP插管、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术后出血、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复发性胆总管结石发生率憩室内乳头组为14.63%(6/41),非憩室内乳头组为5.64%(18/31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1,P=0.030);胆总管结石、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发生率,ERCP插管、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术后出血、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JPDD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相关,JPDD患者ERCP治疗后更易复发胆总管结石,且憩室内乳头患者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非确定性胆总管结石患者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前行内镜超声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und,EUS)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天津市南开医院因临床表现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术(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结果不相符的132例非确定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资料。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MRCP显示有结石、临床表现可疑无结石,B组MRCP显示无结石、临床表现可疑有结石。患者均行EUS,根据EUS结果决定是否行ERCP,以ERCP结果和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分析EUS的诊断准确率。结果132例患者经诊断金标准最终确认胆总管结石阳性87例,阴性45例。44例(33.3%)患者EUS阴性,经随访结果确认无结石,避免了不必要的ERCP。EUS诊断胆总管结石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40%(83/87)、97.78%(44/45)、96.21%(127/132)、98.81%(83/84)、91.67%(44/48),MRCP诊断胆总管结石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58/87)、82.22%(37/45)、71.97%(95/132)、87.88%(58/66)、56.06%(37/66)。两者灵敏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US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和最终诊断结果具有显著一致性(Kappa=0.917,P<0.001),MRCP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和最终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439,P<0.001)。EUS对A组MRCP假阳性的检出率高于对B组MRCP假阴性的检出率[8/8比89.66%(26/29),P<0.001]。结论EUS对非确定性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优于MRCP,ERCP术前应用EUS可减少不必要的ERCP操作或避免结石遗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不同取石器械取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8月在南京市江宁医院及池州市人民医院行ERCP取石治疗的17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资料。患者先使用扩张气囊充分扩张乳头口,再行取石。根据取石器械不同,分为单纯气囊组(54例),单纯网篮组(60例)及网篮联合气囊组(64例),比较各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术后24 h血淀粉酶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单纯气囊组、单纯网篮组及网篮联合气囊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6.3%(52/54)、95.0%(57/60)、95.3%(61/64),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0,P=0.942)。3组术后24 h血淀粉酶水平分别为180.5(85.2,410.5)U/L、129.0(59.0,287.0)U/L、100.0(58.2,166.2)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655,P=0.008)。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出血、术后胰腺炎发生率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均无穿孔发生,但网篮组发生结石嵌顿1例。结论 在使用扩张气囊充分扩张乳头口的情况下,ERCP取石可优先选用气囊取石,其具有较高的取石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升高,且不会发生取石器械嵌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继发结石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疗效。方法对32例胆总管继发结石术后胆管残余结石患者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分析残余结石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取石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32例患者1次取石成功者25例(78.1%),2次以上取石成功5例(15.6%),2例(6.25%)改行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无胆管穿孔、大出血、胆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继发结石术后胆管残余结石安全、高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胆道并发症的效果。方法胆管结石先行内镜下胆总管Oddi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或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ndosco pic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后取石,胆总管上段狭窄行胆道扩张加支架置入术,胆漏、胆管横断者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或内镜下胆管内塑料支架引流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治疗。结果69例中,胆总管结石53例(76.7%),胆总管上段部分狭窄11例(15.9%),胆管横断2例(2.9%),胆漏3例(4.3%)。5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49例行EST后取石,4例因乳头较小行EPBD后取石。11例胆总管部分狭窄行胆道扩张术后放置内支架引流治疗,3个月后5例拔管造影未见明显狭窄结束治疗,6例狭窄未能完全解除者,再行胆管扩张及重新放置塑料内支架,均于9个月内恢复。2例胆管横断患者行ENBD后开腹手术治疗。3例胆漏患者用医用胶注射封堵漏口后行ENBD或ERBD后症状明显减轻,一周后缓解。结论LC后胆道并发症应早期行ERCP以明确诊断;十二指肠镜对LC后并发症的处理是一种好方法,优于其它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单纯EST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治疗1cm以下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胆总管结石患者225例(结石直径≤1.0cm,结石≤2枚),常规行ERCP检查,证实胆总管内有结石后分为两组,A组32例单行EST,B组193例行EST后给予网篮取石。结果 A组患者中EST成功29例(90.6%),复查治愈27例(84.4%),发生并发症2例(6.3%);B组患者中EST成功179例(92.7%),复查治愈170例(88.1%),发生并发症17例(8.81%);两组结果进行率的χ2检验,胆总管结石阴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某些不适合行ERCP+EST+取石的胆总管结石在1cm以下者,行单纯的ERCP+EST的病例同样可达到满意的取石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EST)诊治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219例疑似胆总管结石患者,先行ERCP观察胆总管,摄片证实为胆总管结石后行EST治疗。结果本组189例患者经ERCP证实为胆总管结石,181例行EST取石成功,4例巨大结石(直径〉3.0cm)和4例胆总管内多发结石择期行腹腔镜胆管镜取石或直接切开胆总管T管引流。1例行EST后切口出血,立即停止手术并给予止血治疗后好转。术中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咽部刺激、恶心、呕吐、腹胀、轻度腹痛等症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肠穿孔和急性胰腺炎,无死亡病例。结论ERCP联合EST诊治疑似胆总管结石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48)。观察组行LC+LCBDE;对照组行ERCP+EST,1~3 d后再行ERCP+EST+LC。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住院费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比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胆结石清除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LCBDE与ERCP+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同样安全有效,但是LC+LCBDE住院时间较短,住院费用较少,可作为EST失败后的有效补救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