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行半肩置换,应用改良的半关节成形术评分系统(SSMH)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获随访平均33.4个月,13例无疼痛,2例轻微疼痛;肩关节平均外展95°(90~100°),前屈95°(80~100°),外旋40°(30~45°),内旋60°(50~70°)。SSMH评分平均24.5分(22~29分)。结论半肩关节置换可以有效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临床效果满意,但需仔细修复肩袖并积极进行术后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半肩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995年5月至2007年6月,对10例高龄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患者进行半肩关节置换治疗。结果术后随访均按美国UCLA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优(34~35分)2例,良(28~33分)7例,中(21~27分)1例,无差病例。术后肩关节活动范围上举(90.5±6.2),°外旋(62.0±4.5),°内旋(75.6±2.1)°。1年后随访,所有病例大小结节均愈合,未发现假体松动、感染及假体周围骨折、关节不稳、脱位等并发症。病人主观满意度:除1例假体远端骨折患者重新行假体远端骨折内固定外,其余均较满意。结论只有重建肱骨正常长度,确定固定大小结节,进行持之以恒、规范的肩关节功能康复锻炼,才能使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LCP)与半肩关节置换术(half shoulder replacement, HSR)治疗老年肱骨近端Neer四部分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总医院收治的37例老年肱骨近端Neer四部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23例;年龄62~73岁,平均(68.5±5.5)岁。20例行切开复位LCP内固定(LCP组),17例行HSR(HSR组)。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3、6及12个月的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结果 3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2个月,平均(16.5±4.5)个月。LCP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HSR组(P<0.01),两组切口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R组术后1、3个月肩关节Neer评分优于LCP组(P<0.01),术后6个月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4.
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手术治疗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52例,行开放复位、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或三叶草型钢板内固定45例,肱骨头假体置换术7例。结果所有病例获随访6-24个月,优34例,良11例,可6例,差1例。结论肱骨近端移位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效果。对NeerⅣ型骨折以假体置换术为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2003年7月~2010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14例,根据术中探查肱骨头的缺血情况分为两组:肱骨头有关节囊附着,肱骨头松质骨骨折面有动脉性渗血,即有血供组6例;肱骨头无明显软组织附着,肱骨头松质骨骨折面无动脉性渗血,即无血供组8例。[结果]有血供组中出现肱骨头坏死1例,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为80.3,无血供组中出现肱骨头坏死5例,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为48.5。[结论]对肱骨头有血供的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肱骨近端三或四部分骨折治疗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近端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三或四部分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存在较大争议。对移位不明显和稳定骨折,保守治疗、闭合复位经皮穿针、缝线捆扎及髓内钉固定的疗效较好;对不稳定骨折,接骨板内固定技术有一定优势,特别是锁定接骨板更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对肱骨头缺乏软组织附着或技术上不可能重建的肱骨近端骨折,则应考虑人工肩关节置换术。一般而言,三部分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疗效较好,四部分骨折行锁定接骨板与人工肩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则无明显差异。临床上应根据患者肱骨头血供情况、年龄、骨量及健康状况等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目前的临床研究结果难以有效指导治疗方式的选择,有待更大样本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试,评估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术后结节复位程度对肩关节力学平衡的影响。方法新鲜国人肩关节标本4具,先测定记录其正常情况下外展、外旋等力学数据,定为正常组。然后将标本造成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模型,随机分为2组进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1组为大、小结节解剖复位,另1组为大、小结节未能解剖复位。在标本肱骨头大、小结节处布置T型应变片,测量肩关节置换术前、后在不同功能位时结节处的应力强度变化,并在冈下肌、肩胛下肌布置软组织韧带型桥式应变型传感器,测量不同功能位时肩关节的肌张力。结果结节解剖复位时其轴向刚度和水平剪切刚度高于正常对照组2%~4%,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处于非解剖位时则低于正常对照组26%-41%,差异有显著性(P〈0.05)。轴向刚度随外展角度的增加而减少,水平剪切刚度则不断增加。结论手术中肱骨大小结节复位程度十分重要,否则会引起假体刚度削弱、位移扩大、脱位率增加,影响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术后结节的强度因假体位置而变化,并随着肱骨外展0—90°及内、外旋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适应证、手术要点及疗效.方法 对12例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高龄患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入路,先复位大小结节,确定假体高度,骨水泥固定假体.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12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术后发生关节脱位1例.采用Neer评分系统评定人工关节功能:优3例,满意7例,不满意2例,平均为844分,优良率为85%.结论 在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患者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尤其在减轻创伤后肩关节疼痛方面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介绍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复杂及不稳定骨折的经验并评估其疗效。方法 :2 0 0 3年 2月~ 2 0 0 3年 6月 ,11例患者肱骨近端复杂及不稳定骨折接受了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 ,术后早期行患肢功能锻炼。结果 :11例患者随访 6~ 10个月 ,肩关节功能评分 (按Neer评定标准 )为 85~ 96分 ,其中 9个优 ,2个满意。