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 通过2016~2018年欧盟RASFF对中国输欧食品的通报信息, 科学深入分析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方法 汇总2016~2018年欧盟RASFF对华食品通报情况, 着重研究2018年通报食品的产品类别和危害类型之间的相关性, 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 2018年, RASFF对华食品通报209例, 其中霉菌毒素、农药残留、控制不佳/不足是比例最大的三类危害。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B1检出39例, 占霉菌毒素46例的84.78%; 农药残留被通报了30例, 有15例与茶叶有关、10例与枸杞有关; 此外, 沙门氏菌、转基因成分、环境污染物等边境拒绝现象也出现在通报中。结论 RASFF对华食品通报部分反映了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该研究论述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建立和完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 加强食品安全危害因素分析, 全面提升食品行业的产品质量, 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发展标杆。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2年欧盟RASFF向公众通报各国输欧食品安全情况,总结各国被通报涉及产品种类和风险因素,研究欧盟在食品领域的重点关注。通过借鉴欧盟经验,探讨保障我国进口食品安全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3.
2014年欧盟RASFF对华食品通报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4年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pid Alert System of Food and Feed,RASFF)通报我国输欧食品安全情况,总结我国被通报食品种类、风险因素以及通报国家的分布,并探讨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pid Alert System for Food and Feed, RASFF),作为欧盟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最重要的部分,为欧盟委员会以及各成员国能够及时排查出食品安全风险并及时应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有效保证了欧盟各成员国食品安全。本文对2019年欧盟RASFF通报我输欧食品情况进行收集、梳理和分析,以期减少或避免类似情况发生,以期为我国出口食品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pid alert system for food and feed, RASFF), 作为欧盟食品安全监管的核心平台, 使得欧盟委员会及各成员国能够迅速发现食品安全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 避免风险的进一步扩大, 从而有效地保证食品安全。本文根据2018年欧盟RASFF发布食品通报情况, 总结各国被通报产品种类、被通报国家/地区及通报风险种类情况, 并对重点产品进行风险分析,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以期减少或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确保输欧食品贸易的顺利进行, 并初步探讨适合我国出口食品安全监管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对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通报系统(RASFF)通报分析中发现,食品接触材料的通报日益增多,其已成为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总结2011~2015年欧盟RASFF通报我国出口食品接触材料的情况,分析其中涉及的风险因素和材料种类等,研究欧盟在食品接触材料方面的关注热点及变化趋势,从而为出口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我国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标准提供参考,以增强我国对欧盟技术贸易壁垒的应对能力,推动和扩大输欧贸易。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欧盟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经过不断努力,逐步形成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的食品安全体系,特别是其建立和使用的快速预警系统(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pid alert system of food and feed,RASFF),涉及范围广泛,反应迅速。通过RASFF平台,欧洲食品安全当局及时发布食品和饲料中发现的风险信息,以便迅速地有效协调发现的健康风险,有效保证了食品和饲料的消费健康。本文根据2013年欧盟RASFF向公众通报各国输欧食品安全情况,总结各国被通报涉及产品种类和风险因素,研究欧盟在食品领域的重点关注。通过借鉴欧盟经验,探讨保障我国进口食品安全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 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在其官方网站中每周通过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向公众通报所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济宁检验检疫局根据RASFF信息对2008年内共52周通报进行了系统编译,汇总分析了中国(包括香港、台湾)出口欧盟的食品安全问题情况,获知2008年中国共被通报食品安全问题462次,其中生物毒素173次,占37.5%;食品接触材料安全问题88次,占19%;三聚氰胺违规添加54次,占11.7%;微生物26次,占5.6%;农兽药问题26次,占5.6%;食品和饲料中重金属及其他有害元素25次,占5.4%;食品和饲料添加剂12次,占2.6%;寄生虫问题11次,占2.4%;其他问题47次,占10.2%(见图一)。  相似文献   

9.
出口食品安全关乎中国产品质量的世界声誉,也是影响中国食品产业国际化的重要因素。以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体系(rapid alert system for food and feed,RASFF)的数据库数据为基础,对2008—2012年5年间涉及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2 409起通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作为欧盟食品的重要供给国,中国食品占RASFF通报数量的比例也非常高,2008—2012年,中国食品在全部被通报数量的比例达到14.47%;从通报中国食品的国别看,意大利、德国和英国位列前3名;从被通报的食品类别看,食物接触材料、坚果及种子类和谷类、烘焙食品类位居前列;从食品风险因素看,有害物质迁移、霉菌毒素、重金属迁移等是中国出口欧盟食品安全的主要风险源。  相似文献   

