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阐述以CASIO fx-992v计算器为研发工具,研究开发计算机中的微软计算器的数制转换方法。给出了十进制带小数能化整和不能化整的各种不同数制转换示例。研发成果达到小数点后4位的数值双向转换,其还原精度达到十进制的8位有效数字。这种不同数制数值转换精度满足计算机的计算器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描述8098单片机的10位A/D转换扩展为12位A/D转换方法原理的基础上,提出提高8098单片机的A/D转换率的理论可行性,分析了实际应用中基准电源电压精度,分档电阻不一致性以及运放电路精度等对提高分辨率的影响,使用普通元器件和工艺不可能获得理论期望值。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模糊神经网络基本原理和GPS高程转换方法,采用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实现了GPS高程转换.在用模糊神经网络进行GPS高程转换时,输入变量模糊分割数对计算结果的精度起着关键作用,模糊分割数过少,计算精度较低,过多,模糊规则数会急剧增加,计算精度不一定高,同时又会影响系统计算速度.为了进一步提高GPS高程转换的精度,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参数的选择以及网络结构的确定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长、地势较平坦的特点,提出利用GPS高程转换代替水准测量获取正常高的方法.进行GPS高程转换可采用EGM2008模型、GPS高程拟合等方法,根据内、外符合精度公式计算在公共点数目不同情况下的转换精度,并对高程转换精度进行对比.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例,得出采用EGM2008模型获取正常高为最优的GPS高程转换方法,该方法获取正常高的精度达到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可以代替普通水准测量,实现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工作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颜色的色度值在不同色度空间之间的相互转换是色彩管理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定义色度空间转换模型的稳定性和鲁棒性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建立了以模型稳定性、鲁棒性及模型转换精度为参数的色度空间转换方法评价体系,并选择确定的检验色块样本集,分别以基于动态子空间划分的BP神经网络颜色空间转换方法和基于模糊神经辨识方法的颜色空间转换模型这两种人工智能的彩色设备特征化方法为例,分别对其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地对颜色空间转换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色度空间转换方法的评价建立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的主要以等效源法实现的曲面航磁异常转换方法存在计算工作量大,很难应用于实际中大面积航磁数据的转换处理,提出插值 迭代法和频率域转换方法相结合,实现曲面上航磁异常和梯度分量以及梯度分量之间的快速转换方法.该方法利用插值 迭代法将曲面上的航磁异常或梯度异常向上延拓到某一个平面,在该平面上利用频率域方法实现相应的转换,将转换结果延拓回原来的曲面上.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实测数据的转换结果与实测的梯度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拟器件实现的轴角转换系统,为了避免电磁干扰,采用了前置滤波技术.补偿滤波器会带来相角的滞后,使电路结构复杂、参数选取困难、而且系统对模拟器件精度和稳定性要求高,难于在实际测角电路中应用.对快速跟踪型轴角转换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感应同步器的高精度动态测角系统及非线性快速跟踪型转换方式,分析了产生轴角转换误差的主要原因,推导出由输出信号误差引起的基本测角误差表达式,并提出了轴角转换的误差界.  相似文献   

8.
测绘生产单位在GPS网的施测中,经常使用品牌、型号不同的GPS接收机联合作业,其结果是不同格式数据的转换、处理方法直接影响到数据处理的精度.作者根据几种常见的GPS数据格式及转换理论,分析了各种转换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结合实例,采用标准数据格式转换法对不同格式GPS数据联合处理的方法及其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联合处理可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应尽可能选择标称精度一致的接收机.实测中,基线长度较长时,需合理配置不同精度GPS数据的权重.  相似文献   

9.
音视频模拟信号的DVD程序流至DVB传送流的转换方法不可避免地会降低转换后的节目质量.在分析DVD和DVB码流标准定义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音视频数字基本流的无损转换方法,并开发完成相应的软件工具包,用以实现音视频转换、系统信息生成、时间信息校正和复用等转换过程.对转换后生成的传送流的系统信息和时间信息进行了静态分析,并在数字视频广播系统平台上进行了应用测试,测试结果证明该转换方法正确,转换后的节目可用作DVB的入网节目源.  相似文献   