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可使骨折部得到复位及稳定的固定 ,对骨和软组织血供影响小 ,可使患肩行早期安全的活动 ,避免关节僵硬 ,是治疗肱骨近端复杂及不稳定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4部分骨折及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4部分骨折及骨折脱位的近期疗效。方法:25例肱骨近端4部分骨折及骨折脱位的患者,男11例,女14例;年龄56~77岁,平均68.2岁;均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应用Neer疗效评分系统,根据患者疼痛、功能、肩关节活动范围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2~40个月,平均29.3个月。所有病例术后均无感染、神经损伤、假体周围骨折、假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Neer评分优8例,良11例,可6例,优良率76%。结论:通过标准的手术操作及术后积极合理的康复锻炼,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4部分骨折及骨折脱位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的效果。方法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21例。术前、术后进行康复指导及系统的早期功能锻炼,定期随访确定疗效。结果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4.6个月,均无感染、神经损伤和假体周围骨折及假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按照SSMH综合评分标准平均为24.5分,27分以上(优)3例,24~27分(良)14例,优良率为86%。疼痛评分为9.3分,功能评分为8.6分,肌力和运动评分为8.2分。结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早期功能康复锻炼,有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是防止术后并发症、减轻创伤后肩关节疼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二、三部分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1例移位的肱骨近端二、三部分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患者全部骨折愈合;根据Neer评分:优14例,良4例,优良率为86%。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是治疗肱骨近端二、三部分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冻结肩的疗效。方法对61例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冻结肩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肩关节镜下治疗联合关节松解、内固定装置取除术。比较手术前后肩关节活动范围、UCLA评分及ASES评分。结果关节镜下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冻结肩常见有关节内病变。52例完成术后12~18个月的随访,9例失访。52例肩关节活动度、UCLA评分和ASES评分末次随访均较术前改善(P<0.05)。结论肩关节镜下治疗联合关节松解、内固定装置取除术有助于改善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冻结肩患者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LCP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28例。结果失访5例。23例获得随访,时间5~20个月。疗效参照Neer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18例,良5例。结论LCP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二、三部份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手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38例,按Neer分类标准分型:二部分骨折27例,三部分骨折11例。分3组:A组lO例行普通T形钢板内固定;B组22例行三叶草钢板内固定;C组6例行克氏针或钢丝内固定。结果27例获随访3~12个月。除1例陈旧性骨折延迟愈合外,其余均愈合,愈合时间3~12个月,无感染、内固定断裂等发生。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T形钢板组平均81.2分,三叶草钢板固定组平均86.3分,克氏针固定组平均78.1分。结论明显移位的肱骨近端二、三部分骨折的治疗以钢板螺钉尤其是三叶草型钢板螺钉内固定,能提供更为坚强的固定,术后功能较好。  相似文献   

16.
肱骨头骨折伴肩关节脱位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肱骨头骨折伴肩关节脱位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可吸收螺钉结合减张缝合线固定修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人工肱骨头置换等治疗12例肱骨头骨折伴肩关节脱位患者。结果12例均获随访,时间10-16(13±1.8)个月.10例术后3个月骨折基本愈合,1例12个月出现假体松动伴骨融解,1例10个月出现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活动范围:屈129°±26°.伸32°±9°,展121°±16°,采用Neer评分标准评定治疗效果达(80±5)分.结论肱骨头骨折伴肩关节脱位需根据患者年龄、骨质条件、骨折类型等采用个体化的外科治疗,术后早期功能练习,可获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可吸收无创缝合线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9月~2005年12月,我科对肱骨大结节骨折移位>1.0cm以上者采用切开复位 可吸收无创缝合线固定12例,取得满意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8~53岁。左侧7例,右侧5例。8例合并肩关节脱位,1例合并肩袖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1h~6d。1.2治疗方法颈丛麻醉,患者30°坐位。作肩关节前外侧切口,从胸大肌三角肌间隙进入,逐层切开。向外侧牵开三角肌,显露大结节,行骨折复位后,在骨折线以下的肱骨上端钻一横孔,用1号可吸收线双股从冈上肌在大结节的附着点处穿过,做8字后再从肱骨上端钻好的横孔穿过后打结固定,再用0号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桥接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上段复杂骨折的方法与可行性。方法应用锁定接骨板桥接固定肱骨干中、上段复杂骨折12例,所有患者均未植骨。术后每2个月X线片复查,并早期功能锻炼。结果全部获得随访,时间6~14(9.0±2.2)个月。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时间3—7(4.4±1.0)个月。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为0°-140°,肘关节屈伸活动为0°~130°,无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出现。结论锁定钢板桥接固定是治疗肱骨中、上段复杂骨折的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选择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手术治疗39例肱骨近端移位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三叶草钢板内固定15例,AO锁定接骨板内固定22例,半肩关节置换2例。结果 39例均获随访,时间5~34个月。采用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法评估为58~97分,其中优12例,良16例,可7例,差4例,优良率为71%。患肩主动前屈上举活动度80°~180°(146°±34°),外展75°~180°(138°±42°),内旋40°~90°(52.8°±23.8°),外旋40°~90°(41°±19°)。结论决定治疗方法的四个最基本因素是年龄、骨质量、骨折类型以及手术方式。合理的手术方案结合系统化的康复训练,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