10.
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在其官方网站中每周通过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向公众通报所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济宁检验检疫局根据RASFF信息对2009年内共52周通报进行了系统编译,汇总分析了肉类产品相关情况。根据分析可知,2009年度关于肉类的通报232次,主要为微生物问题,通报134次,占58.0%。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与中国安全食品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李新生 《食品科学》2003,24(8):250-255
阐述了食品安全和安全食品的概念,讨论了安全食品分级分类,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安全食品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中国安全食品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现代食品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食品产业中必不可少的角色,并成为食品工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然而,同时由食品添加剂带来的对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安全问题凸显了出来。一些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超范围、超限量地使用食品添加剂,危害食品安全,或在食品生产和食品添加剂生产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掌握食品添加剂的正确使用方法,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严格控制使用量,才能使食品添加剂在发挥最大功效的同时保证食品安全。本文综述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及原则,并对食品添加剂在加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确保食品的质量和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食品卫生与食品质量概念辨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从狭义上讲,食品卫生是指食品干净、未被细菌污染,不使人致病。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不存在对人体健康造成现实的或潜在的侵害的一种状态,也指为确保此种状态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方法和措施。与食品卫生相比,食品安全更加强调食品标签的真实、全面、准确;更强调食品认证与商标管理;更重视食品食用方法的特殊要求;更关注个体的差异性。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在公共管理方面的差异也比较明显。食品质量,是一个“度”的概念,是指食品的优劣程度,既包括优等食品,也包括劣等食品。食品安全指的是所有对人体健康造成急性或慢性损害的危险都不存在,是一个绝对概念。食品卫生与食品安全一样也是一个“质”的概念。笔者以为,应当借正在进行的《食品安全法》的起草,《标准化法》与《食品卫生法》的修改,通过法律的途径厘清三个概念。  相似文献   

15.
食品原料在我国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伯棣  张旭  宫平 《食品科学》2016,37(17):296
功能性食品(又称保健食品)在法规上被认为是一种食品。因此,食品原料在功能性食品中应当被广泛应用。这里所说的食品原料包括普通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新食品原料。本文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查询网站为数据源,对2005-2013年审评通过的所有功能性食品原辅料进行了统计,对普通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新食品原料在这些产品中的应用频率进行了计算。统计结果表明:在2005-2013年期间审评通过的所有功能性食品中,只有数量有限的普通食品原料被使用,食品添加剂多是在辅料中被使用,新食品原料在功能性食品原料中的应用比例较高。对此现象,本文参照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的进展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改进建议,并对食品原料的应用前景作了适当预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消费者对预包装食品标签的认知度开展研究,以了解消费者对食品标签的认识,并对下一步食品标签的管理提出建议。方法:以问卷形式开展消费者调查,对5 975份调查报告进行统计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消费者对于食品标签的认识不足,食品标签标示内容存在不规范现象。结论:应加强对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提升食品标签标示质量;应完善食品标签的法律、法规及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主食结构十分丰富,自古以来就产生了诸多的花色品种。本文对古代主食中的圆子、糕、粉食和青精饭进行了考述,希望以点代面来反映中国古代主食的繁荣程度。  相似文献   

18.
最迎阜阳出现“毒奶粉”事件使食品安全再次成为全国舆论焦点。为此,回顾近年来卫生部对食品安全事件统计资料,可以看出,食品安全虽与食品添加剂有一定关系,但真正不安全因素并不是食品添加剂本身。为保证食品添加剂使用安全,各国均有一整套严密审批制度,当新的不利因素发现时,都会及时将其从名单中删除,包括FAO/WHO及美国、日本等国,因此现行食品添加剂使用名单是安全的。此外,随着新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参与,未来的食品添加剂将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话题,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成为食品安全工作的首要任务。有机食品和常规食品的质量安全对比是国际上争议较大、关心较多的话题。系统阐述了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和不同阶段的理解,着重论述了有机食品和常规食品的质量安全对比及其形成原因,并对2种农业耕种方式在保障食品安全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20.
The aim of this review is to provide a critical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knowledge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production regarding food safety. In general, it would appear that microbiological safety and contaminants from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sources a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other factors rather than totally independent of the production system per se. Claims that organic food is safer than conventional food have not yet been supported by definitiv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refore,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premium price of organic food may only be justifiable by factors other than food safe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