10.
测绘生产单位在GPS网的施测中,经常使用品牌、型号不同的GPS接收机联合作业,其结果是不同格式数据的转换、处理方法直接影响到数据处理的精度.作者根据几种常见的GPS数据格式及转换理论,分析了各种转换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结合实例,采用标准数据格式转换法对不同格式GPS数据联合处理的方法及其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联合处理可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应尽可能选择标称精度一致的接收机.实测中,基线长度较长时,需合理配置不同精度GPS数据的权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目前在国内尚存在争议、但在制造和使用中感到困惑而亟待解决的“扭簧比较仪指针不平衡对其在不同安装位置下使用时示值误差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计算.在此基础上对现行国家检定规程对JJG118—86规定的不平衡指标值及检定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建议.本文提出的分析方法和由此得出的相关结论也适用于其它结构相近的指针式仪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字符串的特点,提出了采用基于旋转投影不变矩来识别字符的方法.先将出现偏斜的字符串进行旋转,使其与水平方向平行,然后将字符的灰度图像从上向下进行投影,对黑点像素进行累计求和,构成灰度累计分布图.该分布图具有平移和尺度放缩不变性的特点,因此可以将每个英文字母的灰度累计分布图作为一个几何形状,使用Hough变换对它们进行识别.文中对字符串自动找正、灰度累计分布图的生成、自动阈值选择技术以及Hough变换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26个英文字符的灰度累计分布图和投影不变矩值.经实际使用证实该方法的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3.
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综合检测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解决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的难题,提出综合运用漏电流法和波形分析法实现接地故障选线.漏电流法通过检测对地直流不平衡电流检测单极接地故障.波形分析法通过分析向直流系统注入的方波信号基波及三次谐波之间的相位及幅值关系,计算接地支路电阻来检测两极同时接地故障,并且在选出接地支路后,提供注入信号,供基于此原理的便携式检测仪寻找具体接地点.两种检测方法的结合可以很好地解决直流接地故障检测的难题.介绍了利用LonWorks现场总线构成分布式直流电源绝缘监测系统的实施方案.阐述了传感器的选择、方波信号频率及幅值的确定、减小注入信号对直流系统的影响以及故障点的准确定位等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实验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14.
输油管道土壤温度场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评价埋地热油管道的热工状况,首要的问题是计算管道周围土壤的非稳态温度场,通常采用汇源法对其进行计算.汇源法把输油管在常输过程中的传热视为稳定过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埋地热油管道的传热特征,采用二维非稳定传热方程来描述输油管道的传热过程,在边界条件中充分考虑了地面温度的变化以及管径等参数的影响,建立了土壤温度场的计算模型,运用有限差分法对计算模型进行计算.在差分网格的划分中使用了混合网格法,在土壤内部的大部分区域使用矩形网格划分,在管壁附近使用极网格.这虽然是一种近似方法,但只要网格划分很小,仍可得到足够精确的解.在VC环境中编制了相应的软件,实现基础数据输入,温度场迭代和不同时间点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中等温线绘制的功能.这一模型的建立,为后续的管道停输再启动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具有维数高、多目标、关联性、分散性等特点的线性定常大系统,讨论这种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的一般方法是先将大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孤立的子系统,在每个子系统是能控性和能观测的前提下,利用大系统的可连通性来判定线性定常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此外介绍了另一种利用固定模态判定线性定常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的比较,就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的内容、特点和开展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基于连通域的字符孔洞提取算法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等价类行程的连通域算法,通过计算字符图像背景区域连通域提取手写字符图像的孔洞特征。为将相关行程合并成连通域,构造一个等价类数组记录和传递相关行程间的连通关系。手写数字字符图像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准确有效地提取手写数字字符孔洞特征,可用于字符分类识别。  相似文献   

18.
虚拟仪器技术在电流互感器检测中的应用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虚拟仪器技术,研制出一套适用于电流互感器稳态准确度和暂态饱和特性的检测系统。此虚拟检测系统具有测量、显示和分析等功能,并以数字和图形方式自动给出测量和分析的结果,适用于二次额定电流为5 A及以下各种类型电流互感器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虚拟仪器硬件构成的总线方案,并提出了基于组件技术的虚拟仪器软件的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20.
虚拟仪器技术在电流互感器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虚拟仪器技术,研制出一套适用于电流互感器稳态准确度和暂态饱和特性的检测系统。此虚拟检测系统具有测量、显示和分析等功能,并以数字和图形方式自动给出测量和分析的结果,适用于二次额定电流为5A及以下各种类型电流互感器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